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孫權對荊州勢在必得(1 / 1)

推荐阅读:

劉備看到諸葛亮的表現,再聯想一下現在的局勢,也就明白了諸葛亮為什麼這麼做,自然不會深究。

“那第二個方法呢?”

“第二個方法就是向劉璋借糧!”

諸葛亮語氣肯定,“益州富庶,必然有大量存量,主公若是能從劉璋那裡借道糧草,定能解燃眉之急。”

“劉璋?”

劉備皺眉,“可我和劉璋並無交情,他如何肯借糧?”

諸葛亮笑道:“主公莫非忘了,主公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啊,怎麼能算是沒有交情呢?

而且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明朗起來,曹操占據北方,一心想要南下吞並主公和孫權,若是主公和孫權都無法阻擋曹操,劉璋又如何能擋?

有主公在,就能幫劉璋抵擋來自曹操的壓力,劉璋必然明白這個道理。

如今主公遇到危難,難道劉璋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了嗎?

劉璋此人沒什麼本事,但也想守住益州這份基業,隻要主公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劉璋必然願意相助!”

劉備連連點頭,唇亡齒寒的道理,是個人都能明白,隻要劉璋不想丟掉益州基業,就肯定會支持他。

要不然等曹操占領了漢中,必然會南下攻占益州,到時候劉璋拿什麼擋?

劉璋有臥龍鳳雛嗎?有五虎上將嗎?

什麼都沒有,還不老老實實把糧草送過來,幫他抵擋曹操?

“那孔明以為,誰能出使益州?”

“不需要什麼特殊的使者,隻要能把道理和劉璋講清楚就可以了。”

劉備和劉璋之間沒什麼交情,但也沒什麼過節,隻要把道理講清楚,劉璋肯定會支持劉備。

除非劉璋願意放棄益州基業,投靠曹操。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劉璋早就該出兵攻擊漢中,給曹操送一份投名狀了,而不是等到現在。

所以,在這件事上,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使者。

劉備又看向龐統,有意詢問龐統的意見。

龐統表示諸葛亮說的就是他所想的,如今想要解決糧草問題,就隻有孫權和劉璋兩個選項,不存在彆的問題。

不過除此之外,龐統還提出來了另外一個觀點。

“如今主公因為糧草的問題著急,那曹操也好不到哪去!我聽說曹操和潁川士族決裂,荀彧已經開始被邊緣化,而沒了荀彧和潁川士族的支持,曹操想要同時籌集雙線的糧草,絕對是一個巨大大難題!

尤其蕭尋是從許都出發,經過涼州來到陽平關,行軍路線很長,糧草供應更是問題。

所以主公不用驚慌,隻要能從劉璋那裡借到糧食,就該曹操頭疼了。”

劉備這才放鬆下來,“士元言之有理,我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那曹操難道就沒有壓力嗎?隻要我們堅持下去,曹操就該為難了!”

大的方向定下來之後,劉備也馬上采取行動,同時派出使者前往江東和益州借糧。

同一時間,蕭尋這邊確實也出現了糧草問題。

雖然曹操坐鎮許都,親自籌集糧草,但這件事真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曹操已經很努力了,但依舊不能完全保持糧草的供應,經常會出現問題。

也就曹操的基本盤足夠大,從許都附近調集不到足夠的糧食,就從其他地方征調糧食。

為此,曹操不惜得罪了一部分士族豪強。

反正不管怎麼說,都必須要保證蕭尋和曹仁的糧草供應,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出問題。

誰敢在這個時候鬨事,就彆怪曹操對他們不客氣。

潁川士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經過曹操幾次努力之後,蕭尋那邊的糧草供應才算是穩定下來。

但實際上,蕭尋對於曹操的糧草供應,並不是很擔心,因為如今已經到夏天了,再過兩三個月就是秋天,去年搞出來的屯田就可以收獲了。

雖然去年在涼州的屯田隻有十幾萬流民參與,收獲不會太多,但從冀縣附近把糧草運到沮縣,也消耗不了太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糧草的問題。

而且到了秋天,不光涼州的屯田能收獲,其他州的糧食也能收獲,糧草供應自然不會再出問題。

所以蕭尋知道,所有的困難都是暫時的,隻要堅持過去,就會雨過天晴。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尋繼續在沮縣駐守,每天除了讓兵士訓練之外,就不做什麼了。

根本就沒有進攻陽平關的打算。

反正就是耗。

他就不信孫權能一直等下去。

大家都在等機會,最後就看誰先耐不住寂寞,打破現在這個局麵了。

蕭尋認為,孫權大概率是忍不住的那一個。

如果他猜錯了也沒關係,因為蕭尋已經做了第二手準備,不管孫權是否會打破這個平衡,他都會給劉備一個驚喜。

江東。

孫權接見了劉備派來的使者,但是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先安頓使者休息,然後馬上把周瑜和魯肅叫過來,商量要怎麼辦。

周瑜的態度很明確,不僅不能借糧,而且還要趁機進攻荊南四郡,奪取荊州荊州,占領將領,擴大實力。

既然劉備已經出現了糧草短缺的問題,相信用不了多久,劉備的兩條戰線都會出現問題,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奪取荊州,將來還有機會嗎?

孫權對周瑜的態度很滿意,他心裡就是這樣的想法。

雖然他也想打合肥,但是想到張遼就在合肥,他覺得還是暫時不要去打合肥的主意比較好。

既然不能北上,那就隻能往西邊擴張了。

荊州,他勢在必得!

魯肅看出了孫權和周瑜的心思,發出一聲歎息。

孫權問道:“子敬何以歎息?”

魯肅行禮說道:“主公,我想到了當初在赤壁之上,主公和劉備聯手,共同對抗曹操的壯舉,隻是沒想到這才一年多,行事竟然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孫權說道:“這有什麼奇怪的?天下大勢因時而異,當初我和劉備聯手對抗曹操,是因為曹操勢大,威脅到了江東,而如今劉備被曹操牽製,而公瑾又被冊封為荊州牧,如此大好的機會,怎麼能放棄?”

“主公所言甚是!”

周瑜笑道:“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害。曹操把這麼好的機會放在我們麵前,主公豈有不取之理?”

魯肅看到孫權和周瑜的態度,心中無奈。

就算他有心幫劉備,維持孫劉聯盟,如今也已經做不到了。

孫權和周瑜都生出了不一樣的心思,他一個人再怎麼努力,又有什麼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