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周邊被我們蕩平之後,會不會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曆朝曆代基本都是這種規律吧。
盛世來臨,大家都忘了過去遭受的苦難和屈辱,放鬆警惕之後軍紀渙散、戰力糜難,等到外敵入侵,悔恨當初。
而軍機處就是防止這些現象的重演,在和平時期也要隨時做好研究,研究自己也研究敵人的軍陣、火器、戰略戰術等,做好外敵入侵的準備。
朕知道如此也不一定會永遠持久,但居安思危的念頭能長一年就算一年。
朕這麼說,諸位可明白?”
“陛下聖明!”
眾人齊齊高呼,眼中滿是讚同和敬佩之色。
他們想到的了皇帝也想到了,他們沒有想到了皇帝更是想到了,都已經講的已經夠明白了,也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權利,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反對?
尤其是最後一條,自周之後,曆朝國運都不過三百年,而且每一個朝代都是在重複上一個朝代的曆史,開國、勵精圖治、興盛、滑落、衰亡。
且滑落和衰亡的因素幾乎是一模一樣,正應了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寫‘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對眾人的反應,崇禎很是意外,本以為要費很大口舌與群臣辯論一番,他都準備好了文武並用論、強軍興國論、小家與大國論、居安思危論、假想敵論等等。
最後如果還不行那就直接乾綱獨斷,反正晉升的都是武將。
沒想到群臣們直接讚成,這樣也好,正是他所希望的。
“軍機處設軍機大臣七人,三人常任,四人兼任,常任為從一品、兼任為正二品,待遇高一級配置,五個司的主官皆是從二品;
軍機處初設,朕擬定英國公、忠貞侯、洪承疇三人為常任軍機大臣,孫傳庭、盧象升為兼任軍機大臣,
以後兵部尚書和內閣大臣中的一人也為兼任軍機大臣,此為定製,這一次朕獨斷專行,暫定袁愛卿和侯愛卿為兼任吧!”
“臣等遵旨!”
袁可立和侯恂兩人立刻回應。
袁可立倒是無所謂,一來他本就是伯爵爵位、且是位列三公的太子太傅、內閣大學士,哪一個身份都比現在的這個身份強很多。
二來他都已經七十歲了,還能活多少年,等海貿穩定、遷移百姓結束、打完外喀爾喀等部後,他就準備辭官回家享清福了。
侯恂倒是挺開心,兵部尚書加上兼任軍機大臣,他在六部九卿中的待遇和話語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說是第一人也不誇張。
對於這種安排,崇禎還是有些小心思的,七名軍機大臣,英國公和秦良玉是那都是忠於皇室的,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都是自己提拔起來的,忠於自己。
這就保證了自己能絕對的掌控軍權,隻要軍權在手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至於五司的武將則由兵部和內閣分析了此次東征和征南的諸多將領之後推舉。”
“臣遵旨!”
侯恂立刻回應,而後思索了幾息後沉聲道:“陛下,陸軍這邊都安排好了,那水師這邊的幾名總兵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