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已經傳旨,宣東華天尊回歸仙界了。”
萬卷府。
謝醇舉目望天,眼中儘是悲憫之色。
大勢之下,縱然他們這些大羅神仙,也同樣身不由己。
東華回歸,勢必要執掌儒教,屆時,天庭是否派儒教與天外城開戰,就不是他這祭酒可以決定的了。
大先生同樣悠悠一歎,道:“且不管前路如何,你都應做好隨時成道的準備,道韻積累越深厚便越好,不入道境則矣,一入道境,至少也需道境三重以上。”
儒教並不缺成道之法。
事實上,儒教發展至今,成就道境的修士亦有不少,謝醇若真想入道境,隻需按部就班的遵循前人之路即可。
無論事態如何變遷,自身實力強一分,應對變數的能力便能強上一分。
謝醇側目,問道:“大先生的意思是,你已有了登臨道境三重的資本?”
大先生卻隻是一笑,不置可否道:“若論修行年歲,我仍早了祭酒萬年,甚至早在他登臨大羅金仙的三萬年前,我便已是貨真價實的大羅神仙了。”
大先生的天資、道韻積累,都要在前任祭酒之上。
隻是,他不爭。
所以,他隻是大先生,而非儒教掌教。
“祭酒,大先生。”
一天庭令使悄然而至。
兩人各自行禮:“令使大人。”
令使依舊如當年那般,一副和氣笑臉,道:“二位,陛下有旨!”
天帝親令?
兩人皆是一怔。
天帝極少親自號令三教,大多數命令都是通過大天尊九陽發出,今日,卻是天帝親自下旨,委實少見。
兩人俯首聽旨。
令使悠悠道:“天帝有令,佛門征討天外城失利,現宣東華天尊、酆都大帝、地藏王回歸仙界,執掌三教,宣戰天外城!由道門酆都大帝北陰,率三清山做先鋒,佛門休養生息,儒教駐守天庭腳下,時刻備戰!”
還好,先出手的是道門。
這也讓得二人稍微放心了不少。
“學生領旨!”
謝醇伸手,接過法旨。
令使一甩手中拂塵,道:“陛下體恤萬卷府與那天外城一眾有同門之誼,故而讓二位攜萬卷府守衛天庭,而不與那天外城正麵衝突。”
謝醇再度行禮:“多謝陛下天恩!”
“天庭事務繁忙,我便不在此久留了,二位先生,告辭。”
“令使慢走。”
待到令使離去之後,兩人這才各自鬆了口氣。
謝醇歎道:“好在是,沒讓我們前去天外城,但也可惜,沒有讓我們去打這頭陣。”
“若真去打了頭陣,你還想手下留情不成?”
大先生似笑非笑的看著謝醇。
謝醇隻是沉默以待。
正如大先生所言的那般,若是由他們二人率軍攻打天外城,天外城一眾尚且有生還的可能,可若是道門,他們就不見得會留手了。
憑道門的底蘊,天外城隻怕凶多吉少。
大先生冷笑道:“說來好聽,體恤吾等同門之誼,說到底,也不過是因為不信任罷了。”
謝醇反問:“站在天帝的角度來說,難道我等就值得信任嗎?”
兩人皆是無奈苦笑。
甚至,就連謝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值得天帝信任,真到了那一步時,自己會不會臨陣倒戈!
謝醇道:“佛門傾巢而出尚且折戟,道門去了,未必就能討到好處”
大先生卻道:“道門的底蘊,比你我想象的更加深厚。如我萬卷府,底蘊都已擺在台麵上,三教之首,半個天庭的官員都是出自我儒教。可他道門呢?一向不顯山不露水,越是如此,便越是可怕。”
“甚至說不定,酆都大帝之上,還有其他道門強者的存在。看就看,道門會不會下死手了。”
道門之事,誰也說不上。
甚至就連天庭,也極少插手道門的內部事務。
外界一直有傳言說,道門與人皇宮的淵源極深,甚至可以追溯至人皇宮那位初代人皇——伏羲!
至於真假如何,那便不得而知了。
若是真的自然最好,縱然不看齊默的麵子,多少也要看看伏羲的麵子。
“東華回來了。”
大天尊突然正色道。
謝醇也擺正的臉色,看向遠方。
卻見遠處,一人影騎著一頭漆黑異獸,奔襲而來。
來人正是東華天尊。
兩人出殿相迎:“學生拜見東華天尊!”
眨眼功夫,東華已至。
東華自那坐騎躍下,行至二人麵前,道:“聽大天尊說,最近齊默那小子,捅了天大的麻煩?”
謝醇苦笑道:“豈止是天大的麻煩,簡直是要翻天。”
東華同樣報以一聲苦笑。
具體情況,他已聽大天尊說過了,翻天二字,一點不為過。
“此番天帝喚我歸來,便是為了此事,天帝之命,你們應該也已經收到了。”
謝醇並無二話,隻是將腰間令牌解下,遞到東華天尊手中。
至少在天外城一事尚未結束之前,東華天尊,都將是儒教的領袖,這象征著儒教魁首的祭酒令牌,理所當然該由他親自執掌。
東華天尊倒也不客氣,直接接過了祭酒令牌。
東華天尊問道:“天外城一事,你們是作何打算的?”
謝醇與大天尊麵麵相覷,都未給出明確的答複。
東華天尊見此,也算是知曉了二人的態度,長歎一聲,道:“天帝也知道你們會如此,否則,也無需讓我回來主持大局了。”
“東華天尊的意思是……”
謝醇心有所感,有些憂慮的看向東華天尊。
東華天尊長歎道:“大天尊已經請令,我儒教門人,非必要之時,隻守不攻,這已經是天帝最大的恩澤了。”
“可若真到了那時候,若不刀兵相見,還能如何?”
東華天尊又何嘗不是抱著同樣的想法。
他與齊默的交集其實並不多,僅僅寥寥數麵而已,隻是初見時他便覺得,齊默是個能扛得起儒教大旗的人,這樣的人若是折損於此,實在太過於可惜了。
東華天尊其實也與謝醇抱著同樣的想法,怕齊默一路攻打至天庭腳下,與他們刀兵相見,但卻更怕齊默連這裡都走不到!
那,才是最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