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一文中說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由此可以看出,司馬遷將韓非和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等人在地位上相提並論,證明他的成就也是很高的;同時也說明,如同韓非這樣的賢人,需得曆經磨難才終成正果。韓非是韓國新鄭人,也算得上是韓國王室的諸位公子之一。他和李斯一道,曾在荀子的門下求學,隻不過李斯學的是帝王之術,而韓非卻精於“刑名法術之學”。韓非有著深刻的思想、激揚的文采、赤誠的心靈、厚重的學識,這些都是李斯望塵莫及的。如果李斯算得上是不世出的人才,那麼韓非隻能用奇才來形容了。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雄才大略的韓非也有自己的缺陷——口吃。這種缺陷放在一般人身上,已經是處處受氣;到了韓非這裡,則是到處不得誌。空有汪洋恣肆的才華和讓人歎為觀止的謀略,卻隻能夠留諸筆端,不可以口傳身教,是韓非的悲哀。世上有許多庸俗不堪、眼光渾濁者,並沒有認識到韓非的才華,自然不會認識到其文采斐然下思想的深邃、智計的高絕。當時,韓國處於魏國、趙國和秦國的包圍之中,可謂在夾縫中求生存。韓國雖和魏國聯合,卻仍被秦將白起打得大敗。之後韓國便一蹶不振,眼下已經是日薄西山,苟延殘喘。其實秦國要滅掉韓國不費吹飛之力,隻是秦國認為時機未到,還在蓄積力量以待時變。無論韓國是如何積貧積弱,都是韓非摯愛的國家。韓非懷著一腔報國之誌,投身到荀卿的門下學習,又懷著滿腔的報國之心,在學業尚未完成時便回到了韓國。世人隻知道,李斯對韓非非常的佩服,殊不知,韓非對李斯也有非一般的擔憂。特彆是聽聞李斯去秦國後,韓非第一時間返回了韓國,因為他擔心李斯主張首先滅掉的國家是韓。隻可惜,韓王對韓國的政局並不甚關心,或者已經是力不從心。韓非多次上書要求革除韓國積貧積弱的弊端,改革求強,變法圖存,韓王不予理會。其實,韓非和韓王都知道,秦國統一天下已經是大勢所趨,韓國即使變法而強,也不過是圖一時之用,不可一世受用。韓非此舉,無異於是逆天而行。更讓人遺憾的是,每次韓王讓韓非說出自己的思想和道理時,韓非總是支支吾吾,說不清自己的真正想法。韓非的口吃和不善言辭在很大程度上影(本章未完,請翻頁)響了他的仕途,也影響了他的自尊和人格魅力的散發,更影響了整個韓國乃至天下對韓非的認識。如此一來,很多事情便發生了改變。韓非對於世俗的險惡和人心的難測,開始認真地思考;對於韓國的前途、自己的仕途也開始重新思量。思考過後,韓非得出這樣的結論: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無奈的他隻好轉向學術研究,將胸中縱橫捭闔的韜略一一寫在書上。今天還可以看到的是《五蠹》、《內外儲》、《說林》、《孤憤》、《說難》等55篇文章,其都收錄在《韓非子》一書中,洋洋灑灑0萬餘言。由於韓非的著作一大部分都是講陰謀陽謀的,因此古人將其定義為陰謀學家。但是後世對《韓非子》進行全麵的總結後發現,其中的法、術和勢才是最關鍵的,所以最終將韓非定義為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時也認為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韓非之法,將商鞅之“法”、申不害的“術”以及慎到之“勢”有機地結合起來。韓非在荀卿處求學之時,便極力推崇商鞅和申不害二人的學說,同時還創造性地指出:申、商之學說也不是儘善儘美的,其最大缺點在於沒有把法與術結合起來;而申不害和商鞅的學說的第二大缺點在於“未儘”,“申子未儘於術,商君未儘於法”(《韓非子定法》)。韓非從天下的現實出發,論述了術、法、勢的以及三者的關係,他認為,國家圖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權術,同時臣下必須遵法,天下都要學會因勢利導。由此看來,其思想能夠超現世所見又為現世所用。《韓非子》之法,主要從刑法和道德,或者是刑罰和賞賜上講,但他更加傾向於刑法和刑罰,並認為這些都是強製性的東西,且不需要支付現有的財富。可以說,這種政治製度和法律條令,通過運用和落實,讓**主義製度得以接連延續2000年時間。《韓非子》之術,即是教授君王用王道和霸道相結合,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在這個方麵的確不愧於“陰謀”二字,韓非在綜合考量和研究了各種臣屬(包括奸臣和忠臣)的各種行徑之後,給君王也相應地製定了各種防範的措施,形成了一整套防、識、查、處奸臣的方法,歸納而成了八經、八奸、備內、三守、用人、南麵等一係列政治權謀。其中涉及了帝王後妃、臣屬、子嗣、文武百官等各個方麵。韓非從荀子的“性惡論”思想出發,以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權**主義國家為政治目的。進而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害關係,人的心理無不“畏誅而利慶賞”(《二柄》),君王的職責就在於利用“刑”、“德”二手,使民眾畏威而歸利。他的(本章未完,請翻頁)這種說法有些驚世駭俗,不過上升到了這個層麵,也應該是歸於陽謀了。韓非的本意並不是想用這些方法去懲戒人,而是要去警示人,為統治者服務。《韓非子》之勢,即權勢,政權。他讚賞慎到所說的“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難者》),提出了“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難勢》)等論點,並極力推崇隻有法、術和勢三者結合,才能夠真正地讓王位鞏固,政權穩定。韓非子最令人稱道的閃光點在於法不阿貴,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比起荀子依據儒家“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記曲禮》)的舊說更加前進了一步。這是對中國法製思想的重大貢獻,對於清除貴族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這並不代表這韓非就認為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他的目的是將一起權力都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這也是韓非學說的根本宗旨所在。然而,按照韓非的說法,君主一個人的力量比不上眾人的力量,在智力上也不能同時勝任一萬件事情,與其依靠君主一個人的力量,倒不如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隻要學會用一國的人力,則他們的眼睛都能夠化作君主的眼睛,他們的耳朵則都可以成為君主的耳朵,如此,便能夠最大限度地看清楚、聽明白。在此基礎上,韓非將君主分為了三等:下等君主隻知道用儘自己的智謀才能,中等君主能夠用眾人的力量,上等君主則能夠運用眾人的智謀。用眾人的方法是“聽其言必責(檢查)其用(實用),觀其行必求其功(效果)”(《韓非子六反篇》)。韓非結合了前人的觀念,綜合社會的現實和自己的創新,最終形成極端封建**主義。韓非的思想,在今天看來雖然有很多不可取的地方,但是於當時而言則無異於是救世的靈丹妙藥。早在春秋後期,農民和地主兩個新興的階級開始產生,但是和領主階級對比,他們的勢力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孔子才主張複興周道,以求取政治上的統一,那無疑正是兩個新興階級的政治訴求。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力量都有很大的增強。所以孟子主張行仁政,主張禮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主階級有了自己獨立的政治觀念,但他們離不開農民階級的支持。而到了戰國後期,地主階級的力量更加強大,傳統的領主已經不具備任何威脅,農民階級成為了地主階級對立的階級。這個時期的荀子在其學說中主張用**主義來求統一。韓非子更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將中央集權製度學說發展成熟並加以完善。(本章完)/04/045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