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1962章 戶部尚書炫富,望銀興歎

第1962章 戶部尚書炫富,望銀興歎(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這是什麼?”

畢自嚴揚著手中的一疊海貿數據問了一句,直接將眾人給問懵了。

“這不是海貿數據嗎?”

“知道這個明天刊印在大明日報之上後會發生什麼事兒嗎?”

“所有看到大明日報的人都會震驚,天下議論紛紛。”

“然後呢?”

“然後?”

禮部尚書劉宗周愣了愣,眉頭皺了皺:“龐大的利潤會讓所有人為之瘋狂,尤其是商人們,畢竟一來一回就是數十倍的利潤,隻要有點實力的商人都會想著分一杯羹的。”

“還有呢?”

“會引發矛盾?”

刑部尚書喬允升接過話:“商人們賺到數十倍的利潤,百姓們自然也想,可百姓們沒有這個能力。

一想到自己做一個漆盒的工錢隻有一錢銀子,而商人們卻賣出十兩的天價,工匠們還會心理平衡嗎?會不會鬨著漲價?漲多少合適?

各行各業的都是如此,然後聯合起來抵抗,海貿還做不做了?影響了海貿,就是影響了商稅和藏富於民,繼而影響到大明的發展和銀子的流通。

遷移百姓要銀子,三大運河也要銀子,修建官道水利還是要銀子,更重要的是現在大範圍大災,處理不好容易引起民變。

景會兄,你是不是在擔心這個?”

嘶……

眾人紛紛倒吸了口了涼氣,眼中滿是驚駭之色。

其他的都好說,但民變這個事兒搞不好就容易打破這些年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麵。

朝廷出兵鎮壓,搞不好會出現更大範圍的民變,打開糧倉,一旦真是如此,各地效仿,大明立時就亂了。

如此看來,海貿表現良好是禍不是福?

一時間,眾人臉色凝重,帶著絲絲憂愁之色。

看著眾人的神色,畢自嚴哪裡不知道眾人在想什麼,沒好氣道:“你們都在瞎想啥呢?”

第(1/3)頁

第(2/3)頁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的巨富不少,富商更是數不勝數,也沒有見百姓們怎麼著。

百姓們不是仇富,而是為富不仁。

此次海貿數據的表現估計商人們也是始料不及的,回到所在地再次調整就是了,隻要商人不傻就應該知道工匠才是他們財富的締造者,進而調整工錢。

怎麼調整、調整多少,這些都由商人們自己來決定,最後由市場來決定。

工匠們也不傻,要的太高了商人們不會給,大不了最後是一拍兩散,沒有了商人們的收購,工匠們的手藝就得蒙塵,就沒有收入。

富商們耽擱兩三年無所謂,可兩三年沒有其他收入吃虧的還是工匠們,合則兩利,分則兩……單方麵受害,這點百姓們也能想明白,否則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

其次就是百姓們也不齊心,不會全部聯合起來反對商人們,工錢從原來的一錢漲到三錢,這就翻了兩倍了,你不乾有的是人,隻要有人乾,就會瓦解了聯合。

道理很簡單,乾了就有銀子有飯吃,不乾就得餓肚子,甚至商人們聯合起來將刺頭排除在外。

至於說現在大災,因為商貿的事兒百姓揭竿而起更是不可能,陛下的威信已經達到了頂點,且我們又是兵強馬壯,吏治澄清,外敵儘去,隨隨便便都能鎮壓。

百姓們推翻後還地於民的策略還在不在?吏治呢?匠籍軍戶呢?苛捐賦稅呢?還有孩童皆可入學的策略嗎?誰是真心對待百姓的這都是一眼明了,百姓們沒有想像的那麼蠢。

最後就是嫉妒,還是那句話,你有能力也可以在皇家銀行借貸銀子,願意承受風險就是了,我們又不會阻攔。”

噓……

眾人又長長出了口氣,心中擔憂儘去,而後皆是訕訕的笑了笑。

實在是緊張的過了頭了。

不過也不怪他們,民變這兩個字什麼時候都是大事兒。

不得不說皇帝與百姓共治天下這一路線算的上是真正的陽謀,隻要後繼之君沒有想到將皇帝實施的這些策略給廢掉,哪怕是貪官汙吏等等百姓們也不會想著顛覆朝廷。

有自己的土地、有免費的學可以上,僅僅是這兩點就是任何王朝都不具備的,而且顛覆之後的王朝大概率不會繼續實施這兩點。

無他,貪心和欲望而已。

訕笑過後,侯恂不解的問道:“畢尚書,既然不是擔憂這些,那您怎麼這麼多無奈、甚至有些不開心呀?”

眾人也滿是好奇的看著畢自嚴,隻見畢自嚴再次揚起手上的海貿數據:“這是什麼?”

“海貿數據嗎?”

“不,這都是銀子!”

第(2/3)頁

第(3/3)頁

“明天刊印之後,整個大明的商人都會沸騰起來的,大量的商人會揮舞著大明彙票來堵我戶部的大門,都想從戶部訂購一艘商船,得到一張入海許可憑證。

寧遠互市時一艘商船平均是四萬兩左右,等海貿數據出來後,一艘海運遮洋船他們會主動加價到五萬、六萬……甚至十萬兩。

可工業研究院一年製造的商船就那麼多,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嗎?”

“代表著老夫隻能看他們他們手中的大明彙票而無法將其收入戶部,五百艘就是五千萬兩,一年就是五百萬兩的稅收,能乾多少事兒?”

“空有寶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哎……我可真難呀!”

豎子……

聽著畢自嚴的話,文淵閣內內閣和六部尚書們皆是在心中齊齊的怒罵了一聲,翻著白眼。

這是煩惱和無奈嗎?

這他媽的是赤裸裸的炫富。

“走了、走了,畢尚書,海貿的事兒您自個兒看著辦吧,我兵部還有些事兒要忙!”

“嗯,我禮部還忙著招生的事呢,走了,明兒見!”

“劉尚書,等等我,咱們商議一下重量單位的事兒。”

“諸位,晚上去我府上,咱們淺酌兩杯,海貿的事兒當慶祝一番!”

“散了、散了!”

……

在調侃中,眾人紛紛散去。

到了晚間時刻,北京城門將要關閉的時候,十餘名驛卒從北京外七門疾馳而出,引得無數路人側目。

一番打聽之後,原本快要沉寂的北京城又開始熱鬨了起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