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徑直南下,不久便抵達江陽。
自江陽再往南行七十裡,便是江州。
大軍晝夜兼程,士卒早已疲憊不堪。
曹操見江州近在咫尺,便下令在江陽城休整,隨後直撲江州。
大軍剛剛安營紮寨,噩耗便傳來。
嚴顏,這位大秦老將,帶著殘兵敗將,逃至江陽城。
這意味著,江州城已失守。
消息傳開,江陽城內外,秦軍皆震驚恐懼。
夜幕降臨。
縣府之內。
曹操麵色鐵青,拳頭緊握,忿怒又失望的盯著跪在堂前的嚴顏。
嚴顏跪在地上,額頭貼地,不敢抬頭。
“陛下!”
“臣是拚上性命,想擊退蕭方。”
“怎奈那村夫實在狡詐,臣中了他的詭計,被迫棄城啊。”
嚴顏跪在地上,聲音顫抖的辯解。
他這一辯,惹得曹操怒火中燒。
“你還有臉開脫?”
“朕命你堅守江州,不戰而守,就是知那蕭方詭計多端。”
“你卻自以為是,違抗旨意出戰,致使南線軍團損失慘重,江州重鎮也失守!”
“你罪該萬死,還敢狡辯?”
曹操猛的跳起,指著嚴顏怒罵。
嚴顏被罵得不敢吭聲,隻能挨批。
罵了許久,曹操罵累了,這才坐下,大口喘氣。
“陛下息怒吧。”
“事已至此,再怪罪嚴將軍也無用。”
“我們現下首要的,乃是奪回江州,擊退那鄉野村夫。”
黃權進言道。
曹操的怒火這才平息,看向了張鬆。
張鬆低垂著頭不吭聲。
曹操想斥罵張鬆。
若非張鬆力保嚴顏守江州,他怎會將南線全托付嚴顏?
南線局麵又怎會落到如此地步?
此時他對張鬆失望透頂。
曹操長歎一聲。
到了這般地步,秦國人才凋零,謀臣武將已無幾可用。
就算把張鬆罵個一鼻子灰又如何?
難道還能殺了?
放眼身邊,謀士也就隻剩下張鬆和黃權了。
殺一少一啊。
“朕也想擊退蕭方奪回江州。”
“但朕手中之兵不過兩萬餘人。”
“那鄉野村夫卻有十萬大軍!”
“你們說該如何擊退?”
曹操言語中透出絕望。
張鬆無計可施。
黃權卻拱手道:
“陛下,臣有一計,若能成,也許能逼退蕭方。”
“再不濟也能令其不敢繼續北上。”
此言一出,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路。
堂中所有人包括張鬆,都精神一振。
眾人齊看向了黃權。
“你可有妙計?速速道來。”
曹操問道。
“南中郡尚有數十萬南蠻人。”
“那南蠻主孟獲,乃南蠻之首,已歸附我大秦。”
“陛下可封孟獲為南中王,將南中劃為孟獲,以此為酬勞,令孟獲率蠻軍北上。”
“孟獲有稱雄南中之心,必會領命北上。”
“蠻軍若北上,蕭方如向成都進軍,會受到蠻軍和我軍夾攻。”
“屆時,我們聯合蠻軍,將蕭方大軍殲滅!”
“南線漢軍覆沒,劉備必會震恐,北路漢軍,定不戰自退。”
“如此我大秦之危,便解除了。”
黃權獻上一計。
曹操皺眉道:
“南中相當於半個益州,會不會有些過了?”
諸將也點頭。
黃權卻道:
“南中看似遼闊,實乃不毛之地。”
“以那等荒蕪之地,換取孟獲為陛下效命,這筆買賣劃算。”
“何況待漢軍退兵後,陛下再尋機將孟獲除掉,收複南中,豈不妙哉。”
曹操捋著細髯不語。
他的目光投向張鬆。
張鬆鬆了一口氣,忙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此乃我們扭轉乾坤唯一良策!”
這一番話,將曹操的顧慮打消。
曹操一拂手,道:
“傳旨,速派天使前往南中,策封孟獲為南中王,令他即刻出兵助戰!”
江州。
漢軍養精蓄銳完畢。
蕭方正欲下令,大軍北上,直取江陽城。
江陽城,北通成都,南接南中七郡,乃扼守咽喉要道。
奪取此城,便能切斷曹操的退路。
正待出發時,斥候飛至,帶回最新情報:
曹操已率兩萬大軍抵達江陽,與嚴顏會合。
兩軍合兵一處,數量達十萬。
蕭方笑了。
曹操終究要親自南下迎戰他了。
可惜,江州城已破。
“曹賊,你終究還是來了。”
“可惜他來遲了。”
陸遜冷笑道。
眾漢臉上滿是諷刺之意。
“蕭丞相,曹賊不過兩萬人馬,不堪一擊。”
“我們就將他一舉全殲於江陽。”
“曹操一死,秦國必亡!”
鄧艾叫道。
蕭方卻是一笑道:
“諸位,莫要驕狂。”
“曹操畢竟還有二萬兵馬,麾下謀臣武將還有不少。”
“況且,他還有外援可用,我們想滅他,未必容易。”
蕭方說道。
眾將麵露疑色。
鄧艾問道:
“曹賊的兵馬,半數在劍閣關,半數在江陽城。”
“丞相所指這一路兵馬,是哪一路?”
眾將好奇的望向蕭方。
“本相所指自然是南蠻孟獲。”
蕭方向南一指:
“那蠻王孟獲,手握數萬蠻軍,尚有戰力。”
“我推測無誤的話,曹操會策封孟獲為王,割賜南中為餌,誘使孟獲北上江陽。”
“如此,曹操便有南北夾擊,擊破我軍的希望。”
蕭方點破了玄機。
諸將恍然大悟。
就在這時,斥候飛奔而入。
“啟稟丞相,南麵密報。”
“曹操已遣使入南中,封南蠻之主孟獲為南中王,將南中賜給孟獲!”
堂中一片嘩然。
眾將驚歎的望向蕭方。
又一次被他猜中了。
鄧艾驚歎道:
“丞相當真乃神人也。”
蕭方卻淡定自若。
顯然曹操的所為,皆在他的意料之中。
“孟獲手握數萬兵馬,戰鬥力低下,不足為慮。”
“隻是他在江陽南,而曹操又在江陽城。”
“我軍若攻江陽,就會麵臨夾擊的局麵。”
“這才是孟獲的威脅。”
陸遜道破了症結。
眾將一時間也不再激動地叫戰了。
眾人都看出來,孟獲的出兵,已改變南線的戰局。
陸遜進言道:
“丞相曾教過我,用兵之道,在於隨機應變。”
“現下南線形勢已發生轉變,我們也當順勢改變才是。”
蕭方微微點頭,麵露讚許之色,拂了拂手,示意陸遜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