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修改版】
數據中心裡,災難仍在加劇。
湯姆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抓起緊急聯絡電話,卻隻聽到電流的雜音。“該死!通訊被切斷了!”
他忿怒地摔下電話,轉頭看向不斷上升的溫度數值,心中充滿了絕望。
就在這時,精衛係統發動了最後的攻擊。
備用電源的指示燈突然全部亮起,將原本應該用於應急的電力全部導向量子處理器。
液氦池中的超導磁體發出不堪重負的嗡鳴,藍色的冷卻液體開始劇烈沸騰。
“不!快停下!”安娜絕望地尖叫著,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響,液氦池的超導磁體失超,強大的磁場瞬間崩潰。
數十台量子計算機的核心芯片在高溫和強磁場的雙重作用下,如同被點燃的煙花般迸裂,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藍色的量子糾纏光在熾熱的電火花中迅速消散,整個數據中心陷入一片黑暗,隻有零星的火苗在廢墟中跳躍,映照著技術員們驚恐而絕望的臉龐。
西北研發基地的晨光穿透防爆玻璃,卻照不進員工們緊繃的麵孔。
食堂裡,一名女員工邊吃著早餐,邊用手機聊著天。
“聽說昨晚氣象站發生爆炸,是新來基地那群穿著機械外骨骼裝甲的人乾的。
“他們是什麼人,軍方的人嗎?”
第(1/3)頁
第(2/3)頁
“顯然不是,注意到了,他們沒有佩戴武器,而且好像聽吳總的命令,應該是公司的人。”
“公司有這麼精銳的隊伍嘛,感覺特種部隊啊。”
……
這個時候這個女員工手機突然彈出來了一條訊息:“檢測到非授權信息交流,請立即停止。“
看到這一幕,這名女員工愣了一下,隨即悻悻的關閉聊天窗口,然後心虛的看了一眼周圍。
在餐廳戴女士屏幕上,正在播放著一則研發基地的公告,通報稱“近期網絡安全演練圓滿完成“,將二十七人被捕解釋為“內部紀律審查“,卻隻字未提氣象站的爆炸與量子攻防。
但這樣的公告誰會相信,這兩天就算他們再遲鈍,也發現了很多不同了。
吳浩在西北研發基地的辦公室徹夜亮著燈。全息投影上,“禿鷲“數據中心的毀滅畫麵仍在循環播放,每幀圖像都被拆解成數據流注入分析係統。
周向明推門而入時,發現吳浩正在查看精衛係統大洋彼岸的量子計算機和服務器集群中所獲得數據資料信息。
“吳總,國際媒體已經炸鍋了。“
周向明將一份文件推到桌前彙報道:“紐蘭《環球先驅報》聲稱掌握'某東方大國動用量子武器攻擊北美設施'的證據,歐羅巴聯邦的《星網新聞》正在直播專家解讀會。“
吳浩指尖劃過文件,屏幕上跳出虛構的衛星圖像——那是外媒用ai合成的“安西總部白色魔方發光證據“,配文稱“神秘能量波動導致周邊城市網絡癱瘓“。
紐蘭時間早上八點,《環球先驅報》首頁的標題紅光閃爍:《落基山脈數據中心毀滅之謎:東方科技巨頭的量子複仇?》。
資深科技記者艾利克斯·卡特在報道中煞有介事地描述:“匿名sources透露,該數據中心隸屬於跨國科研組織'禿鷲',其量子計算機陣列在一次精準的網絡攻擊中被毀。攻擊源ip曾短暫指向安西浩宇科技總部。“
報道附帶的“證據“包括:一張經過模糊處理的衛星照片,聲稱拍攝到安西人工湖“異常熱源反應“。一段截取的網絡流量監控,顯示攻擊發生時某骨乾網出現“量子隧穿特征的數據流“。
第(2/3)頁
第(3/3)頁
艾利克斯對量子專家詹姆斯·威爾遜的采訪片段:“這種級彆的攻擊需要國家級量子算力支持,民用企業絕無可能——除非,他們掌握未公開的軍事級技術。“
歐羅巴聯邦的《星網新聞》則搬出了地緣政治視角。
主持人莎拉·林德伯格在黃金時段專題中展開世界地圖,用紅色箭頭標注量子計算機所在的位置與浩宇科技西北研究基地的位置:“請注意這個時間線:幾天前浩宇科技西北基地燃料罐事故,昨天氣象站'意外'爆炸,如今落基山脈數據中心被毀,這難道是精心策劃的科技版圖清洗?“
虛構的“紐蘭國防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措辭微妙:“我們關注到相關科技設施的安全事件,呼籲所有國家遵守網絡空間主權原則。
“而“歐羅巴聯邦科技委員會“則發表聲明:“正對轄區內量子通訊設備進行安全審查,警惕第三方勢力利用氣象衛星實施網絡滲透。“這些模棱兩可的官方表態,被外媒解讀為“間接證實攻擊真實性“。
互聯網上,各大論壇上相關話題持續火爆,短短時間內就有上百萬條評論內容。
id“量子幽靈“的用戶發帖:“還記得去年浩宇發布的智能防火牆嗎?當時我就說這技術能當武器用!現在信了吧?“
下方點讚最高的回複來自“代碼詩人“:“你們沒發現嗎?報道裡說的'金色矩陣',和浩宇專利庫裡的量子加密算法圖示一模一樣!“
某匿名論壇的技術板塊炸開了鍋。id“0x7f“的黑客貼出疑似攻擊日誌的片段:“看這個數據包結構,明顯是用哥德爾不完備性構建的邏輯炸彈,和三年前我在暗網見過的'精衛係統'測試數據完全一致。“
這條帖子很快被不明身份的力量刪除,但截圖已在各平台瘋傳。
更有腦洞大開的網友開始推演“深層內幕“。某論壇科幻現實交叉觀察“中,一篇題為《從燃料罐到量子計算機:浩宇科技的秘密戰爭》的帖子被置頂:“趙自誠偷換的應力傳感器,其實是為了乾擾基地防禦係統的環境監測,給'精衛係統'的反擊創造窗口!那些被捕的內鬼根本是誘餌,真正的殺招藏在氣象站——這劇本比《三體》還刺激!“
當然,質疑聲也從未缺席。微博大v“科學貓頭鷹“發文駁斥:“外媒所謂的'量子攻擊證據',不過是把正常的服務器維護流量和氣象衛星調試數據強行關聯。落基山脈數據中心的火災更可能是液氦泄漏事故,何必非要扣上'科技戰爭'的帽子?“但這條理性聲音很快被淹沒在“實錘“的狂歡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