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全職大主播:開局魔都五套房 > 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減當年

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減當年(1 / 1)

推荐阅读:

“我煌煌大宋,自太祖皇帝禦極,掃滅群雄,定鼎中原,四夷賓服,萬邦來朝,享國三百二十載,焉能亡於區區蠻夷之手……”

高台之上,扮演陸秀夫的朱亞紋正在做著戰前動員,說得雖然慷慨激昂,但台下的這幫苦哈哈哪裡明白這些大道理。

他們當兵隻是為了混口飯吃,與其說什麼夷狄之辯,倒不如每餐飯食多些乾的,少些稀的,拿著糧食換這些渾渾噩噩的屁民去賣命。

光靠嘴說,等蒙元大軍殺來,他們大概率更願意把脖子伸長了去挨上一刀,還能省著力氣。

這段戲,也是在從側麵反應,這煌煌大宋因何以亡。

自大宋立國,趙匡胤因為擔心手底下的驕兵悍將再造了自己的反,畢竟他能黃袍加身,手底下的那幫人為什麼就不行?

於是,耍了一招杯酒釋兵權,從此以後,大宋對待軍人的態度就開始變味兒了。

以文製武。

讓不懂得行軍打仗的窮酸儒生,甚至是沒了卵子的太監做主帥,真正衝鋒陷陣的職業軍人反倒是成了供人驅使的馬仔。

試問這仗還怎麼打?

哪怕是到了這即將亡國的生死關頭,南宋小朝廷依然不肯放權。

到了這步田地,就連傻子也知道,支撐著這個小朝廷的人是張世傑。

可站在高台之上演講的依舊是陸秀夫。

不否認陸秀夫的忠貞愛國,但是……

不會打仗,就是不會打仗。

指望孔孟之道去感化蒙元蠻夷,那是想瞎了心。

說得再怎麼壯懷激烈也沒用。

“亡不亡的乾咱鳥事!肚子裡沒食,說那麼多管個屁用,天王老子還不差餓兵呢!”

張恒扮演的陳平安抱著一杆殘破不堪的長槍,懶洋洋的靠在一輛少了個軲轆的馬車旁,一隻手不著痕跡的搓了搓馬車的帷幔,突然一把撤下,塞進了懷裡。

這一套動作是張恒自己設計的,陳愷歌見了,也忍不住笑。

陳平安的話,引得周圍袍澤紛紛響應。

當兵吃糧,天經地義,沒糧沒餉,說破大天也彆指望他們賣命。

“少說怪話,陸相公說得在理,國要是沒了,咱們這幫人哪還有生路?”

郭奇林扮演的伍長開口斥責道。

隻是他那身高在張恒麵前,怎麼看也沒有幾份威勢。

“天下之大,哪還不能討口飯吃,國沒了就再立一個,大宋不也是搶了人家孤兒寡母的天下,大相公哪知道咱丘八的苦。”

陳平安雖然是個神棍,可要是沒點兒文化,怕是忽悠不了人,所以關於這個人物的設定,應該是讀過私塾的。

“放肆!”

郭奇林壓低了聲音,緊張的看向四周。

“怕個鳥?蒙元的大軍距此不過百十裡,說不定明天咱們都得被趕下海,你小子,會水嗎?”

周圍的人,也都和陳平安一樣,對陸秀夫說得什麼家國天下,華夏之辯,完全不感興趣,人人心裡惦記的都是等會兒那頓吃食,能不能多撈點兒乾的。

就算是要死,人人也想做個飽死鬼。

朱亞紋扮演的陸秀夫說了半晌,將士們卻毫無反應,不由得悲從中來,高舉著雙手,哭得呼天搶地。

“蒼天啊!你睜睜眼,救救大宋吧!”

指望老天來救大宋,還不如盼著老天爺一個雷把忽必烈給劈成烤全羊。

“這老兒哭得倒是不賴,要是跟我搭夥給人哭靈,往後就不愁吃不愁喝了!”

張恒說著,又把馬車四角的掛件給扯了下來,用牙一咬,頓時兩眼放光。

銀的!

“cut!過了,下一場準備!”

群演們頓時一哄而散,大概八百年前,陸秀夫慷慨悲壯的一番演講過後,那些殘兵敗將也是這個反應。

說個鳥,有那閒工夫,還不如多弄點兒糧食。

就算注定要死,好歹能混上一頓飽飯,到了地下見著閻王也不算虧。

這場戲拍完,陳愷歌忙著檢查每一個鏡頭,需要補拍的抓緊補拍。

劇務忙著放飯,以張恒的身份,本來是能享用小灶的,可卻被他給拒絕了。

身為男主角搞特殊,其他演員也會有樣學樣。

可張恒偏不慣著這種臭毛病。

盒飯咋了?

有葷有素的,吃不慣也得給老子往下咽。

陳愷歌檢查了一遍,對張恒的表現滿意極了。

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即便陳愷歌這種最注重細節,最挑剔的人,也是無話可說。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陳愷歌想要的,張恒全都給呈現出來了。

陳愷歌不由得想起了當年拍《誌願軍:存亡之戰》的時候,張恒那場舔糖紙的戲。

當時的那份震撼,此刻又感受到了。

不減當年,不減當年啊!

本來陳愷歌還有些擔心,畢竟張恒這些年除了偶爾在自家主投的電影裡客串,已經很久沒挑大梁做過主演了。

當年的演技還在不在,陳愷歌在心裡也打了個問號。

開機一周,老陳徹底踏實了。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真的可以被冠以天才之名。

無論什麼樣的角色,根本不用演,往鏡頭前麵一站,就是那個人。

“師叔!我剛才……您給我說說。”

郭奇林端著盒飯,湊到張恒身邊,30大幾的人了,但在張恒麵前,還和當年一樣。

“還行!”

“您彆敷衍應付我啊!”

顯然,郭奇林對張恒的這個評價並不滿意。

“正好現在也沒什麼事,您……也教教我!”

哈!

張恒笑了:“教你……這麼說吧,你剛才的表演,都在臉上,還記得相聲怎麼說嗎?”

呃……

郭奇林笑得有點兒尷尬,他已經很多年不說相聲了,現在就連德芸社的一些慶典活動都不參加,整個事業重心都偏向了影視圈。

“你要是有時間,還真得把相聲這門手藝給拾起來。”

張恒喝了口水,接著說道。

“相聲的基本功,不光能幫得上你的台詞,形體這方麵,相聲也很能磨煉人。”

見郭奇林若有所思的,張恒繼續說道。

“剛才那場戲,我說你的表演都在臉上,你自己回憶一下,除了表情、眼神的變化,你身上的戲是不是沒跟上?”

郭奇林回憶了半晌,主要是在想張恒剛剛的表演。

扯馬車的帷幔,偷馬車上的銀飾,這些劇本裡根本沒有,全都是張恒自己加的。

“您的意思是……得給自己設計動作。”

“也得分什麼時候,打個比方,你要是演的是個大臣,覲見皇帝的時候,就得老老實實的跪著,要是設計多餘的動作,那就不對了,可剛才的戲,你演的是個伍長,手底下的人發牢騷,說怪話,你不能隻是喝止,把腰刀抽出一節,衝過來抓兵油子的衣服,這些都符合人物的身份,還有當時的情況。”

郭奇林連連點頭。

“對,對,要不然怎麼您是師叔呢。”

這小子現在也學會拍馬屁了。

“演戲和說相聲一樣,都是活到老學到老,平時多琢磨,真到要用的時候,自然而言就帶出來了!”

“您說的是開竅?”

相聲演員最難過的一關不是倒倉,而是開竅。

有的演員開竅早,登台就火了。

而有的演員一輩子也等不到後脖頸子冒涼風,開竅的那天,在台上隻能始終默默無聞。

“六哥,陳導找您有事!”

正說著,劇組的副導演過來了。

“知道了,等我吃完!”

張恒說完,緊扒拉了兩口,把盒飯吃得乾乾淨淨,一粒米都沒剩下。

這也是做給彆人看的。

這部戲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稻草人,花的可都是張恒的錢。

見著陳愷歌的時候,他身邊還有好幾個人,看到張恒,那些人紛紛起身。

“張總!”

“六哥!”

“張先生!”

各種稱呼亂糟糟的,來的這幾位,張恒看著都眼熟,也知道是另外幾家投資方的人,就是對不上號。

開機一周才來劇組,也真能坐得住。

現如今內地的影視圈和前些年又不一樣了,10到25年之間,有的人說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期,可是在張恒看來,純屬扯淡。

彆人口中的黃金期,不過是因為那段時間各種大製作不斷,幾千萬都隻能算小成本,不過意都不好意思往外說,投資超過三四億的作品,每年都得上映幾部。

可那樣的盲目投資,對於中國電影的發展未必有好處。

畢竟虧得多,賺得少。

像陳愷歌當年拍的《誌願軍:雄兵出擊》,華藝兄弟也參與了投資,最後盈利隻有幾萬塊錢,完全是賠本賺吆喝。

那樣的大製作有什麼意義?

這些年,投資方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開始尋求一種良性的發展模式。

對於大製作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狂熱。

這次的《崖山海戰》,之所以能拉來這麼多家製作公司跟投,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因為張恒。

張恒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擔當主角的電影,當年上映之後都是大賺特賺。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部《崖山海戰》輸了,那也無所謂。

至少能拉近和稻草人之間的關係,這就不算虧。

東拉西扯的聊了一會兒沒營養的屁話,大家夥約好了晚上一起吃飯,這些人心滿意足的走了。

陳愷歌方才一直在旁邊乾看著,根本插不上話,這會兒看向張恒,憋了半晌才冒出來一句。

“是不一樣了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