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曹仁有所懷疑也是正常的,在這之前,誰能想到諸葛亮會帶著關張趙等人投降曹操?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曹仁有所防備也是正常的。

但是見到諸葛亮之後,曹仁就知道他們是真的要過來投降的。

劉備一心求死,還死在了呂蒙手裡,關張趙三人雖然殺死了呂蒙,但仇恨並沒有消散,而是轉移到了孫權頭上,他們想要報仇,就隻能投靠曹操。

另一方麵,劉備也是人中龍鳳,他追求的不光是匡扶漢室這麼簡單,而是在為天下蒼生著想,所以他不想讓諸葛亮、關張趙等人跟他一起死在這裡,自然要給他們尋一條出路。

如今這天底下,還有比曹操更合適的主公嗎?

不可能再有了。

所以,諸葛亮投靠曹操,也是劉備的安排。

既然明白了這一點,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

曹仁代表曹操接受了諸葛亮等人的投降,但是為了防止關張趙等人鬨事,還是要把他們的兵器收起來,並派遣大量士兵押送他們進入許都。

曹仁隻能接受他們的投降,但是不能決定要怎麼處理他們,所以隻能儘快把他們送回許都。

至於江夏這邊,曹仁也是不會讓的,他把外麵的軍隊全都調進來,趁著孫權剿滅劉備殘餘潰兵的時候,把城內的主要設施都占領下來了。

等到孫權回過神來,想要奪取江夏的時候,已經晚了。

孫權剛剛才戰場上失去了呂蒙這個大將,之前又死了周瑜,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這次進攻江夏,孫權又承擔了主要的進攻任務,一場戰鬥下來,損失慘重,導致了他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和曹仁爭鋒。

再說了,曹操代表了曹操,孫權也不敢輕易跟曹操翻臉,隻能捏著鼻子認了,趕緊帶領軍隊退出江夏。

合著孫權花費了這麼多心思,打了這麼長時間,最後不僅沒能收回江夏,反而死了呂蒙,損失了大量的士兵,真的是虧到姥姥家了。

但是孫權還不敢抱怨,隻能忍氣吞聲。

誰讓他這邊損失慘重,而曹仁卻沒什麼損失呢?

萬一曹操這個時候翻臉,他拿什麼擋?

也正是在這一刻,孫權才真正明白了魯肅為什麼堅持要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了。

曹操的實力,真的太強了,單憑東吳,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

如今唯一能牽製曹操的劉備也死了,東吳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孫權已經開始後悔了,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蕭尋終於從益州發兵了。

曹仁每天都會寫兩份戰報,一份送給曹操,一份送給蕭尋,就是要讓蕭尋掌握江夏這邊的戰事進展,讓蕭尋可以自主判斷什麼時候該出兵進攻荊州。

當蕭尋得知曹仁、孫權和呂蒙領兵進攻江夏已經半個月的時候,就覺得時機已經差不多了。

連續半個月的苦戰,就算孫權和呂蒙接到他進攻荊州的消息,想要回身防禦,也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經過半個月的戰鬥,劉備必然損失慘重,就算有江夏這個城池,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所以現在就是進攻荊州的最好機會。

蕭尋對形勢的判斷非常準備,在他率領大軍進入荊州的那一天,剛好就是劉備死在江夏,江夏戰鬥結束的那一天。

所以就算孫權忍住了心裡的不爽,沒有和曹仁翻臉,也注定了他的基業,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荊南三郡原本就是劉備的地盤,劉備在那裡經營了一段時間,頗得人心,所以呂蒙用武力攻打下來荊南三郡之後,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占領荊南三郡,最多就是在名義上統治荊南三郡。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尋稍稍用點心思,就能擊敗呂蒙留下的守軍,然後就是一路高歌猛進,沿途城池望風而降。

呂蒙都能做到的事情,蕭尋做起來自然更加輕鬆。

結果就是蕭尋從荊州南部開始,一路橫掃,直奔江夏,看起來是要和曹仁會合,聯手攻打江夏的意思。

但實際上,蕭尋在進入荊州的時候,就已經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郭嘉,讓郭嘉帶著賈詡、典韋、張郃和徐晃一路北上,前往江夏,而蕭尋則是帶著龐德和一千騎兵,直奔建鄴。

攻打江夏?

不存在的。

蕭尋的目標怎麼可能那麼簡單?

因為蕭尋在進入荊州之後,就接到了曹仁送來的戰報,直到了江夏發生的事情,更清楚孫權正處在最虛弱的階段。

周瑜死了,魯肅退隱了,呂蒙死了,陸遜還太小,當不起事,其他將領雖然有些本事,但蕭尋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如今孫權身邊,已經沒有能夠獨擋一麵,擔任主將的人選了,所以孫權接下來必然是回到建鄴,和身邊的人商量對策,看看要怎麼抵擋曹操的進攻。

既然如此,那蕭尋為什麼不在建鄴給孫權一個驚喜?

隻是孤軍深入東吳境內,危險重重,蕭尋也不敢放鬆,讓龐德率領七百騎兵隱藏起來,不要暴露蹤跡,然後他則是帶著三百親衛,偽裝成商人,朝著建鄴快速前進。

既然呂蒙能偽裝成商人偷襲荊州,那蕭尋為什麼不能偽裝成商人靠近建鄴呢?

彆看蕭尋隻帶了三百親衛,數量不多,但是不要忘了,蕭尋這三百親衛個個以一當十,在蕭尋的帶領下,戰力強悍,便是遇到成建製的軍隊,蕭尋也能全身而退。

為了避免孫權從江夏返回,提前進入建鄴,蕭尋必須要加快速度,在孫權返回建鄴之前,抵達建鄴,並做出布置。

所以在前進的時候,蕭尋派出了幾十名親衛作為斥候,探查孫權的蹤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蕭尋在即將抵達建鄴的時候,終於得到了準確的消息,孫權將會在兩天之後,帶領大軍返回建鄴。

為什麼孫權的速度這麼慢?

因為他要跟著大軍一起前進,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

而這,就給了蕭尋機會。

兩天之後,孫權返回建鄴,但他帶回來的數萬大軍是不能一起回去的,而是要在外麵駐紮。

真正能夠跟著孫權返回建鄴的,也就兩三千的士兵和一些將領而已。

孫權在江夏吃了大虧,心情正不爽的時候,又接到消息,說蕭尋率領大軍進攻了荊州,如今荊南三郡已經全都落到蕭尋手裡了,他的心情就更差了。

返回建鄴的路上,孫權就忍不住罵人了。

但他也隻能是罵罵人而已,想要反擊,他沒那個膽量。

光曹仁和張遼就已經讓孫權自顧不暇了,如今又來了一個蕭尋,還他怎麼擋?

所以返回建鄴的時候,孫權心情很不爽,連帶著他麾下那些將領和謀士都不敢靠近。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蕭尋和他三百親衛突然發難,從不同方向發起進攻。

先動手的親衛吸引了建鄴附近守軍的目光,當他們去追擊那些先動手的親衛時,蕭尋親自領著一百親衛,直奔孫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