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聽到山上的動靜,回頭看了一眼,發現蕭字大旗的時候,徹底沒了脾氣。一個龐德就已經很難纏了,要是蕭尋也過來,他要考慮的就不是如何擊敗龐德,而是如何自保了。所以趙雲有了決斷,跑!不跑不行啊。蕭尋帶兵衝過來了,說明蕭尋沒有和張飛糾纏。至少現在沒有和張飛糾纏,那麼趙雲和蕭尋交手就是沒有意義的。有時間和蕭尋打一場,還不如先找到張飛再說。這場仗打成這樣,定軍山肯定是守不住了,還是想想怎麼保住張飛的性命吧。趙雲虛晃一槍,擊退龐德,然後調轉馬頭,領著剩下的七百多騎兵撤退。蕭尋從山上下來,不能騎馬,速度自然快不起來,來到山下和龐德回合之後,才知道龐德竟然把趙雲給打退了。雖然蕭尋的出現影響到了趙雲的決定,但龐德能擋住趙雲這麼長時間,也足以看出來龐德確實勇猛。蕭尋讓所有士兵上馬,也不著急追擊趙雲,而是直奔南鄭而去。既然劉備已經率領過來支援了,那蕭尋怎麼能不迎接一下?劉備麾下本就沒有多少騎兵,尤其上次在漢中被蕭尋算計之後,幾乎所有的騎兵都損失了,如今趙雲帶出來一千騎兵,劉備身邊估計就沒多少騎兵了。這個時候不趁機進攻劉備,還等什麼?至於定軍山?交給賈詡和張郃就行了。他相信賈詡的智謀,相信張郃的穩妥,有他們兩人在,守住定軍山絕對不是問題。至於張飛……已經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張飛衝到營寨之後才發現大勢已去,終於死了心,不再和蕭尋糾纏,一門心思地撤退。蕭尋有心追擊,奈何張飛的親衛實力不凡,為了保護張飛,舍生忘死,竟然擋住了蕭尋,給了張飛足夠的時間逃跑。混亂之中,一旦失去張飛的蹤跡,想要找到張飛,可就難了。所以蕭尋也隻能放棄。反正占領定軍山,他的戰略目標就達到了,倒是不著急把張飛怎麼樣。所有士兵上馬之後,蕭尋帶領士兵直奔劉備的方向,要給劉備一個驚喜。不過趙雲做事畢竟穩妥,他脫身之後,第一時間派出三百騎兵,返回劉備身邊報信,他隻帶了三百多騎兵,準備去尋找張飛的蹤跡。劉備提前得到了趙雲送回來的消息,知道定軍山戰鬥已經結束,蕭尋很可能會追擊過來,趕緊下令,讓大軍後隊變前隊,快速返回南鄭。為了保證大軍的安全,劉備讓劉封和馬岱率領所剩不多的騎兵殿後,稍稍阻擋一下蕭尋的進攻。沒辦法,為了保證大軍順利後退,劉備必須要有所舍棄。好不容易積攢起來了兩千騎兵,這次之後,恐怕又剩不下多少了。劉封和馬岱也沒有讓劉備失望,他們雖然知道殿後的任務很危險,尤其是麵對蕭尋的騎兵,幾乎是九死一生,但他們並沒有退縮。當蕭尋率領騎兵追過來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劉備,而是遇到了劉封和馬岱。劉封和馬岱也知道他們不是蕭尋的對手,所以沒有貿然衝上來,而是劉封先上,等劉封堅持不住,被擊潰之後,馬岱再上。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拖延時間。劉封雖然也有些勇武,但是在蕭尋麵前,根本就不夠看。也就劉封知道自己的本事,主動避開了蕭尋,要不然他絕對會死!一次衝鋒之後,劉封身邊就隻剩下了不到三百騎兵,而且個個身形狼狽。但是劉封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將三百騎兵分成三隊,各自行動,不求殺傷敵人,隻要能吸引蕭尋的注意就可以了。蕭尋見狀,懶得理會劉封,讓龐德帶領兩千騎兵迎戰劉封,他則是帶領剩下的騎兵繼續追擊。然後就遇到了馬岱。馬岱是馬超的弟弟,本事也很不錯,隻可惜他遇到了蕭尋。原本蕭尋是沒打算把對方怎麼樣的,但是在認出馬岱的身份之後,蕭尋改變了主意。馬超已經死了,還留著馬岱做什麼?以馬超和馬岱的關係,難道馬岱不恨蕭尋嗎?斬草需除根啊!於是蕭尋改變方向,朝著馬岱衝了上去。馬岱發現蕭尋鎖定自己的時候,突然就慌了起來。當初他可是親眼看到馬超被蕭尋輕易擊敗的,他又怎麼可能是蕭尋的對手?所以當他看到蕭尋主動衝過來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跑!絕對不能和蕭尋正麵碰撞。但現在的情況是騎兵衝鋒,馬岱還能跑嗎?他要是敢貿然改變方向,不用蕭尋出手,他就會打亂身邊騎兵的陣型,後果不堪設想。最後的理智告訴馬岱,他不能躲,想要活命,就必須硬著頭皮和蕭尋過上一招。隻要能擋住一招,他就能順勢逃跑,就能活命!他就不信,他連一招都擋不住!他抬頭看著蕭尋,下意識地攥緊手裡的長槍。他覺得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認真過!蕭尋靠近了!蕭尋出手了!他看清楚了方天畫戟的攻擊軌跡!他抬起長槍抵擋!他,擋住了!馬岱看到他的長槍和蕭尋的方天畫戟碰撞到一起的時候,覺得他的命保住了。但是下一秒,他就驚恐地看到他的長槍被蕭尋的方天畫戟砍斷,槍頭掉落!仿佛他手裡的長槍,根本就不是用镔鐵打造,仿佛蕭尋手裡的方天畫戟,是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一樣!然後,他隻覺得脖頸一涼,視野中出現了一個無頭將軍的身影;再然後,他的視野快速下墜。他聽到的最後一個聲音,是咚的一聲,仿佛有什麼東西摔到地上了。最後,視線定格,慢慢陷入黑暗……馬岱,死了。蕭尋收回方天畫戟,麵色平淡。一招砍斷馬岱的長槍,順勢將馬岱的腦袋砍下來,對於蕭尋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他原本也沒把馬岱放在眼裡,隻是突然想到了馬超,想到了馬岱和馬超的關係,這才突然出手殺死了馬岱。如果沒有這層原因,蕭尋絕對是懶得理會馬岱的。就像剛才他懶得對劉封動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