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南銘真聖選擇易乾坤當親傳弟子時,靠的是對方那模糊不清時好時壞的天資和自己修煉多年敏銳無比的第六感。
一般碰到天資模糊不清時好時壞的弟子時,這些真聖們都是敬而遠之的。畢竟,能看到平庸的天資,就證明對方有愚笨的可能性。
這種時候,是不可能寄希望於他在修習途中偶爾能靈光一現出現頓悟的。因為,修煉大多是件需要耐性足夠辛苦的事情,不能靠著頓悟來完成所有晉級進階的。
所以,對於那種天資時好時壞的弟子,大家默認他的天資就是最差的那種情況。
這也就是為什麼易乾坤並沒有得到真聖們的青睞,一直沒辦法成為記名弟子的原因。
南銘真聖在發現這個情況之後,本來也是打算放棄的。
但他隱隱中感覺到自己跟易乾坤有那麼一點師徒之緣,而且敏銳的第六感又告訴他,這個弟子的天資不能看最壞的情況,要看最好的情況。
如果這樣算來的話,易乾坤最好的情況就是天資上佳,達到飛升期修為完全沒問題。
於是,他沒有再猶豫,直接選擇了易乾坤作為自己的親傳弟子。
反正到了最後如果這個徒弟真的不成器,修為上不了化神期,甚至上不了元嬰期,那麼壽元應該也不長,以他現在的修為和壽元,他也可以罩著這個徒弟一輩子,無非就是找一個免費的勞動力幫他管理山頭,他包吃包住而已。
當然,若是易乾坤足夠爭氣,修為能達到飛升期甚至是渡劫期,那他這個當師父的也臉上有光,說不定還能跟著徒弟吃香的喝辣的。要是易乾坤再有本事一些,能混個掌門或者長老來當,他這個曆來低調的人,也能在門派史上留名啦。
雖然他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賭,但比起被選剩的其他弟子來說,易乾坤至少還有賭的可能。
看到南銘真聖的選擇,其他真聖都嚇了一跳。
雖然他們挑選結束後,剩下的這些個弟子,統稱為歪瓜裂棗也不為過,但矮個裡拔高子,有那麼兩三個,用丹藥催一催,也還是勉強能上到化神期修為的,何至於選擇易乾坤這種天資模糊不清的?
選也就選了,先拿來當個記名弟子觀察一番也好,何至於直接就收為親傳弟子了呢?
南銘真聖:至於,當然至於,要是隻收為記名弟子,萬一日後你們發現他有潛力,直接把他從我手上挖走怎麼辦?
如今,易乾坤連續晉級進階,直接達到了元嬰初期的修為,哪怕以後都停留在元嬰初期,有今天這次的連續晉級進階,也足夠他這個當師父的揚眉吐氣了。
更何況,有神器琉璃盞的加持,以及三位祖師爺看向易乾坤時一臉讚賞的表情,這個徒弟也不可能隻停留在元嬰初期的修為。
等到大殿內的靈氣全都消散之後,地藏王菩薩笑著問道:“應該沒有人要晉級進階了吧?”
眾人默然。
他們倒是想啊,但晉級進階這種事情,是想了就能做到的嗎?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都散了吧,讓我們四個老家夥自己聊一聊,你們該乾嘛就乾嘛去吧。”地藏王菩薩樂嗬嗬地說道。
於是,秦廣王便帶著南銘真聖和易乾坤師徒倆回到了自己的山頭,佑峰真聖和其他九位長老也回到了各自的山頭處理事務。
白錦瑟想了一下,還是帶著楊慎行他們先回到這幾天暫時居住的洞府裡。
易乾坤站起身來,卻覺得手裡一輕,之前捧在掌心的琉璃盞已經沒了蹤影。
他一臉疑惑地望著地藏王菩薩和獅駝嶺的三位祖師爺。
大大王剛想像地藏王菩薩那般笑著回答,又怕嚇到獅駝嶺如今最有前途的弟子,便隻能用他覺得最溫和的聲音回答道:“神器自有它自己的使命和去處,你不用擔心。”
這話若是由地藏王菩薩來說,是有那麼幾分玄妙的意味在裡麵的,但如今由大大王說出來,就隻剩下恐怖了。
易乾坤點了點頭,對著四位祖師爺深深一揖之後,趕忙回轉過身跑到了南銘真聖身後,仿佛慢一瞬就要被壞人抓走似的。
白錦瑟跟秦廣王商量了一下,決定回到京都去,再上演一番從京都回陰曹地府的戲碼。這樣,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現在師門了。
畢竟除了白錦瑟這個隊長以外,四個隊員的修為都已經提升了,隊伍需要重新評估戰鬥實力,相互之間的配合也需要再磨合一下。
就像易乾坤作為隊伍裡唯一的一個力量攻擊型修士,之前修為還在金丹中期,針對某些怪物可能無法一擊斃命,這就需要其他隊員的召喚獸再幫忙攻擊一下,或者是楊慎行再補充一下。
但現在他的修為已經提升到了元嬰中期,可以將某些怪物一次性乾掉了,就不需要彆的輔助了,那麼這些召喚獸就可以調整去執行彆的任務。
同樣的,姚仲楨的修為從金丹中期提升到金丹後期,之前一些無法封印的怪物,或許現在就能成功封印了。
怪物被封印之後,有些不能施放法術,有些不能進行物理攻擊,有些甚至都不能動彈,針對這些怪物,也不用分出心思去處理了,那麼大家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彆的地方去。
而這些,都是需要在打怪時重新研究、商討、配合的。
眼看著女媧神跡秘境開啟的時間越來越近,留給白錦瑟她們的時間也不多了,所以剩下的這段時間裡,大家都不會再去做彆的,隻會一心一意地修習和外出打怪。
秦廣王自然是讚成白錦瑟的做法,所以跟佑峰真聖打了個招呼之後,親自帶著小徒弟和她的三個小夥伴去到秘密通道入口,送她們四人回京都。
至於易乾坤,切磋交流的目的達到了,修為提升了,那麼南銘真聖作為師父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把徒弟留在秦廣王的山頭之後,他繼續進行著他的外出曆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