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周瑜聯軍離開新野,繼續進發的消息傳到了郭嘉這裡,郭嘉沒有任何猶豫,果斷帶領大軍後退,隻留下了一千軍士和兩千民夫用來抵擋劉備和周瑜的進攻。
這一次郭嘉駐紮的縣城不大,隻要能堅守一天一夜,或者殺傷敵軍一千就可以投降了,所以縣丞還有這裡的軍士、民夫並沒有太大的壓力,反而一個個信心滿滿,盼著劉備和周瑜的軍隊趕緊過來。
沒辦法,誰讓縣丞主動開倉放糧,讓大家都填飽了肚子,而且還承諾了,殺敵一人,即可分糧二石,足夠一家人吃一段時間了!
在這個糧食比人命金貴的時代,二石糧食的誘惑力,可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
所以不管是軍士還是征調來的民夫,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彆的想法,隻想拚死殺敵!
就算自己死在這裡也沒關係,因為縣丞說了,死者撫恤二石糧,直接送到家裡麵!
對於這些底層人來說,拚命就能獲得糧食,就算死了,也能給家人掙得糧食的好事,真的不多。
所以根本不需要縣丞做多少動員,軍士和民夫都爭相衝到城牆上,準備戰鬥。
在他們看來,劉備和周瑜聯軍的一千死傷根本就不是人命,而是擺在他們麵前的兩千石糧食!
結果就是當劉備和周瑜派兵攻打這個小縣城的時候,發現城牆上的軍士和民夫格外悍勇,士氣非常高,就算是他們派出百戰精兵,竟然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攻破城牆的防禦。
劉備和周瑜雖然在戰鬥開始之前就有了思想準備,但是在看到這個小縣城征調來的民夫竟然也如此悍勇的時候,真的是被驚訝到了。
蕭尋到底用了什麼辦法,竟然能讓這些民夫如此拚命?
當初被曹操追得狼狽逃竄的時候,那些追隨劉備的民夫,都不曾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力。
所以劉備是真的想不通了。
一直到劉備和周瑜換了三波軍隊進攻,死傷超過一千之後,城牆上的軍士和民夫似乎早就準備好了一樣,齊齊後退,高呼“我等願降”,讓劉備和周瑜精心準備的第四波進攻就此打住,有一種明明用力把拳頭揮出去了,結果卻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覺。
不過對方願意投降,怎麼看都是好事,劉備和周瑜沒有道理不接受。
尤其是周瑜,他恨不得現在就衝到許都城下,逼迫曹操和他展開決戰。
劉備和上次一樣,先派關羽和張飛入城查看情況,然後才帶領軍隊進入縣城,接管防務。
進入縣城之後,劉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糧倉和府庫,結果發現和新野的情況如出一轍,空空如也,什麼都沒剩下。
劉備趕緊把縣丞叫過來仔細詢問,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糧倉和府庫都是空的,為什麼那些軍士和民夫都有如此強大的士氣了。
能把這些民夫的價值發揮到這個程度的,估計也就隻有糧食了。
所以劉備現在的心情就是五味雜陳。
明明又攻克了一座縣城,但是卻感受不到絲毫的開心。
新野傷亡三千,這裡傷亡一千,加在一起已經四千多的傷亡了。
後麵還有不少縣城,就算每個縣城都隻有一千傷亡,也會給他帶來上萬的傷亡。
他一共才有多少軍隊?
上萬的傷亡,會對士氣造成多麼沉重的打擊?
想到諸葛亮跟他說的那些話,劉備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絕望和無助。
他明明打贏了戰鬥,卻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這就是蕭尋給他設下的計謀嗎?
諸葛亮趁機勸劉備早做準備,保留一部分力量,要不然等到曹操反撲,他可能連最後一點地盤都保不住。
但是卻被劉備拒絕了。
劉備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
許都近在眼前,就算明知道前路艱難,他作為漢室宗親,又如何能放棄?
如果上天注定了他劉備要死在這條路上,那他願意在這裡流儘最後一滴血!
而且他們和周瑜聯軍,一起進攻,哪有戰事進展順利,他卻提前後退,陽奉陰違的道理?
此非大丈夫所為!
諸葛亮無奈,因為他根本勸不動,也沒法勸。
劉備已經把天下大義拿出來了,他還能說什麼?
至於周瑜,就更不會後退了。
他很清楚的自己的任務,能不能攻破許都都不要緊,隻要他在這裡牽製了曹操大部分的兵力,給孫權創造了進攻的機會,讓孫權能夠攻破合肥,長驅直入,他就是大功一件。
赤壁之戰之後,孫權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宣示自己的能力,將周瑜壓下去,所以他必須要做點什麼。
就這樣,在劉備、諸葛亮和周瑜明知道中計的情況下,卻還是隻能硬著頭皮進攻,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劉備和周瑜聯軍便已經來到了襄城附近,在襄城外安營紮寨,準備和蕭尋來一場決戰。
此時,劉備和周瑜聯軍的傷亡,已經接近兩萬。
出征之時他們聯軍有將近四萬精兵,如今隻剩下了兩萬出頭。
一路攻城略地,他們雖然也補充了一些兵員,但新補充的兵員素質不高,戰鬥技巧也不行,在戰場上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將近一半的戰鬥減員,讓劉備和周瑜軍隊的士氣嚴重下降,如果不是他們一路連戰連勝,攻陷了不少城池,隻怕這隻軍隊的士氣已經降到最低點了。
安營紮寨之後,劉備和周瑜也沒有著急進攻,因為他們知道蕭尋就在襄城。
襄城雖然也隻是一個縣城,但是經過一個月的修整,幾乎已經被蕭尋打造成了一個軍事要塞,根本不是輕易就能攻下來的。
更何況曹操麾下的軍隊、將領、謀士如今都在襄城之中,隻等劉備和周瑜發起進攻了。
兵精糧足,以逸待勞。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和周瑜怎麼敢輕易發起進攻?
好在蕭尋似乎也不想和他們正麵戰鬥,除了每日派出斥候探查情況之外,根本就不露頭,一副要當縮頭烏龜的架勢。
蕭尋又不是不知道關張趙有多厲害,不知道諸葛亮和周瑜有多能算計,既然已經在戰略上占據了優勢,隻要嚴格執行戰略,他就能穩穩地獲得勝利,為什麼一定要冒險出去和他們正麵戰鬥呢?
非得見識一下諸葛亮和周瑜的神鬼之謀,試試關羽的大刀、張飛的丈八蛇矛、趙雲的亮銀槍有多鋒利嗎?
那不是純純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有這個時間,在城牆上看著他們想要殺死自己,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