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國氣度(6)

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國氣度(6)(1 / 1)

推荐阅读:

“也是難為她們了。”

宗正寺。

正堂。

楚徽輕歎一聲,看著所持名冊,眉頭微皺道:“叫她們給敵國公主護衛,這跟拿刀紮她們的心,有什麼兩樣啊!!”

“辰陽侯也是的,為何偏偏就選白瑤她們前去,難道辰陽侯不知她們的父兄,不是戰死在北疆,就是戍守北疆而致殘的嗎!?”

一旁站著的郭煌、王瑜臉色難看至極。

他們如今是歸睿王府不假,可他們也曾隸屬羽林啊,更何況他們的父輩皆戰死北疆,與北虜,他們是有血海深仇的!!

“但有些事終究是要直麵的。”

此等態勢下,坐著的劉諶看向楚徽:“臣不覺得辰陽侯這樣做有什麼錯的。”

郭煌、王瑜皺眉看向劉諶,他們的臉色很是難看,而對這些,劉諶就好似沒看到一般。

“姑父,這話過了。”

楚徽放下名冊,盯著劉諶說道。

其實劉諶當初提出此事時,楚徽他就猜到劉諶何意了,但猜到歸猜到,這不代表楚徽就真的認可。

可當著熊嚴、黃琨、羅織、尹玉他們的麵,這個決斷他必須要下,總不能說接待兩國使團的差事,期間出現一些狀況,他這位主辦大臣卻不能輕斷,還要去勞煩天子分神分心吧?

這算什麼?!

無能!!

如果是在彆的時期,這樣做也沒什麼,可偏偏北虜的寧安公主慕容天香,西川的九皇子夏吉都奉各自帝王之命前來大虞,反倒是在大虞這邊,沒有一位能頂起來的皇室成員,這不是明顯低兩國一頭嗎?

凡事就怕比較。

這世間的一些事,壞就壞在比較上了。

“殿下真覺得臣所言過了嗎?”

劉諶卻一反常態,沒有按楚徽所想停下,反倒是開口道:“臣知道,巾幗極得陛下看重的,在上林苑是極得恩寵的。”

“吃穿用度都不曾短缺過,臣此前去禦前陛見天子,曾聽下值羽林聊起過巾幗,陛下賜給她們金銀首飾。”

“陛下說巾幗不愛紅妝愛武裝,但女子該有的也必須要有,總不能連點壓箱底的都沒有吧?”

郭煌、王瑜聽到這裡,無不流露出追思之色。

天子對羽林,對巾幗,那是真沒得說。

吃穿用度這些,就不是他們要考慮的,每個季節該有的全都有。

他們要考慮的是操練,是變強,是識字,是讀書……

羽林、巾幗唯一不同的,就是女子有的那些。

據上林軍的教習說,陛下賜給巾幗的金銀首飾,那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的,打製一套是很昂貴的。

知曉這些的巾幗全體,儘管有很多很喜歡吧,但還是聯名請天子收回這些賞賜。

可天子的話,彆說巾幗全體了,羽林全體也都記得。

‘朕的巾幗該有的全都要有,不能叫你們羨慕彆家貴女,巾幗在朕的眼裡皆為大虞貴女,朕不想著你們,念著你們,那要朕何用?’

劉諶看了眼二人,繼續對楚徽說道:“殿下要明白一點,在羽翼下的雛鷹,如果不能擺脫庇護,經曆摔打與錘煉,那始終是長不大的。”

“羽林與錦衣,在過去經曆種種風波,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

“可巾幗呢?”

“陛下出於對她們的關懷,所以沒有帶著她們來到虞都,可是有些事情終究是她們需要直麵的。”

“駙馬爺!!”

不等楚徽說話,郭煌皺眉道:“恕標下無禮,但您說這些話,過了!!巾幗沒有您想的那麼脆弱!!”

郭煌惱怒的,是劉諶根本不知巾幗有多拚命!!

“既然不脆弱,那為何就不能為朝分憂?”

劉諶也不惱怒,看向郭煌道:“世道本就如此殘酷,你們也都看到了,北虜之中也有女子獨當一麵的。”

“既然北虜能有,為何大虞就不能有?”

“這難道不是天子創設巾幗的初衷嗎?不願讓忠烈之後,就這樣泯滅於芸芸眾生之下嗎?”

“你們的心態要變變,男兒是要扛起職責與擔子,但是能被天子看重的女子,同樣是能扛起一些職責的。”

“隻要是人,隻要活在這世上,就不能事事稱心順遂。”

“殿下從接了主辦大臣的差事,承受了多少,背負了多少,你們應該比本官看的更透徹才行。”

“人是要記住仇恨,尤其是跟親族有關的仇恨,忘記就等於否定,但人不能隻記得仇恨,因為人的一生很長!”

郭煌、王瑜的眼神變了。

他們如何不清楚啊。

“姑父,不要說這些了。”

楚徽看向劉諶說道:“聊聊接下來的事吧。”

“是。”

劉諶微微低首道。

其實劉諶何意,楚徽一清二楚,如果羽林、巾幗,乃至是錦衣,始終被心底的仇恨所蒙蔽的話,那他們就無法真正獨當一麵。

這個隱患必須要挑破才行。

讓巾幗去給北虜公主護衛,就是一個契機罷了,這既是叫巾幗全體知曉,更是叫羽林、錦衣知曉。

人活在這世上,當處在對應位置上,就不能隻想自己那點事,也要能兼顧到大局。

哪怕這個大局,在一些人眼裡是微不足道的,可在當事人身上,卻必須要考慮。

羽林、巾幗、錦衣不是尋常軍隊或有司,這是被大虞皇帝寄予厚望的存在,所以他們必須要背負比同齡人更多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麼楚徽的令符,被黃琨送到上林苑,而黃琨向孫斌講明後,孫斌會做此安排的原因。

有些東西終究是要直麵的。

不公平嗎?

這世上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公平!

羽林、巾幗、錦衣這些特殊群體,從被大虞天子集中起來恩養時,他們就得到了這世上最大的公平,隻是這個公平是用他們父輩,兄長的命,還有血換取來的。

而在這世上跟他們一樣的,甚至不如他們的,還不知如何渾渾噩噩的活著的。

如果他們不能成長起來,不能扛起應儘的職責與擔子。

彆的暫且不說。

那他們就對不起他們的父輩,他們的兄長,因為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是他們拿命,拿血換來的。

努力永遠比不過選擇。

選擇永遠比不過機遇。

對於普通人而言,不管是怎樣錯過了,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而這也就失去了唯一逆天改命的機會。

“接待一事不能再拖了。”

楚徽沉思了刹那,手指敲擊著書案,“眼下在朝野之間議論此事的多了,西川使團最遲五日後,便會進抵京畿道所轄神武府。”

“侄兒的意思是等到西川使團進抵後,針對接待兩國使團事宜,就於三日後進行,屆時一切按事先所定來辦。”

“臣覺得可行。”

劉諶思慮刹那,點頭道:“摸北虜使團、西川使團的底,截止到今下進行的差不多了,這場大戲想要繼續唱下去,就不能在神武府進行,而該在虞都唱下去。”

“這樣有些事兒才能推下去。”

“臣覺得兩國使團應該放在一起,這樣或許在後續能碰出些許火花來,如此我朝才能對症下藥。”

“可要是叫他們勾搭在一起呢”

楚徽卻皺眉道:“畢竟……”

“所以安置兩國使團的會館,除了要有鴻臚寺的人,還要有一批人進來。”劉諶嘴角微揚道。

“錦衣在明處,抽調一批錦衣衛官校、旗校負責外圍看護,以此彰顯我朝對兩國使團的重視,同時也為吸引明裡暗裡的注意。”

“在此基礎上羽林、巾幗要抽調一批人手,必須是機敏可靠之輩,叫他們以各種身份安插進隸屬鴻臚寺的會館中。”

“北虜、西川兩國派來的使團,不是憋著壞來我朝攪動是非嗎?”

“那我朝同樣能借此機會,看看他們的倚仗到底是什麼,順帶查查我朝內部究竟有沒有與之往來密切的奸佞。”

郭煌、王瑜驚詫的看向劉諶。

直到此刻,他們才知劉諶是何意。

效忠天子,不一定非要在戰場上立功,在彆處立功,那同樣也是效忠。

“這件事,侄兒不能擅斷。”

楚徽沉吟刹那,開口道:“這跟抽調巾幗給那北虜公主護衛不一樣,此事必須要呈遞禦前,由皇兄定奪才行。”

劉諶沒有說話。

不過對楚徽的決斷,劉諶卻暗鬆了口氣,眼前這位親王侄子,能夠拎得清輕重緩急,這是好事。

可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有些人就是看不透。

……

“睿王的奏疏,你們也都看過了。”

當日黃昏。

大興殿內。

楚淩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對禦前站著的臧浩、裴國忠、江楓、苗貴、柴誌、熊武一行說道:“有什麼想法?”

“陛下,錦衣這邊,臣舉薦馬濤帶隊。”

臧浩沒有遲疑,上前作揖道:“馬濤為人機敏,遇事果決,雖說錦衣負責的是外圍看護,但保不齊會出現些風波,萬一……”

“準了。”

楚淩伸手道:“一應人手叫馬濤親自挑選,錦衣全體要通力配合。”

“臣遵旨!”

臧浩當即作揖應道。

不過在此時,臧浩的餘光則看向了裴國忠他們。

反觀裴國忠一行,此刻卻都沉默了,但他們的眼神卻在交流,很快,裴國忠就走上前作揖。

“陛下,臣覺得從羽林抽調的人手,不能從在宮的挑選。”

裴國忠講出心中所想,“哪怕虞宮內外悉數戒嚴,宮外不知宮內情況,但睿王殿下想要做的事,對於國朝而言很重要,所以……”

“你想叫在上林苑的羽林篩選一批?”

楚淩皺眉看向裴國忠道。

“沒錯。”

裴國忠作揖道:“必要的時候,可從將軍(黃龍)麾下挑一批,至於巾幗這邊,臣覺得讓辰陽侯篩選為好。”

“你們呢?”

楚淩看向江楓他們道。

“臣也是這樣想的。”

“臣附議!”

“臣附議!”

江楓他們上前道。

“既如此,裴國忠,你跑一趟,給辰陽侯傳朕口諭。”

楚淩沉吟刹那,伸手道:“叫辰陽侯安排好這一切,另讓黃龍也挑選一批,秘密補充到鴻臚寺所轄會館,具體如何分派,鴻臚卿尹玉會安排妥當。”

“臣遵旨!”

裴國忠當即作揖道。

“退下吧。”

“臣告退!”

隨著臧浩一行退下,大殿內安靜下來。

“陛下,您小憩會吧。”

李忠走上前,麵露關切道:“您……”

“去找餘小年。”

楚淩伸手打斷:“讓他挑選些人手,撒在鴻臚寺所轄會館一帶,給朕盯緊行蹤可疑,暗中盯樁的人,將他們的來曆都探查清楚。”

“奴婢這就去辦。”

李忠不敢遲疑道。

餘小年是羽林中最特殊的一部校尉,而這一校尉部,不在八大校尉部序列下,是隱藏在暗處的。

而在這一校尉部的羽林,無一例外皆是有殘缺的,或聾,或啞,或瞎……但這正是這樣,他們是隱藏最鋒利的一把刀。

一旦走進他們的內心,那他們這輩子就不會忘記。

楚淩有太多的事要做,對於接待兩國使團一事,他能把控好大方向,具體的事交由對應的人來做,定期向他彙總呈遞即可,作為大虞的皇帝,楚淩的眼睛不可能始終放在一件事上,這就有本末倒置之嫌了。

‘這個劉諶,朕是沒有選錯啊。’

倚著軟墊的楚淩,想起一些事情,嘴角微微上揚,叫這樣一個人,在自家皇弟身邊查漏補缺,這選擇是沒錯的。

劉諶說的那些,做的那些,無不是指向一處,即羽林、巾幗、錦衣捆綁在自己身上的無形臍帶。

楚淩知道這些忠烈之後,忠勇之後,在不知不覺間將他視為父兄,這跟年齡無關,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但他們終究是要長大的。

而長大的標誌,不就是獨立嗎?

羽林、巾幗、錦衣皆是獨立的,每個人都是,在過去,楚淩教會他們很多,而現在需要他們獨當一麵。

不然的話,他們如何適應這多變的世道?

精神上的依賴不能有,有了,那就不能成材了。

這就是成長所必須經曆的。

想到這些,楚淩很想看看,隨著兩國使團進駐虞都後,朝野間會出現何等風波,而他所看重的羽林、巾幗、錦衣在此等風波下,又會發揮出怎樣的作用。

……

“咚咚咚——”

具有節奏的鼓聲,回蕩於使團駐所。

雪無聲在下。

寒風呼嘯。

在漫天飛雪下,旌旗隨風飄動,甲士挺拔而立,此間氛圍帶有肅殺,而這正是楚徽強調的!!

跟大虞有國仇的北虜、西川兩國派遣使團來訪,還都是想要通過聯姻,以此修複兩國關係。

這是有問題的!

大虞太皇太後在世時,為何不做這樣的事?

大虞鎮壓逆藩叛亂結束,地方重歸安定時,為何不做這樣的事?

偏偏大虞太皇太後薨逝了,大虞皇帝親政掌權了,你們過來了,要是背後沒有算計,沒有陰謀,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噠噠噠——”

馬蹄聲響起,位處使團駐所轅門處的銳士,無不直挺胸膛,目不斜視的看向浩蕩而來的隊伍。

“來了!”

先行趕來的熊嚴、劉諶、黃琨、羅織、尹玉等一眾文武,當看到浩蕩而來的隊伍,無不是整理著官袍,按序麵朝隊伍而來方向。

外事接待是很繁瑣的。

其中包含的規矩、禮儀眾多。

什麼時間該做什麼,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本國要留意哪些,來訪使團要注意哪些……虞製都有詳細記錄。

一點都不能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作為統禦一方的王朝,製定一係列規矩與章法,是為彰顯統治的神聖性,而當牽扯到國事層麵,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對今下的大虞,舉行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外事接待,勢必要耗費不少錢財,但該有的一項都不能少。

北虜、西川兩國使團看著呢!

通過一些外在的東西,是能夠看出些門道的,而對國與國之間爭鋒與試探,一旦落了下風,是會出現不利境遇的。

“止!!!”

洪亮之聲響起,行進的浩蕩隊伍徐徐停下。

同一時刻,響起的鼓聲出現變化。

熊嚴、劉諶、黃琨、羅織、尹玉等一眾文武踩著落有雪的紅毯朝浩蕩隊伍核心走去,與此同時,在使團駐所核心所在,聽到鼓聲變動的司馬錚、王棟一行,無聲朝慕容使團、川朝使團所在駐地趕去。

牽扯到國事層麵的重大場合,是最能看出一個國朝的底蘊與狀態的,越是細微越能直擊核心。

“臣…禮部尚書,奉旨協辦外事接待,熊嚴,恭迎睿王千歲!!”

“臣…衛尉卿,提督榷關總署,節製兵馬司事,奉旨協辦外事接待,劉諶,恭迎睿王千歲!”

“臣…門下省散騎常侍,奉旨協辦外事接待,黃琨,恭迎睿王千歲!”

“臣…光祿卿,奉旨協辦外事接待,羅織……”

“臣…鴻臚卿,奉旨協辦外事接待,尹玉……”

“臣……”

坐在親王特製車駕裡的楚徽,聽著車駕外響起的道道聲音,麵無表情的坐著不動,對於這繁冗的禮節,楚徽是很排斥的。

但這個時候他必須要耐住性子。

這些話看似是講給他聽的,實則也是講給派至轅門處的兩國使團副使聽的,這是在凸顯出他在朝的地位與權勢。

而潛在要表達的就更多了。

這不,在一位位文武作揖行禮下,處在轅門前的兩國使團副使,還有一眾隨員,無不帶有各異思緒,看向被眾多騎卒、甲士護衛的車駕所在。

備受大虞天子寵信的睿王徽,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這種想法在不少人心裡生出了。

“興!!!”

而當唱喝聲響起時,除了鼓聲有變外,還有彆的聲音出現。

在此等態勢下,身穿親王袍服,頭戴九旒冕,束鑲金玉帶的冷峻少年,便從車駕內走了出來。

走出的那刹,一雙冷眸掃過眼前諸臣,看向轅門處所聚兩國使團副使及隨員。

這麼年輕!?

儘管有心理準備吧,可當看到楚徽的那刹,兩國使團副使及隨員無不心驚。

尤其是看到楚徽冷峻眼眸時,這讓人不敢生出絲毫輕視或懈怠。

那身貴氣太足了!!

“臣等拜見睿王千歲!”

在兩國使團副使及隨員驚歎之際,山呼聲回蕩著使團駐所轅門一帶。

“免禮吧。”

楚徽撩撩袍袖,一手扶著鑲金玉帶,一手按著佩劍劍柄,俯瞰著眼前一眾文武,中氣十足道。

“興——”

而隨著一道唱喝聲響起,行禮的一眾文武這才起身,楚徽踩著木階,器宇軒昂的走下車駕。

“噅溜溜……”

由上林騎牽的高大駿馬,出現在楚徽的眼前,駿馬打了個響鼻,楚徽走到駿馬旁,在道道注視下,動作嫻熟的翻身上馬。

陛下是一點都沒放鬆對睿王的教育啊!!

看到此幕的劉諶,這一刻心裡暗暗驚呼。

眼前這等重大場合,大虞睿王楚徽代表的不止是大虞中樞,代表的更是大虞皇帝的無上威儀!

對內,肯定不需要這種場合。

但對外,就不一樣了。

這代表著什麼?

代表與皇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大虞皇室,其中是有能為天子分憂,為社稷慮的皇室成員的。

經曆過兩次逆藩作亂的大虞,在中樞層麵已然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針對大虞皇室及宗藩肯定是有變的。

而這個變就掌握在大虞皇帝手裡。

削藩,是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缺一不可!

相較於逆藩雄、逆藩風引發的那次逆藩作亂,在太皇太後孫黎薨逝前後,十王府、百孫院出現的所謂逆藩作亂,很少有人知曉真相,其實那是為徹底促成皇太後徐貞被廢,同時給楚淩營造涉及皇室及宗藩改製的超然大義!!

連親兒子都能殺,一些不安分的後輩,孫黎又怎會狠不下心呢?

孫黎要在她死以後,給她的孫兒營造絕對的大義,隻要她的孫兒能掌控大義,剩下的孫黎認為她的孫兒,會一點點把問題解決好的。

一切儘在不言中。

“奉我朝皇帝欽命……”

隨著一道聲音響起,騎馬而定的楚徽俯瞰著慕容使團的副使,講著語速極快的慕容語,手裡捧著一物,儘管楚徽能夠聽懂吧,但此刻的他卻裝作聽不懂。

在上林苑,楚徽可不止是玩,還要學。

和羽林、巾幗中的佼佼者,進修北虜、西川語言,是楚徽必須要會的。

羽林、巾幗中的佼佼者,今後要參與到對北虜、西川的國戰,不會敵國語言怎麼能行呢?

楚徽是今後的王大臣人選,是要幫辦一些具體政務的,懂得越多越好。

在此等態勢下,鴻臚卿尹玉走了出來,先後接過北虜使團副使,西川使團副使所遞之物,向楚徽稟明兩國副使所講。

大致意思是奉他們皇帝欽命,特來出使大虞,以促成兩國間的聯姻,修複兩國間的關係……

講這些話時,處在轅門各處的銳士,無不是露出了倨傲之色。

合著北虜、西川兩國過來,都是想上趕著跟睿王殿下聯姻,以此來修複兩國間的關係啊!

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所在。

同樣的事,以不同的方式講出來,那代表的含義就不一樣了。

最絕的還不止是這些。

在鴻臚卿尹玉翻譯兩國使團副使之話時,還有人翻譯對應的慕容語、西川語,以叫兩國使團副使及隨員知曉。

騎馬而定的楚徽,假模假樣的翻著所持之物時,餘光卻在觀察兩國使團副使及隨員的反應。

當看到一些人表情不自然時,甚至帶有怒意之際,楚徽嘴角微微上揚,叫兩國使團中增些矛盾與排斥,那還是不錯的。

畢竟接下來兩國使團要進駐虞都了,倘若一點矛盾與排斥都沒有,後續又如何做對大虞有利的事呢?

“起駕!!”

禮部尚書熊嚴的聲音此刻響起。

楚徽將所持之物,遞給一旁的尹玉,便騎馬朝轅門內走去。

兩國使團副使遞交東西,這是流程的一部分。

作為大虞睿王的楚徽不必說什麼,他們的身份還不足以叫楚徽屈尊。

“咚咚咚!!”

鼓聲在此時密集起來。

分處北虜、西川使團駐所的司馬錚、王棟一行,在聽到傳來的鼓聲有變,他們便開始做著與兩國使團副使一樣的事,不多時,在各自駐所的核心所在,慕容寧安公主慕容天香,川朝九皇子夏吉便走了出來。

兩國使團大使則領著一眾隨員,畢恭畢敬的跟隨著各自公主皇子,浩浩蕩蕩的朝接待核心趕去。

沿途負責守衛的銳士,無不是挺拔著身軀。

透過攆轎所豎帷幔,看著沿途的銳士,西川九皇子夏吉的表情有些不一樣,那股子朝氣是擋不住的。

尤其是看到一些很年輕的銳士,甚至有些還帶有些許稚嫩,可他們的表情,尤其是那明亮眼眸,讓夏吉眉頭微皺起來。

戰場上不怕狠的,就怕楞的。

不狠活不下來。

而楞的,真殺紅了眼,連死都不懼!

儘管這樣死的人會很多,可恰恰是他們的存在,往往會使戰場局勢出現大變!!

‘這些年輕的,就是虞皇恩養的戰爭遺孤?’

夏吉的眼眸,看著每隔數步,就出現的年輕身影,尤其是這些年輕銳士,身上穿戴的甲胄都很貼身,夏吉心裡想的更多了。

是不是烏合之眾。

一眼就能瞧出來。

“大虞睿王千歲,奉旨主辦外事接待……”而當夏吉思緒萬千之際,一道接一道鏗鏘之聲響起,夏吉回過神來,所乘攆轎此刻停下。

夏吉穩了穩心神,這才麵無表情的從攆轎走下,虞臣蘇琦此刻上前,在蘇琦的引領下,夏吉雙手扶著玉帶,踩著紅毯朝前走去,在其後,是川朝使團成員,與之相對的是慕容寧安公主一行。

嗯?

可當夏吉走至木台時,看向對麵的慕容寧安公主時,夏吉的眉頭微挑,有些疑惑的盯看前方。

“九皇子殿下,請!”

蘇琦的聲音響起,讓夏吉回過神來。

夏吉看了眼蘇琦,又看向蘇琦示意之處,而穿過前方鋪設的紅毯,夏吉看到了騎馬前行的大虞睿王,楚徽!

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下,楚徽身姿挺拔的騎馬前行。

他就是睿王楚徽?

他就是九皇子夏吉?

二人的目光碰撞到一起,楚徽、夏吉麵無表情的望著對方,但心裡卻都思量起來,而楚徽的目光,很快移向另一處。

北虜公主慕容天香!

盛裝出席的北虜公主,麵前有薄紗遮擋,可在打量之下,楚徽的眉頭微皺起來,楚徽的心底生出疑慮。

這位真是北虜公主?!

一個本不該有的想法,卻在楚徽的心底出現。

儘管眼前這位是盛裝出席,給人的感覺是高貴勿近的,可楚徽卻覺得差了些什麼,但具體差在哪裡,楚徽卻無法用語言來表述。

“止!!!”

劉諶的聲音響起時,讓楚徽收斂心神。

“噅溜溜……”

一道馬鳴聲響起,楚徽四平八穩的從駿馬上下來,迎著一道道注視,邁著四方步朝前走了數步。

……

“算算時辰,在神武府的使團駐所,徽弟主持的接待,該開始了吧?”安靜的大興殿內,臨窗的羅漢床上,楚徽倚著軟墊,放下所持密奏,抬頭看向窗外,神情自若道。

在旁服侍的李忠,低首作揖道:“稟陛下,按製,這個時辰下,睿王千歲應已見到北虜公主,西川皇子…有司大臣會進行一些對接。”

“真是夠麻煩的。”

楚淩笑笑,伸手揉著太陽穴,“等著吧,徽弟來見朕時,免不了要對朕抱怨幾句。”

“國事之下,睿王千歲必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李忠低首回了句。

“是啊。”

楚淩輕歎一聲道:“徽弟的表現,還是令朕頗為意外的,不止安排好神武府這邊,還有歸都沿途,虞都內外的種種,也都安排的很好。”

“難為他了。”

這人想要成長就要多經曆才行,對於這次外事接待,楚淩並不是特彆重視,他所重視的,是之後的一些事能否促成。

不過這樣的經曆,對於楚徽,對於參加的一眾群體,卻是一次難得的曆練機會。

“虞都內外沒有什麼狀況吧?”

楚淩向前探探身,端起茶盞呷了口。

“稟陛下,沒有。”

李忠低首道:“虞都令府邵冰會同北軍大將軍韓青、南軍大將軍張恢等一行,按睿王千歲所定分職督辦,以確保在正午之際,兩國使團進抵虞都時,不會出現任何狀況。”

“嗯。”

楚淩應了句,沒有再說彆的。

“去將蕭靖給朕召來。”

放下茶盞的楚淩,伸手對李忠說了句,“京畿道商稅謀改一事,有些地方是不對的。”

“奴婢這就去。”

李忠當即作揖道。

萬眾矚目的外事接待,於正統四年十二月初七,正式在京畿道神武府召開,這不知吸引到多少人的注意,可在大興殿內的楚淩,對此卻沒有太多關心,有楚徽他們督辦,這沒什麼叫楚淩格外關注的。

相反楚淩所關心的,是朝中的一些軍政要務。

“新年快來了啊。”

楚淩倚著軟墊,看著窗外飄起的白雪,楚淩的心底生出感慨,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轉眼就又是一年,可楚淩同樣知道,在新的一年,甚至往後,將會有很多挑戰在等著自己……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