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大白鯊》電影的相關事宜後,楊文東又去拜訪了派拉蒙的總部,與其協商了下最近的合作;
原本楊文東想著激進一些再合拍幾部電影,讓香港的一些其他華人演員也有點機會,雖然說達不到李曉龍的高度,但至少也能嘗試一下在歐美電影圈露個臉,最終也可以市場選擇一下看看誰合適在這邊拍攝;
站在楊文東的角度,固然李曉龍已經出名,但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籠子裡,還是風險太大了點,香港那邊能夠多幾個小紅的演員,也是好的,且好萊塢收益巨大,一旦成功了,那就更能刺激香港的電影市場了。
隻是因為如今經濟危機還沒有好轉,派拉蒙的ceo在這方麵還是比較謹慎,電影也不多,楊文東最終也隻能作罷,協商了下,安排一些華人過來參與一些不重要的配角;
這種沒有什麼劇情的角色是不可能產生名氣的,演的再好也不行,隻能說,讓香港的一些演員先了解一下好萊塢,參與一下,也能有點經驗,避免以後真的有重要角色時,因為一些不了解而發生問題。
隨即,1月底,楊文東便乘坐私人飛機返回了香港,馬上過年了,這些年來,無論商業有多忙、涉及到的規模有多大,在過年期間,他還是要回香港與家人一起過年的;
萬事皆以健康與家庭最重要,錢什麼的,早就夠用了,如今也不過是自己的一個追求罷了。
2月10日,除夕:
楊文東與家人一起做著晚餐,這是楊家的傳統,在過年的時候,晚上的飯菜自己人做,也算是給自己一點事情,要不然,天天什麼都不做,人反而會閒的發慌,甚至可能還會有些抑鬱。
做菜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多看幾次基本上也就會了,隻不過做的多好吃,那就是看水平了;
楊文東做了一個糖醋排骨、紅燒鯿魚、芹菜炒蝦仁、白菜豆腐,蘇依依、白家姐妹也是各自有著自己的手藝,且也都比楊文東強不少;
到了傍晚,十幾個菜也就出來了,這也足夠一家人吃了,6點,四個大人以及8個小孩,分彆坐在了位置之上,這也是楊家目前的所有人了。
這些年來,蘇依依以及白家姐妹一共生下8個孩子,五男三女,最大的蘇誌文已經13歲,上初中了,最小的女兒今年才不足兩歲,是白玉潔在73年生的。
有了8個孩子,對於楊文東來說,也足夠了,太多了反而會感情淡,這個數量,以他的精力也剛剛好,可以與每個孩子好好相處,父慈子愛,認真教育培養成才,也是楊文東未來的目標,甚至還要優先於賺錢,畢竟豪門也是需要優質繼承人的,秦始皇的確很厲害,但後代不行,整個秦朝就徹底廢了。
“來,大家喝一杯,今天我們破例喝點酒。”楊文東舉起酒杯笑說道。
一般情況下,楊文東是不喝酒的,也就一些商業招待上,才可能喝點度數低的,那種烈性白酒,他是碰也不會碰;
在他的眼中,很不喜歡酒桌文化,隻是這個時代乃至未來一代,還是會有這種陋習,沒辦法,也隻能適當喝一點,好在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還不會有人強迫他。
而家裡人,對於成人他不反對但不支持,孩子自然不行,而蘇白三人基本上也不喝酒,偶爾例外。
白玉姍笑道:“好啊,聽說去年的法國乾旱,葡萄產量低但甜度很高,這葡萄酒口味就會變好。”
“對,是有這種說法。”楊文東點頭道:“以後有機會,咱們可以去歐洲買個酒堡,專門存儲一些好年份的酒,以後可以用到。”
他自己是不怎麼喝的,再好喝的酒,他的興趣也不大,不過他不喝,可其他商人乃至於zz人士還是喜歡喝的,有些可能還嗜酒如命,那送一點好酒,也沒問題;
當然,華人可能還是喜歡白酒,以後有機會,可以去跟華潤要一點;
做好儲備就行,反正也不需要花多少。
楊家四人做的菜自然比不上五星級酒店的大廚,但個人做的家常菜,也有另外一番味道,孩子們吃的也還行,楊家雖然很有錢,但楊文東對於孩子的浪費管理的非常嚴,絕對不容許浪費食物。
“來,祝大家一直身體健康,孩子們茁壯成長。”蘇依依舉杯說道。
以楊家的財富,再說什麼發財之類的,就有些low了,對於豪門家族來說,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
楊家所有人也都是非常注重這方麵的,身邊也隨時跟著香港最頂級的中醫與綜合性西醫,自家還有一個醫院,這些投入,就是為了避免家人生病;
花費百萬美金,能夠避免一次發熱,對於超級富豪來說,都是劃算的。
楊文東也舉杯笑道:“好,大家的健康與安全最重要,我準備在海外也投資一些項目,跟健康有關係,說不定以後還能幫助到我們。”
“什麼項目?醫藥公司嗎?”白玉姍好奇問道。
楊文東道:“也算吧,主要是基因方麵,其實很多病,都是天生基因控製的,每個人生下來都會攜帶生各種病的基因,但好的生活習慣可能會讓病不發作或者晚發作;
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得什麼病,所以很難預防,如果提前知道,那就可以針對性防禦了,比如說容易得腎病,那就時刻關注再多喝水,就可能降低發病概率了。”
白玉姍問道:“聽起來很神奇,但感覺技術難度很高吧?”
“對,難度非常大,可能十年也不一定能夠出成績,但我們也還年輕,肯定是可以等到,我們以後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孩子,都可能會受益。”楊文東接著說道。
其實前世21世紀的時候,就有這種技術了,很多富豪及明星都可以做這方麵檢查;
不過也隻能針對部分常見病,罕見的還是很難的,人類基因太複雜了,憑借人類科技想完全了解,估計自己活不到那一天;
但自己有生之年能夠查常見病也足夠了,自己後代能夠查的更多,那也比沒有強多了。
至於經濟收益,這些也會有一點,但不重要,投資這些,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健康。
蘇依依道:“要是真的能這樣,那還真的好啊。”
“等著吧,遲早有一天會實現的。”楊文東笑說道。
基因技術,也是20世紀後期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其對人類的幫助堪比航天;
雖然說轉基因農業被很多人吐槽,但這也隻能說跟鋼鐵一樣,那是人類將其做成了槍炮,而不是汽車,不能怪技術本身,至少轉基因棉花,肯定沒壞處
不過因為這種技術他也不懂,所以就安排專業人士去談,開始投資的也不是很多,他自己也就沒參與了,等哪一天哪一家做出成績,需要更多資金的時候,那他才可能會出麵。
白玉潔也道:“真這麼厲害,那以後富豪豈不是不容易得病了?”
楊文東搖搖頭道:“不至於,本身肯定有準確率問題,技術方麵也會有問題,有些病也並非絕對基因控製的,後天也有可能;
但無論怎麼樣,隻要技術成熟,那富豪群體肯定能夠降低一點生大病的風險了,有錢人本身也就享有更多優質社會資源,這也是現實。”
彆說預測疾病,就是很多有錢人得了普通人治不好的重疾,也可能有方法治好,或者說至少能夠高質量的生活更長時間;
但有些也不行,比如胰腺癌、膽管癌、小細胞肺癌、膠質瘤這種癌中之王,什麼富豪得了都得死,但還是那句話,很有可能,還是能夠活的更久的。
前世的喬布斯算個例外,這家夥的病其實本身早期是能夠治好的,但不聽醫生團隊建議,自己瞎搞,導致癌細胞擴散,可也還是活了比普通人更久時間,從他演講工作強度來看,生活質量也不錯,甚至如果不是太投入蘋果工作之中,那可能還會存活更久。
“嗯”白玉潔點點頭。
楊文東笑了笑,也沒再說什麼,人類社會比自然界要好一點,但仍然是強者享受更好的東西,任何疾病的治療方法,早期都是成本極高的,也隻有富豪才能享受到;
但意義是絕對存在的,畢竟多少年後,任何治療方法或者藥物專利過期後,還是會普及大眾的;
前世《我不是藥神》中的情節,其實沒有任何人有對錯,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對
2月17日,初七,楊文東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方先名第一個前來彙報:“楊生,這是去年我們金融公司的財報。”
“嗯,我等會再看。”楊文東沒有在意,道:“你對全球的醫藥公司,或者說研究基因的公司,有了解嗎?”
“醫藥公司?我倒是知道一點,但基因方麵,我就不清楚了。”方先名連忙搖頭道。
楊文東點頭道:“那你去查一下,看看哪些小醫藥公司或者大學在研究這方麵的技術,然後再給我彙報。”
以現在香港的技術,就是電子產品能單獨搞出楊文東需要的,都很難,更彆說複雜的生物製藥技術了;
要知道,前世的內地在21世紀20年代身為工業,全球64個尖端科技57個第一,但在生物製藥技術這一塊,還就是比歐美差不少,這一塊的技術含量太高了,投入也是巨大的,需要大量的頂尖人才。
當然,這也不能怪內地,而是有客觀因素導致實在是發展緩慢;
老美的醫藥技術那麼牛逼,最強大的就是在於其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市場,整個美國三四億人口,被醫療與保險財團聯手壓榨,巨額的財富最終流入了醫藥行業,這自然就有了強大的研發動力;
其他國家,即使有巨頭,也非常依賴美國市場。
而內地自然就不太行了,沒有足夠大的市場,就發展緩慢,加上藥物這種東西,人們更天然的相信優質品,海外藥質量更好,任何人再支持國產品牌,也不敢支持重病藥物
不過現在還是70年代,以後改開之後,內地也會有一些這方麵的研究,或許還有一些機會,雖說肯定還是比不過歐美同行,但能夠分杯羹,那也是不錯的。
方先名腦中記下後,便道:“好的,楊生,我這就安排人去歐美調查。”
“嗯,看看有沒有擅長這方麵的華人。”楊文東接著說道:“如果有做項目的,也把項目內容記下來,我看看再說;
同時也要想辦法從這些公司或者大學機構裡挖幾個人過來,我也需要這方麵的人才。”
方先名驚訝問道:“楊生,您是準備進軍醫藥行業?”
“沒這個打算,至少現在還不行。”楊文東搖搖頭道:“但我準備有機會的話,會適當投資一些有潛力的醫藥公司,這就需要專業的手下了,不然你和我都不懂,隻能根據一些資料記載來決定,錯誤率就太高了點。”
醫藥行業,或許以後非常有錢了,同時內地改開之後有足夠的人才,那自己也可以試試;
畢竟即使是未來21世紀,很多時候的藥物研究也都是從植物中提取,而在應用植物這一塊,華人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所欠缺的不過是提取手段、設備、資金等等,而這些自己是可以提供的。
當然,還有各種試驗等等,這些也都是巨消耗資金、資源與時間的,但改開後的內地,在這裡做這些試驗也是劃算的,人工成本很低,試藥的動物包括猴子,野外應該也有,實在不行就在國內養,還可能可以出口創彙;
但目前來說,還是要以投資為主,而這個行業,他穿越者的優勢就沒了,純粹就是資本屬性的投資,目的也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那自然就需要專業人士輔助了。
“好的,我會安排人去詢問的。”方先名也鬆了一口氣;
雖然他不做生物製藥產業,但他也對這個行業有一些了解,其燒錢之快,堪比造汽車,甚至還要更快,長興集團固然是香港第一財團,但進入這個領域,還真不夠看,更彆說自己集團也沒人啊!
楊文東想了會,又道:“小型生物公司的具體資料想查起來應該也不容易,你先將這些公司的名字給我吧,我先大概了解一下。”
雖然對於前世生物製藥公司的具體信息不是很了解,但頂級巨頭他還是知道一些的,如果有一兩家現在規模小或者中等,那自己說不定還能想起來,然後就有一點投資的機會了。
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