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1726章 同化難題,無解循環

第1726章 同化難題,無解循環(1 / 1)

推荐阅读:

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陛下,自古以來華夏王朝攻占周邊蠻夷之地後,同化無非是三種方法,經濟手段、政治手段、文化手段。”

禮部尚書劉宗周出班了:“經濟手段,中原王朝的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農業生產極其強大,周邊蠻夷因為缺糧就來劫掠,稱之為‘打草穀’,

但這風險很大,會遭到中原王朝的嚴厲打擊,

於是他們開始學習漢人的農業技術,當他們開始學習時,他們就已經變成漢人的生活方式,加上通婚,就逐步變成了漢人。

其次則是政治手段,諸如保護百姓的私有財產、賦予百姓同等的權利、相互通婚等等;

最後則是文化手段,諸如學院的開辦傳播漢文化、宗教傳教等等。

西南也好東南也罷,被我們同化的民族都是大雜居、小聚居,被同化的民族分布散居在漢人中間,通過種種的行為同化散步的外族。

但無論是哪一種,想要迅速同化和反同化,都需要大量的百姓來完成,所以,遷移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最終就是三個問題:從哪裡遷?遷多少?給什麼條件?”

眾人皆是點了點頭,中南半島諸國不像朝鮮,朝鮮本就是大明的藩屬國,他們的很多東西都是和大明是一樣的,僅僅通過通商、開辦學校、軍隊駐紮等等就能完成同化。

而中南半島的諸國與朝鮮是兩個極端,無論是長相還是習俗、語言、文化等等都極大的不同,或許接受了儒家文化的安南是最好同化的一個。

移民的三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很是複雜,從哪裡遷移和遷移多少,這會影響遷移之地整個地域的結構,諸如百姓分布、城池、屯田、經商等等。

給什麼條件,這關係到朝廷能不能承受的起遷移的代價,這可不是自發的,要管吃管住、還要給安家費等等。

“陛下,按照錦衣衛的探查,安南大概在五百萬人左右、緬甸大概六百萬、暹羅大概五百萬、真臘四百萬不到、南掌少點也有近三百萬左右,

總得算下來中南半島大概有兩千三百萬左右,加上隱匿的戶口,估計至少有兩千五百萬以上,大軍橫掃之後,除去精銳、抵抗被殺的,兩千萬人是沒跑了。”

嘶……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聽著兵部尚書侯恂的話,群臣滿是震驚,隨即眉頭緊皺了起來。

按照慣例同化是以大雜居、小聚居的同化方式,也就是說少數民族是小村落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而這些小村落則是散布在漢族百姓的村落中間。

大明的百姓肯定要比中南諸國的百姓要多,要是這麼算至少得移民兩千萬以上,這比明初的山西大移民還多出六百萬。

大明有近兩億百姓,兩千萬百姓雖然多但也不是不行,可從家鄉到諸國,兩千裡路至少得得三個月,一路吃喝拉撒每人至少得三兩銀子,這就得六千萬兩白銀。

且還要給定局的置產銀兩,按照明初的山西大移民的標準賜給每個男丁八兩銀子,婦女和兒童則各四兩銀子?。

兩千萬百姓按照男丁和婦女各三成,兒童四成算,那就得一億零兩百萬兩。

可那是大明境內遷移,現在是遷移到也算是大明疆域的地方,但畢竟是文化語言習俗等等都不一樣的地方,標準要更高,才能打動百姓。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