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從空間之力至諸天 > 1195.影響未來的顧慮

1195.影響未來的顧慮(1 / 1)

推荐阅读: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

天邪神非常清楚這個道理。

因此,他隻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其餘的事,他不關心,也不在意。

眼下,陸淵已經用現實對他證明了這份能力,因此,之前談的設想,包括合作,也就不再是空中樓閣,水中幻月,全部基於理論上的東西了,而是說,是真正可以發展下去的事實。

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推測。

但是,天邪神沒有顧慮,不代表陸淵也沒有顧慮。

事實上,陸淵並沒想過跟天邪神合作。

因為現實條件也不允許。

換一種說法。

如果他跟天邪神合作了。

一切按照老樣子發展。

對於天帝來講,這算不算是一種背叛?

類似於韓楓那種欺師滅祖的背叛?

對於浮屠古族等遠古家族來講,這算不算是背叛?

是。

他們不知道。

隻要他不說,就沒人知道。

但做人做事,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起碼他認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更何況,雖然說在眼下,他確實可以把這些條件加到和天邪神的談判中,但會不會影響曆史,依然是一個未知數,起碼站在他目前的角度來看,是一個未知數,這種影響有可能導致千千萬萬人的死亡,彆說他目前隻是一個地至尊,就算他目前是主宰境,開啟命運之眼,動用命運之力,也彆想把未來的一切推算出來,甚至說,連一部分未來都難以推算。

聽上去是不是不可思議?

但事實就是這樣!

說的更直白一點。

假設他在這個時代救了一個人,這個人是浮屠古族的子弟,在原本的曆史上,這個人應該以死亡作為結局,推動其他人的命運發展,但是,如今這個人沒死,或許他在日後成為了浮屠古族的長老,並僥幸在接下來的與域外邪神一族的戰爭中活了下來,他的兒子或孫子,趁著主脈虛弱,趁虛而入,成為了浮屠古族的新族長,如此一來,就有可能把浮屠古族中的清之一脈逼到滅絕,亦或是傳承斷絕,進而導致清衍靜和她的父親乃至先祖,在沒出生的時候,就沒了,因為她們都祖先已經死在幾萬年或幾十萬年前,這就是影響。

當然。

以上隻是假設,隻是舉例。

但不管是不是假設。

哪怕是讓陸淵自己來說。

他也一樣無法否認其中的可能性。

因此,出於對未來的顧忌。

哪怕天邪神給出的承諾確確實實是很有誠意了,說句難聽點的話,就差把心掏出來給陸淵看看了,但對於陸淵來講,他需要思考的問題依然很多,畢竟,他現在的體量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一舉一動,都有概率掀起驚濤駭浪。

換句話說。

如果他隻是一個感應境的修煉者。

就算他把自己折騰死。

充其量也就是能保護當地居民。

而如果他是一個神魄境的修煉者。

隻要他下定決心。

是有概率庇護一方百姓的。

不敢說庇護幾億人。

幾千萬人,還是有的。

而且,這個時代跟幾十萬年後的時代有明顯的差距,不管怎麼說,人,大多都是往前看的,因此,一些功法、神通、陣法等知識,也都是更新迭代的,幾十萬年後的大千世界受到了一定的創傷,地盤被域外邪神一族搶走了一半,以至於靈氣濃度也隻有原先的一半左右,所以,同樣的功法,幾十萬年後的修煉者在眼下這個時代,無疑能走的更遠,更彆說功法不一樣,經過幾十萬年的無數改進,哪怕是後世爛大街的功法,放到眼下這個時代,也比眼下爛大街的功法精細了不止一籌。

總而言之,神魄境的修煉者來了。

比如說牧鋒那種類型的人。

在這個時代,基本都能突破到三天境。

至於至尊境,就要看怎麼說了,眼下這個時代,諸多道通尚未滅絕,跟後世不超過三千的天至尊數量相比,眼下的天至尊,隻說人族,就已經達到了四倍,圍繞著這些天至尊,自然有許多地至尊和至尊,這也是眼下學院勢力並不興盛,甚至可以說,聊勝於無的原因。

說的更直白一點。

幾十萬年後的天至尊。

絕大多數都是出身於各個家族。

偶爾有一部分散修。

能占四分之一左右。

在擇徒方麵,也都是慎之又慎。

而且,說實話,他們也沒那個精力和心思去收徒。

早就結婚生子,培養孩子了。

畢竟,在各種傳統觀念中。

親生的和收留的就是不一樣。

出身平凡的修煉者,想要找到一個係統學習和修煉的地方,除了學院,也沒什麼彆的選擇了。

但幾十萬年前的眼下可不一樣。

九帝就不用說了。

諸多道統都在宣揚自己的學說。

當然,也少不了抨擊對方的學說。

在這種競爭壓力下。

各種新思想層出不窮。

隻能說混亂一直是人類知識層麵短期飛躍的理由。

就跟春秋戰國時期一樣。

強則強,弱則亡。

如果不想自己的衣缽無人繼承。

發揚光大是最好的選擇。

換句話說,假設咱們倆都是天至尊,平日裡也都是不相上下的,而今,咱們倆都到了各自的大限,還有幾萬年就死了,自然要考慮傳承,為了不讓彼此看扁,也是為了不讓對方的傳人拿著傳承欺負自己的傳人,以此證明自己的傳承不如對方的傳承,競爭幾乎是必然的,你收一個徒弟,我就收兩個徒弟,或許質量不行,那就用數量打敗你,而你一看我收了兩個徒弟,反手就把徒弟的數量增添到了三個,害怕自己原本的一個徒弟以一敵二吃虧,我的話則會把徒弟的數量增加到四個。

總而言之,為了傳承。

雙方相互較勁。

自然而然的,弟子也就多了。

而這些弟子又不是木頭人。

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

擁有自己的立場。

進而發揚自己認為正確的學說。

有些時候,甚至會出現師父傳下同一本秘籍,結果兩名弟子各自領悟了一部分,在師父壽終後,老死不相往來,甚至是開辦宗門招收弟子,就是為了跟師兄弟證明自己的學說才是正確的事,可以說,大千世界當真無奇不有。

因此,在眼下這個時代。

開學院是沒前途的。

學院能有啥?

撐死了,一個地至尊坐鎮。

這個地至尊能指點他開的這座學院的所有學員嗎?

不能!

但加入以上這些宗門和勢力就不同了。

以天帝為例。

天帝心情好了,會在天宮裡轉悠。

偶爾遇到了,還能指點你兩句。

更何況,還有五大殿主三大府主。

以及無數同輩的天驕。

都說龍不與蛇居。

此言不假。

因此,天才也往往是紮堆的。

或者說,他們相信彼此的目光。

所以,幾十萬年後的修煉者來到這個時代,還真不一定能一飛衝天,墜機的概率是相當大的。

但是,隻要成了至尊。

就代表擁有了左右一方格局的能力。

按照先知先覺。

畢竟,一些大事,史書上都會寫,比如說某人在什麼地方獲得了某位天至尊的傳承進而在未來成為了天至尊,可以說,像這種能登上史書的人物,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是天大的機緣。

隻要卡好時間線。

再多讀一些史書。

一位至尊是完全有能力撬動大局的。

而到了陸淵目前的這個境界。

匹配上陸淵目前的實力。

外加陸淵這兩年積攢的人脈關係。

造成眼下的結果,也就是直接能影響到大千世界以兆為計數單位的生靈,可以說是基本操作。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掀起驚濤駭浪。

好比眼下。

陸淵的一念之差。

就會大千世界出現兩種結果。

第一個結果就是按照原本的劇情走,誰也不知道域外邪神一族那邊,會在這場戰爭中,死傷多少,或許心魔雷帝能知道,但他也已經死了,但大千世界這邊的天至尊數量可以說是十不存一,另外,直接和間接受到影響的普通人,準確的說,在至尊境以下的修煉者,受到影響的數量根據事後統計達到了十七兆。

一兆等於一億億。

而且要知道的是,這是受到影響的。

沒計算真正的死亡數量。

換句話說,這十七兆生靈還活著。

死傷者不計其數。

而且,還有失蹤的。

數量多到沒辦法統計。

第二個結果就是按照天邪神給出的方案走,代價就是域外邪神一族拿出三萬名天至尊的命,大千世界這邊保守估計也要付出兩萬五千名天至尊的命,畢竟,就算是正麵展開廝殺,大千世界這邊最終也才剩下了不到三千個天至尊,如今能多出兩千個天至尊已經是天邪神考慮到局勢的均衡了,這三千對標的是人族天至尊,另外兩千是他給大千世界這邊的一個把柄,用來讓陸淵和大千世界安心,歸根結底,同等的境界下,五千打三千沒道理會輸,更何況,大千世界這邊還有本土優勢。

至於受災群眾。

至尊境以下的那些人。

天邪神目前給出的保證是,可以控製在百億以下。

或許百億以下真的很多。

但跟上麵那個兆相比。

跟一億億相比。

百億,真的隻是一個零頭。

所以,陸淵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他做出的任何一個決策,都會如同眼下的這兩個選擇一樣,影響極其深遠,受到影響的人也已知極多。

因此,對於陸淵來講。

他也直接跟天邪神半攤牌了。

有些秘密肯定是不能說的。

但換一個角度,倒是沒問題:“既然你確定了我有這個能力,當然,我也是第一次確定了我有這個能力,總而言之,既然合作的前置條件具備了,有些事,我也需要跟你溝通一下,你看看有沒有辦法,畢竟,此事事關重大……”

“沒問題。”

“你儘管說。”

天邪神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彆人想不想流浪,他不知道。

反正他是不想流浪了。

雖然他不介意攻掠大千世界。

也不在意這個過程中的必要犧牲。

隻要是值得的,一切都可以。

但他必須要考慮利益最大化的問題。

這就像是一個會下金蛋的雞,就算他再餓,也不會把這個雞殺了吃肉,畢竟,他自己的身上還有肉,或者說,哪怕是餓到吃草根吃樹皮,甚至是吃土,他也不會動手裡這個會下金蛋的雞,畢竟,這個會下金蛋的雞決定了他日後的溫飽,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彆他還是明白的,就算日後,他帶領聖族真的以大千世界為根據地,打回本土,他也絕不會放棄大千世界這個根據地,畢竟,本土是故鄉,是落葉歸根的地方,而大千世界可以說是龍興之地,見證了聖族從苦難中一步步走出來,兩者都具備極高的意義,都是不可舍棄的。

因此,在驗證完之後。

陸淵在天邪神心目中的地位已經變成了這隻金雞。

更準確的說,是會下金蛋的雞。

他寧可委屈自己。

也不願意放棄未來。

當然。

前提是陸淵沒有指染他的未來。

如果陸淵的存在阻擋了他回去的腳步。

他依然跟陸淵是敵人。

對於這一點,天邪神分的非常清楚。

不過,站在客觀立場上說,天邪神不認為陸淵會這麼做,畢竟,大千世界本來好好的,是因為他們的到來,才產生了以上這些麻煩,換位思考,站在陸淵的角度,他一定會希望這些瘟神趕緊離開,或者是把這些瘟神趕走,這些瘟神回不回故土不重要,彆來招惹我們就可以了,大家還是更想過平靜美好的日子。

當然了,他也想過這種日子。

但沒辦法。

前輩和祖輩的鍋,他要扛著。

他總不可能因為當時針對周元等人的人不是他,就舍棄聖族不管,跟聖族劃分明確的界限吧?

那他還是人嗎?

雖然說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依舊是什麼都做不了。

畢竟,事發時,他還沒有權力。

當時的聖族是他的父親說了算。

也就是第二序列的聖神。

而且,聖族也是他父親創造出來的。

更不可能聽他的話。

但不管怎麼說,鍋還是要背的。

父債子償看似沒道理,但他也不是那種無情無義的人,身為族長,一條生路他還是要為種族謀取的,所以,真不是他閒的沒事乾非要來入侵大千世界,而是說,他之前也沒有選擇。

要不是遇到了陸淵。

要不是多留了一個心眼。

可能到現在,他都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