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我知道很難但是也不難

第四百六十九章 我知道很難但是也不難(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要有這麼大反應嗎?”李顏笑道。

“臭小子,把我這當避風港了?”

“哪敢讓石老趟這趟渾水?”李顏手上還在快速抄寫著什麼。

“還調侃起我來了,”石磊重新端起茶杯,“說吧,準備怎麼做?”

“為什麼要考慮脫身的事情?”

這話又給石磊聽愣住了。

“入了局,還不考慮脫身?”石磊用手指敲著茶幾桌麵,“小李顏,你是以為侯嘯風在你這準備轉性當好人了?”

“那當然沒有,石院對這個話題還是挺熱衷的嘛?”

“嗐,”石磊搖搖頭,“好心當成驢肝肺了,我是怕你真單純,以為我跟侯嘯風提起你,他就全心全意幫你。”

“這不叫單純了,這叫傻啊。”李顏笑笑,“入了局當然要考慮脫身,但如果我反過來讓彆人入局,不就不用考慮脫身了?”

“……還真是名不虛傳。”

也不知道石磊在感慨些啥。

“石院,咱就先彆聊商場那些個破事了,我這邊一堆問題,您好歹幫忙篩選篩選,也給我指明方向啊。”

李顏不說對石磊不信任吧,但至少也有點提防。

這些站得比較高的大佬們內部總會有些溝通,鬼知道他們會聊什麼東西,又會不會影響到李顏後續的計劃。

“指明方向,這四個字,可實在不容易啊。”石磊喝完了一小壺茶。

“何出此言,石院?”李顏停下了筆,把手裡的資料疊起來放到石磊桌麵,“我問的問題雖然比較多,但對您來說都算是比較基礎的吧?”

“我看得出來,你問的內容重在‘理解’,所有問題都是成體係的,能問出來,已經說明你對當前的行業情況有些了解。”石磊說道,“並且想要自己整理出一條思路來。”

“我的學習方式向來如此。”

尤其是激活“學習速度”以後,學什麼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思路發散起來完全收不住。

不過“整理自己的思路”倒是李顏重生前就有的習慣。

這個習慣甚至一度導致了他高中厭學期理科綜合暴死的結果。

就是那種物理化學考個二十幾分的情況。

在當時的同學們看來,李顏算是無藥可救了,已經是徹底自我放棄的狀態。

包括看到高三下學期翻著課本學物理化學的李顏,同學們基本也是擺出“他不是在搞笑吧”的態度。

所以最後看到李顏高考這兩科全都接近九十分的時候全傻了。

分確實倒也不算高,但李顏直到第三次模擬考試,都還隻是堪堪及格的水平,真就是半年裡肉眼可見地一步步往上爬。

這成績當時還把不少同學的道心擊得粉碎。

他們完全不理解,為什麼物理化學也能一學期從不會到會,為什麼李顏學理科靠的是看沒有筆記的課本?

就因為“思路”。

李顏在厭學的情況下,本來就保持著對“機械學習公式”的反感,一旦沒想明白“為什麼”就很難學得進去。

高中理科跟初中理科的一大區彆——也是讓很多初中尖子隕落的原因,就是各種知識變得不那麼“直觀”,甚至有些反直覺。

想要徹底理解這一套理科知識體係,就要一定程度推翻之前對世界的認知。

其實往後每一次想要學到更高層級的知識,都免不了要再走一次這種路線。

李顏高三下學期還在看沒有筆記的課本,問一些在同學眼裡很“弱智”的基礎問題,就是為了建立一套適配當下知識的理科思維體係。

他成了,所以公式變得很好理解,題目也變得簡單,除了一些實在因為時間問題沒有涉獵到或者記不住的高難度內容,其他題目已經形同1+1等於幾了。

現在的李顏,也是在乾這件事。

接觸一些高精尖的、之前從未接觸的領域,顯然是需要一些全新的理解,這條路徑需要李顏自己去定製,所以隻能通過一些基礎到甚至有些弱智的問題去探索。

石磊能看出來,說明他至少也理解這一套“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的思考方式。

“回答你的問題不難,答出你想要的答案,不簡單。”石院笑笑,翻閱起李顏的手稿。

李顏也不說話,就等著。

“這麼看,你真準備接觸接觸光刻機了?”石磊看了有半小時,開口問道。

“對。”

“為什麼?這麼些問題問出來,你也不像不了解光刻機基礎情況。”

“石院,我不信你聯係我,不是因為光刻機這個活。”

“當然是,但我也沒想著你現在直接接觸。”石院的語氣變得嚴肅,“我還以為你至少先從各種基礎學科開始入手。”

“我感覺您這句話在外人聽來才離譜,我現在才從基礎學科入手,下一步卻是光刻機?您倒是很信任我啊。”

“奇跡男孩,不是嗎?”石磊露出笑容,“你學什麼都很快,這點在我們看來,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所以我直接碰光刻機也是可以的。”李顏笑道。

“你有需求?”

“有。”

這話倒是讓石磊完全沒想到,他這種行業帶頭人,華夏目前最大芯片研究與生產公司華芯國際技術顧問,把buff疊滿了,都隻是把光刻機當一個難以攻克的科研難點。

遠遠談不上需求。

國內目前光刻機領域的發展實在太不夠看了,在全世界領域,光刻機也不是一個多大的產業,最高精尖的技術基本被尼德蘭的阿斯瑪壟斷。

目前芯片雖然高度依賴進出口,但也完全滿足需求。

換句話說,也就是當下對“國產光刻機”並沒有很迫切的需求。

核心還是為了技術發展,是政治任務、科研任務。

李顏雖然造手機,但怎麼會有需求呢?蛟龍現在用進口芯片不是用得好好的麼?

“為了你的手機?”

“對啊。”

“小李顏,”石磊笑了,“你不會是為了控製成本才想自己搞芯片吧?投進去的錢夠你開發兩代手機了。”

“不是,未雨綢繆。”李顏說道,“接下來恐怕要遭到芯片製裁了,最好的出路就是自己搞定。就算您不找我,我也該去找您了。”

“……製裁?”石磊皺眉,他可沒聽說過這種消息。

“現在超級生活圈的對手們集體暴死,那就輪到我擴充市場了。乘勢衝向國際市場是必須的,屆時要是連菠蘿手機都賣不過我了,你猜外邊會不會點名控製我的芯片使用?”

合著還是侯嘯風的功勞了!

“你倒是……很自信啊,李顏。”

“是未來的幾種可能之一,既然有,就該做好準備。”

“進軍國際市場,那可是有不少工作要做,準備好了?”

“已經布置下去了,至於軟件的語言適配、操作習慣適配乃至國外運營平台的搭建,那都不算事兒。”李顏笑道,“所以,我當然需要未雨綢繆,被人家說一句‘不能用’就斷了生產的路子,也太憋屈了吧?”

“我聽你這話,怎麼還準備短時間內造出來一台光刻機呢?”石磊看李顏的眼神變得很微妙,甚至一時產生了李顏在拿他尋開心的想法。

“我做事,從來沒有長線作戰的準備。”李顏說道,“要乾,就得快,搶在曆史的前邊。”

“你想做的,是可以滿足下限需求的,還是代表當前最高技術的euv?”

“當然是後者。如果我們隻滿足於發展成熟製程的芯片和應用,那將永遠矮人一頭,這將使我們在未來的數據時代被戴上枷鎖。”

石磊搖搖頭,“雖然我覺得你應該知道,但我還是得跟你強調強調。”

“洗耳恭聽。”

“李顏,光刻機,畢竟是個工業產品,他不是數論難題。我們做不出來,往往不是因為缺少靈光一閃。”石磊的聲音變得非常低沉。

李顏點頭。

“工業製造有工業製造的邏輯。某項技術就算在實驗室裡達成了,也不代表能做出真正能用的東西。光刻機不是靠一兩家單位埋頭苦乾就能研究出來的,工業製造,沒有一家大廠可以脫離產業鏈生產優質的產品。”

李顏再度點頭。

“而且你要明白,尖端技術不是靠市場就能換回來的,真靠市場,換回來的全是二手技術,要淘汰的。造光刻機,需要一個同時進步的華夏光學產業,需要把短期收益讓位於長遠的產業建設,市場經濟在這一點上是無效的。”

李顏還是點頭。

“你知道當前巨頭阿斯瑪,當年怎麼坐上這個位置的嗎?”

“有了解。阿斯瑪堅持了浸潤式光刻法,成功續命摩爾定律,還直接擊敗了其他對手。算是賭對了。”

“‘賭’,這個字你用得對。”石磊也點點頭,“但是成功不隻靠‘賭’的魄力與運氣。阿斯瑪當年切換賽道投入幾十億歐,要是沒有尼德蘭和美利堅的支持,根本不可能頂住。”

李顏這次保持了沉默。

“上世紀末,極紫外光技術的研發已經快到死胡同了,美利堅為了分擔在EUV技術上的風險和成本,政府牽頭,聯合了多個國家實驗室和技術中心,再加上本就在行業內呼風喚雨的巨頭組建極紫外光線公司聯盟。後來又吸納了一大堆半導體大廠、芯片行業大公司以及美利堅本土先進光科技公司,完全就是個本國公司小團體。”

“所以阿斯瑪能進入這個聯盟,也是付出了承諾55%原材料從美利堅采購並建廠的代價,而等到他們終於得到關於極紫外光商業轉化可能性大方向上的積極成果後,便解散了各自搞研究。阿斯瑪隻是最後搶到了先手,他們的‘賭’,在這種前提下才能成功。”

李顏的補充讓石磊頻頻點頭。

“所以,小李顏,你應該能明白,如果當年不是美利堅政府主導國家實驗室推動極紫外光的研發,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獨立發展出euv光刻機。”

“與此同時,阿斯瑪的euv光刻技術裡全是美利堅的基因,我們想跟他買一台,恐怕也不是他能決定的。如果在我進軍國際市場後,恐怕我們想買,人家也不賣。”

“嗯?”

“所以我們更要快。”

石磊腦袋上浮現幾個大大的問號。

不是,我跟你講了這麼多困難,你怎麼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言論?

“李顏,我是華科院的院士,也是華夏工程院的院士,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頂尖的euv光刻機,共有超過十萬個零件,需要遍布全球五千餘家頂尖的半導體生產供應商提供零件,幾乎每一家都是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彆說你了,就算主語是華夏,想要以一己之力複製整個產業鏈,放現在那都等於做夢。”

李顏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

“李顏啊李顏,實驗室裡做出來,到走向車間,又有巨大的鴻溝,這真不是我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們也要保持冷靜,保持理性。”

“我很理性。”

石磊都站起來踱步了,“李顏啊,阿斯瑪公司的在職員工,來自世界上的118個國家,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需要的人才涵蓋方方麵麵。”

“對,搞光刻機,不是某一方麵足夠強就可以,是方方麵麵都要很強,很突出。”

“這不剛好?”

李顏這四個字,聽起來竟是如此自然。

自然得石磊都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嗐,我也是迷糊了,說上了頭。一扯到euv,心裡就不舒服。明明咱們也不是想著做euv。”

“我知道光刻機的主要難點在哪,說到底就是技術壁壘。”李顏說道,“產生極紫外線曝光光源技術,在美利堅,也就是您說的,得益於那麼多年的技術積累與集中發力。對準係統則是德聯邦的光學巨頭塞司,目前沒有任何其他廠商能達到塞司的水平。這倆都是獨家合作,所以在擁有兩大技術壁壘的情況下,阿斯瑪的光刻技術整合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護城河,其他企業無法複刻。”

“……你這不是,挺清楚的嘛。目前的光刻機技術來源,尼德蘭腔體和英吉利真空占了32%,德聯邦光學占14%,美利堅光源和櫻花國材料分彆占27%,這是全球技術與智慧的結晶,讓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來複刻是不現實的。”

石磊後半句話顯然壓住了——“遑論是區區一個民營企業”。

“但是,石院士,您不是說了嗎?”李顏笑道,“奇跡男孩呀。有技術壁壘的,攻破就是了;沒技術壁壘的,那就是發揮我們舉國體製優勢的時候了呀。”

這都什麼話這是?

石磊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幻覺,剛剛巴拉巴拉扯了這麼一堆,最後換了李顏一句:

“攻破就是了”?

“好小子,那你倒是說說,怎麼開始,就這麼看書?”石磊已經很難描述自己當下的情緒了。

“買他一台光刻機吧。”李顏看起來,是認真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