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尋和曹昂遠在遼東,短時間內無法返回,曹操也就不再考慮讓蕭尋進攻益州的事了,而是讓賈詡領兵進入漢中,配合夏侯淵和程昱,共同攻擊劉備。
考慮到劉備已經率領大軍來到了陽平關下,賈詡率領軍隊前往,還不一定能夠順利進入陽平關,所以曹操給賈詡的指示是能夠進入陽平關就進入,進不去就在沮縣屯兵,威脅劉備的後方,讓劉備不敢全力進攻陽平關。
賈詡看過地圖之後,覺得曹操這個安排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若是劉備改變進攻方向,那他在沮縣駐紮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可這是曹操的安排,賈詡也不方便反對,隻能接令,馬上整頓兵馬出發了。
夏侯淵和程昱絕對不是劉備的對手,如今隻能死守陽平關,希望不要出問題,所以不管曹操的決定是不是最優的選擇,他都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劉備的視野範圍之內,給劉備施加足夠的壓力。
除了讓賈詡領兵支援夏侯淵之外,曹操還聽取了賈詡的意見,派出使者,帶著天子詔書去拜訪劉璋,加封劉璋為蜀公。
當然,這名使者的任務不單單是加封劉璋為蜀公,還要負責勸降劉璋,讓劉璋背刺劉備,絕對不能讓劉備好過。
如果這件事順利的話,劉備必然潰敗,再也無力進攻陽平關。
益州的戰事暫時隻能這麼安排,接下來的事情,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過此時曹操還是留了一個心思,他把益州的情況寫下來,讓信使給蕭尋送過去,詢問蕭尋有什麼意見。
雖然蕭尋遠在遼東,但曹操認為蕭尋對益州的戰事肯定有獨到的見解,或許能給他指一條明路。
隻可惜,短時間內他是無法收到蕭尋的回信了,隻能希望益州的戰事能夠僵持一段時間,等蕭尋那邊有了消息之後再說。
……
遼西。
蕭尋和曹昂進入柳城之後,發現這裡的情況比他們想的還要糟糕,頓時就陷入了為難之中。
曹昂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
不是曹昂膽小怕事,而是他仔細看過柳城的情況,這裡人口稀少,糧草幾乎沒有,偌大一個城池,隻有幾千人,柳城之外更是荒蕪不見人煙。
在這種地方行軍,後勤補給完全跟不上,甚至就算他們想要劫掠地方都沒有目標。
貿然深入遼東,一旦失去補給,後果不堪設想!
至於從幽州送補給,就更不用想了。
幽州的補給想要送到遼西,必須要經過烏桓人的勢力範圍,而如今已經要到秋天了,正是烏桓人南下劫掠的時候,一旦被烏桓人發現他們的補給路線,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曹昂想來想去,都找不到能夠應對這個情況的方式,所以才生出了退兵的心思。
這個時候退兵,返回幽州,打打南下劫掠的烏桓騎兵就挺好,沒有必要冒這麼大的危險進攻遼東。
如果一定要進攻遼東,最好是等益州戰事平定,曹操能夠騰出手來,組織起強大的後勤補給,他們才能深入遼東。
蕭尋看到曹昂這樣的態度,心裡也有些猶豫。
問題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補給不足。
除此之外,這遼西幾乎已經落到公孫康的掌控之中了,蕭尋嚴重懷疑,他和曹昂領兵進入柳城的時候,就已經有人講這個情況彙報給公孫康了。
說不定現在公孫康已經調兵遣將,準備派人來攻了。
彆看公孫康表麵上已經臣服了,但實際上公孫康根本就不聽曹操的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加之公孫康剛剛擊敗了高句麗,就連高句麗的王子拔奇都投靠了公孫康,如今正是公孫康最得意的時候,又怎麼可能因為蕭尋和曹昂率領一萬騎兵過來,就主動投降?
先打一場才是正理。
所以蕭尋必須要儘快做出決斷,是留下來和公孫康打一場,還是儘快離開柳城,就當沒有來過這裡。
理智告訴蕭尋,他不應該在這裡和公孫康死磕,因為收益太低了;
但是想到後世那群棒子的惡心之處,蕭尋又開始上頭。
說什麼也得擊敗公孫康,平定遼東,然後以遼東為踏板,進攻高句麗。
公孫康都能擊敗高句麗,他蕭尋親自出手,滅掉高句麗難道不是手到擒來?
更何況,拿下高句麗之後,蕭尋還能嘗試造船出海,進攻東邊那個島國。
如果說有那個國家比棒子更讓蕭尋覺得惡心,那必須是東邊那個島國。
先滅高句麗,再出海收複島國,隻要把這兩件事做成了,就算蕭尋無法返回現代社會,他也覺得這輩子值了!
所以再三考慮一番之後,蕭尋還是做出了決斷。
“昂公子,如今我們已經進入柳城,若是不做任何嘗試就撤退,未免說不過去!不如暫時在柳城以逸待勞,等待公孫康帶人來攻。”
“等待公孫康帶人來攻?”
曹昂皺眉,“老師,咱們糧草已經不多了,若是公孫康當真帶人來攻,我們如何抵擋?”
“抵擋?”
蕭尋搖頭,“我們為什麼要抵擋?我們應該主動出擊!
昂公子,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那公孫康若是想要來攻擊我們,必然會攜帶足夠的糧草,隻要我們能夠擊敗公孫康的先鋒隊伍,就能繳獲大量糧草。
我們確實沒有足夠的糧草,後方的補給也難以維持,但我們不需要依靠後方的補給,我們可以從敵人手裡繳獲糧草啊!
柳城隻是小城,沒有足夠的糧草很正常,但是陽樂難道也沒有糧草嗎?
陽樂沒有糧草,那昌黎呢?
若是陽樂和昌黎都沒有糧草,公孫康如何在遼西確定他的統治地位呢?
所以公孫康才是我們最大的後勤補給!”
曹昂聽到蕭尋這番分析,眼睛愈發明亮。
他之前怎麼就沒想到還能從公孫康手裡搶糧草呢?
這個思路打開之後,接下來的問題不就是豁然開朗了嗎?
隻要不斷擊敗公孫康的部隊,不斷繳獲公孫康的糧草,他們就不需要擔心糧草的問題!
至於能不能擊敗公孫康?
曹昂看著蕭尋,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