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九十七章美人計(2/3)

第二百九十七章美人計(2/3)(1 / 1)

推荐阅读:

“兄長怎麼樣?”

見劉備回來,關羽、張飛領著文武上前,問道:“曹操可願借兵?”

劉備遲疑了下,說道:“我言借兵一事,曹操並未答應,而是欲嫁長女於我,以便成姻親之好。”

“主公答應否?”李嚴關切問道。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我暫言語婉拒,言容我思量一日。”

張飛詫異說道:“此乃好事,兄長何故推辭?”

劉備說道:“曹操城府深沉,今忽然嫁女於我,備恐其中另有玄機!”

“今唐人已下巴蜀,大敵當前,唇亡齒寒,曹操又安敢設計害我?”張飛說道。

“曹操把持朝政,操天子如傀儡。若非兄長匡扶漢室,豈能與他互為同盟。今兄長為此疑慮,倒是符合情理。”關羽說道。

“那不知兄長何意?”張飛摸著腦袋,問道。

劉備蹙眉微思,看向李嚴問道:“軍師有何想法?”

“以嚴之見,主公或能應諾親事!”李嚴說道:“大敵為張虞,主公依靠與曹操互盟,方才得以僥幸立業。今主公欲成大業,非借曹操之力不可。”

頓了頓,李嚴說道:“但如主公所言,曹操生性多疑,今忽然欲招主公為婿,難免令人生疑。故以嚴之見,主公不如先應諾婚事。如曹操有不軌之心,不妨再尋他事婉拒,或是拖延婚事。”

“嗯!”

“正方之言深合我意!”

劉備說道:“曹操親自招婚,我若拒之,則恐令曹操大失顏麵。故不如先應諾婚事,再隨機應變。如婚事能成,兩家結為姻親,則能齊心禦敵!”

說著,劉備吩咐道:“稍後差人通報曹操,言我答應婚事!”

“諾!”

且不說劉備答應曹操提出迎娶其女的婚事,而曹操為了實現‘美人計’專遣夏侯淵為媒人,前往劉備大營,商談公、私之事。

大帳內,夏侯淵坐於側席上,向劉備拱手道:“知皇叔答應親事,丞相歡喜不已。今遂以淵為媒人,至營帳拜見皇叔。”

劉備正襟危坐,問道:“不知將軍有何賜教?”

“不敢!”

夏侯淵說道:“迎娶之事,丞相彆無要求,僅言欲在撤軍之後,兩家儘快成親,以免耽擱大事。至於借兵西征之事,丞相也一一應諾。”

“那多謝丞相了!”

不等劉備高興,夏侯淵馬上說道:“丞相彆無吩咐,僅是丞相夫人恐會不同意,或需玄德公前往江東一趟,讓丞相夫人滿意。”

“丞相夫人?”

劉備凝眉問道:“恕備冒昧一問,丁夫人膝下無子,何故言夫人不願?”

夏侯淵說道:“丁夫人乃某外妹,其嫁於丞相以來,雖終無所出,但劉氏卻生二子一女。因劉氏早故,外妹遂收劉氏子女為己出。故丞相愛女似為庶出,但待比嫡女。”

“丁夫人欲選適宜子弟為婿,故玄德公若欲迎娶丞相愛女,非親至金陵,以悅夫人之心!”

“丞相之言無用?”李嚴問道。

“額~”

夏侯淵苦笑了聲,說道:“玄德恐不知淵外妹脾性,外妹性情剛烈,因膝下無子之故,視繼子女如己出,更深愛之。莫看丞相為輔國上卿,但卻不敢逆外妹逆鱗。”

“如外妹知愛女嫁於玄德,必因諸事而芥蒂。若外妹不願嫁女,而丞相欲嫁之,或會與丞相斷絕往來。”

劉備不敢相信問道:“丁夫人果真性烈至此?”

夏侯淵說道:“實不相瞞,淵之妻與丁夫人同出一族。而玄德公不信,不妨詢問翼德。他為夏侯婿,豈會不知某外妹之名?”

東漢社會下,不管是寒門還是士族,其嫁娶聯姻對象首選是門第相近、鄉裡優先。在此之外,常有與鄰縣鄰郡聯姻,仍不脫‘同鄉’這一概念。

如張虞娶王霽時,王宏之所以答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鄰郡子弟,縱不及同郡溫氏來得近,但至少有同鄉這層泛化關係。

至於為何優先與鄉裡嫁娶,大部分看重各族資源互補,強強聯合確保家族昌盛。

因此,沛郡中曹氏與夏侯氏關係緊密不說,另與曹氏同縣的丁氏因常年優先與曹、夏侯兩家聯姻。

如曹操、曹嵩父子兩代人都與丁氏聯姻,即便丁夫人無己出,依為正妻;丁夫人既是夏侯淵所娶妻子的族姐,又是夏侯淵的表妹。故三家關係之複雜,超乎常人所想象。

曆史上,丁衝與曹操交好,年少一同住行。在曹操割據兗州時,丁衝在內部親自主導漢獻帝招曹操勤王事件。事成之後,丁衝被封為侯,升任司隸校尉。

丁衝之子丁儀、丁廙,深受曹操喜愛,在為長女招婿之時,將丁儀與夏侯楙納入聯姻對象。而二人之所以被殺,無非是因參與奪嫡中,得罪了曹丕其人。

丁氏另一脈丁斐、丁謐父子,因丁謐效忠曹爽,在政鬥中站錯隊,被司馬懿滅了三族。

陳壽在《三國誌》中忽略丁氏,並非丁氏不予千石糧給陳壽,而是丁氏在魏晉兩次政治大動亂中,無一例外站錯隊,故作為曹氏集團中最重要的丁氏子弟事跡被抹去許多,無法詳細記載。

見劉備看向自己,張飛如實說道:“夏侯將軍所言屬實,丁夫人性烈,諸親內外儘知。兄長迎娶其女,若不得夫人鐘意,恐兄長迎娶不易!”

“玄德公勿疑!”

夏侯淵說道:“丞相言,大敵當前,同舟共濟。兩家結親,盟上加親,互無疑慮,唐人不敢小覷東南。公如至金陵,或能順道拜謁陛下。”

劉備考慮一番,問道:“不知借兵一事如何?”

夏侯淵笑道:“公若不棄,淵願領兵萬人以助使君西征。”

“有勞妙才奔波了!”劉備喜聲道。

“奉命行事!”

夏侯淵說道:“況玄德公與曹、夏侯二族有姻親之故,既為親友,何須這般客氣!”

互相寒暄一番,夏侯淵在劉備送彆下回到曹營,向曹操彙報交談情況

及夏侯淵離開,劉備召集親信,問道:“曹操求親聯約之意不假,況我今下又有求於曹操。故是役西征之後,我當東使江東,與之結姻親之好,共力抗敵!”

“主公如若東行,不知以何人督守荊南?”簡雍問道。

“我若離之,由雲長督守荊南,正方督荊州諸郡錢糧。此番一去,無非拜謁婦人,前後所費時間不超兩月。”劉備說道。

“諾!”

約好婚事後,劉備、曹操二人因蜀中陷落之故,遂放棄攻打江陵。而曹操以夏侯惇告急之故,撤兵回國,獨留夏侯淵率兵萬人資助劉備西征。

曹操從江陵撤兵屬於是無奈之事,除了巴蜀陷落,江陵久攻不下之故,則是淮南出了問題。

曹操讓夏侯惇守壽春,張遼奉命率兵征討淮南,以分荊州大敵之力。時袁尚、袁熙北上襲擾徐州,張遼率兵東進,於海西大破二袁,先斬袁熙。又追擊百裡,在淮浦斬殺袁尚。二袁首級遂被張遼送至長安。

剿滅二袁,張遼率兵南下渡河,趁著夏侯惇避戰不出之際,遣騎深入劫掠淮南,遷民安置於淮北。夏侯惇見張遼兵馬四散出擊,於是欲率兵突襲張遼。

營寨受襲,張遼臨危不懼,指揮兵馬擊退夏侯惇,又暗發騎卒追擊,夏侯惇兵敗而走。至此,其退守壽春,任憑城外唐軍如何誘敵,皆不敢出城。

壽春危急,二袁被斬,自然遣送軍情於曹操!

曹操擔憂淮南,無意停留太久,需率兵儘快趕回。而劉備急於西征,擔憂獨自留於北岸,與曹軍一並撤離。

見曹、劉各有率兵撤離之意,酈嵩收到張虞的書信,采納賈詡之計,挑選精銳,招募先登。令呂布、黃忠為將,令二將率騎挑之,屢示必攻之勢。

兩軍夜遁而走,唐騎追至沙口,受漢軍阻擊。及酈嵩率大軍至,奮戰之下終破漢軍,斬獲三千人,收曹、劉二軍輜重而歸。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