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國為何能夠取得戰爭最終的勝利,曆史上眾說紛紜。一連串的事實表明,秦國最終能夠蕩滌東方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一統大帝國,並非隻是一兩場偶然促成的。在秦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的過程中,宗族製度無疑在逐漸地崩潰,並且隨著這種崩潰,曾經被殘酷鎮壓和束縛著的大小宗族,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解脫。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相對自由的農民階級,自耕農這一概念被逐漸推廣開來。那麼,什麼是封建的、相對自由的農民階級或許在當時看來,隻是個可忽略,可任意蹂躪和踐踏的階層,統治者甚至很少注意到他們,但是他們反對諸侯割據,渴盼天下一統的願望,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暗自增長,成為冥冥中影響曆史進程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另一種力量的興起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和農民階級相對的地主階級。當然,地主階級的興起隻是數量上的,在力量上還遠遠不及原來的領主強大。因而地主階級的分裂割據,比起領主的割據稱雄而言,困難更大。曆史具有相似性,但是卻絕對是無法回頭的。它如同一汪春水,一旦向前而去,縱然遇上無數次的淺灘險阻,也必定回不到原來的樣子。於是,以往的分而治之的宗族製度,一旦瓦解也定然難以再複辟。隻有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才是合乎時代大勢的正確舉措。地主階級一統天下的決心和農民階級天下統一的願望,曆史性地結合到一起,戰國200年時間內,竟然誕生了7股這樣的勢力,於是,由哪一股勢力去完成天下一統這個使命就成了曆史留給人們最大的懸念。事實證明這一股勢力就是秦國。當然,秦國能夠率先完成這一宏偉的轉折,與秦國特殊的國情是密不可分的。當時秦國的地理位置很是偏僻,遠在西方的苦寒之地,各項事業都遠遠地落後於東方諸侯國。尤其是比起當時的東方,孔子的故鄉所在地——齊魯之地,秦國更加顯得落後。但是秦國人並沒有甘於落後,而是在一次次渴求中,取得了讓東方六國為之側目的成就。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4年),秦國人開始逐步廢除了人殉葬製,這一殘酷製度的廢除,標誌著秦國在文明進程上,邁出了曆史性的一大步。秦獻公七(本章未完,請翻頁)年(公元前37年),秦國開始出現了市,商品貿易的發展,使得秦國能夠互通有無,在促進了秦國商品交通的同時,更促進了秦國信息和人員的流通往來。秦獻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國頒布法令,學習東方六國,開始有戶籍,人口得到控製,國家秩序開始逐步確立。然而,秦國跨時代的進步真正始於秦孝公時期。當時遠在強大魏國的商鞅,報國無門,屢遭陷害,無奈背井離鄉,來到秦國。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商鞅一來到秦國,便受到雄才大略的秦孝公的賞識。兩人一拍即合,一場驚天動地的變法運動——商鞅變法由此開始。在這場變法中,秦國製定了許多法令,並逐步建立起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權。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秦國人開始鑄造並使用貨幣。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秦國從落後、野蠻、封閉的羸弱小國,一舉成為戰國最為先進、文明、開放、強大的國家之一。當然,這一切都歸功於秦國改革力量,即封建勢力。相對於東方六國,秦國的腐化勢力是最為薄弱的。這在客觀上有利於秦國變法,有利於新的製度的實施。秦國的地主階級最先向原先的領主殘餘勢力發起進攻,農民階級獲得了自己需要的土地和相對的自由,地主階級則獲得了他們所需要的權力和實力,並最終完全地占據了整個國家的權力中心。劇烈的改革使得秦國在各方麵都走在了其他各國的前列。戰國最後一位大師荀子在自己的成名著作《疆國篇》中極力誇獎秦國民俗的樸素,官吏的忠實,大官的守法以及朝廷的清靜。在他的眼中,東方六國無疑都存在著難以改造的甚至是致命的政治缺陷,唯有秦國的政治才是相對最完美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秦國的發展趨勢和先進程度。尤其是秦國的軍製,比起東方六國,顯得更加先進,這也是秦國能夠屢屢出現名震天下的良將雄才的原因所在,也是秦軍能夠無敵於天下的原因所在。關於秦**隊製度先進性的這些觀點,大多體現在荀子所著的《議兵篇》中: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確立了以軍功晉身的製度,這種不問出身、不管過去的製度,讓秦國有誌之士都能夠一展拳腳,讓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人,能夠有一個實現理想或者改變自己的困境的平台。賞罰嚴明的秦國製度,讓那些(本章未完,請翻頁)人個個奮勇爭先。隻要得到軍功,他就能一舉成為有社會地位的人。如此,秦國之戰力,尤其是其戰鬥意誌,無疑是六國之中最為強大的。而反觀秦國的鄰居魏國,則在吳起變法之後,建立了強大的魏武卒。和秦國幾乎不論出身、不論條件,儼然全民皆兵的政策不同,魏武卒的選拔條件是很苛刻的,儘管在被選上之後,條件很豐厚。除了魏國武卒和現在與秦國對峙於長平的趙軍之外,遠秦地區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齊國。齊國和魏國、秦國都不一樣,其兵力更注重的是勇力,若斬下敵人首級,便賞金一錙(一兩二十四銖,六銖為一錙)。利益促使士兵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但戰場之上光靠利益驅動是遠遠不夠的,有時也會是錯誤的向導。若是應對一般的軍隊,這種規定自然是很有效;但如果遇上如同秦軍、魏軍這樣的強者,利益的驅動便顯得不堪一擊,等待它的隻能是失敗。古語有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前所述,秦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占有極大優勢,為秦國的勝利奠定了穩定的基礎。而更加不可忽視的是,秦國擁有將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三人:軍事上的神話白起,政治外交上的傳奇範雎以及同時掌控這兩個人的千古明君秦昭襄王。三人為了達成剿除東方六國當中軍事實力最為強勁的趙國這一共同目標,攜手與共,不懈努力。在軍事上,秦昭襄王嬴稷自然是全力支持白起。幾乎是傾儘秦國在關中地區的軍事力量——這些都是秦軍的主力,其中大部分軍士都是老秦人嫡係部隊;同時,秦昭襄王還調集遠在巴蜀地區的錢糧,並征集這一地區的人民負責押運糧草輜重。如此,秦軍才能在趙軍以逸待勞、固守不出的情況下,與其對峙三年之久。試想,加上後勤補給人員,秦軍總數超過百萬,在千裡之外,和趙軍日夜對峙,耗損巨大。如果沒有秦國強大國力的支持,秦昭襄王毫無保留的信任以及秦**民的上下齊心,這一切都是難以想象的。時經三年之久,秦軍隻是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雖然從長遠看來,秦軍勝過趙軍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如何加速這種必然的發生,就成了身居都城鹹陽的那些最高決策者的頭等大事。這裡的最高決策者,指的就是兩個人,一個是秦國君王秦昭襄王,另一個便是秦國相國範雎。(本章完)/04/0450/23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