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 > 第550章 焉能重蹈桓靈覆轍,讓涼州為大漢放血!糧草無憂,咱們斬草除根!

第550章 焉能重蹈桓靈覆轍,讓涼州為大漢放血!糧草無憂,咱們斬草除根!(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麵對曹彰的幽怨,楊阜額頭滾汗,無言以對。

他是怎麼也想不通,漢軍的鐵騎援兵,為何會這麼快就趕到了蒼鬆城。

說巧不巧,正好救下了張飛所部,反過來重創了曹彰的兩萬大軍。

那蕭方明明不在蒼鬆城啊!

除非,那蕭方遠在百裡之外,竟能算到他會獻計曹彰,火燒蒼鬆城來對付張飛!

故而才能提前派出騎兵,及時趕到蒼鬆戰場,救下了張飛。

若當真如此,那這人的智謀,豈非到了神鬼莫測,無所不知的地步?

這就是傳說中謀聖的實力嗎?

楊阜背後滲出一層冷汗,狠狠的打了個寒顫,忽然有種不自量力,班門弄斧的錯覺。

“殿下,事實證明,與漢軍交手,我們絕無勝算!”

“敗局如此,現下責備誰也沒有意義,幸得陛下還帶回來了一萬餘人馬,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現下我們還是儘快率軍北上,一口氣退往福祿才是上策,我們在此逗留半分,就多一分被漢軍追兵追至的危險。”

最先冷靜下來的郭嘉,歎息著勸說道。

曹彰身形一凜,怨氣怒氣,瞬息間變成了懼意。

“早知今日這般局麵,本王又何苦折騰這麼多,白白折損了上萬將士性命。”

“傳令下去,全軍不可停留,即刻星夜兼程北上,退往福祿去吧。”

曹彰一聲無奈長歎,有氣無力的揮了揮手。

未被曹彰再問責,楊阜暗鬆一口氣,苦澀無奈的目光,望向了蒼鬆城方向。

經此一敗,曹彰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兵力折損一半,更是雪上加霜。

這武威郡守是不可能守了,他這個武威太守,隻能含淚割肉,乖乖的跟著曹彰逃往酒泉。

最後,他們隻能寄希望於劉備嫌酒泉太遠,糧道太長,不得不放棄了勞師遠征,方令他們能逃過一劫,保得酒泉敦煌二郡苟延殘喘。

“早知如此,我就不該不自量力,自取其辱呀…”

一聲苦澀自責的歎息聲響起。

一萬秦軍,如驚弓之鳥,沿著北向大道,倉皇而去。

蒼鬆城以南三十裡,令居城。

七萬漢軍自南而來,自源源不斷入城。

城頭之上。

劉備正與蕭方等眾臣,圍看著涼州地圖。

“這涼州地形太過狹窄,最西端到最東端,近有千裡之遙。”

“倘若給曹彰那小子一路退至酒泉一線,則我軍糧道便要被拉長七百餘裡。”

“陛下,臣擔心以我大漢之國力,現下也無力支撐如此漫長的糧道,糧養十萬大軍!”

法正指著地圖,分析著利弊。

作為一名關隴人士,法正自然最清楚涼州風土地理。

自兩漢以西,在涼州方麵作戰,最大困難便是糧道過長。

這也是為何羌人和邊地豪強屢屢叛亂,漢廷屢屢派兵鎮壓,卻總不能斬草除根的原因。

你朝廷大軍一到,人家叛軍先跟你打一場,打輸了我就一路西逃,有多遠逃多遠。

朝廷雖打了大勝仗,卻無法全殲叛軍,又因涼州糧道過長,無力深入追擊。

過個幾年,叛軍舔好了傷口,再度卷土重來,朝廷就隻能派兵繼續討伐。

於是就這麼來來回回折騰,叛軍是怎麼都剿都剿不滅,大漢朝則連年累月的被持續放血,最終耗儘了國力。

可以說,桓靈二帝時漢朝國力的衰落,與涼州的叛亂放血,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這等前車之鑒,法正怎麼可能不知道,劉備又怎麼可能不明白。

“孝直言之有理,若叫曹彰那廝逃往酒泉,確實比較頭疼。”

“朕既要剿滅那曹家餘孽,又不能重蹈桓靈二帝的覆沒呀…”

劉備微微點頭,眉頭漸漸凝起。

就在這時。

“捷報!蒼鬆大捷——”

馬謖高舉著一道戰報,滿臉欣喜若狂的爬上了城樓。

“稟陛下,子龍將軍剛剛從蒼鬆發回的捷報。”

“我一萬騎兵趕至蒼鬆時,正逢曹彰使計火燒驃騎將軍所部,我騎兵一舉殺入亂軍,配合驃騎將軍是重創敵軍。”

“我軍總計斬敵俘敵約一萬餘人,敵將文醜亦為驃騎將軍所斬!”

城頭上,立時是一片驚喜。

劉備一把接過捷報,細細端詳審閱。

半晌後,讚歎的目光看向了蕭方:

“論先見之明,還得是丞相你呀,沒想到那曹彰果然使詐,翼德遭其伏擊,險些不測。”

“幸得丞相及時提醒朕,叫子龍他們率騎兵趕往蒼鬆,方有這場有驚無險的大勝啊。”

說罷劉備又將那捷報,展示給了其餘眾臣。

眾臣看過,無不是嘖嘖慨歎,皆是佩服於蕭方的深謀遠慮。

“奇怪啊,曹彰此計當真是蹊蹺,他是用了什麼手段,竟能從內放火燒我蒼鬆?”

張郃端詳著手中捷報,看出了疑點所在。

蕭方一笑,不以為然道:

“為曹彰獻計這人,這是學我當年那一計,事先預留地道於蒼鬆城,連通城內城外。”

“曹彰的奇兵,正是通過這條地道,方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蒼鬆城內,四處放火,亂我軍心。”

聽得蕭方解釋,劉備及眾人這才恍然省悟。

法正捋著細髯,麵露諷刺道:

“丞相此計,當年正聽聞之後,是拍案叫絕。”

“不過此計當年丞相用過,以那郭嘉的智計,應該不會再用。”

“不知是何人東施效顰,為曹彰獻上這一計。”

眾人猜測起來。

蕭方思緒轉了幾轉,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字:

楊阜!

論智謀,此人的智計與法正郭嘉之流還是有些差距,與自己相比就更不用提了。

不過其智謀,差不多當與成公英是一個級彆。

這樣級彆的謀士,剽竊了自己那一計,想要賭一把曹彰的氣運,倒也不足為奇。

“是誰為曹彰獻此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曹彰經此一役,折損了半數兵馬。”

“這就意味著,我們無需十萬大軍出動,隻消四萬餘人,足以討滅曹彰。”

蕭方打斷了眾人猜測,說道:

“如果隻是四萬人的話,哪怕曹彰逃往酒泉,拉長了我們七百裡補給線,以我大漢國力也足以支撐四萬步騎所用。”

“陛下,糧草之患已解,此番我們必能剿滅那曹家餘孽,徹底解除涼州邊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