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八十三章 腹心武陽宜賢領

第八十三章 腹心武陽宜賢領(1 / 1)

推荐阅读:

上書已經打開,李密知道,這應是祖君彥等已經看過。

祖君彥等作為李密現最親用的幕僚,凡有上書,李密為示對他們的信任,允許當自己不在的時候,由他們先看。看完以後,再以輕重緩急之不同,報與己知。

剛在校場,接到的李淵造反、趙佗獻郡的這兩道軍報,亦是祖君彥等先看過,看後轉報與他的。——很顯然,祖君彥等明顯地是認為,李善道的這道上書,沒那兩道軍報重要。

李密便拿起李善道的上書,喝著蜜糖,看閱起來。

上書的內容不少,林林總總,四個方麵之多。

李密細細地看閱一遍,看罷,將上書放下,盛蜜糖的玉杯也放在了案上,抬將起眼,舉視諸吏,主要是問祖君彥、柴孝和,說道:“這道上書,卿等已經看過了吧?”

祖君彥、柴孝和等答道:“臣等已經看過。”

“難得李將軍身在河北,心掛洛陽戰事,請獻糧、軍械、新兵與我。一片忠心,很好。可回旨一道,許其所請,給以嘉賞。”

祖君彥等應諾。

“李將軍上書中,又言到,他本是為趙君德報仇,出兵的武陽,結果武陽卻聞風而降,於今全郡儘得,請我選任良臣,接管武陽。……卿等既已看過他的上書,就其此請,可已有議?”

祖君彥說道:“回明公的話,李將軍此請,臣愚見,可作嘉獎,但至於其請,‘任良臣,以安武陽’,似宜暫無須聽。李將軍先拔黎陽,繼取武陽,固是大揚我大魏天威,弘展明公仁德,然當前之際,我軍之要,不在河北,而在洛陽。倘使選賢臣以赴武陽,或將分攻洛陽之力。

“臣愚見,可依近來舊例,武陽郡,暫便委李將軍掌之可也。”

堂下另一人,卻有不同的意見。

這人也是李密的記室,便是邢義期。

他說道:“明公,臣以為,李將軍此請,可以允之。”

李密“哦”了聲,目轉於他,沒有接腔,隻是等他繼續往下說。

邢義期說道:“明公,雖然近來,隻要有獻郡、獻縣以降從者,明公寬厚,通常都仍是用所獻之人,暫領其所獻之郡、縣,可是李將軍這件事,卻與‘舊例’有些不同。”

“哪裡不同?”

邢義期說道:“武陽郡,東接東郡等河南道諸郡,北接清河等河北道諸郡,西經魏郡,與並州連通,是為西峙太行,東連河濟,根本河北,而襟帶河南者也,南下則又與洛口城遙而相對,委實冀、豫之腹心,洛口之北藩也!這等要地,自與之前從附明公的那些郡、縣不同,理當明公親擇良臣,往鎮撫之。此其一。李將軍已得明公任為黎陽留守,今若再用他領牧武陽郡,職務該再怎麼給他任命?此其二。綜合此兩點,臣敢獻言,李將軍此請,明公宜可允。”

“冀、豫之腹心”,這個對武陽郡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李善道已得任黎陽留守,若再用他領武陽,職務該再怎麼任命”的疑問,更是觸動人心。

尤其是把這兩條放到一起看時,邢義期未有明言的擔憂,已是昭然若揭。

武陽郡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李善道手裡頭,現又已有黎陽倉,那麼如果再把武陽郡任給他,隨著時間的發展,一手有糧,一手握著“冀、豫之腹心”,占據要地,李善道會不會尾大不掉?又甚至說,他會不會起異心?——須知,還有一個“第三”,邢義期沒有說,但李密等人心中都有數的,就是李善道的身份,他不是尋常的從附之士,他是徐世績的老鄉親信、是翟讓的嫡係人馬!三條合在一塊兒,武陽再讓他暫掌,對李密可能就會造成很不利的影響了。

那既然如此,何不就順水推舟,同意李善道的請求,在起後患之前,派個親信的人去掌武陽?

邢義期的分析、建議,從這方麵說,比祖君彥的建議,似是更加正確。

……

實際上,李善道這道來書所報之“用兵武陽,攻下武陽”的這塊內容,李密已是早知。

郭孝恪已經給他上過書了。

所以,有關武陽郡的接管、人事安排等事宜,李密亦是已有斟酌。

不過,他現在還是處在猶豫不決的狀態,具體怎麼安排武陽郡為宜,他還沒有完全想好。

——沒有想好的緣故,正是因為邢義期說的那些。

這會兒,分彆聽完祖君彥、邢義期的建議,李密撫摸著胡須,沉吟不語。

祖君彥再次進言,說道:“明公,邢君所言誠是。武陽郡的戰略地位確很緊要,李將軍也已被明公任為黎陽留守,然以臣愚見,畢竟現今洛陽才是重點。已得軍報,隋之監門將軍寵玉、虎賁郎將霍世舉,奉昏主之詔,領關中之兵,已經在援赴洛陽途中,不日即到。這個時候,需要我軍上下,齊心一力,才能儘快地將洛陽攻克。故當此時,實不宜分心武陽!”

“齊心一力”之句入耳,李密的神色,微微一動。

這句話,潛台詞顯是指的“翟讓”為首的瓦崗本係部曲。

確實如此,儘管在得了裴仁基的投降後,李密的實力已經大漲,可要想攻下洛陽,還是離不開翟讓等與李密“共誌成城”,離不開瓦崗本係部曲的聽令進戰。

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把武陽郡暫任給李善道,會不會引起翟讓、徐世績等的不滿?

李密不禁回想起了前幾天,在洛陽前線時,與翟讓的一次見麵。

前線烽煙滾滾,戰事膠著,在那次的見麵中,翟讓卻沒談戰事,反而像是不經意的,提起了李善道攻下武陽這件事,——他說,是聽徐世績說的,問了李密一句:打算怎麼安排武陽郡?

李密當時以尚未接到李善道的報捷為由,沒有做確切的答複。

翟讓便又跟了一句,誇獎李善道智勇兼備,說若用他留掌武陽,必能合意。

現在看來,由翟讓的這句話,可以得出一個判斷:如果不用李善道留掌武陽郡的話,翟讓、徐世績說不得,已不是會不會不滿,而將會是肯定非常不滿!

撫摸著胡須,目光在堂中的諸臣身上一一轉過,李密在邢義期的身上多留了片刻。

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的有段時間了,發生在本月上旬時,李密聽說,不知為何,翟讓對邢義期很不滿,就找他去賭錢,邢義期去得晚了,翟讓絲毫情麵沒給,收拾了他一頓。

邢義期可能是因為麵子,沒將這事稟與李密,李密是從彆人處聽得的。

則這邢義期,適才的那番進言,雖然有道理,可他會否是在以此含怨報複翟讓?

思緒延伸,李密又想起了才剛接到的那道急報:李淵反了。

李淵是個勁敵,絕不能小看,要想在這場競逐隋鹿的激烈搶奪中,率先奪取天下,萬不能以現已得之地盤、勢力自滿,必須要儘快地打下洛陽,以獲取更高、更多的政治聲望才成!

不錯!祖君彥說得對!

當下的重點,且是唯一的重點,是洛陽。

隻要能“齊心一力”,儘快地將洛陽打下,一個武陽郡,就先任給李善道,又有何妨?

李密捋清了思路,不分主次、瞻前顧後,為小利而壞大事,此庸主也所為也,豈會是他李密所會為?他不再遲疑,做出了決定,說道:“李將軍先為我拔取黎陽,繼取武陽全郡,揚我天威,宜當重賞,給以重用。便下令旨,令他以黎陽留守,兼領武陽郡太守。”

邢義期還想進言。

李密擺了下手,不讓他再說了,又看了下李善道的上書,說道:“李將軍上書中稟言,此取黎陽、武陽郡,劉黑闥、趙君德等皆有大功。賞罰嚴明,此治軍之本也。擢……,劉黑闥、趙君德現任何職?”

稱魏公後,李密封賞的人太多了,像劉黑闥這樣的“小角色”,他壓根就不記得授與何職了。

祖君彥稟道:“劉黑闥現任車騎將軍;趙君德係新從之將,尚無授任。”

“加劉黑闥上儀同三司;授趙君德車騎將軍。”李密頓了下,接著說道,“李善道連戰有功,加大將軍。及其他於此兩戰中的有功將士,卿等依李善道報上之名、功,依製封賞。”

車騎將軍是五品將官;“上儀同三司”是勳官,從四品。

勳官是北周舊製,專用來獎勵有軍功的將士。

“大將軍”也是勳官,正三品。李善道的本官右武候將軍是從三品,勳官得任三品,也算是個升階了。——隻以為品級而論,“大將軍”已是和徐世績的右武候大將軍同品級。

劉黑闥、趙君德的得以加封、授任,無甚出奇。

李善道得加封“大將軍”,這就有點說道了。

祖君彥等心領神會,俱皆應道:“諾!”

命令已下,隻待祖君彥等這些記室,把令旨擬好,李密過目後,便可落印下傳。

見李密將李善道的上書放到了邊上,祖君彥提醒他說道:“明公,李將軍上書中,還提請了一事,請求明公減免武陽郡一年的賦稅。李將軍此請,何以回旨,敢請明公示之。”

“你不說,這事兒我都忘了。允了便是。”

祖君彥應諾。

李善道這道上書,到此已是處理完畢。

把黎陽倉、武陽郡都給了李善道暫掌,是否會引起日後的麻煩,都已是日後的事了。

現在,李密要集中全力,攻打洛陽!

他相信,隻要洛陽打下,一切的而下的麻煩、日後的麻煩都能迎刃而解。

已經沒有心情在洛口城繼續待著了,李密顧視眾臣,令道:“明日還洛陽,務儘快攻拔此城!”

眾人凜然應諾。

一人起身,行禮說道:“明公,洛陽雖重,久攻不下,臣有一議,敢進與明公。”

李密看之,是柴孝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