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孫權和劉璋的使者先後來到許都,拜見了曹操。
對於孫權和劉璋的使者,曹操還是很放心的,隻是讓人試探了一下他們的態度就不再理會,但是對於劉備派來的使者,曹操必須要重視起來。
讓曹操意外的是,劉備派來的使者竟然隻是一個無名小卒。
雖然這人也有點學識,但是和名士差遠了。
雖然隻要這名使者不鬨事,曹操也不會跟他為難,但是劉備派這樣一個人過來,明顯是有問題的。
既然劉備的舉動如此反常,那曹操肯定要多次試探,看看對方到底有什麼想法。
在這方麵,曹操最看好的人還是賈詡。
洞察人心,賈詡最在行。
賈詡明白曹操的心思,受命去試探對方的真實目的。
僅僅一天時間,賈詡就全都明白了。
這名使者來的時候就報了必死之心,滿腦子想的都是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結果賈詡隻用了三言兩語,就讓對方改變了心思。
什麼劉備的知遇之恩?
不過就是劉備想要利用他罷了。
劉備送出來的金銀細軟很值錢嗎?
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是一輩子難以企及的財富,但是對於劉備來說,不過就是九牛一毛罷了。
賈詡從這個角度給這名使者深入地分析了一下他和劉備之間的差距,分析了劉備的動機,分析他如果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將會麵對什麼樣的情況,然後這名使者就反悔了。
這人本就不是名士,背叛劉備也沒什麼心理負擔,更何況賈詡承諾可以給他更多的賞賜。
至於他的家人?
賈詡讓他不必擔心,因為劉備仁義之名已經傳遍天下,若是劉備敢對他的家人動手,那賈詡必然會大肆宣揚,讓天下人認清楚劉備的真麵目。
就算劉備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也不會對他的家人動手。
賈詡的分析很有道理,言語直指人心,這名使者當即就妥協了,把劉備的計劃全都說了出來。
賈詡順利完成任務,跟曹操彙報之後,曹操大手一揮,讓賈詡從府庫拿出大量金銀細軟賞給那名使者,要求那名使者在天子審判、監斬馬超的時候,代表劉備承認馬超反賊的身份。
隻要說一句話,就能得到這麼多賞賜,這名使者徹底把劉備丟到了腦後,投靠到了曹操的懷抱。
若是劉備能夠提前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那他寧願不派人過來,也絕對不會讓這個無名小卒來擔任使者。
搞定劉備的使者之後,曹操又特意拜訪了蕭尋一趟。
這一次曹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稱公。
曹操的計劃是在天子監斬馬超之後,他安排董昭再次提起曹操稱公的事情。
天子在場,劉備、孫權、劉璋三人的使者也在場,隻要他們都不反對,曹操稱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合理合法,誰都挑不出毛病。
你劉備要是覺得有問題,為什麼你的使者要在文武百官麵前表示同意?
你選出來的使者,難道不能代表你的態度嗎?
如果你說不能,那就是你眼光有問題,怪不得彆人。
至於天子那邊,曹操會暗中發力,逼迫天子接受這一切。
不過這裡麵還欠缺一個環節,那就是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公開支持曹操。
這個人選,非蕭尋莫屬。
蕭尋當然不會拒絕,因為他覺得如今時機還是很不錯的,劉備潰敗,困在荊南三郡之地,漢中已經落到曹操手裡,天下大勢正在逐漸變得明朗起來。
這個時候曹操再進一步,一點問題都沒有。
看到蕭尋同意,曹操終於放下心來,可以一心一意籌備稱公的事情了。
稱公不是小事,曹操肯定要認真對待,而且他麾下的謀士和將領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再進一步。
關於曹操麾下這些人要如何提拔,曹操也要花費很多心思,所以就沒有在蕭尋這裡過多逗留。
不過在曹操離開之前,再次承諾了要封蕭尋為驃騎將軍,在朝堂之上,地位僅次於曹操!
一切準備就緒,很快就到了天子公開審判並監斬馬超的日子。
按照曹操的計劃,朝堂上文武百官很早就來到城門口,馬超也被押送到了這裡。
天子依舊姍姍來遲,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彰顯自己身份的特殊。
但是,沒卵用。
等天子到了之後,曹操讓人把馬超帶出來,又當眾宣布劉備、孫權和劉璋三人的使者已經到了,今天天子對馬超的審判,絕對合理合法,隻要在場之人沒有反對,這件事就算是板上釘釘,再也無法改變。
眾人看著曹操,不少人心裡腹誹,但沒有人敢表現出來。
天子看到劉備、孫權和劉璋三人的使者都到了,心中驚訝,有心和劉備的使者偷偷接觸一番,卻發現劉備的使者竟然連看都不看他一眼,完全就是把天子當成了空氣,反倒是對曹操恭敬有加。
天子的心都涼了半截。
天子有心反抗,但是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膽量。
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他除了聽曹操的安排之外,彆無選擇。
所以等曹操說完之後,天子就隻能如同木偶一般站起來,按照曹操寫好的劇本宣布反賊馬超的罪行,並要求立即問斬,以正視聽!
劉備的使者早就暗中投了曹操,此時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表示讚同,說反賊馬超禍亂涼州,死有餘辜,他代表劉備完全支持天子的決斷。
這一番話把天子都聽得一愣一愣的。
什麼情況?
你不是劉備的人嗎?
劉備不是收留了馬超,還在漢中和曹操打了一仗嗎?
你這麼著急承認馬超反賊的身份,不就是把劉備架在了火上烤嗎?
你這麼著急背叛,劉備知道嗎?
其他文武百官看到劉備的使者如此反應,也全都愣住了。
這個劇本,不對啊。
劉備這是選了一個不靠譜的使者,給自己找麻煩嗎?
就在眾人不解的時候,孫權和劉璋的使者同時站出來,表達了同樣的態度,認定馬超就是反賊,死有餘辜。
三名使者同時表態,那些心中驚訝的文武百官互相交換一下眼色,似乎什麼都明白了。
原來今天的劇情,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