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止步,報上名來!”
眼看城下的騎兵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牛進達獰笑一聲,長弓拉滿如滿月,箭頭直指為首的漢子!
漢子這時候明顯也看到了城頭上的牛進達,但卻絲毫不見他減速,仍舊飛一般的衝向城門口!
“嘿!夜闖城池,找死!”
見到城下騎兵這般模樣,牛進達不怒反笑!正要一箭射出,告訴他們不光馬王爺有三隻眼,牛王爺也不好惹之際!
卻忽的見這些人竟在灞水橋邊停了下來,隨後,十人幾乎同時抬頭,朝著城牆上大吼!
“磧口大捷!斬敵三萬!俘敵十萬!繳獲無數!”
“嘭……”
旁邊小兵的刀掉了。
“啪!”
牛進達手中的弓也掉了,而且正砸在他的腳麵上!可牛進達仿佛毫無知覺一般,隻顧著張著大嘴,瞪大的牛眼直勾勾的盯著城下!
“等等,他們喊得是什麼俺耳朵怎麼不好用了!”
“磧口大捷!斬敵三萬!俘敵十萬!繳獲無數!”
很快,又一聲大吼傳來!這次牛進達聽清楚了:磧口大勝!李靖竟然勝了還是他娘的大勝
“他娘的!還愣著乾嘛!開門啊!哈哈哈哈……”
片刻之後,伴隨著牛進達的豪爽大笑,長安城那高大厚重的大門在夜色中緩緩打開!
一隊騎兵從城門魚貫而入,穿過長長的甬道,沿著大路向著宮城方向馳去!
同時,“磧口大捷!斬敵三萬!俘敵十萬!繳獲無數!”的吼聲,也迅速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太極宮,甘露殿。
大唐皇帝李世民此時正坐在書案前,望著桌上跳動的燭火怔怔出神。
掌控一個帝國,掌控一個新興的帝國,絕不是世人想的那般簡單!
北方的戰事,南方的賊患,山東的旱災,河北的起義……
每天各州縣發生的大事,各邊關的兵力調動,明裡暗裡的敵人,以及朝堂的文武百官,無一不需要他這個皇帝勞心勞力!
這幾年下來,很多時候,李世民甚至都覺得自己快變成一個工具人,每天隻能活在機械批複奏折的日子中!
“二郎,夜深了,早點休息吧。”
帷幔後,一陣淡淡的香風傳來,身著樸素長裙的長孫捧著一碗蓮子粥,慢慢的來到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聽到動靜,從紛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回頭望了眼長孫,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這些日子,每當他身心疲憊時,長孫總會親手熬一碗粥送來。
如今這粥對他來說,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一味可以治愈心靈,寬慰感情的補藥!
“等等吧,等批閱完這最後的幾份,我就去休息。”
伸手接過粥碗,李世民歉意的向長孫一笑,然後低頭喝下一大口蓮子粥。
這份由長孫親手熬的粥溫度剛剛好,溫暖,卻不燙口。
煮的火候也不錯,裡麵的每一粒米都熬了開了花,美中不足就是蓮子有些許的苦味,哪怕加了糖霜,也沒有完全遮掩了下去。
長孫看到丈夫喝粥的模樣,臉上也露出一抹滿足的笑意。
隨後她輕移蓮步,來到丈夫身後,伸手輕輕替他按摩著太陽穴:“外麵已經很晚了!明天再批也來得及。”
李世民一邊享受著愜意的按摩,一邊品嘗著蓮子粥道:“明天還有明天的事,若是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那明天豈不是更加麻煩”
長孫聞言,眉頭緊蹙:“臣妾見當初太上皇時,也不像您這樣每天都辛苦!難道是朝堂上那些大臣不儘心幫你分擔事務麼”
李世民感覺到長孫的變化,放下喝了一半的粥碗,拍了拍她的手道:“嗬嗬,你這麼說,卻是冤枉了那些大臣!
如今朝堂上,像是房玄齡,杜如晦,薛收等大臣,處理政事莫不謹慎小心!
李靖,柴紹,李道宗等武將,征戰沙場無不勇往直前!
就連一向懶散的蕭寒,這次都主動請纓去了漠北,聽說幾次經曆大難,險象環生!你看他們如今都這樣了,誰還敢說大臣們不儘心”
長孫聞言鬆了口氣,旋即又擔憂道:“那為何這政事,怎麼處理也處理不儘”
“哎……”
李世民這次歎了口氣,然後緩緩從座椅上起身,拉著長孫一起來到宮殿的窗前,推開窗戶,看著外麵漆黑廣沃的天下:“因為朕,不要做一個得過且過的庸君,而是要做一個名垂千古的千古一帝!”
“咚咚咚……”
仿佛是上天也要幫忙證明李世民說的這句話!
恰在此時,馳騁在長安的信使馬蹄踏破了宮城內的寂靜!
緊跟著,一道大吼聲撕破重重夜色,徑直傳入深宮之中!
“磧口大捷!斬敵三萬!俘敵十萬!繳獲無數!”
李世民愣了!長孫也愣了!
兩人呆呆的站在窗邊,直等到下次報捷聲傳來,這對天底下最尊貴的夫婦才反應過來!
“勝了李靖勝了斬敵三萬,俘敵十萬!”
在這一刻!李世民突然感覺到鬱積在心頭多年的一口悶氣散了!隨之而來的是一股之前從未有過的輕鬆感,瞬間充斥全身!
“臣妾恭賀陛下!為大唐賀,為天下賀!”
反應過來的長孫盈盈下拜,緊接著,門口的內侍,宮女儘皆跟著下拜,高呼萬歲!
李世民張開雙臂,貪婪著呼吸著窗外吹來的新鮮空氣,仿佛想要將那聲“磧口大捷”一並吞進腹中!
“敲響祈天鐘,大開宮門,朕今夜要與諸位大臣,不醉不歸!哈哈哈……”
是夜,祈天鐘整整敲了響,隻比一百零八響少了九響!
凡是在長安,七品官以上,儘皆穿戴整齊,冒夜進宮!
巡街的武侯不知道什麼時候悄悄地撤了,因為沒有人能阻擋狂歡的長安百姓湧上街頭!
整個長安,在這一夜,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那個盤亙在所有唐人心頭上的陰影,在磧口大捷的呼聲過後,徹底煙消雲散,再不複存在!
皇宮深處,這幾年已經明顯蒼老許多的李淵在聽到外麵的歡呼聲後,慢慢的走到院門口,眼裡有釋然,也有欣慰。
在一個各方麵都超過自己的兒子麵前,李淵心中的芥蒂還是慢慢消融了下去。
或許,當初玄武門的過錯,不全在二郎身上,還有一部分,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