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借糧是要利息的。雖然憑著衛國公府的大牌子,倒是沒有人敢和他們玩什麼五出十三歸,但如果借得太多,利息也不會太少。拿著府裡的家底這樣去做,真的好嗎?
“怎麼,二兄不願意,那隻有小妹自己拋頭露麵了。”看出了林大猛眼中的不願意,林婉兒有些不悅地開了口。
“彆,父親和大哥走的時候,可是說得很明白,有出頭的事情要交給我去做,怎麼能讓小妹出麵與那些賤商去談事情。”林大猛瞬間就慫了。
倘若衛國公府,有什麼事情都需要一個女人出麵了,那外人會如何地看他們?
林大猛丟不起這個人。
即是不想丟人,那就隻能按著林婉兒所說的去做事情。
六皇子自然也是不甘於人後,和五公主嘀咕了一陣之後,也叫來了隨行的管事,讓他們去找母妃籌錢買糧。
賈平安沒有回頭,但把這些話都聽在了耳中,心中對於林婉兒的這種魄力倒是十分的讚賞。
“都做好了,接下來我們要怎麼做?”三公主安排完事情之後,看向賈平安,繼續地問著。
“之前不是答應你了嘛,要讓你的美名傳天下,現在是時候了。”賈平安看向三公主笑了笑,然後就對著身邊的管家賈力說道:“去告訴這些災民,以後還想要喝乾粥,甚至想要喝肉粥,接下來就好好修路。嗯,這一切都是三公主的意思,明白嗎?”
“小的明白。”賈力重重點頭,雖然他是有些不解的,但隻要按著公子說的去辦就是。
“三公主殿下,工部那邊還要你派人去一趟,要一些修路的家夥事。”賈平安吩咐完了賈力之後,這便側頭看向著三公主。
“修路?現在嗎?”
“對。”麵對著三公主臉上的疑惑,賈平安卻是給予了十分肯定的回答。
天冷了,路基不好挖,但不要緊,這個時代沒有大型車輛,隻是把路拓寬而已,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最主要的是,賈平安需要給這些災民們找點事做。不然的話,這麼冷的天,就算是一時間吃飽了,沒有事情乾,那也是很容易凍壞的。
可如果有事可乾,出出汗那就不一樣了,寒冷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找上他們。
“好。楚北陽,拿著我的手令去工部,調一些修路用的工具來。”三公主對賈平安是言聽計從,雖然到現在,他也沒有弄清這到底是要乾什麼,但她相信,賈平安是不會害她的。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先靜觀其變好了。”賈平安心中還是有著考量與後手的,隻是現在,還不宜出招,還要在等等。對了,就是讓子彈飛一會。
賈力去災民那裡傳了話,當聽到粥並不是白喝,還要乾活的時候,有些人就不樂意了。
你們這些富人施粥不就是為了博一個好名聲的嗎?怎麼還想要我們乾活呢?
隻是這樣的聲音畢竟還是小部分,對於大多數災民而言,能填飽肚皮,隻是付出一些力氣而已,這又算得了什麼。
再說了,那位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大管家可是說了,隻要活乾得好,還可以有肉粥喝呢。
那可是肉,話說上一次吃肉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他們都要忘記了。
“不願意乾活的,沒有人強迫你們,但接下來就不要來這裡喝粥了。還有,你們也不要想著偷懶,我們的人可是在附近看著呢,如果誰敢這樣做,一樣沒有粥喝。”賈力繼續大聲對人群中喊著,以防止有出工不出力的人出現。
其實這個年代的人還是很誠實的,為了一口吃的,他們乾活是天經地義,是不存在什麼偷懶之說。
當很快工部的修路工具運過來之後,便被分發給了這些壯勞力們。至於女人和孩子,她們是沒有太大力氣的,隻是負責抱一些小石塊填到應該填的位置上,自然不需要什麼工具。
如此,剛才還東一堆、西一片的災民們,這就開始動了起來,城外原本那邊隻有一丈多寬的官道瞬間被挖掘開來,跟著是不斷的擴大再擴大,直至三丈之寬這才停了下來。
“用不著修這麼寬吧?”三公主看到這路的寬度,有些不解地問著。
“嗯,不寬怎麼能替你揚名。以後這條路就叫公主路了,如何呀?”賈平安嗬嗬地笑著。
“為什麼不叫三公主路?”卻不想,三公主還提出了疑問。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用了十六個字,賈平安給予了回答。
而就在城外開始大興修路的時候,昌都城內,已然是流言四起。
首先是糧價開始上漲。
初時,還有很多人在觀望來著。十幾年了,宣國都沒有發生過戰爭,糧食儲備的可有不少,隻是來了五萬多災民而已,在城內人看來,糧食不會有什麼缺口,也就不會因此而漲價。
但是隨著三公主、六皇子和衛國公府突然開始大筆進購糧食,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而一些原本還在徘徊,得了身後主子之令,不得不漲了糧價的糧鋪掌櫃,在看到沒有百姓買賬的時候,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把價格調回到之前的時候時,突然間漲價的糧食就被賣了出去。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瞬間就讓一些人穩住了心神,有了些底氣,想著要看看再說。
而就在此時,賈平安突然出手,天下第二樓的掌櫃常超,以給酒樓囤糧為由,突然向好幾個糧鋪下了大單,僅僅是第一天,價格就達到了十萬兩。
突然出了這麼一個狗大戶,糧商們自然都是喜出望外。有些精明的掌櫃,還有意又調高了半成的糧價,就是想看看,接下來是不是有可以投機的機會。
事實證明,他們賭對了。
在第二天,常超又出現了,跟著開始向各處糧鋪掃貨,一出手又是十萬兩的金額。
這個時候,大家如何還看不出來,這哪裡是天下第二樓在囤貨,分明是擔心以後糧價漲得太快,現在先存一批糧食嘛。
自認為看出了常超的目的之後,第三天,糧價又上漲了半成。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常超的進貨,他不僅連價格都沒有講得進了貨,且入貨量突破了十萬兩,達到了十五萬兩之多。
好家夥!
這大手筆,瞬間就讓不少的糧商笑開了花,所有人看向常超的時候,那眼神就像是看待祖宗一般。更有甚者,還在套常超的話,大意就是想問,你這已經買了不少了,到底還有多少的缺口。
原本這屬於商業機密,是不可能有人回答你的。卻不知道常超是大嘴巴呢,還是被這些糧商給恭維得找不到北了,竟然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就是一個管事的,具體還需要多少糧食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夠是一定的。因為就在今天,我們家公子已經在四處找人借錢準備繼續買糧呢。”
一石驚起千層浪。
有不相信的,馬上發動關係去打聽,果不其然,已經回城的賈平安是接連去了端王府、賢王府,甚至連東宮都曾去拜訪了,但聽說吃了一個閉門羹。
賈平安有著病公子的稱號,那是人人皆知。
像是平時,賈平安就呆在東關街三十六號,縱然就算是有人想要請他赴什麼宴會,多半也被身體不好為由給拒絕了。
可是現在,他竟然不斷的四處活動,那不是想要借錢還能是乾什麼?
當下,就有聰明人士指出,說這是賈平安想要借糧食漲價而發財呢。
事實很快就印證了這種猜想。三天施粥之後,端王、康王、賢王、太子、大皇子和三皇子施粥的隊伍都由城外撤了回來。
這原本也是慣例。
賑災三天,做一個樣子可以對大家交代過去,也就是了。
但聽說賈平安的隊伍並沒有撤回來,不僅如此,城外的災民數量還越來越多。尤其是昌都城外的施粥全是乾粥的消息傳出之後,那災民趕來的就越來越多。三天時間內,就突破了十萬大關,而這個人數還在時刻的瘋漲著。
端王等人長出了一口氣。
他們慶幸,慶幸隻要他們堅持三天的時間,要不然的話,他們還真玩不起。
得知這些消息的糧商們就不高興了,感情之前白高興了,隨著城外的災民數量越來越多,眼看著城內的糧食也是一天一個價了,他們之間隻是加了少量的價格就把糧食賣了出去,豈不是虧大了?
再回頭看看庫房中並不算是很多的存糧,糧商們本著提前準備的想法,開始大肆在城內收糧。正是他們的出擊,使得糧食價格開始一路走高,糧價在這一刻也徹底迎來了大爆發,隻漲不跌。
常超眼見如此,也停止了收糧。顯然,現在的糧價,已經不是他可以沾染的。
端王他們撤了回來,按著慣例,第四天開始,就是戶部出城賑濟災民。戶部尚書杜老摳是身先士卒,出城之後,第一個就找到了賈平安,開始商量對策。
杜明慶不是自己來的,同時與他一起出現的還有羽林衛將軍吳鐵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