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智械戰爭 > 第九卷人間滋味 第1150章 老同學

第九卷人間滋味 第1150章 老同學(1 / 1)

推荐阅读:

他突然想,他們其實也可以說自己支持快充,但是他們並不真正在充電樁裡麵做快充模塊。

他們可以單獨做一台快充的充電樁,如果確實有客戶需要,他們就賣給他真正的快充充電樁。

想到這裡,他便說:“他有個不成熟的思路,就是他們不作假的快充,而是做真的,但是他們不是在所有的型號裡做,他們單獨開發一款快充充電樁。”

“可是真正的快充充電樁個人幾乎是不會買的,因為太貴了。”一個工程師說。

“他們並不是為了賣,而是為了宣傳,他們也有快充。”楊峰武解釋道。

“他覺得他們也可以做一個快充模塊,在充電樁裡麵預留接口,如果有人真的想要快充,那就讓他花錢買快充模塊吧!”一個工程師說。

“嗯,這個辦法好!”他點頭道。

因為如果做成模塊的話,隻要可以不買,就不會增加成本。

“嗯,做模塊還是比較好的辦法!”楊峰武也點頭道。

“那好吧,那他們就做一個真正的快充模塊!”他堅定地說。

“薑總,他看也可以找一個廠家貼牌,然後再自己慢慢研發。”楊峰武說。

“嗯……貼牌更好,可以立竿見影!”他點頭道。

“好!那就定了,”楊峰武總結道,“他們先找一個生產快充模塊的廠家貼牌,如果銷量大,他們就啟動研發,開始自主研發。如果銷量始終很小,他們就一直貼牌。”

離開了充電樁公司後,他便開車趕往他的海蝦養殖大棚,因為師傅說他感覺他養的蝦好像生病了,在頭部有白班。

他趕到蝦池,發現水麵上漂浮著不少死蝦,他意識到病情應該是爆發了。

他急忙打開他在上培訓班是發的教材。

教材上寫著對蝦有十種常見病,他核對了一下,感覺差不多是白斑病。

於是他就在握事先準備好的藥箱裡找治療白斑病的藥。

還好,他的藥箱裡有著重要。於是他便按照說明書,把藥撒進了浴池。

第二天早上,師傅給他打電話,說又死了一大批蝦。現在蝦池裡蝦的數量應該隻有原來的一半了。

他知道,接下來的幾天裡還會有蝦繼續死,不過不要緊,隻要不死光就行。

他就是想驗證一下,用養蝦的海水能不能養活海菜。

如果能養活,就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大規模養殖海產品。

成本肯定低於單一養殖魚蝦,或者單一養殖海菜的廠家。

一個月後,他的對蝦真的長大了,有些甚至接近了十厘米長。

而他的海帶和海菜也長大了。

這就證明,他的思路是基本正確的。

但是,他還需要解決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在冬季怎麼讓養蝦池的溫度在二十五度以上。

第二個問題,養海蝦和海魚的量與養海菜的量的比例關係。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他必須在做一個實驗,那就是建一個,或者收購一個高檔次溫室,能答道冬季水溫二十五度以上的高檔溫室。

在這個溫室內,他要進行稍微大寫規模的養殖試驗,以便能驗證出來,魚蝦與海菜的養殖比例。

他又開始在五八同城上搜索溫室轉讓的信息,很快他就發現富源縣城邊上有一個十畝的溫室在轉讓,他看了看圖片和介紹,感覺這個溫室在用料上還是挺講究的,特彆是保溫設施。

他便開著車來到了富源縣的這個溫室。

現場看了看,這個溫室的保溫確實不錯,頂上有室內保溫幕簾。在夜間可以吧幕簾打開,起到對紅外線輻射的反射和阻隔作用。

側邊的玻璃都是采用的中空保溫玻璃,保溫的效果非常好。

因為滇中地區的冬季氣溫本身也不算低,所以有這樣的保溫設計應該能夠滿足他的需要。

他便問溫室的主人轉讓費是多少。

對方說出血價,五百萬。一平米隻要八百多,連他的建設成本都收不回。

他覺得這個價格也算可以,就跟他簽了。

為了省錢,他打算種植槽一律用塑料布鋪在地溝裡的方式。

就是先在溫室裡麵用挖掘機挖出一條條的兩米寬、八十米長、一米深的溝,然後在溝裡的土夯實,再在溝裡鋪上三層塑料布,這樣的二十條種植槽的總成本才隻有五萬塊錢。

他打算建二十個四米直徑的圓形魚池。排成兩列,每一個魚池對應著一個種植槽。

這樣如果爆發病害,也不會大規模傳染。

這一次他打算多試驗幾種海魚,包括對蝦、基圍蝦、石斑魚、小黃魚、扇貝,每個品種用兩個養殖魚池。

師傅問他為什麼不試一試三文魚,他說三文魚不行,養三文魚的水溫必須很低,在滇中這裡沒有辦法達到三文魚要求的水溫。

這天,老爸聽說他買下了一個十畝的溫室,非常想來看看。

於是他開著車帶著老媽、劉招弟和三個孩子,從大理市出來來到了富源縣他剛買下的溫室大棚。

能看出來,老爸一進溫室就變得很興奮,看看這裡、動動那裡,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等吃完飯的時候,老爸說他想在溫室這裡幫他乾活,因為他覺得在溫室裡呆著特彆舒服,他說他特彆喜歡暖洋洋的感覺。

他當然願意了,如果老爸可能在這裡幫他,他就尅少操很多新。

他老媽也願意在這裡,她說他想在溫室的空地種點蔬菜。

劉招弟說她也喜歡這裡,她想每天領著三個孩子在溫室裡幫奶奶種菜。

他覺得這樣最好了。他們一家人有團聚了。

於是他就決定在富源縣的縣城裡租下一棟彆墅,先讓他們住下。

富源縣這裡的很多彆墅都空閒著,租金非常便宜。一棟三百平米的大彆墅,有精裝修,一年十五萬就能租下來。

孩子們說想在溫室裡睡覺,溫室裡潮氣很大,晚上在溫室裡睡覺不行。

大哥和劉姐聽說老爸老媽搬到了富源縣城,便也跟著來湊熱鬨,一有空有開車來富源這邊過夜,然後第二天再起大早組滇中城裡上班。

這天,他正在大棚裡指揮工人乾活,突然感覺手機一震。

他掏出手機一看,是係統發來的一條短信:“薑思宇,由於你的下遊分號楊學燕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學習,係統獎勵你1個點,加在了鼓動力上。請注意,現在你的7個參數值的和是36,注意,不要輸入錯誤。”

他馬上輸入:鼓動力:5

係統便顯示出了他的最新參數:

辨識力:6

協調力:6

鼓動力:5

洞察力:5

決策力:6

影響力:4

威信力:4

7個參數的和果然變成了36。

這天,老爸把他叫到辦公室裡。

“老二呀,他查了一些資料,他覺得你現在可以試一試在這個溫室搞封閉管理。”老爸很嚴肅地說。

“哦?封閉管理?”他一時沒有理解老爸說話的含義。

“第一個封閉管理是為了防止魚蝦的傳染病的。”老爸說。

“哦……”他直點頭,因為魚蝦的高密度養殖最怕傳染病,一旦爆發傳染病,就可能是災難性的。

“主要是對新進的魚苗、蝦苗,一定要在單獨的池子裡進行徹底消毒,然後才能剛入養殖池。”老爸說,“接著就是要保持對水質的病害檢測,一旦發現某種危險的傳染病增多,便要馬上投放藥物。”

“嗯!”他點頭,覺得老爸說得有道理。

“第二,就是這些養殖的海菜,也要經過消毒才能投放到池子裡。”老爸說。

“嗯!”他點頭道。

“第三就是人員,要把養殖區與辦公區分開。進入養殖區必須換上防護服,以免把外麵的細菌帶進去。”老爸說。

他覺得老爸說得都對,於是便開始為封閉種植區做準備,先是要隔離出辦公區、接待區、育苗蝦苗消毒區、海菜消毒區、成品處理區六個區域,然後還有買一些設備和物品,比如噴霧器、防護服、水質檢測係統等。

這天,他突然接到楊大姐的電話,她說濱海小區的業主聯名起訴他們的物業公司,罪名是泄露業主信息。

他一聽,馬上開車從富源感到了楊大姐的辦公室。

他一看劉律師也在。

“薑總,”劉律師說,“他估計是他們的內部有人泄露了消息,他看了一下起訴狀,原告把他們摸得很透,抓到了他們從物業公司把業主信息轉給中介公司的證據。這百分百是內部人提供的。”

他聽了劉律師的話之後感到有些慌張,於是便問:“這個罪名一般怎麼判?”

“最嚴重的判三年到七年,但是咱們這個最多不會超過三年。”劉律師說。

“他草!真要判刑?”他焦急地問道。

“如果處理得當,最輕是罰款!”劉律師說。

“怎麼處理?”他問。

“最好是能夠跟原告協商,讓原告撤訴!”劉律師說。

“老劉,你能辦這事嗎?”他問。

“他可以試一試!但是不敢保證肯定成功。”劉律師說。

“好吧!抓緊時間試一試!”他說。

三天後,劉律師給他打電話說,對方要求沒人賠償五十萬元。否則不會撤訴。

他一聽,這就是敲竹杠。

他估計這應該是宋麗佳在背後操縱的。

他把劉律師和楊大姐叫在一起商量對策。

“要陪三百萬?那還不如他進去待幾年!”楊大姐說。

“不行!”他搖頭道,“他在裡麵呆過五天,都快崩潰了。他們還是賠錢吧!”

“嗯,不行就賠錢吧!”劉律師也這麼說。

“那就這麼定了,劉律師具體辦一下,他們認栽了!”他說。

他突然又想起了孫菁。

孫菁還一直在大理市管著他們家族的生意,其中最大的一塊生意就物業和中介的生意,會不會也發生這種事呀?

晚上回家,他他的擔心對老爸說了。

“不行就把大理市的生意都賣了算了,把家也賣了。他們全家都搬到富源來得了。”老爸說。

他一想也是,現在全家人都跟著他在富源生活,隻有孫菁一個人在大理市堅守,也確實不太好。

再說現在他要搞人造海水養殖,也確實需要大量的資金,不如就把大理市的產業都賣了,然後把錢投在人造海水養殖上。這樣就省得每天總是擔驚受怕的了。

第二天,他又把他的想法跟楊大姐商量了一下,楊大姐還是有些舍不得租車行和客棧,但是她一想,反正現在也沒有人願意在大理市打理這些生意,還不如賣了就算了。

他讓楊大姐聯係一下塗軍,看看塗軍願不願意接受文筆村的客棧和租車行。

他再去問問賴哥,看他願不願意接受物業和中介這一塊。

這天,楊大姐打電話給他,說塗軍有興趣接手客棧和租車行。讓他們回文筆村當麵商量一下。

於是他和楊大姐便一起回到了大理市文筆村,與塗軍商量租車行和客棧的轉讓。

塗軍覺得他們的電動車大多數都比較舊了,所以,他希望以每輛車一千塊的價格收購他們的全部三十一個租車行的三千五百二十輛車。一共是三百五十萬,再加上三十一個店鋪的轉讓費是三百五十萬。

總共他希望出七百萬接手他們的租車行。

他和楊大姐一合計,去年租車行的全年純收入隻有接近三百萬元,最賺錢的時候早已經過去了,現在每天都有大量的車閒置著,所以他們也沒敢使勁講價。

最終以七百四十萬把租車行轉讓給了塗軍。

他和楊大姐的三個客棧最終以一千二百萬把他們兩個人的股份轉讓給了一個湖南人。

塗軍的股份沒有轉讓,因為他覺得現在這三家客棧還能賺錢。

處理完文筆村的客棧和租車行,他又去處理孫菁負責的物業公司和中介。

賴哥還是挺喜歡他的這一套賺錢模式的,而且他很自信,並不擔心有人會告他泄露個人信息。

於是他又找人接了一千五百萬,以總價兩千八百萬收購了他和楊大姐的物業和中介公司。

他和楊大姐拿著這接近五千萬的現金,打算在滇中是乾一票大的。

當然是要投在人造海水養殖上!

在富源縣城西北邊,有一個超級大的溫室大棚,大約又一百畝。

是一個當地的富商投資建造的,原來是想搞成現代觀光農業基地。

但是大棚建起來了,他的資金鏈卻斷裂了。也是被房地產項目拖累的。

現在法院正在阿裡巴巴上拍賣這個項目,起拍價是兩千五百萬。

他和楊大姐商量好了,便在阿裡巴巴的拍賣網上登記並交了保證金,準備參加這個超大溫室大棚的拍賣。

他想,他在去參加拍賣前,應該修改一下參數。他想把決策力提高1點,把鼓動力從5降低為4。

這樣他在參加拍賣時,就會有足夠的決斷力。

於是,他便把他的參數調整為:

辨識力:6

協調力:6

鼓動力:4

洞察力:5

決策力:7

影響力:4

威信力:4

……

參與拍賣的企業三十六家,圍觀的接近一千人。

他和楊大姐在來之前確定最高價四千五百萬。

拍賣開始後,價格很快就被叫到了三千萬以上,接著就不怎麼長了。

在三千二百萬停留了一段時間後,他決定出價:三千二百六十萬。

這時候有一家叫實力的公司出價,直接乾到了三千五百萬。

他又加到了三千六百萬。

實力加到了三千八百萬。

他加到了三千八百五十萬。

實力加到三千九百五十萬。

他加到三千九百六十萬。

實力加到了四千二百萬。

他加到了四千二百五十萬。

實力沒有再加。

於是,他和楊大姐以四千二百五十萬的價格拿下了這個溫室大棚。

他在接手了這個大棚之後,便開始對大棚進行規劃。

這一次他進行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設計,他把海魚養殖區與海草養殖區完全分開,職工上下班的大門朝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連接這兩個區域的除了水管、電線和通訊線路外,這兩個區域中間用抵到頂棚的牆完全隔離開。

他的目的就是不想讓工作人員知道,這兩部分是有關聯的。

他們在海魚養殖區隻知道這個大棚在養海蝦、海魚、海貝,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養殖的海水要在海菜海草養殖區過濾。

而在海菜海草養殖區工作的人員,也不知道他們用於養殖海菜和海草的水來自於海魚養殖區。

當然,肯定有一個職位是能了解情況的,但是他們對這些人都要進行保密培訓,並且簽署保密合同。

其實他的這些布局也不算高科技,他隻是想儘量延長技術擴散出去的時間,這樣就能更好地保證他的利潤。

這天晚上,老爸拉著他來到茶桌旁,說他的項目符合鄉村振興的優惠政策,屬於大規模的設施農業項目,產值能達到一億元,即可獲得一千萬元的補助。

需要先整理申報材料,如果材料達標,則先給三百萬。但是要承諾一係列的指標,如果第二年達到了,在給另外的七百萬。

彆忘了,這一千萬可是白送的。

他一聽,立刻激動壞了,因為這就等於國家白送了你一千萬元呀!這可是太刺激了。

於是他就找了三個心腹,成立了一個小組來整理申報材料。

誰不想拿到這一千萬呀!

如果能拿到這一千萬,他就可以在海魚養殖區搞一個大型海鮮加工市場。

就可以一邊養海鮮、一邊賺著海鮮加工作坊的攤位費。

這天,富源縣農業局負責農業振興項目申報的劉同誌打電話給他,說他的項目在一年內很難達到一億的產值,所以被列為後續考察的項目。

他聽他這麼一說,立刻乾到很灰心,本來想著拿到一千萬後就開始搞海鮮加工市場,但是現在看來是他一廂情願了。

不過劉同誌又給他提供了一個信息,他說按照他的項目目前的狀況,可以用溫室大棚抵押貸款。縣裡的合作社就可以辦,他估計能貸出來兩千萬。

他一想,既然白給的拿不到,低息的貸款亦可以呀。

於是他便去找富源縣的農村信用社。

沒想到劉同誌說的事情竟然是真的,這其實也是鄉村振興項目的一部分,利息可以抵到百分之一點七五,而且在他們看了他的溫室大棚以後,說他的溫室評估價是六千八百萬,最高可以帶給他三千四百萬。

他一聽,那他就沒必要客氣了,因為百分之一點七五的利息實在太低了,他乾脆就一下子貸出來三千四百萬得了。

這天,他正在物業公司辦公,突然接到了一個很久沒有聯係的電話。

他著電話上顯示的名字,叫劉天祥,馬上都沒有反應過來。

等過了幾秒鐘,他才反應過來,這是他初中的同學。

“天祥,你好!”他故意稱呼小名,表示親近。

“薑思宇,沒想到你還一直存著他的號碼,哈哈……”劉天祥笑著說。

“那時必須地!”他打趣地說。

“程興,他聽劉全說,你現在在滇中發展,他也在這邊七八年了,所以想給你打個電話,聯絡一下。”劉天祥說,“哪天到他店裡吃飯吧?”

“你的店?”他意識到他可能是開飯店了。

“對,他的小飯店,滇味道,哈哈……”劉天祥說。

“行呀!你說個時間吧!”他說。

“那就明天吧,明天是周一,人少。”劉天祥說。

“行!”他答應了。

第二天下午開完了例會,他便帶著劉招弟和三個孩子,趕往劉天祥說的滇味道。

他原來以為真是個小飯店,可是等他真的把車開到了飯店前麵,他才發現,原來是一個規模很大的飯店,那氣勢不亞於一些大品牌的飯店。

劉天祥親自出來迎接他們,不過他是一個人,不像他,按照江湖的規矩,老鄉老同學見麵帶上家人。

他是想,帶著家人顯得更親近,但是看來這隻是他的想法,人家未必這麼想。

劉天祥已經完全脫去了初中時的稚氣,現在變得大腹便便,滿麵紅光。

等吃飯的過程中聊起來才知道,他已經離婚了。原來的媳婦就是他們的初中同學,因為發現他有外遇,就離婚了。他們有一個孩子跟了女方,他現在成了鑽石王老五了。

席間他們聊起來他的生意,他就說他主要做物業,現在又在做水產養殖。

他一聽說他做水產養殖,便瞪起了眼睛,說找機會到他的養殖基地看一看,因為他在滇中有五家店,需要進大量的水產。

他一聽,心中暗喜,沒想到在不知不覺中又開發了一個大客戶。

一周後,劉天祥還真的到他的富源養殖基地來了。

他帶著他轉了一圈,他感到驚歎。表示沒有想到他搞了這麼大規模的養殖基地。

看完了、聊完了,他就說兩個月以後應該能來采購一批,因為這兩個月他需要的貨都提前下訂單了。

他也大概地問了問他價格,他都是按照大規模采購的最低價給他報了價。

他對他的報價沒表態,就離開他的基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