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1967章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第1967章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其實吧,這個問題分兩方麵來看,一是民間層麵,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是當朝之前銀子被富商彙聚後的惡行循環。

但當朝是不可能的,因為朝廷規定了,土地不能買賣,且實施的是還地於民,先用後還的政令,在我們還完買地銀子前,你家的地是沒法買賣的。

大家夥兒選擇的是三十年期限,三十年時間朝廷還沒有想出辦法嗎?

隻要土地不被兼並,那麼百姓就有了立足之地。

富商也是人,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他們離的開哪個?不還都是百姓們來做的嗎?

你不去給他們做工可以,他們總得吃穿住行吧,他們不是有銀子嗎?那就五兩銀子一石,豬肉一錢銀子一斤,給他們蓋房子工錢三兩銀子一天……看看他們肉疼不肉疼。

他們也有田地,也能自己種?

行呀,那就然他們自己種唄,有銀子還得自己種田養豬做飯洗衣服啥的,那不是和大家夥兒一樣嘛,這心理總平衡了吧!

這個過程中,就是一場拉鋸戰而已。”

解釋之人的一番話,讓驚駭的百姓們稍稍放鬆了一些,但臉上依舊滿是擔憂之色。

拉鋸戰,說的好聽,但最終誰會勝利不好說,但這個過程中絕對是百姓過得最苦。

而且這需要所有百姓們都齊心協力,隻要有一個人‘背叛’了他們,那這一切都將是白費的。

富商人種地養豬洗衣做飯?不,可以花銀子,平時二兩工錢一個月,現在二十兩行不行?

有句古話說的好,死道友不死貧道,你們過的好不好的跟我有啥關係,隻要我過的好就行了。

事實就是,百姓們大概率是沒辦法齊心協力的。

很顯然,這一點身為當事人的百姓們很清楚,換做是他們之間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拒絕富商開出的條件。

臉色有些羞澀、無奈、愧疚的百姓們將目光再次看向了李秀才,期待著他的回應,因為剛剛他說了兩個層次的問題解決。

見眾人看向自己,李秀才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繼續三大運河的話題。

“諸位是不是覺得,即便是三大運河,也隻是運河兩側三百裡的百姓得到了實惠,遠離運河的百姓更多?”

第(1/3)頁

第(2/3)頁

“你們能想到的朝廷自然也會想到,修建了這三條運河後,其他布政司想要再修建運河是不可能的了,北方各省也沒有足夠的河流水脈來支撐。

但我們還有官道,朝廷已經有了修建官道的想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各州府之間的官道,第二階段是各縣與府之間的官道,最後則是各鎮村之間的道路,這個時間或許很長,但肯定會進行的。

重要的是,府城與府城之間、縣城與縣城、縣城與府城之間的官道都是可以通行三輛馬車的路,村鎮與縣城之間的官道都是可以通行兩輛馬車的道。

且全部都是采用夯土與碎石的分層夯實、部分路段鋪石板,且兩側都有官溝的標準。”

呼……

百姓們呼吸急促了起來。

運河的確是方麵,運輸量、成本、速度等等都遠比陸路要高的多,但問題是運河就那麼多,整個大明的交通運輸八成都還是陸路。

按照高等級官道的施工標準,夯土與碎石的雙層夯實且帶官溝的每裡路是五百兩到一千兩之間。

大明的官道到底有多長暫時不得而知,但已經確定的帶有驛站的驛路是八萬裡,這最低都需要四千萬兩白銀。

如果全部道路都要采用這個標準,那至少還要翻上十倍,這不都是大家夥兒賺銀子的機會嗎?

賺到銀子,不就能流通了,通貨緊縮不就解決了嗎?

“嗬嗬嗬……我還以為你能想出什麼解決辦法呢?就這?”

劉老三也是哈哈大笑,言語中的不屑之意滿滿:“第一,知道修路需要多少銀子嗎?一億兩億兩不嫌少,三億五億兩不嫌多。

百姓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確能賺到銀子,可問題是朝廷有這麼多的銀子嗎?

田賦一年撐死了三千萬到四千萬兩,商稅不好說,就算是海貿開起來了,一年算兩千萬兩吧,合計六千萬兩銀子。

各個研究院要不要銀子?軍需要不要銀子?軍餉要不要銀子?賑災等等要不要銀子?這些合起來至少要除去七成,剩下的三成也就是一千八百萬兩。

看似很多,對對於整個大明來說就是杯水車薪。

就算是直接和間接、誘發的經濟翻上五倍,大名百姓每人五錢,能乾啥?到最後還不是被商人們吸走了?

第(2/3)頁

第(3/3)頁

最重要的是,百姓們手中沒有銀子,銀子流通少了,稅基就少了,朝廷收取的商稅就少了,沒有商稅怎麼修路……如此就是惡行循環。

修官道隻能緩解一時,卻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我艸……

百姓們懵了,剛剛微微放鬆的神色再次嚴肅了起來,眼中的擔憂之色更重了幾分。

感情他們辛辛苦苦,風裡來雨裡去的在泥水裡苦哈哈的,最後都竟然都是給富商們打工?

這誰能受的了?

想到這裡,百姓們就憤怒了。

“哈哈哈……就這?說你笨吧,你又能看出這些問題所在,說你聰明吧,但也隻是看到了表麵問題,聰明是有一點,但不多!”

解釋的人也是哈哈大笑,這次是直接嘲諷,惹得劉老三大怒。

兩人相互嘲諷雖然透露出了很多問題,但並沒有解決實際的問題。

百姓可就不乾了,有人朝著解釋的人大聲道:“李秀才,彆理劉老三這個神經病,您若是氣不過,等您說完了解決方法後,我去打斷他的兩條路給您出出氣。”

“就是,您彆搭理他,這種欠揍的人不會有好下場的。”

“公子,您就彆賣關子了,我們這火急火燎的,吃不好睡不好。”

“是呀,您就趕緊說吧。”

……

“行!”

李秀才很是乾脆利落的應了一聲,而後看向劉老三:“老小子,公子今天就讓你明白朝廷與個人之間的眼光差距有多大。”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