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驚喜連連看啊!三十多個孔武有力,訓練有素的小夥子齊刷刷地跟上來後,拐角處又出來十幾輛滿載的馬車隨行在後,李大頭又問:“那老些個馬車咋回事兒?”
“回屯長的話,小的們的乾糧帳篷都在車上!一會兒小的給您送點酒,請您嘗嘗京城裡的梨花白!”平安處理人情世故遊刃有餘,笑眯眯地說道。
李大頭最好這口兒,砸吧砸吧嘴道:“好好,那俺先謝過小兄弟了!”
顧景之對李大頭拱手道:“屯長,一人飲酒容易醉,給兄弟一個麵子,今日我做東,請屯長賞臉到寒舍……”想起來家還沒安呢啥舍都無有呢,改口:“到帳篷裡小酌幾杯!不知可否?”
“行是行,就是顧兄弟,你說話能不能彆這麼文縐縐滴,俺聽著腦袋都大了!”李大頭皺了皺眉頭道。
“好說,好說。”顧景之答應著,心裡卻想,你腦袋本來就大,也不是我說話弄的啊!
北山屯離龍江府三百多裡地,一行人走了兩天多,才在傍晚的時候到達那裡,近鄉情怯,顧景之的心情激蕩,望著遠處的隱約的房舍,嫋嫋的炊煙久久不語!
北山屯還是那個風光獨好的北山屯。
“山村百家住,茅屋障春泥。麥隴微通徑,樹枝柵成籬。牧去牛將犢,人來犬護兒。相呼看車馬,顏色喜且驚。”
當代大儒李瑞久見這一片祥和的鄉村景象,禁不住賦詩一首。
錢越耍越薄,酒越喝越厚,連續在一起喝了兩天梨花白,李大頭和顧景之的感情是騰騰滴上升,他問道:“兄弟,這個老頭在作酸詩,他是讀書人?”
“屯長,我師傅不但是讀書人,而且是專門教讀書人的,他老人家流放前是國子監司業,二把手,是乾泰朝文壇的領袖!”沒等顧景之回答,采薇與有榮焉地說道。
李大頭結結巴巴道:“文壇的,教讀書人的?”
在古代沒有義務教育,讀書人極少,大部分人都窮困潦倒讀不起書,這北山屯地處邊陲,整個屯子就有一個識字的,整天拽滴二五四六的,不時還念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撿到寶了!這回去龍江府真撿到寶了!讓這老頭教孩子們讀書寫字,看那個常老童常有禮還拽不拽!李大頭樂得合不攏嘴。
屯子裡就一輛馬車,頭回看到來這麼多,村民們都出來觀望,有七八個皮小子更是跟在行進的馬車周圍,撒歡地笑起來。
“狗剩子,看這大馬和你長滴多像,雙眼爆皮的,好看!”
“像你,二驢子,馬和驢是一家,你家親戚來了,讓你家老驢燙酒待且啊!”
第(1/3)頁
第(2/3)頁
“他說你爹是老驢!打他”
“你爹是老狗!我打死你!”
“狗剩子打他!”“二驢子俺看好你!”“打啊!”……
賣呆兒的人不怕事大,起哄拱火,湊瘋狗咬傻子。
兩個孩子果然摔起跤來,拉偏架滴,借機會下黑手滴,孩子們“嗷嗷”叫著打地亂做一團!
金尊玉貴長大的公子小姐們沒見過這樣的場麵,都驚得目瞪口呆,打現代來的采薇和張淩穀也愣得一批。
一家多說兩孩子,都像寶貝似的,除了上學天天就窩在家鼓搗手機,大街小巷孩子的影子都少,更彆說動手削人的了!
李大頭嗬嗬笑著:“這幫熊孩子鬥來鬥去地,一天不打上一場心刺撓!”
李瑞久搖頭晃腦道:“鬥者忘身,忘親忘君,行須臾怒!”
顧景之怕他說出下一句“家室離散”會挨揍,忙接過話頭道:“李伯父此言差矣, 男孩子天生好動,天性使然,他們行事果斷大氣,富有鬥誌和進取心。”
“二爺,心不心的就彆管了,奴婢餓地受不住了,咱們能找個地方先住下,吃點東西不?”采薇捂住肚子道。
“哈哈哈,顧兄弟,你的小媳婦餓了,快走吧!咱進屯子,給你們安排住處去!”李大頭笑著說道。
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臉都紅了。
李瑞久的詩雲:茅屋障春泥。真沒說錯,這北山屯子裡大多是泥巴牆茅草屋,唯二的青磚房之一是李大頭家。
他見顧景之的眼神瞄向另一個青磚房,手指著屯子最北邊的四進的青磚大院子笑話道:“也不知道打哪來的一個姓江的傻子,白花二百兩銀子在俺們屯子建這麼個好房子,還不在這兒住,北胡的賊人一來,不搶他搶誰,這他媽就是個活靶子!”
姓江的傻子的主人顧景之麵無表情道:“既然主人家不在此住,我們便不麻煩屯長另安排住處了,在那院子裡湊合吧!”
“顧兄弟那可不行,主人家來了會找你麻煩的!”李大頭搖頭不同意。
“無妨,我會與他交涉,量他不敢不答應!”顧景之一揮手,平安帶著人馬向屯子最北邊走去。
第(2/3)頁
第(3/3)頁
“好吧!你先住著,主人家來了,你好好和人家談價錢,可不興仗勢欺人,要不俺就削你!”李大頭揮揮拳頭震懾道。
“你們都住在一塊兒?”他又問。
顧景之點點頭,“嗯!”不是親人就是朋友,再不就是簽了賣身契給顧家的人,不在一起哪行!
不用安排住處,李大頭省了不少心,“你們先歇著,明晌再分地!”說完放心地回家看老婆孩子去了!
要說江騏管事辦事就是讓人放心,院子建得足夠大,四進的院子六十多間房,一人一間還餘浮老多間。
長者為尊,有大夫人段氏在,她當然帶著顧景超和采蓮住正房。
顧景之和采薇住次正房,平安還是在老位置東耳房住。
後罩房裡安排二十個家丁,其餘的家丁和馬夫都安排在倒座房。
其餘人等分男女安排在西廂房住。
因北方夏季西曬,冬季西北風呼嘯,東廂房不宜住人,便做馬廄,糧倉,庫房和廚房使用。
那些男丁的家眷,誰管灶上廚房,誰是灑掃,誰在身前伺候的,她都安排妥妥滴。
甭管你原來是小姐還是太太,賣身契簽了,都是顧家的奴婢了,是龍你要盤著,是鳳你也彆撲騰,不服就還錢,沒錢就報官。
古代可沒有老賴,欠錢的若還不上錢,在官府要挨頓打不說,還要用勞動抵債,一直乾到還完饑荒為止。
采薇分配地井井有條,顧景之豎著大拇指讚賞道:“真乃好管家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