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1/3)

第二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1/3)(1 / 1)

推荐阅读:

漢中,南鄭。

因大軍南征巴蜀,如武都、上庸、天水等雍州遠近諸郡兵將集中於南鄭,另有輜重調度至此。故今城中人聲鼎沸,不乏有關西商賈在市場叫賣物品,那些急需軍備的兵將常會購買,商賈們借機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在早些年,天下亂成一鍋粥,沒有商賈敢做軍隊的生意。但隨著天下局勢初安,及唐軍良好的軍紀,商賈漸漸多了起來。尤其大族們憑借渠道,常能拿到軍隊出征消息,並提前到到集結點售賣輜重。

如上黨大商卜澤,祖上本有數百畝良田,奴婢、耕牛應有儘有,生活過得還算滋潤。但因遭賊寇劫掠,家破人亡。

張虞入主上黨時,無人敢承接軍隊生意。時天下大亂,眾大族豪商閉門守財,唯卜澤膽大如牛,變賣祖業,承接軍隊生意。憑借變賣牲畜與進購農具,卜澤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後因吸納大量河北流民,並州上下急需牲畜、器械、輜重,卜澤組建商隊奔走四方,賺取了上千萬的錢財。後續隨著張虞贏麵越來越大,雖說有大量大族投身軍隊生意當中,但卜澤憑借原始人情依舊能從中賺錢。

時張氏與袁術、袁紹結怨,袁術不再接受河東池鹽,以卜澤為首的關西商賈承包了官府囤積的池鹽,方讓張虞有資金遠征河北一年。

是故張虞南征北戰四方,以卜澤為首的商賈既為大軍解決了頭疼的戰利品售賣,又能為兵將傳遞書信。因好處之多,張虞不僅默認隨軍商賈的存在,還讓鐘繇招標隨軍商賈,以來補貼軍用。

因此有官府背書,隨軍商賈往往能與軍隊同時收到出征音訊,並提前至出征前的集結地,售賣兵將急需的物品,又隨軍接收需要變現的戰利品,或是為軍中兵將傳遞書信,承包了諸多後勤工作。

今城外的集市,不僅有隨軍商賈,更有聞訊趕來的鄉野農夫沿街叫賣農貨。而外地兵將漫逛攤位,其與商販砍價之聲此起彼伏。

在熱鬨的氛圍下,一聲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白水關捷報!”

卻見背負令旗的斥候,策馬揚鞭奔馳,向左右兵民急呼。在以軍事為先的社會環境下,不論行人身份高低都讓道於候騎。

“白水關捷報!”

至郡府的一路上,斥候快馬不停,向眾人散播奪取白水關的消息。

府內,徐晃收到白水關捷報消息後,立即與上庸太守王淩、武都太守趙昂等雍州一係列中高級官員商討伐蜀大計。

“陛下一統中國,本欲親征蜀中。但因天下初安,國中事務繁忙,不得不坐鎮長安,督遣某率軍南征。”

徐晃神情肅然,環顧眾人說道:“天下雖說大亂多年,但建功已是不多,今時乃大丈夫建功之際。雍州與巴蜀毗鄰,料想多知蜀中情況。故此番出征討賊,望諸卿齊心協力。”

南征巴蜀之役,張虞有想過自己親自出征。但郭嘉卻為此上諫,希望張虞莫要親征。其言張虞無敵於天下,已是名揚四海。今登基稱帝,非舊時諸侯所能比。南征如若取勝,對張虞而言寡有裨益;但若南征受挫,則會動搖張虞名聲。

勸張虞勿要出征者,不止單單郭嘉一人,以穩為主的田豐同樣如此勸諫。張虞考慮前後多方麵因素,采納二人的意見,方決定讓徐晃、滿寵二人帶兵出征。

“諾!

而參與出征的雍州諸郡守興奮而應,他們作為地方郡守一般情況下很難獲得軍功,除非臨近地區有戰事。南征巴蜀之役,如不出意外應是他們少數能參加的大規模軍事活動。

“善!”

見士氣可用,徐晃點了點頭,說道:“依今日所抵軍情,郭淮以迎親之名奪取白水關,今郭淮恐蜀人率兵來奪,特奏報請求兵馬支援。不知諸君有何見解?”

誌在建功的王淩出列請命,說道:“末將上庸兵馬已至漢中,今願南下支援白水。”

徐晃沉吟少許,說道:“依用兵方略,今下南征兵分兩路,本督率兵走金牛道,滿將軍出米倉道。王上庸麾下兵將善山地奔走,我欲令君為偏軍先鋒。”

說著,徐晃看向武都郡守趙昂,說道:“趙武都麾下郡兵以羌、氐兵為主,雖說不耐苦戰,但民風慓悍,有操弓之俗。廝殺交兵不足,但固守城隘有餘。”

武都、上庸乃是離巴蜀最近的二郡,故兩郡兵馬最先趕至漢中。

趙昂聞聲而起,沉聲說道:“願遵將軍之令!”

“那在下如何進軍?”王淩急切問道。

徐晃走至牆上的輿圖,指點道:“蜀人無大備,今將軍既為偏軍先鋒,勞將軍率兵先行一步,從漢南翻越大山,沿途尋覓糧寨據點,及看能否奪取敵寇駐守關隘。”

“末將領命!”王淩領命而退。

因擔心驚擾蜀人,故漢中一直按兵不動,甚至連糧寨與行軍據點都未搭建。今下詔南征,滿寵所率兵馬尚在路上,為了方便後續進軍,王淩隻得先乾後勤工作。

“孫雍州!”

“在!”

孫資起身候命。

“雍州為刺史,勞君坐鎮南鄭,調度民夫,為大軍中轉輜重。”徐晃說道。

孫資說道:“某已令諸郡征調民夫五萬,另向羌、氐部落抽借輜重,以備不時之需。”

“善!”

孫資與徐晃為好友,張虞讓徐晃出任主帥,有部分考慮到二人關係好,不會出現供給輜重扯皮之現象,能夠確保南征大軍輜重。

且不說徐晃令趙昂、王淩各率兵馬南下,以搶先在戰事中占據先機。而今最先得知白水關失守的葭萌、劍閣守將急信於梓潼郡守孫賁。

得知唐人以迎親之名,趁機奪取白水關,孫賁大為震驚,一邊集結郡兵,一邊快馬急報孫權。

蒹葭離梓潼三、四百裡之遠,而梓潼離成都有四、五百裡之遙。在快馬稟報下,當南鄭收到白水關捷報後的一兩日內,軍情終至成都,並遞到孫權手上。

府內,孫權神情震恐,青澀的臉上可見手足無措之色。

見狀,吳夫人詢問道:“仲謀,可是有大事發生?”

孫權苦澀說道:“母親,唐漢中太守郭淮假以迎親之名,趁機奪取白水關。今白水關失守,關將李異戰死。”

“啊!”

縱使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吳夫人,今在得知唐人背盟之事,亦是忍不住驚呼了聲。這一聲或許為孫仁下落而憂,亦或許為孫蜀的未來而擔心。

“我聞白水關險峻,又有數千兵馬駐守,不知唐人如何奪取白水關。”吳夫人問道。

孫權無意隱瞞,說道:“據軍報言,唐人迎請尚香出城,中途以棧道損壞為由,護送尚香返回白水關。時郭淮將甲士藏於蜀錦下,並以尚香之名哄騙李異出城。城池無備之下,甲士奪取城門,郭淮刺殺李異。”

“那尚香如何?”

“未有消息!”

吳夫人內心憂傷,送彆大兒子不久,今又要他送彆女兒不成?

沉默半響,吳夫人平複痛苦的心情,問道:“唐人忽然背盟,應是有備而來。不知仲謀有何思慮?”

孫權思緒混亂,說道:“今唯有請諸卿議事。”

吳夫人歎息說道:“你父創業未半,不幸崩亡於軍中。今留下蜀中基業,無非是為孫氏富貴。故若不敵唐軍,不妨行竇氏歸附之故事。”

“謹記母親叮囑!”

今下孫權內心焦慮,他上位之初為了討好張虞,拒絕了曹、劉兩家同盟的請求。本以為卑躬屈膝,遣送妹妹孫仁於張虞,會讓張虞轉移目標。然沒想到張虞竟如此陰險,一邊安撫忽悠自己,一邊竟暗中圖謀巴蜀。

見孫權心不在焉,吳夫人說道:“你兄病逝前曾言,大事不決可問法孝直。今唐人背盟奪城,意圖巴蜀,仲謀何不召集諸卿論事,並谘大事於孝直。”

“蜀中諸郡守多為本家之人,危急之時可以一信。”

吳夫人為孫堅之妻,在孫氏創業之初,吳夫人前後出力不少。因此在孫權初繼大位時,為了穩固政局,吳夫人經常出麵,為孫權安撫宗將老臣。

而孫權初掌大權,諸事不明,常會尋求母親的意見。之前娶徐琨女兒之計,便是出自吳夫人之手,甚至有了吳夫人的推動,孫權才能順利更換妻室。故在風雨來襲之際,吳夫人完全有資格向孫權提供建議。

“多謝母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