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2000章 國家的未來,陪餐製

第2000章 國家的未來,陪餐製(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丁愛卿,學生們的夥食費用是多少?”

“回陛下!”

丁弘深立刻躬身:“學生們的吃飯一部分是學校自行耕種的,諸如米麵蔬菜等等,還有畜養的雞鴨鵝豬魚等等,這些占了學生們的七成。

一方麵是減緩朝廷的壓力,二是讓學生們養成動手的能力,免得他們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三是告訴他們讀書並不代表著真的能高人一等,從現在的耕種、畜養等等提前幫他們適應大學畢業後的胥吏生活。

另一部分是朝廷補貼的,郡學每名學生每年再補貼一兩白銀,用作購買肉類等等,這是最基礎的,視上一年的賦稅和物價情況情況進行調整。”

一兩白銀少嗎?

那要看買什麼了,如果買古玩字畫金銀首飾等等那就是杯水車薪,但若是購買肉類等等,自然是不少的。

哪怕是如今大旱,物價有所上漲,豬肉的價格是二十紋一斤,雞鴨都在三十紋一斤,鵝和羊在四十紋到五十紋一斤。

算下來,一兩白銀大概能買五十斤豬肉,或者二三十斤雞鴨,平均一個月四斤肉。

再加上學校內自己養的雞鴨鵝豬等等,平均一個孩子一個月至少能吃六斤以上。

六斤肉少嗎?對富商來說就是一個零頭,可對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來說,這就是相當的好了。

當地的富商肯定也會時不時的表示一下,百兩不嫌少,千兩不嫌多,尤其是運河兩岸的州縣,富商巨賈多如牛毛。

而且無論是富商士紳家的孩子,還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隻要進了學校,都得種地乾活,都得打掃衛生,都得吃一樣的。

至於你放假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那是你在家的自由。

“十二三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孩子更是國家的未來,他們成長起來了,我們才有更多優秀的接班人,將大明的未來發展的更好。

所以,在夥食上誰敢弄虛作假、克扣費用、敷衍了事,那就彆怪朕不留情麵了。”

“陛下放心,這一點我們很清楚,所有的教授、助教、講習、包括院長等等,隻要在學校內,一日三餐都會和學生們一起用餐。

一是不搞特殊,和學生一視同仁,二是監督夥食的質量、味道等等。”

“如此是最好的!”

第(1/3)頁

第(2/3)頁

崇禎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有錦衣衛在,敢在這上麵動歪腦筋的,他不介意動動刀。

按照之前的統計和測算,在三級學校成熟之後,每年大概有百萬左右的孩子入學,是大明人口的兩百分之一,不算多,但勝在長久。

若是他在位五十年,大明至少有五千萬從三級學校畢業的學生,這些學生享受到了學校的照顧、補貼,在身體素質上麵肯定是遠超之前任何一朝的。

其次則是在校期間持續的忠君愛國的思想教育,會極大的穩定整個社會秩序,他死之後,隻要後繼之君彆作死,至少還能有五十年的太平盛世。

如此,三百年的國運就算是穩了。

所以,在三級義務教育這一塊絕對不允許有任何人搞破壞。

“丁愛卿,朕今天講的內容,給你三天時間整理出來,然後快馬加鞭追上朕的鑾駕,朕要在開學之前,將這些發送到各布政司、州縣,加以調整。

另外,既然取名北辰,那就不要辜負了這個名字,朕對這個大明第一規模的郡學抱著很大的期望,朕希望未來有一天北辰郡學不僅僅是規模第一,教學也是第一。

青史留名的不多,但若是北辰郡學能辦好,史學絕對會留下濃重的一筆,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臣謹遵陛下教誨!”

“行了,都去忙吧,朕再看看,然後就啟程了,不用再送。”

“臣等告退!”

丁弘深領頭,身後眾人也迅速行禮,然後緩緩離開。

李若漣也迅速的跟了上去,最後麵的知府丁弘深自然是知曉這位皇帝心腹跟上來的用意,故意放慢了腳步,拉開了與眾人的距離。

“丁大人,民間有句話,叫做‘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啊!”

“好好揣摩,不要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李若漣意味深長的拍了拍錯愕的丁弘深的肩膀,然後轉身離開。

愣神的丁弘深被李若漣的拍肩給震醒,思索了幾息後,嘴角掛著絲絲的笑意後離開,這濟寧城最不缺的就是商賈巨富,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第(2/3)頁

第(3/3)頁

這些人隨便漏一點給北辰郡學,那都夠北辰郡學的學生們吃飽,李若漣話中的意思很明顯,彆怕丟麵子,一切以北辰郡學學生著想。

崇禎背著手在北辰郡學內轉換的走動著,東瞅瞅西摸摸,眼中滿是感慨和興奮,這裡就是大明……華夏孩子們夢想開始的地方,是經自己之手打造的。

種子已經埋下了,靜待花開吧!

至於說‘知識越多越反動’、‘曆朝的愚民政策’、‘牢籠誌士’等等都去他媽的,他在位時,大明不大可能出現大規模的貪官汙吏、欺壓百姓等等。

自己選擇的繼承人應該不大可能廢除自己的這項政策,算下來至少有百年的時間。

再後麵的君王若是出了一些昏君,以至於百姓們揭竿而起,推翻了大明,那就無所謂了。

一是自己已經給大明強行續命的百年,怎麼算都是賺大了了。

二是若是勢不可擋,曆史大勢如此,與世界同步提前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也一項好的選擇,無所謂繼續掙紮。

三是他是後世來的,雖然穿越到崇禎身上,是現在大明王朝的當家人,但靈魂還是後世之人,還是習慣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如果後繼之君昏庸無能、王朝根子爛了,那滅亡就滅亡吧。

哪怕是滅亡了,這天依舊是這片天,這片土地的主人依舊是華夏的百姓,依舊會在短時間內屹立在世界之巔。

若非是大航海的這個時代,海外諸國虎視眈眈,加上大明內龐大的富商士紳群體和皇室的利益,他都想將這扯淡的封建社會給直接解散掉。

他掌控了絕對的軍隊,對大明有絕對的控製權,但軍隊的各階層的武將也是龐大利益集團的一份子。

他真要敢這麼乾,這些武將、群臣、富商士紳真的能扶持一位藩王推翻了他。

這是他的真心想法,但注定是無法實現的。

又在北辰郡學待了大半天的時間,確認沒有遺漏後,崇禎的鑾駕再次啟程北上,朝著離開了近八個月的北京城而去。

在外待久了,他有些想……家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