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早安大明 > 第623章  臣服

第623章  臣服(1 / 1)

推荐阅读:

其實蠻清最早就是個落後的令人發指的部族,靠著成祖皇帝的收留,才在北方得了一塊地方安頓下來。

到了明末,努爾哈赤看到了大明的衰弱,於是高舉複仇大旗……他跟著李成梁學了不少東西,廝殺之道,治理地方之道……

師出有名!

名正言順!

就如同那位驛卒謀反也得給自己找個正大光明的理由一樣,努爾哈赤的理由是複仇。

但彼時的蠻清落後的一塌糊塗,說難聽些,若是嘉靖年間的俺答率部穿越過去,或是那些倭寇能穿越過去,定然能把他吊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但架不住彼時的明軍早已爛到了骨子裡,連流寇都打不過。

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努爾哈赤從李成梁那裡學到的東西中,其中一條對蠻清最終的成功至關重要。

一個團體什麼最重要?

——讀書人和工匠!

李成梁那些幕僚,以及遼東那些文官讓努爾哈赤看了涎水直流。

而那些工匠就更彆說了,努爾哈赤渴求而不得。

一朝造反,努爾哈赤第一件事兒就是劫掠。

而劫掠的重點是讀書人和工匠。

讀書人中出了個範文程,對蠻清幫助頗大。

工匠們打造兵器和農具,為蠻清征戰和耕種立下汗馬功勞。

可以這麼說,若是沒有劫掠而來的大明讀書人和工匠,蠻清必敗。

文治國,工強國。

這是蔣慶之眼中的當下政權構架。

但大明的匠戶製度卻讓人很是無語。

免費勞動力你要不要?

要!

但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每月十日的免費服役,讓工匠們牢騷滿腹,但卻不得不做。

蔣慶之的老爹原先就在鐵飯碗企業的流水線上乾過好幾年,回家發牢騷,說什麼乾多乾少都一個樣。於是摸魚的多了,躺平的多了,甚至搞破壞的也多了……

機器壞了!

休息!

有陣子愛停電,那些工人每日出家門,不,在家吃早餐時就在念叨,希望今天停電。

就這樣的心態,這個企業能乾得好,蔣慶之能把那些流水線給吃了。

所以,兵仗局要想脫胎換骨,匠戶製度便是大敵。

李希低聲道:“陳太監,看樣子長威伯是想動匠戶製度,不能動啊!”

那些被蔣慶之鎮住的工匠此刻也醒悟過來了,那個油滑的老工匠說道:“伯爺,您說獎懲獎懲,敢問這獎從何來?咱們是匠戶,這活是白乾的呀!”

“是啊!每月十日,雷打不動,一文錢都沒有。”

“我若是在外麵做工,十日能掙多少錢。”

“……”

陳實歎道:“上次呂嵩當朝駁斥,說匠戶製度萬萬不可動,一動,江山社稷便會動搖。”

“沒那麼誇張吧?”一個管事說道。

“匠戶一動,此後官府從哪尋工匠乾活?”陳實說道:“花錢請?戶部的倉庫老鼠都不願去,哪來的錢?沒錢哪來的工匠?沒有工匠,哪來的兵器,哪來的甲衣,難道讓將士們赤手空拳去迎敵?”

那個管事悚然而驚,“原來如此,咱明白了,就如同軍戶製,若是沒了軍戶製,大明再無可用之兵。”

無論是匠戶製還是軍戶製,在後世人看來頗為落後和愚蠢,但在這個時代卻是最合適不過了。

大明從帝國斜陽能支撐到亡國那一刻,靠的便是這些製度。

蔣慶之看著這些匠戶,“此事本伯既然說了,自然有法子。如今就一條,規矩定在哪,獎懲便依此而來。你等誰有異議?”

工匠們默然。

“不吭氣?”蔣慶之拿出藥煙,“此刻不說,此後再說就晚了。”

他指指老工匠,“你來說說。”

老工匠猶豫了一下,“伯爺,您……您莫非做過工匠?”

“大膽!”陳實喝道。

老工匠哆嗦了一下。

“伯爺贖罪。”老工匠恭謹的道:“伯爺先前說的那些雖說粗略了些,可處處都在點子上。小人做了一輩子工匠,都不及伯爺之萬一……那些規矩……非是做了一輩子工匠,且是聰明絕頂之輩方能弄出來。故而小人疑惑……”

蔣慶之淡淡的道:“所謂治理,不外乎便是理順人心。人心為何不順?譬如說兵仗局,免費服役十日,獎罰不明……治理混亂,這便是人心不順的由來。”

老工匠仔細一想,行禮道:“小人服了。”

蔣慶之一番話把工匠們的苦衷,以及不滿都道儘了。陳實在後麵見那些工匠抬頭看著蔣慶之,眼中都是欽佩之意,以及期冀之色。

若是真有獎勵,對於這些工匠來說便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蔣慶之吩咐道:“回頭把這本小冊子抄錄下來,貼在工坊中,罷了,工匠們大多不識字,那就每日背誦。”

當年蔣慶之的老爹所在企業申請什麼企業標準,每個員工都被要求背誦一大堆東西。

“是。”陳實腰都彎了,蔣慶之蹙眉,“挺直了腰。”

“這不是……”陳實乾笑道:“咱是習慣了。”

這是內侍們表示臣服的一種姿態,陳實不由自主的就用上了。

工坊外,黃炳低聲道:“那些管事的腰都彎了。”

莫展淡淡的道:“跟著伯爺,你會看到更多的人彎腰。”

蔣慶之走出工坊,陳實說道:“伯爺,匠戶服役是慣例,錢糧這塊……難呐!不好破例。”

“我說了,這裡要活!”蔣慶之指指他的腦袋,“等著就是了。”

陳實心中歎息,把蔣慶之送出兵仗局。

工部,自從錦衣衛送來消息,說俺答今年就會南下,兵部就忙的不可開交。

各種人馬的校閱,以及巡查。

和戶部溝通糧草的調運。

從各處衛所征調人馬。

王以旂忙得不可開交,所以當看到蔣慶之時,就下意識的拱手,“彆說要錢要糧。”

“老王你難道還會算卦?”蔣慶之隨意坐下,值房裡的官員拱手,“見過伯爺,對了伯爺,不知伯爺對俺答南下從何處來可有猜測?”

“不用猜測!”蔣慶之拿出藥煙,見官員不解,“咱們提前知曉了俺答會南下,密諜,斥候都會密集哨探。去猜測作甚?反而讓人無所適從。”

“是。”官員乾笑,等他走後,蔣慶之說道:“看來兵部信心不足啊!”

王以旂點頭,坐下後歎道:“他問這話,便是想從你這位大明名將的口中得些安慰罷了。”

“我若是說此戰必勝,難道他們還能就此如釋重負,信心十足不成?”蔣慶之自嘲一笑。

“嗯!”王以旂卻認真點頭。

臥槽!

蔣慶之覺得自己有做吉祥物的天賦,隻需坐在上麵,讓那些官員燒香拜拜,自己開個口:此戰必勝。

隨後大明將士信心十足,滅此朝食……

王以旂說道:“長威伯此來……”

“要錢要糧!”蔣慶之大喇喇的道。

“果然。”王以旂苦笑,蔣慶之和呂嵩之爭的核心就是錢糧。

虎賁左衛要擴軍,從火器的打造,甲衣,以及糧草軍餉等等,算下來就是一筆巨款。關鍵是這筆巨款每年都得固定支出,這對戶部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

所以呂嵩不讚同,連嘉靖帝都沒法施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呂嵩隻需把戶部的賬冊丟出來,彆說是嘉靖帝,蔣慶之這個當事人都無話可說。

“老王。”蔣慶之點燃藥煙,“每年各處衛所損耗的火器有多少是因為粗製濫造?”

“少說三成到五成。”提及這個,王以旂滿腹苦水,“兵仗局那邊打造的火器曆來如此,各地衛所,特彆是九邊將士對此敢怒不敢言,甚至自行去采買火藥……”

“若是每年火器損耗減少到一成以下呢?”

王以旂倒吸一口涼氣,“兵仗局多年來都是到死不活的模樣,任誰都無計可施……”

“我隻問你,若是兵仗局此後營造的火器……瑕疵在半成之下呢?”

蔣慶之吸了口藥煙,神色從容。

“彆說是錢糧……呂嵩不給,我兵部給!”王以旂說道,旋即歎息,:“可兵仗局是宮中管著,咱們插不上手。就算是插上手了。

說實話伯爺,工部是外朝吧?工部那些工匠打造出來的東西,和兵仗局一個鳥樣!所以這事兒……”

“準備錢糧吧!”蔣慶之起身。

“長威伯這話……什麼錢糧?”王以旂愕然。

“你可以去兵仗局看看了。”蔣慶之抖抖煙灰“看看這筆錢糧該不該給!”

王以旂笑吟吟的道:“若是兵仗局真能把瑕疵弄到半成之下,老夫節衣縮食也得給!”

可在王以旂看來,這事兒真的不靠譜。哪怕他是墨家的人,但作為兵部尚書,多少人在盯著他。但凡他敢徇私,儒家眾人必然會群起而攻之。

王以旂在日程上記下了此事,隨即拋之腦後。

回到家中,李恬已經從娘家回來了,正在發狠。

“那些騙子膽大包天……夫君回來了。”

李恬見蔣慶之進來,習慣性的起身準備為他準備換的衣裳。

“沒你的事。”蔣慶之瞪眼,李恬笑道:“夫君不是說偶爾動動舒經活血嗎?”

蔣慶之乾咳一聲,“對了,你說什麼騙子?”

李恬怒道:“娘去寺廟為我和孩子求平安,被騙了五萬錢。”

臥槽!

五萬錢!

那對老李家可是傷筋動骨了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