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 > 第四百五十三章 論李顏的成長曲線

第四百五十三章 論李顏的成長曲線(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最年輕百億先生”。

這個名頭,甚至是新北官媒率先發出來的。

當然還是征詢過李顏意見的,他還真糾結了一會兒。

糾結也是白糾結,李顏意識到不管現在他說什麼,百億先生這個概念已經成了大家認知裡的既定事實。

那不如堂堂正正宣傳算了。

也算是大家喜聞樂見吧,反正隻要李顏自己不主動參加各種帶著這個名頭的活動就行。

讓彆人幫他高調,但他自己選擇低調。

宣傳有效果,還能賺好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輿論從捧上天到甩到泥裡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事。

巴掌一翻,可能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現在這種競爭對手等著他犯錯的時候,李顏必須穩住,想想這會兒跑去搞競賽,還真是歪打正著的一步棋。

有正當躲視線的理由,還能重新提醒想搞事的各位李某人的學生身份,甚至能得到官方在另一種層麵上的庇護。

非常好。

李顏不主動拒絕這個“最年輕百億先生”的稱號,則是他確有造勢的需要。

他不想在“經營”“溝通”之類的事情上消耗太多精力,百億先生這個身份亮出來,能免去很多浪費時間的溝通成本。

被李顏帶著學習的陳凡對此深有感觸。

任江峰非常積極,拜訪完李顏的第二天就把“學習之旅”行程安排上了。

首站是臨大人工智能研究團隊。

臨大計算機學院教授,鯤鵬實驗室負責人,華夏工程院院士高琨,最大特點是“年輕”的院士。

看起來氣質跟麥文挺像,不過態度溫和許多。

而且,有點商務。

也不知道是任江峰那邊打理好了,還是高院士搞人工智能本身比較缺願意投錢的合作方,反正他與一些隻講學術的老院士作風有不小差異。

跟李顏的交流全程都非常友善耐心,對於李顏提出的各種問題回答得很積極主動。

知道李顏隻是搞個項目參加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他就絲滑切換為“期待後輩做出成績”的耐心導師,繼續回答李顏的問題。

當然,因為李顏實際上確實很強,所以雙方的聊天從一開始泛泛而談很快就變成深度交流。

等離開了,高院士看起來甚至有點依依不舍,非要送李顏幾本書——裡邊自然有他本人的研究著作。

直到李顏坐車離開,高院士還特地打個電話說:

“李顏呐,要是看了書有什麼想法,直接找我,打電話見麵都可以,咱們好好交流交流。”

至於恒星科技就更離譜了,在李顏千般萬般婉拒市領導的陪同之後,他隻跟著科技局的陳局一塊到訪,卻見整個恒星科技的管理層都站在門口等待。

李顏下車的時候都恍惚了,心想我什麼時候投資過這家公司嗎?

一副歡迎董事長的樣子。

恒星科技主攻各種新奇的科技玩意兒,例如無人機。

此時民用無人機的概念還相當新潮,大家對無人機的理解基本是軍用或者特殊行業工用,科技公司研發民用功能型無人機,屬於燒錢又很難把握未來的選項。

他們還同步研究各種算法,包括自動駕駛。

恒星科技目前其實沒啥盈利的東西,靠資本投資、政府扶持追夢,做出了一些研究性成果,在業界口碑不錯。

“除了不賺錢,哪哪都好。”這是新北李書記給的評價。

這公司的存在本身也有點跟政府各取所需的意思,所以關係非常好,常年接待各路大領導訪問。

沒有一次規格有今天這麼高。

陳凡都驚了,這家公司他還是有所了解的,怎麼世界的模樣又跟自家老爹說的不一樣呢?

看著一群人見到李顏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粉絲見到偶像了。

陳凡有點不適應,沾光可以,沾太陽會融化的。

李顏其實也不太適應。

如他所言,他是來學習的,最好的狀態就是直接進行專業化的交流,有收獲賺了,沒收獲就趁早走人。

現在倒好,自己自信點跟領導下來視察揮斥方遒一樣,自己謙虛點又顯得特彆做作。

走到哪都是一群人圍著,看點產品就是對麵老總笑著站一側介紹,聊天就是幾個人站到他對麵,還有熟悉的兩個拎著相機一閃一閃拍照的。

李顏能想象到圖片出來的樣子。

陳局是他小弟,陳凡是他秘書,恒星科技的眾人熱烈歡迎領導蒞臨調研。

不是啊摔!

幸好,到會議室之後,李顏有了相對平等的交流環境,幾句話勾起了大家興趣,也算是給了恒星科技一些壓力,專業性一起來,就進入李顏想要的節奏了。

“我覺得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還是主打一個靠計算機計算速度的優勢走力大磚飛路線,是不是可以考慮從調整計算機計算方式的角度入手?”李顏說道,“雖然很難,也是個不成熟的觀點,拋磚引玉吧。”

“確實,搞人工智能老想著走數據積累、窮舉運算的思路,其實也算一種偷懶。不過讓機器自己產生思維,我們總覺得有點玄乎。”

“那就涉及到思維本質了,人的思維是怎麼產生的……”

話題突然就歪了,聽得陳局眼神漸漸渙散。

結束的時候簡直就是高院士那邊的翻版,上了車的李顏又接到了恒星老總的電話,“李總,要是看完我們公司的成果集,有什麼想法,隨時跟我聯係。”

陳凡一路都在心裡瘋狂感慨,感慨到根本不知道李顏這一路都問了啥學了啥。

不過也無所謂,陳凡都沒看明白多少李顏給的資料。

不管是李顏還是他自己,都知道很清晰地知道雙方在本次競賽的定位。

一個滿臉寫著無敵,一個講究體驗。

於是陳凡的思考重心逐漸從競賽轉變成李顏這個人。

最終演變為晚上回家之後跟華大三少的激情群聊。

用的還是未來科技開發的“微聊”。

華大三少對於“陳凡講李顏”這個保留節目非常感興趣,並對“李顏為何這麼牛逼”展開了熱烈討論。

賀子翔的切入點非常奇妙:

“我覺得,嚴肅的討論題目應該是‘顏神為何這麼牛逼了’。”

“你修改的重點是把李顏改成顏神還是後邊那個‘了’?”

鄧宇迪是個講究細節的人。

“後者,”賀子翔可能嫌打字太慢,乾脆直接語音輸入,“顏神是個牛逼人物,這個沒什麼好討論的了。但現在是不是太誇張了些?首先聲明我可不是嫉妒或者有什麼多餘想法啊,就實在是很感慨。”

“誰不感慨,說到底就是太快。”賴一寧回應。

“平時習慣了他每一步都在前邊,但這一次還是太快了,突然就坐了火箭,根本理解不了。”鄧宇迪說道。

“突然一下子就百億了,雖然我總說他創造什麼奇跡我都不意外,但……百億啊,才多久!”

“明明我們也是……看著這些項目做起來的。”

然後他們的對話就惆悵了起來,開啟了李顏成長史回顧。

這件事,遠不止他們幾個在做。

官方在準備,媒體在收集,好友在閒聊,大眾在八卦……

他已經徹徹底底是個頗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了。

華夏電視台在準備李顏的訪談,準備出一期人物誌——雖然可記錄的時間不長,但他乾的事情特彆多呀。

結果是越整理越心驚,因為他們有點看不懂李顏的成長曲線。

大部分人認識到李顏這個人物,是從“河圖係統成功研發”開始的。

所以他們對李顏後續的成就還算有所預期,敢為天下先的人,走出一條通天道,還不算無法理解的奇跡。

把視線放到全華夏,其實大部分人也就是“聽說”李顏的名字,知道以前學習很牛逼,造了個手機,成為了最年輕的百億。

細節與成長史並不了解。

於是不少人認為李顏有通天的背景,看似一人成功的偶然,實則無敵團隊的必然。

例如上京圈子,他們就覺得李顏隻是餘科由的pro&nax版本。

華夏電視台收集資料過程中不斷推翻重寫稿件,搞到最後撰稿團隊都懵逼了,深刻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客觀描述他所取得的成就就等於吹牛”。

回顧李顏的成長史,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一個小時候天資聰穎的孩子,成長曲線能不出現“傷仲永”式的下滑或者停滯這種情況,而是一直保持昂揚勢頭,堅挺一點不疲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如果有人能保持住增長速度,甚至傾斜角越來越大,那就算是天命之子了,創造奇跡之人。

而李顏的成長曲線,是指數上漲。

五年級以前,李顏的名字隻在凜城含金量還行的數學競賽一等獎名單出現過。

五年級以後,突然就開始創造曆史了。

陳文靜麵對華夏記者的提問,不斷強調李顏考試做題快得多麼驚人,描述得如同天外飛仙。

李顏莫名其妙地就徹底碾壓了整個凜城的同學,並且用一種更莫名其妙的方式被新北一中特招。

從這時候起,李顏就展現出了一種特殊的屬性:

“全能”。

樣樣通的全能不少見,樣樣精的全能則難以置信。

李顏什麼都做得到,包括從羽毛球愛好者到凜城市青少年羽毛球冠軍。

他是因為“全能”被特招的,所以幾乎沒人覺得,他能在單項上比“偏科生”更強。

彼時的他,放在凜城是罕見的天才,但平台提高到新北,乃至臨江,甚至全華夏,也就隻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要說特彆之處,就是學得快。

正常情況下,一個天才初次去到更大的舞台,總是免不了被當頭一棒的。

例如考上華大的頂級小鎮做題家,有不少上了課才發現自己的竭儘全力,隻能跟上真天才的打盹。

來這裡,誰還不是個天才了?

強烈的落差感,很容易導致這些在自己成長環境裡天下第一的“天才”道心破碎。

結果李顏給了其他所有人當頭一棒。

他就這麼無縫銜接了凜城的三流小學跟全臨江第一的初中。

怕個球,都是年級第一。

隨後便是技驚四座的文藝彙演,展示了一波什麼叫理科文科藝術體育多維度無死角爆殺。

現在回看李顏成長史,大家才發現其實這會兒李顏已經啟動了繪畫跟網文的嘗試,並且在不久後取得了誌在此的追夢人一輩子都無法觸碰的成就。

但對於李顏來說,隻是“曾經”閃耀的流星。

此時的李顏,已經坐擁“臨江第一初中生”的稱號。

完完全全超出了凜城對他的期待。

但!把視野放到全華夏,李顏還不是最出塵絕豔的那個。

當然,質疑的原因是“你不是最好”也算是一種成功。

“全能”在普通天才中是加分項,但到了頂級天才的圈子裡,甚至可能是減分項。

如果你是因為所有技能都達到90分進入最頂級天才的討論行列,那所有擁有單項技能破百的人都會站在你頭上。

李顏表示這也不難,直接全都破百不就站在所有人頭上了?

這一步,他還是就這麼邁出去了。

從青信奧開始,李顏徹底釋放了他的另一種屬性:

“逼王”。

彆人覺得他做不到的,他做到給你看;彆人認為不合常理的,他變成理所當然。

參賽都是源於陳凡的一時興起,卻一路瘋狂突破,跳過初中組,殺向國賽,用全場第一的成績逼得學會內部鬨翻天。

上一個記錄大家還在震驚,就馬上拿出更驚人的成績。

國際賽第一花落華夏,克洛特科維奇的單箭頭,隻是李顏諸多箭頭的其中之一。

拿下這個“世界第一”之後,李顏已經不再是能用常人思維理解與對待的角色了。

華夏最高學府都在他麵前低了頭,對於一個初中沒畢業的學生來說,可以說已經站到頂峰了。

你就是找想象力豐富的初中生問,他們或許也想不出來李顏的成長曲線還能怎麼往上走。

結果從音樂帶來百萬資金,帶來千萬級的財富,到突然啟動智能手機項目,到發布會一鳴驚人,再到突然就搞出來自研國產操作係統,再到“引領世界”的蛟龍手機閃亮登場,再到今天破百億。

簡直可以用房“突然”來形容。

不回看則已,會看一下簡直恍惚。

李顏,他竟然還是個提前一年入學的高一學生!

陳凡回憶到最後,湧起了一股難言的苦澀,不是自卑、不是相比較,隻是很單純品到喉頭一股苦味。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懸浮了半天,最終還是沒能再輸入一個字。

沙發很舒服,陳凡躺在上邊,心裡想著李顏現在能撬動的資源真是令人震驚。

撬動更多資源,又會不會成為李顏繼續前進的燃料?

這條幾乎是直線朝上的人生曲線,還會繼續勢如破竹嗎?

下一步會是什麼?

沒人知道,也沒人能想到。

除了李顏自己。

他正在冥想中,摸到第二個一級技能的輪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