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等著公孫家的矛盾(1 / 1)

推荐阅读:

蕭尋認真看了曹操的書信,又取出地圖研究了一番,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踏馬不就是曆史上的定軍山之戰開始的節奏嗎?

曆史上的定軍山之戰,就是劉備率領大軍進攻漢中,在陽平關受到阻礙,決定領兵繞開陽平關,在定軍山屯兵,逼迫夏侯淵出戰!

結果就是夏侯淵前往定軍山迎戰,被黃忠斬殺,定軍山之戰失敗,曹魏大軍隻能退守南鄭,就算曹操親自過來主持大局,卻依舊難以力挽狂瀾,最終放棄了漢中。

如今劉備就是在率領大軍進攻陽平關,不過夏侯淵和張郃已經得到了命令,嚴守陽平關,不會主動外出決戰,所以劉備進攻陽平關多半是沒什麼用的。

畢竟陽平關可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攻下來的,就連蕭尋都是利用了計謀,把劉備的主力都騙出來,還得裡應外合才拿下了陽平關。

而劉備拿不下陽平關,多半會像曆史上那樣繞開陽平關,直插定軍山,逼迫夏侯淵決戰。

夏侯淵要是腦袋一熱,衝出去,那就麻煩了。

曆史慣性如此巨大,一旦定軍山之戰再次出現,夏侯淵不死都難!

所以蕭尋看到曹操書信的時候,就知道事情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當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不過曹操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他采納了賈詡的建議,派出使者加封劉璋為蜀公,還讓賈詡率領大軍前往沮縣,協助夏侯淵。

針對這個情況,蕭尋馬上提筆寫信,要求曹操一定要再給夏侯淵寫一封信,讓夏侯淵千萬、千萬不要出戰,更不能離開陽平關!

就算劉備直插定軍山也沒關係,隻要陽平關和南鄭都在曹操手裡,就不用擔心陽平關的夏侯淵遭受兩麵夾擊。

劉備雖然得到了劉璋的支持,有兵有糧,但遠遠稱不上兵精糧足。

這些可都是劉璋的家底,劉璋就算再無能,也知道不能把所有的家底都給了劉備,總要防著點。

這也是和曆史上的定軍山之戰不同的一點。

如今的情況下,賈詡屯兵沮縣,靠著沮縣的城防,不會輕易被攻破;

夏侯淵和張郃屯兵陽平關,靠著陽平關的城防可以輕鬆抵擋劉備的進攻;

程昱和徐晃在南鄭,同樣是城牆高大堅固,不是輕易就能攻下來的。

劉備要是敢分兵,從東西兩側同時進攻陽平關,沮縣的賈詡和南鄭的程昱就能出兵,攻擊劉備的後方,打劉備一個首尾不能相顧。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陽平關內必須要有足夠的糧草和武器,要不然劉備隻要在東西方向堵住陽平關,斷了夏侯淵和張郃的補給,他們就完蛋了。

考慮到曹操雄踞北方,兵精糧足,蕭尋認為糧草什麼的,根本不是問題,所以他建議夏侯淵和張郃死守陽平關,無論如何都不出戰。

這樣一來,曹操手底下有沮縣、陽平關、南鄭這三個主要據點,劉備就很難搞出點事情。

隻要拖下去,等到劉璋和劉備翻臉,劉備就得退兵。

趁著劉璋和劉備翻臉,劉備自顧不暇的時候,夏侯淵、賈詡、程昱再一起南下,趁機奪取益州。

不求能全據益州,隻要能占領一半以上的地盤,就是勝利。

畢竟,蕭尋不在那邊,誰敢說能穩贏劉備?

蕭尋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回信寫好之後,交給自己的親衛,讓他務必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曹操手裡,要不然可能會有不可預料的後果。

這名親衛跟隨蕭尋時間很久了,知道蕭尋用這種語氣說話代表了什麼,當場什麼都沒問,隻攜帶了乾糧和水,直接就出發了。

曹昂看到蕭尋態度如此嚴肅,忍不住問道:“老師,父親在心裡隻是提了一下益州的戰事,你為什麼如此緊張?”

蕭尋看了曹昂一眼,解釋道:“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如果你不能抓住最重要的信息和變化,等到敵人有所行動的時候,你再做出應對,很可能已經晚了!

魏公這封信是好幾天之前寫的,這幾天的時間過去,益州的戰事必然會再次發生變化,很可能已經到了非常緊急的時刻,所以我才不能耽擱時間,必須要儘快做出回複。”

曹昂表麵上點頭,但心裡還是有些不以為然。

他和蕭尋遠在遼東,距離益州十萬八千裡,蕭尋難道真的能預料到益州戰事的變化?

既然來了遼東,那就不要再管益州的事了,老老實實把遼東打下來不好嗎?

蕭尋注意到了曹昂的表情,知道曹昂心裡有些微詞,但這個時候他沒法跟曹昂解釋。

給曹操寫好回信之後,蕭尋依舊覺得不放心,又專門給夏侯淵寫了一封信,再次告誡他,千萬千萬不要離開陽平關,除非是糧草不夠用了。

隻要夏侯淵不離開陽平關,不去定軍山,就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曆史的慣性。

兩封信寫完,蕭尋才重新把注意力放到陽樂這邊。

陽樂的情況確實比柳城好多了,人口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有將近四萬人,全力征調民夫的話,應該能有幾千人的樣子。

府庫裡的糧草物資也還算豐富,加上之前從公孫恭和張敞那裡搶奪的糧草,應該是足夠用上一段時間了。

既然已經有了穩定的地盤,有了足夠的糧草,那蕭尋就不著急了。

公孫恭和張敞又跑了,接下來就看公孫康那邊有什麼動靜吧。

蕭尋甚至都覺得,他不需要花費多少心思,公孫康那邊就要出問題了。

畢竟公孫恭已經開始覺醒了,之前不敢做的事情,這次回去之後,都敢做了。

而公孫康身體本來就出現了問題,時日無多,蕭尋又率領大軍攻占了陽樂,給公孫康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很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公孫康的病情,讓他提前死亡。

隻要公孫康死亡,遼東必然出現混亂,到了那個時候蕭尋再全力進攻遼東,加上張敞這個內應,必然事半功倍。

所以蕭尋真的不著急。

先讓公孫家族的內部矛盾,飛一會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