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先說晉升年限,進入常備軍必須滿兩年才可以晉升為總旗,之後的總旗到百戶、百戶到五百戶、千戶則三年考核一次。
千戶到指揮僉事、指揮同知則是四年一次,到指揮使則是五年一次,且五百戶晉升到千戶則需要在講武堂進修半年,考核合格後才可以晉升為千戶。
如果十八歲參軍,二十歲進入常備軍,二十二歲總旗、二十五歲百戶、二十八歲五百戶、三十一歲千戶、三十五歲指揮僉事或指揮同知,四十歲指揮使。
當然了這是正常的考核後自然晉升的,若是立了戰功或者對軍中有其他貢獻的,也能破格晉升,這一點諸位有意見?”
眾人眼中精光閃動,仔細思索著皇帝的想法。
而後陸陸續續的搖了搖頭。
千戶以下的武官都算是基層武官,千戶、指揮僉事算是中層,指揮同知和指揮使才是高層武將。
皇帝曾經說過:高層做正確的事兒、中層正確的做事兒,基層則是把事兒做正確。
指揮使做決策,千戶細化和完善並貫徹,百戶總旗則是按照細化的讓軍士徹徹底底的執行。
二十來歲的總旗百戶們正是體力最好的時候,能跟軍士們打成一片,容易摸透軍士的想法。
三十來歲的千戶們則是經驗豐富、心性沉穩,考慮事情周全且不失乾勁、熱血和向上的激情。
四十歲的指揮使則是正當年,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成熟穩重,同時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威望足夠、人脈廣泛、遇事兒能抗的住。
皇帝這麼安排很是合理。
“既然諸位對晉升年齡沒有想法,那就這麼定了,最後則是說說退役的年齡。”
崇禎手指有規律的敲打著扶手,幾息後道:“千戶及以下四年一個檔次,總旗二十八歲、百戶三十二歲、五百戶三十六歲、千戶四十歲。
指揮僉事和指揮同知則是五年一個檔次,四十五歲,指揮使則是到五十歲,若是能力極強最遲可到五十五歲,
對於這一點諸位愛卿有意見嗎?”
眾人思索了幾息後再次搖了搖頭。
若是按照二十歲進入常備軍,二十二歲成為總旗,到二十八歲退役,中間有兩次的考核,兩次考核都晉升不了,那就真的說明能力很差。
其次也是緩解了一次性退役太多武官給預備役、地方官造成極大的壓力。
皇帝的設定既然已經很人性化、更合理了,他們還反對什麼?
“最後一件事,就是武將官職的事情!”
崇禎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衛所是總旗、百戶、千戶等等,而九鎮之中又是總兵、副將、參將、千總、把總、遊擊等等,什麼差委官、製官、鎮戍的太複雜了,
現在的預備役和常備軍是一樣的,朕希望大明的軍中隻有一種稱呼,怎麼叫這個你們來確定,朗朗上口、好記就行。”
“五件事情,精簡與防區、軍職改革、軍製改革、退役、稱呼等等,這些都是朕的個人想法,你們若是有其他想法都可以去東暖閣找朕稟報。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