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bp;頂級任務(三)
秋色漸深,層林儘染,傍晚時分,清爽宜人。趙明浩、項義因不輪值,正在院內八角亭中開懷對飲,幾個丫環美仆在一旁殷勤伺候,醇酒美人,香風麗影。突然,本在當值的張殿誌急步走進院來:"安王爺召見"。
這是半年多來從未有過之事。二人急忙隨張殿誌來到議事大殿,隻見安王爺劉和基、王府武者、王府總管、軍中將軍以上將領以及另外五個金刀護衛俱已赫然在坐。劉和基依舊麵容平靜,喜怒不形於色,但各個軍中將領均臉有怒色。原來,西安福王爺出兵二十萬進攻漢中,兵強馬壯,來勢洶洶。
福王爺和安王爺俱是王族中同輩兄弟,隻因皇室黯弱,各分封王爺間紛紛搶占地盤,征伐不斷。安王爺劉和基為人陰險,用兵奇詭,凡事喜歡謀定而後動。福王爺劉和宏為人狂放,喜歡明刀明槍,講求所謂堂堂正正,師出有名,以正製奇。
福王爺此次兵伐漢中,準備充足,大張旗鼓,並沒有絲毫收斂聲息之意,旨在報幾年前劉和基偷襲自己的一箭之仇。安王爺除去東、西、南三麵戌守之兵,所能調動的全部兵馬,也不過二十二萬。看來福王爺是經過精心計算並且是準備與安王爺正麵一決勝負而來。
幾乎沒有任何爭論,出兵迎敵是安王爺唯一的選擇,也是安王爺樂意的選擇,更是軍中將領以及眾武者們渴盼已久的事情。幾十萬大軍相對,任何刺殺行動和小股的零星偷襲都是隔靴搔癢,毫無意義。因此,即使是用兵素喜奇詭的安王爺也沒有做任何相關的安排,而是王駕親征。不一日,準備齊備,八萬騎兵,十四萬步兵浩浩蕩蕩的往北迎敵而來。
秋收過後的渭南平原,除了東一堆,西一垛的麥桔,就是東一顆,西一行的雜樹,四野寂寂,一馬平川,正是那怒馬奔馳,英雄灑血的決戰之地。
福王爺本為正麵決戰而來,因此已在此安營紮寨數日,以逸待勞等待安王爺的到來。安王爺深通兵法,不急不緩,大軍徐徐而行,終於在這裡與福王爺兩軍對壘,展開決戰。
日頭已經高高的掛在天上,肆意釋放著它經曆盛夏還意猶未儘的熱力。軍中的戰旗迎風激蕩,獵獵作響。雙方帥旗揮處,數十萬人馬竟然鴉雀無聲,顯見雙方人馬都是久經慣戰之師,而雙方將帥治軍之嚴,亦由此可見一斑。
驀然,雙方將士同時抽刀出鞘,拉弓上弦,有的臉上寫滿狂熱,有的臉上寫滿冷傲,仿佛隻需出擊的戰鼓一響,他們就可以立即將敵人踏成泥土,剁成肉醬或射成刺蝟一般。接著,兩邊的帥旗下同時各馳出一匹怒馬,馬上騎士俱背金盔金甲,並不攜帶任何兵刃,須臾,便來到兩陣中央勒馬立定。同時大喝一聲:“呔!對方主帥願認輸否?”在得到同樣堅決而否定的回答後,兩匹怒馬同時馳歸本陣。
三通鼓響一過,對陣大軍開始緩緩向前推進。雙方都是盾牌手在前,弓箭手隨後,然後是騎兵,步兵,帥旗均在步兵隊列中間。雙方各有兩支騎兵分列左右兩翼,待機而動,以作策應。顯見雙方攻戰已久,作戰手段相互都已熟悉,但雙方的最後底牌,卻在真正亮出之前,誰也無法得知。
鼓點由緩慢漸轉急驟,雙方之間的距離很快縮短,已經可以看清對方將士的麵容。在雙方先後射出測距箭後,同時停在了對方弓箭射程之外。雙方軍卒都是怒目而視,兵器的反光照得人睜不開眼來。天空中飄過幾朵烏雲,氣氛緊張壓抑到了極點,直讓人呼吸困難。
驀然,雙方軍中鼓聲再次轉急,停在弓箭射程之外的隊列再次往前推進,盾牌手已將盾牌高高舉起,雙方弓箭手都開始了第一輪鋪天蓋地一般的投射,雙方士卒開始出現傷亡,但因為盾牌手和距離的關係,雙方傷亡都不太大。突然,福王軍前方的盾牌手緩緩向兩邊分開,隱隱露出了騎兵的身影,兩側的騎兵也開始緩緩向安王軍的兩側推進,安王軍兩側的騎兵也同時開始緩緩向福王軍兩側的騎兵迎進。
看到福王軍有騎兵正麵出擊的跡象,安王爺劉和基決定不再以騎兵迎敵,而是以奇兵對之。這是安王爺準備了兩年多的絕密武器:投槍手。投槍,當時尚未問世的武器,重約三斤,前部呈三棱形尖剌,投槍手全力擲出的投槍,可以殺馬,也可以洞穿盔甲,直接殺死殺傷全幅鎧甲的騎兵,其殺傷力遠非弓箭可比,堪稱騎兵的克星。蓋因騎兵的速度和鎧甲,弓箭難以造成大的殺傷,尤其是金甲騎兵,幾乎不懼弓箭。發明投槍,訓練投槍手,是用以克服安王爺軍中多用川馬,雖耐力甚強,但衝力和速度難以和福王爺軍中多用伊犁馬的騎兵相抗衡的弱點的重大舉措,是安王爺苦心孤意的結果。
果然,福王爺軍中約三萬騎兵已排成尖剌型的突擊陣型,向安王爺前軍加速衝刺而來。安王爺前軍盾牌手卻任然一動未動,隻有弓箭手已撤向兩翼。福王爺騎兵統領正在奇怪,難道敵軍竟打算以盾牌手硬撼騎兵?
眨眼之間,雙方距離已近,福王爺軍中戰鼓突然變得十分迅疾,這是加速突擊的命令。然而安王爺軍中竟無弓箭射出。距離再近,安王爺軍中忽然有幾支投槍射出,顯然是在探測槍距。但投槍是安王爺的新發明,福王爺軍卒從未見過,見狀,隻略一愣神後,坐騎仍加速前衝。倏然之間,安王爺軍中的盾牌手閃電般露出空隙。兩千五百名投槍手手中的投槍如雨點般撒向福王爺的騎兵。
一瞬之間,福王爺騎兵的衝擊陣形大亂,尖剌形陣型的尖頭人馬全部被投槍手滅掉。然而後麵的騎兵已經放開了馬力,一時之間無法收韁。何況,他們也未得到任何改變進攻方式或撤退的命令,故仍前赴後繼而來。那二千五百多名投槍手在全力投擲出攜帶的三隻投槍後,躬身一退,另外兩千五百名投槍手措步而上,又是暴雨般的投槍亂射而出。進退之間,井然有序,忙而不亂,顯見練訓有素之至。
三進三退之後,福王爺那如潮水般湧奔澎湃而來的騎兵就像被沙灘吞噬的潮水一般,前部已消融無形,三萬騎兵,有一萬餘眾橫屍當場,死狀之慘烈,情景之恐怖,令人作嘔。福王爺心中大驚,絕未料到安王爺竟有如此狠招,無奈之下,隻得用旗語傳令騎兵從兩側斜穿迂回,避開投槍手的正麵,然後急繞歸陣。
安王爺騎兵分頭迎擊時,怎奈福王爺騎軍馬力已開,早已撤回本陣。安王爺正準備調整隊形進攻,怎奈日正當午,人馬已乏,對方軍中己鳴金收兵,傳話三日後再決一死戰,也隻得作罷收兵。
安營升帳,眾將領興奮不已, 安王爺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的得意之色:"眾將千萬不可驕傲!本王今日不過僥幸小勝,乃是福王爺未曾料到投槍手之故,實措手不及爾。來日決戰,福王定有奇招。眾將回去休息一晚,整頓士卒。明日早會,共商決戰方略!“安王爺說罷起身,眾將退出。項義因不輪值,也與趙明浩一同回去歇息。
天氣轉陰,似有蕭索之意。一連兩日,安王爺大帳中眾將正在進行福王爺決戰方略的各種分析、推演,最新的情報也源源不斷送來,卻並沒有福王爺任何秘密手段的發現。最終決定:料想福王因懼怕投槍,一時之間也無法找到抵禦方法,勢必利用步兵進攻。這也正是安王爺所期盼的,所以眾將都做好以騎兵迎敵和進攻的準備,來日一決生死。
眾金刀護衛除那主考武者和當值者金柄林、李超外,其餘一律被分彆安排在各主要統軍將領身邊,以策安全。儘管各主要統軍將領都有一身不錯的武功,自恃不需要金刀護衛的保護,又因擔心王爺的安全,所以堅決反對。但安王爺執意如此,眾將還是感動莫名。項義和丁四維被派到步兵左軍統領李同法身邊護衛。李同法,陝西人,一手家傳刀法堪稱一流,兼之世家出身,頗通兵法,是安王爺軍中為數不多的文武兼備將才。
決戰之日來臨,兩陣早已對圓。天空中,太陽卻遲遲還未出現。天氣似陰還晴,似晴又陰,竟是陰晴難定。就猶如對戰雙方的兩軍,對方究竟將采用什麼樣的方式進攻,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武器,勝利的天秤會往哪方傾斜,實在難以猜度。
沒有了陣前對話,福王爺用兵有如他的為人一般,爽快、乾脆、直接。時辰一到,福王爺前軍竟一箭未放,盾牌手和弓箭手就已閃電般撤向兩邊,騎兵的身影赫然顯現。這和安王爺及眾將領的分析完全相反,安王爺軍隊的投槍手已調往兩側,防止敵軍騎兵從兩側夾擊。前軍儘皆騎兵,意在對付預料中的敵軍步兵。如果以騎對騎,安王騎軍雖然有幾萬之眾,然而敵方騎軍更多,雖然在損失一萬餘眾之後,仍有八萬有餘,且敵方騎軍騎技精熟,爆發力和衝擊力極大,對戰之下,絕無勝算。
情急之下,安王爺急忙傳令騎軍移向兩側,投槍手再度向前方集中,須臾之間,騎兵已然移到兩側,投槍手皆是步兵,速度甚緩,卻是剛到中途。不料福王騎兵未到陣前,忽然波浪般從中分開,繞向兩側,安王投槍手不知所措,安王爺也心中大驚,不知道福王到底在弄什麼玄虛。略一遲疑之下,安王決定投槍手仍防兩側,騎兵待機而動,步兵正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