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深夜意外的相逢

第七百四十二章 深夜意外的相逢(1 / 1)

推荐阅读:

蕭良與錢少斌、徐琛、胡婕等人在張殷彪狹窄的客廳裡,坐到十二點鐘才告辭離開;王美蘭沒有湊到餐桌旁,但坐在一旁,也將事情大體聽了一個明白。

將蕭良等人送到巷子口乘車離開,回到家裡將房門關上,王美蘭控製不住內心的激動,緊緊摟住丈夫張殷彪的胳膊,聲音都禁不住有些顫抖起來,問道:

“蕭良真要出五千萬將廠子買下來?那廠子的貸款,是不是也不用我們額外還了?”

“是市值五千萬港元的股票,跟五千萬港元不是一個概念。人家蕭老板精明著呢,他還會做虧本的買賣?接下來五年我得把命賣給他,才有可能將這五千萬拿到手,”張殷彪笑道,“接下來這個家可能還得靠你撐著了,我應該完全顧不上了……”

“你當上那個鬼撈子廠長後,家裡什麼事,你有過問一次?”

王美蘭白了丈夫一眼,嗔怨道,

“就你弟這事,他算計這麼精明,拿兩千塊錢來打你的臉,我有拿掃帚將他們趕出去嗎?我還不是忍氣吞聲給他們端茶倒水伺候著,不就是怕街坊看你老張家的笑話?”

“嗶嗶!”

這時候敲門聲響了起來,張殷彪詫異的走過去打開房門,看到他弟張殷鵬鬼鬼祟祟的探過頭來,這一刻心裡更是詫異,沒想到他們在屋裡聊了有四個多小時,他弟竟然一直守在巷子裡沒有離開。

“這麼晚你怎麼又過來了?”

張殷彪心裡有些悲涼的看了他弟一眼,裝糊塗問道,

“是兩千塊錢數錯了?多給了一張還是兩張?那錢還裝在信封裡沒有動呢。美蘭,美蘭你去把信封拿出來數一下錢,看是不是多出一兩張來了?真要多了,你拿過來還給殷鵬!”

“沒,沒,彆數錢,不是錢的事,”張殷鵬臉臊得通紅,磕磕巴巴說道,“我,我就是看到錢少斌、蕭良在你家坐這麼久,你們都聊些什麼啊?他們是不是要請你回宿雲山能源任職?”

兩千年以後,互聯網發展要比前兩年好多了,但信息量還是遠不如十數二十年後豐富,南亭、泛華、蝸巢科技、星源時代等企業沒有對外披露信息的義務,外界對其知之甚少。

不過,宿雲山能源作為上市公司東洲動力的子公司,每季度財務數據都會合並到東洲動力對外進行披露。

迄止今日,宿雲山能源累計完成二十五億的產能投資,九九年營業收入穩步突破四十億元,年淨利潤突破五億元,比東洲動力的主營柴油機業務都要高一截。

除此之外,宿雲山能源目前還是全市前五的納稅大戶。

誰能擔任宿雲山能源的總經理,除開自身的收入令人羨慕不已外,在東洲的社會地位也絕非普通官員能及。

前兩年張殷鵬一度也積極主動化解跟他哥之間的僵硬關係,但是誰能想到他哥剛剛坐上宿雲山能源總經理的位置沒有多久,就飄得不知自己骨頭有幾斤幾兩,竟然不顧蕭良的幾次挽留,辭去宿雲山能源總經理的職務出來單乾了!

更叫張殷鵬想不到的是,這段時間外麵都在傳他哥辦公司不死不活,欠了一堆外債,可能要栽大跟頭,蕭良與錢少斌這樣的人物竟然又登門而來,還一聊就聊上四個多小時?

“哪有再回宿雲山能源的可能哦,”張殷彪打“哈哈”說道,“蕭良考慮開家新公司,打算讓我回去再練練手!綠鴻辦了兩年多時間,還沒有辦明白,有沒有能力幫著做一家新公司,我心裡還沒有底呢,沒敢答應人家。就怕到時候做不成,更沒有臉在老朋友麵前抬頭了。”

“回去幫蕭良,不管做大做小,肯定比你折騰綠鴻強一百倍啊,你有啥猶豫的?”張殷鵬著急道。

“誰知道呢?要沒有什麼事,我就不請你進屋了;在外麵折騰一個多月才回來,我這會兒真要洗洗腳睡覺了,扛不住了。”張殷彪又敷衍了兩句,不顧他弟失望的眼神,將大門關上,示意妻子將客廳裡的燈拉滅,兩人回裡屋說話去。

“你弟跟周蓉是什麼樣的人,也不用我囉嗦了吧?”王美蘭還是怕丈夫心太軟,嘀咕道。

“我知道的,”張殷彪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他今天真要有魄力拿兩萬塊出來,我肯定也不會要他的。唉,但怎麼說呢?他畢竟是我的親弟弟,他要是落難了,我肯定不能見死不救,至於其他,我們就當睜眼看不見好了。以他的性格,我真要出力幫他爬上什麼位子,最後吃拿卡撈惹出什麼案子,我還得幫他背責任,何苦啊?”

和永電子並購更名鴻盈科技一事,即將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表決通過後,通過增發新股融得的二十八億港元就會直接進賬,開啟鴻盈電子新建工廠以及並購大擴張的新進程;很多工作也已經在進行籌備了。

張殷彪次日一早就駕車趕往他在獅山灣的綠鴻科技,召集創業這兩年多帶出來的小二十名骨乾,宣布綠鴻科技生產及研發部門即將被蕭良旗下的一家新公司鴻盈科技收購——他沒有說鴻盈科技將由和永電子重組而成,這還沒有對外公布,但他也將新公司跟蕭良的關係挑明,方便大家做選擇時進行全麵的思考。

綠鴻科技的生產及研發部門,合並到鴻盈科技,會作為一個小規模的子公司繼續發展運營,將來以國際高端代工業務為主;願意跟隨他到新公司發展的人,也不可能在新公司獲得多高的職務,基本上還是會留在子公司原先的研究與運營崗位上;而這一塊也不會是新公司發展的重點。

薪資甚至也不可能會有多大的調整。

畢竟第一批管理層授股很有限,依照香港上市公司的慣例,一般隻有最核心的高級管理層才能得到授股,不可能普惠到基層管理。

當然,對那些想自己單乾,想繼續在電動自行車市場闖蕩的人,張殷彪會將市場以及銷售部門,包括注冊的綠鴻品牌等無形資產一起拆分出去組建全新的綠鴻公司,都留給他們,他不拿一分錢,不占一股。

新的綠鴻公司,往後可以先找彆的工廠代工生產電動自行車後貼牌銷售,但鴻盈科技不做國內的市場,也不會給國內的品牌做代工。

這是蕭良一開始就做出的承諾。

為了發展電動自行車產業,九七年底蕭良就拿出初步成熟的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吸引上百家配套以及電動自行車廠商到東洲紮根發展。

是這麼多廠商與和永微電機(和永電子)、宿雲山能源、蝸巢科技等一起,花了兩年多時間,將產業鏈初步做通,初步做到東洲電動四輪車、電動自行車多品類年產一百萬輛的產業規模。

蕭良在下遊四十多家廠商還沒有完全成熟之際,再單獨扶持一家品牌,利用進一步成熟的技術以及資本上的雙重優勢,搶占市場,順手將這四十多家廠商都打垮掉,這得多虧心啊!

雖然下遊四十多家廠商,在未來的發展中,大部分還是會被淘汰掉,也會不斷有更多的廠商加入進來,做大產業規模。

而最終能成大氣候的,可能也就兩三家而已,這是市場規律所致。

不過,蕭良他不能去做過河拆橋的事。

差不多花了一天時間將公司的事情處理好,張殷彪準備趕回家先吃頓飽飯,再連夜開車趕往秣陵,跟蕭良會合,直接投入到相關工作中去。

張殷彪開車回到蔣家園後街,發現巷子口拐角那一小塊空地,早被一輛奔馳占據。

奔馳司機看到張殷彪回來,推開車門快步走過來,說道:

“張總您好,我是蝸巢科技行政綜合部的員工袁小壘。王新總吩咐過,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就是張總您的專職司機,不能讓張總您疲勞駕駛。還有就是,公司在北湖山莊、雲社鎮以及綠城苑有十幾套高級經理分配用房,張總夫人什麼時候有空,可以去挑一套直接過戶到你們名下。如果暫時沒有看到滿意的,先租房也行,公司有租房津貼;行政綜合部會全力做好張總您的後勤保障工作……”

“啊,哦,”張殷彪愣了愣,很快回過神來,問道,“小袁你有沒有吃晚飯,到我家一塊湊合吃點,等會要直接去秣陵,省得路上挨餓?”

“我在公司食堂吃過晚飯才趕過來等張總您回來的,”司機說道,“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幫忙準備的?”

“那不用。你跟我到家裡坐一會兒,讓我扒兩口飯……”

張殷彪回到家裡,匆匆扒了兩口飯,就將車鑰匙扔家裡,拿上換洗衣服跟司機回到巷子口,剛要坐進奔馳車裡,就見老街坊周建他爹從後麵猛拍他的肩膀:“嗬,要從蔣家園搬遷出去了,現在不再假裝我們工人階級了?”

“嗨,周叔你這是要嚇死我啊!我有幾斤幾兩還能瞞過你的火眼金睛啊,這車是蹭的!”張殷彪跟老街坊打過招呼,才鑽進車裡,揚塵往秣陵而去。

…………

…………

張殷彪趕到秣陵已經是夜裡九點鐘了,在西南塘研發基地跟張叔毅、周軒以及王新先見上麵。

“你過來不晚啊,”

周軒扔一根煙給走進會議室裡的張殷彪,說道,

“一般每層樓隻有一間吸煙室,這間會議室能夠抽煙,是蕭良特批的,照顧我們這些老煙鬼,但其他場合摸出煙,就要注意被罰。蕭良還在實驗室裡麵,我們先跟你談工作。”

“他現在還喜歡自己做研究啊?這兩年蝸巢科技不是歸國博士就招了三四十個嗎,都乾啥吃的?”張殷彪好奇的問道。

“具體什麼研究,你後續會接觸到,我們現在先不談這個。”張叔毅說道。

成立合資公司宿雲山能源之初,周軒、張叔毅就是蕭良的主要助手,目前他們倆也是蝸巢科技三個高級副總裁之二;王馳鶩最終還是加盟了蝸巢科技,沒有再在秣陵大學任職。

張殷彪跟他們關係都很熟,知道有些機密他能知道,但張叔毅、周軒此時不說,就表明保密程度,是此時坐在會議室裡的一些主管、經理級職員還不宜知曉的。

對和永電子的並購重組還在進行中,目前僅僅是通過董事會決議,接下來還要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以及通過香港證券監管部門的批準。

雖然主要董事股東都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動,但差不多要等到五月底才能走完全部的程序。

到那個時候和永電子才會正式變更為鴻盈科技重新掛牌上市,蕭良也才會真正意義上變成鴻盈科技的實控人。

法律程序上的工作,有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在按部就班的推動,但涉及鴻盈科技發展的工作,不能等到五月底再去推進。

何宏泰目前主要負責和永電子內部資源的整合,做好中低端電機業務關停或轉讓的準備,同時也率先將現有的st貼裝工廠全麵往手機代工業務進行轉變。

當然,僅僅是整合好和永電子內部的資源,第一步就要在東洲拔地建設一座初期就能容納兩萬名員工的科技工業園,難度就非常大。

因此在規劃設計鴻盈科技工業園的同時,周軒、張叔毅親自牽頭負責的工作小組,這段時間還馬不停蹄的考察了多家科技公司、電子工廠,計劃通過並購的方麵,吸納其工程師、管理團隊,吸納已經積累下來的產品及工藝技術,甚至將其現有業務一並吸納進鴻盈科技,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接下來,就將由張殷彪直接負責這個臨時工作小組,等到五月底完成全部的手續後,也將由他率領這個工作小組加入鴻盈科技,組建戰略發展事業部。

周軒、張叔毅前期已經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工作,也不是張殷彪剛接手一兩天就能完全清楚情況的;甚至張殷彪之前對印刷電路板貼裝工藝,對通訊電子的發展現況,都沒有深入的研究,需要補的功課非常多。

蕭良十點鐘從實驗室走回到行政綜合樓,看到周軒、張叔毅正給張殷彪放t,介紹前期的籌備工作,直接打斷張叔毅說道:

“這裡麵東西太多,需要後麵找時間給殷彪慢慢補,一時半會也不可能都塞進他的腦子裡去。對了,不是說科技園有一家印製電路板公司挺有潛力,準備這兩天找過去正式聊收購嗎?你打電話問一下人家,這個點還在不在科技園加班?先找個具體的工作,讓張殷彪先熟悉起來……”

趁著張叔毅電話聯係待收購公司,蕭良跟張殷彪更詳細的談論他的一些思考:

隨著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將無引腳或短引線的表麵組裝元器件(貼片式為主),安裝到印製電路板或其它基板的表麵,再通過流焊、浸焊等方式加以焊接組裝的st製造工藝,能夠大幅提高元器件的密度,縮減占用空間,從而成為當前電子信息製造業的主流。

不過,st工藝繁瑣、複雜,目前全自動生產還遠遠談不上成熟,綜合性價比遠遠不如手工作業加半自動生產的結合。

因此,st製造工藝在電子信息產業應用越廣,對勞動力廉價地區代工業務的需求也就越是旺盛。

對品牌製造商而言,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技術,負責設計與開發新產品,將產品委托給oe代工廠商生產,然後貼上自己的品牌商標進行銷售,既能降低產能投資的風險,能大幅降低總的投資與生產周期,加快產品上市的時間,可以說一舉多得。

這時候品牌製造商主要需要提供核心功能元器件、模組、軟件係統等就可以了,又或者指定核心供應商就行。

通常說來,一些次要的元器件、零配件,oe代工廠商能夠提供足夠物美價廉的選擇,品牌製造商會樂見其成。

而往往後者,是一家o代工廠商競爭力的具體體現。

當然了,oe代工廠商多半也是通過合作配套廠商,供應這些次要的元器件、零配件。

不過,哪怕這些非核心的元器件、零配件,鴻盈科技最終還是交給眾多合作廠商負責,但相關技術一定要掌握,還要跟著最核心的st貼裝工藝不斷的改良升級,最終才有可能競爭過那些已經初步站穩腳的台資oe巨頭。

因此,涉及這些非核心元器件、零配件的技術研發,鴻盈打算照著供應鏈名單,先直接收購一批研發型科技公司或者高度控股,將其直接納入鴻盈的生產及研發體係,而不是再像之前對初創公司5或10的少量風險注資。

蕭良所說的這家印製電路板公司,主要就是做手機基板的工藝研發,目前已經進入產品中試階段,周軒、張叔毅他們已經確認過,工藝相對成熟,研發及工藝團隊也比較成熟,計劃直接收購過來,合並到鴻盈科技集團將成立的元器件部。

“董建鋒他們幾個都在公司,現在讓他們直接過來?”張叔毅捂著話筒,跟蕭良說道。

“我們過去,”蕭良說道,“主要讓殷彪參觀一下他們的實驗室,對印製電路板的生產工藝有個直觀的認識。”

電路板公司就在星視科技產業園西南門附近,蕭良在周軒、張叔毅等人的陪同下,與張殷彪直接步行走過去。

卻不想他們剛從西南門走進星視科技產業園,穿過一條便道,來到目標公司樓下,卻見鄭仲湘、周培薇、林傑、陳逸森、袁可飛等人,也迎麵走過來。

兩撥人在目標公司樓下撞見,也是麵麵相覷。

目標公司的創始人董建鋒剛下樓準備迎接蕭良一行人,看到這一幕,後背脊都要冒出冷汗來,趕忙帶著工作人員推開玻璃門走出來,對兩撥人說道:

“鄭先生您跟袁總怎麼有空過來了?蕭總剛說想參觀我們公司的實驗室,我在公司等著,沒想到鄭先生這麼晚也有興趣……”

董建鋒雖然解釋了他並沒有提前約鄭仲湘一行人,是鄭仲湘一行人不告而至,卻也暴露出星視與鴻盈兩家都對他報價了,他卻兩邊都瞞著沒說,就想著價高者得。

現在就怕兩個大佬,這一刻扭頭就走,他真就是作大死了。

雖然蕭良與鄭仲湘有過短暫的蜜月期,但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在科技園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何況董建鋒還是從朱鹮電子跳出來創業的,知道的秘辛就更多了。

曾幾何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蕭良不知好歹,性情乖戾,才會與鄭仲湘產生如此尖銳的矛盾。

也幾乎所有人認為是鄭仲湘再也忍受不了蕭良乖戾的脾氣,去年四月份才不得不將他從星視董事會驅趕出去。

是啊,當時鄭仲湘身上的光環是那麼耀眼!

身為華人首富之子,卻不依靠家世出來創業,成為亞洲科技創業第一,成為全球排名前三十的科技巨頭,三十歲剛出頭,身家就高達千億,還都是自己創業所得。

這麼一個人物,要是誰跟他有調和不了的矛盾,誰會認為錯在他鄭仲湘的身上?

肯定是彆人不知好歹,得罪了鄭仲湘啊!

蕭良他什麼身份,什麼地位,有什麼值得鄭仲湘得罪的?

今年年初星視臨時停牌,公眾紛紛猜測星視重大交易為何時,蕭良第一時間公開站出來,指出所謂的重大交易就是星視與香港電訊合並,並嚴厲批評合並案是對香港電訊中小股東赤裸裸的侵犯。

雖然采訪稿沒有刊登出來,卻早就流傳出來,董建鋒也有幸讀到。

這事在科技園內部傳開,一度所有人以為蕭良這是過完河拆橋、吃完飯砸鍋,是典型的道德敗壞!

知道更多秘辛的人,也知道星視確實是迫於輿論壓力以及香港電訊中小股東強烈的反對,被迫調整了合並方案,以更大比例的易股折價,以及更長時間的鎖定期承諾,換取大東電報局同意大幅降低現金交易的比例。

當時為了多籌集二十億美元,與貸款的三十億美元一起完成大東電報局的現金交易部分,在合並時,鄭仲湘還額外向合作的投資機構新增發五千餘萬新股。

當時星視的市值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億港元,每股股價超過三百港元,那時候鄭仲湘不做出額外的對賭承諾,哪怕這些投資機構都迫切希望第二輪參投的新股能夠在高位順利減持,也不可能輕易答應入局。

此時可以說是蕭良與鄭仲湘矛盾發展的巔峰,在大家眼裡,很有大家氣度的鄭仲湘之後幾次公開接受采訪,都忍不住要指桑罵槐陰陽蕭良一番。

科技園這邊甚至都有人暗中打賭,賭蕭良與鄭仲湘什麼時候在科技園裡,或者哪裡碰見,兩人會不會動手打起來。

隻是誰能想到,星視與香港電訊合並完成,更名星視電訊重新上市的次日,股價就突然變臉,一周時間暴跌50。

然而這還沒有完。

星視電訊股價暴跌50之後,差不多有二十天的時間,其市值都在三千億港元左右震蕩,一度還有不少分析機構認為星視電訊的價值仍在,僅僅是被納斯達克股市的調整拖累,但全球科技股行情遠沒有到過去的時候,認為星視電訊隨時會複製九八年七月的反轉奇跡。

這些分析機構的屁音剛落,納斯達克指數調整一個半月後再度大幅下挫。

星視電訊在五月上旬,市值從三千億港元,再度腰斬,跌到一千五百億港元(這是合並之後星視電訊的市值,要是照合並換股的比例單獨計算星視的市值,實際已經從最高點兩千五百億,暴跌到七百億,跌幅嚇死人啊)。

這時候再回過頭去看蕭良在年初接受香港明日商報采訪所說的那些事,誰還說那是過河拆橋、見不得他人好的妄言?

蝸巢新技術與鴻臣、盈投,幾乎是從星視最低點毫無猶豫的建倉,總計持有六千萬股,然後又在曆史證明了的最高點,即星視市值位於兩千億到兩千五百億區期清倉減持,總計從星視套走近兩百億的利潤。

這時候哪怕再苛責的批評家,也不得不誇一句,蝸巢新技術、鴻臣以盈投在星視上的操作,才真正稱得上是“神之一手”!

雖然星視電訊的市值還有一千五百億港元,但已經有不少分析機構指出,這並非星視電訊的底,最終其市值有可能直奔八百億,甚至更低而去。

這還是得益於星視大幅降低合並案現金交易比例的結果,是蕭良年初嚴厲的批評,挽救星視電訊了。

星視電訊此時僅僅是承接了三十億美元的債務,就被市場拋棄成這樣子,實在難以想象,要是星視電訊承接了一百五十億美元甚至一百八十億美元的貸款債務,會是何等災難性的場麵!

而合並案又大幅攤薄了鄭仲湘對星視電訊的持股,降低到30。

倘若說星視電訊的價值中樞在八百億,以此計算鄭仲湘的身家,他或許都比不上蕭良了吧?

要知道蕭良僅從亞馬遜、星視就套走一百七十億利潤啊!

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蕭良與鄭仲湘最初的矛盾,到底是誰狂妄、不知好歹,到底是誰不懂事啊?

隻可惜董建鋒這樣的小嘍囉,初創才一年多的公司,竟然前後相差幾天,就收到兩邊的收購洽談,他實在忍不住想讓兩邊暗中競一下價,搏一搏單車換摩托。

他沒想到今夜兩邊竟然在公司樓前撞上了,竟然還是蕭良與鄭仲湘親自帶隊……

他們現在還沒有扭頭走人,不會打起來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