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退兵?”
劉備聽到龐統這麼說,頓時就被嚇到了。
剛才不是說得好好的,攻打漢中更重要,為什麼龐統要讓他在這個時候退兵呢?
再看看張鬆和法正的反應,兩人似乎都讚同龐統的觀點,這也讓劉備不解。
剛才張鬆和法正不是還說要以漢中戰事為主嗎?
怎麼突然之間就改主意了?
龐統笑著解釋道:“主公,我說的退兵,並不是真的退兵,而是要做出一個樣子,欺騙陽平關裡的夏侯淵和張郃,也是為了欺騙成都的劉璋,讓他感受到主公帶來的壓力,也能確保張鬆大人的安全。
但我們絕對不會真正退兵,隻不過是暫時放棄攻打陽平關罷了。”
劉備聽得雲裡霧裡,虛假的退兵他能理解,算是將計就計,擾亂敵人的判斷,但是暫時放棄攻打陽平關又是怎麼回事?
龐統又湊到劉備耳邊,小聲解釋了一番,劉備眼睛越來越亮,忍不住拿起地圖看了起來,然後連連點頭。
“士元,你這一招,簡直太妙了!就依你的計劃行事!”
商議完畢,劉備軍營裡馬上就行動起來,一副準備要撤退的樣子。
劉備甚至還派出信使,聯絡沮縣外的張飛,讓張飛一起撤退。
陽平關上的夏侯淵和張郃看到劉備軍營的動靜,有點不解。
劉備那邊明明沒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突然之間有了撤退的意思?
張郃問道:“夏侯將軍,劉備大軍匆忙撤退,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咱們要不要趁機追殺?”
夏侯淵搖頭,“不!不能追殺!我們的任務就是守住陽平關,不得有失!
隻要陽平關不落到劉備手裡,我們就有功無過,但若是我們為了追擊劉備,貿然出擊,中了劉備的算計,就是我們的過失了!”
夏侯淵早就得到了蕭尋的密信,蕭尋在信裡多次叮囑他,千萬不要離開陽平關,語氣嚴肅,不像是開玩笑,所以夏侯淵時刻都記在心裡。
如今的劉備軍營隻是看起來混亂,但夏侯淵很清楚劉備的本事,就算是匆忙撤退,劉備也會做出合理的安排,誰先走,誰後走,誰來殿後,誰來掩護,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失誤。
所以,不要多想了,老實一點,留在陽平關就好了。
一直到劉備率領大軍後退出去十幾裡地,夏侯淵這邊還是沒有動靜,劉備難免露出失望的神色。
“士元啊,看來這夏侯淵比咱們預想的還要難對付一些,他竟然沒有上當。”
龐統倒是一點都不在意這些,說道:“主公不用擔心,我們原本的計劃中,也沒打算夏侯淵這麼快就會中計。
夏侯淵也是戰場宿將了,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怎麼可能領兵追擊?
不過咱們的真正目的,也不是為了在這個時候把夏侯淵引起出來,而是在後麵的謀劃。
請主公放心,隻要後麵的計劃順利,夏侯淵必然中計!”
劉備點頭,也就不再糾結夏侯淵沒有追擊的事了。
數秒之後,劉備看了一下周圍,確定張鬆和法正都沒在這裡,小聲問了一個問題。
“士元,你說,張鬆和法正二人,為什麼要放棄劉璋,轉而來輔佐我?”
張鬆和法正的投靠來得太突然,突然到劉備都沒有什麼準備,所以就算他已經拿下了張任,奪取了兵權,心裡依舊有點不敢相信。
龐統說道:“主公仁義之名滿天下,更是漢室宗親,天子親口承認的皇叔,心懷天下,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百折不撓,以一人之力扛起漢室大旗,天下誰人不會主公的舉動所打動?
張鬆和法正定然是被主公氣度和魅力所折服,所以才願意放棄劉璋,甘願輔佐主公!”
“當真如此?”
“當真如此!”
龐統語氣肯定,沒有讓劉備生出任何懷疑。
但實際上,龐統對這件事,有另外的見解。
張鬆和法正在這個時候投靠劉備,難道真的是被劉備的氣度和魅力折服嗎?
他們是真的想要輔佐劉備,匡扶漢室嗎?
龐統把什麼都看清楚了,隻是不好當麵戳破他們的心思而已。
所謂的輔佐劉備,匡扶漢室,不過都是兩人的托詞和借口罷了,真正讓他們決定投靠劉備的原因,還要落到當初那句讖語上。
益州,有天子氣!
當初說出這句話的人是董扶,東漢末年著名的讖緯家。
讖緯之說,多為迷信,奈何大漢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多次采用讖緯之說,長此以往,讖緯之說就不再是簡單的密信,反而成為了一種工具。
劉焉在進入益州之前,原本隻是打算去南方的交州避禍,極力推動廢刺史立州牧的政策。
後來聽到董扶說益州有天子氣,便果斷改變主意,向朝廷請求了益州牧的職位,入主益州,並暗中培植張魯割據漢中,切斷朝廷和益州的聯係,妄圖在益州自立。
劉焉進入益州之後,多有逾越之舉,奈何漢中被張魯控製,劉焉和張魯暗中勾結,封鎖消息,不讓朝廷知道,這才有了益州的多年安穩。
隻可惜劉焉年紀大了,沒有那個本事,也沒有那個氣魄,不敢邁出最後一步,但是他的舉動已經明明白白告訴身邊的人,他有不臣之心。
這個信息明確傳遞出去之後,劉焉麾下的人,會怎麼想?
他們之中有人對漢室忠心,不想看到劉焉邁出最後一步,但也有不少人支持劉焉邁出最後一步,因為那樣他們就能更進一步,獲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勢。
從龍之功,曆來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
可一直到劉焉死,他都沒能做到那一步,劉焉麾下不少人自然就要把希望寄托到劉焉的兒子,劉璋身上。
奈何劉璋沒什麼本事,劉焉都做不到的事情,劉璋又如何能做到?
所以他們隻能把這些不該有的心思壓下去,等待機會。
然後,劉備出現了。
有這些心思的人會很自然地拿劉備和劉璋做出對比,然後就會發現,劉備比劉璋強太多、太多了。
如果說益州有天子氣將來會應在誰身上,他們寧願相信是劉備。
張鬆和法正都是聰明人,他們也能想明白這裡麵的關鍵之處,做出背叛劉璋,投靠劉備的舉動,也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說到底,張鬆和法正,也是要為自己和家族搏一個長遠的發展。
這才是他們願意投靠劉備的真正原因,其他的原因,說什麼劉備仁義滿天下,氣度魅力過人,是大漢最後的希望等等,都是場麵話罷了。
隻不過這些事情,龐統心裡明白就行了,不能說給劉備聽。
張鬆和法正沒有看錯,益州確實有天子氣,也確實應在了劉備身上,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切已經在暗中開始做出改變了,而造成這一改變的人,就是蕭尋。
誰讓蕭尋是穿越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