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話事人 > 第七百三十三章 第五次什麼?(求月票!)

第七百三十三章 第五次什麼?(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萬曆二十一年春季,倭寇徹底龜縮在以釜山為中心,從晉州到蔚山的慶尚道南海岸一帶。

李如鬆第一兵團三萬人抵達北邊星州一帶,牢牢的從北向南,在正麵擠壓著倭軍的空間。

麻貴第二兵團一萬四千人抵達東邊的慶州,與蔚山倭軍對峙。

李昫第四兵團一萬五千人抵達西邊的南原,距離晉州倭軍一百多裡。

如今前線形勢逐漸明朗,後方冊封、開礦等事宜也基本安排妥當,林天帥便也準備啟程南下。

這時候還沒到崇禎末世,像林天帥這樣熱衷於親臨前線的文臣確實罕見。

為了第五次啊不,為了消滅倭寇、再造藩邦的心念,天帥也是老賣力氣了。

在這時候,水師副總兵陳璘帶著數百艘戰船、一萬三千兵力,從東南趕到了朝鮮國。

不算截止到目前的戰損,入朝兵力有李如鬆第一兵團三萬八千人,麻貴第二兵團一萬七千人,董一元第三兵團一萬人,李昫第四兵團一萬五千人,陳璘水師一萬三千人,經略三標營六千人。

合計總兵力已經達到九萬九千人,四舍五入說是十萬大軍也不過分,而且是實打實的十萬戰兵。

限定在近百年的時間裡,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規模了。

不過打到目前,經過平壤、鹹興、吉州、碧蹄館、漢城五場規模較大的戰役,天兵已經犧牲了五千人左右,其中小一半是李大將在碧蹄館奉獻的。

卻說水師主將陳璘在距離漢城隻有八十裡的仁川登陸後,便立即趕到了漢城西闕,拜見經略大臣林泰來。

幕府隨員崔五魁在西闕大門迎接陳璘,以表示經略幕府對這位海軍主將的重視。

陳副總兵笑眯眯的遞給崔五魁一個小袋錦囊,晃動間響著清脆悅耳的金屬碰撞聲音。

麵對這見麵禮,崔五魁稍微猶豫後就接了過來,然後提醒道:“林公近期比較喜歡被尊稱為大帥,而不是經略公或者軍門。”

陳璘對崔五魁拱了拱手,就上堂去拜見林泰來。

林大帥坐在案後,淡淡的說:“陳將軍來得有點遲了。”

陳璘陪著笑臉說:“帶來了一些看著還算新鮮的小玩意,供大帥賞玩。”

林大帥不說話,陳璘就當是默許了,便招呼著親兵抬了一個箱子進來。

打開後,裡麵是滿滿的一箱子銀幣,林大帥抓起一枚銀幣細看,上麵刻有鷹形狀的圖案。

陳璘解釋道:“這是近些年從外洋流傳進來的鷹洋,一枚含八錢銀,製作還算精美,鬥膽送給大帥幾箱賞玩。”

林泰來當然知道,半世紀前西班牙人攻略拉美尤其墨西哥後,攫取了海量的白銀,並且以此鑄造銀幣,這種“鷹洋”就是很經典的樣式。

其後在海上貿易中,又有海量白銀以鷹洋形式通過貿易流入了大明。

今天是林泰來穿越以來,第一次親眼看到鷹洋的實物。

近年陳璘以水師副總兵官職,鎮守漳州、汀州,看來沒少賺啊。

自從寧波海貿衰落後,漳州月港就是近幾十年來最大的海貿港口。率領水師在這種地方鎮守,油水可想而知。

拿著銀幣,林大帥忽然又心有所感,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在蘇州也鑄造具有林氏特色的“白銀貨幣”?一兩銀子一枚銀元?

朝廷名義上的官方貨幣是銅錢和寶鈔,無論把白銀鑄造成什麼形狀,在理論上應該不違法。

大明很多領域都是這樣,經過二百多年的變革,很多國朝初年定下的製度都成了紙麵上的名義,與現實已經完全是兩回事了。

比如著名的“官員與士子不得狎妓”這條禁令,現在還有人維持嗎?

所以白銀鑄幣,隻要彆太過招搖的弄出“林大頭”到處用,應該就沒事

看著大帥拿著鷹洋沉吟半晌,陳璘心裡突然有點慌,不會是出什麼問題了吧?

無論大帥喜笑顏開還是義正詞嚴的嗬斥幾聲,那都沒毛病,但拿著鷹洋發呆是幾個意思?

這鷹洋不就是銀子嗎?有什麼可發呆的陳璘也不敢出聲,就站在下麵等。

過了一會兒,林大帥終於思考完畢,放下了手裡那枚鷹洋。

然後和藹的對陳副總兵說:“你來的正好,倭寇盤踞南海岸,如想全殲倭寇,正需要你們水師出大力。”

剛才還是“陳將軍來得有點遲了”,現在就是“來的正好”。

銀子多少並不重要,難道全麵掌控了蘇鬆工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工程建築業、金融業的林大帥,還會缺幾箱鷹洋嗎?

重要的是其中表現出來的態度,林大帥是一個很重視態度的人。

而後林大帥又吩咐說:“你們水師的任務主要就是兩條,第一,徹底斷絕倭軍回國退路;第二,掐斷倭軍的海上糧道!

如果想以最小代價全殲南方倭寇,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在完成上述兩條任務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對倭軍本土進行一定威懾。”

陳璘毫不猶豫的保證說:“定然完成大帥軍令!”

對陳副總兵這個表態,林大帥還是比較相信的。

彆看倭寇為征朝號稱動用船隻數千艘,但大部分都是運輸船,不運兵的時候隻能在港口空放著。

真正的水軍隻有九千多人,戰船號稱七百艘。

而且在這個時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倭國的造船技術彆說不如大明,連朝鮮國也不如。

倭國戰船的堅固、防火等方麵的屬性,全麵不如大明和朝鮮。

為什麼朝鮮軍全麵無能潰敗的情況下,朝鮮水師名將李舜臣能大出風頭並被大吹特吹?

主要就得益於朝鮮國水軍在技戰術方麵的優勢,確實能在海戰中擊敗倭國水軍。

但無論如何,朝鮮水軍還是上不了岸,規模也不足以進行完全的海上封鎖。所以終究無法扭轉戰局,取得戰略性的勝利。

海軍的專業性太強,林大帥隻能將水師的直接指揮權委托給陳璘,無法像對待李大將那樣拿捏。

不過還是要“紙上談兵”幾句,以凸顯自己的能力,在陳璘麵前樹立威信。

這是很多領導的“馭下之道”,並非林大帥獨有。

於是林大帥侃侃而談:“倭國船隻中,最大的叫做安宅船。按照倭國之習慣,為設置很多射擊孔,船幫建造的很高。

所以這種戰船有三種弱點,一是吃水深,轉向極為不便;二是重心較高,目標較大;三是木結構太多,非常易燃。”

陳璘“嗯嗯啊啊”的應付著林大帥的“指教”,心裡想道,大帥可能略懂一二?

好不容易等到林大帥講話的間隙,陳璘趕緊說正經事,請示說:

“聽說朝鮮國有水師名將李舜臣,去年率領數十艘戰船打贏過兩三次海戰。

是否可以與李舜臣合作,聯合起來一起在海上掃蕩倭寇?”

林大帥眼神古怪的看著陳璘,讓陳副總兵心裡又開始有點發麻。

來之前聽說林大帥閒著沒事時,經常殺朝鮮文武官員玩。難不成李舜臣也在名單上了?

“你怎麼想著要聯合李舜臣?”林大帥問道。

陳璘解釋道:“去年李舜臣與倭軍水師打了幾場,至少有一定經驗,對水情也熟悉。”

林大帥非常明確的指示說:“不要與朝鮮國水師合作,我們大明水師自行作戰,讓他們自生自滅就好了。”

見林大帥這種非常排斥合作的態度,陳璘好奇的問道:“鬥膽敢問,其中可有什麼緣故?”

林大帥便答道:“你也不想在幾百年後,彆人都說你陳璘在李舜臣的指揮下作戰吧?

你也不想在幾百年後,李舜臣被評為古今第一名將,而你陳璘卻默默無聞吧?”

陳璘:“?”

大帥你這是說什麼笑話呢?聽起來並不好笑。

林大帥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你信不信,我的雙眼能看到一些未來。”

陳副總兵想道,如果從純粹文藝的角度來說,林大帥你這笑話的水平確實很低啊。

林大帥不知道陳璘的心裡活動,又繼續補充說:“他們水師的實力也就那樣,去年一開始李舜臣確實打贏了三次海戰。

不過每場平均擊毀倭軍水師戰船也就二十艘吧,倭軍戰船總數是七百。

然後李舜臣就飄了,開始大舉進攻倭寇根據地釜山浦,結果大敗而歸,他本人差點就回不來了。

所以不跟他們合作,對我們也沒什麼影響,反而避免了很多麻煩,何樂而不為?”

話說到這個地步,陳璘應聲道:“是,謹遵大帥軍令。”

“另外朝鮮國西海岸雖然海岸線很長,但浪潮落差太大,能作為良港的地方反而不多。

故而你在行船往來時要順便勘察,看看在朝鮮國西南沿岸有沒有適合作為大型海港的地方。”

這都是小事了,陳璘一口答應下來,於是這次會見算是賓主儘歡。

之後將帥便各自行動,陳璘率領水師從海路南下,先要在全羅道尋找合適的港口作為基地。

林大帥則命令董一元的第三兵團一萬兵馬留在後方,負責守衛從開城到南方前線道路的安全,還有王京漢城的防衛。

同時命令經略三標營之一的吳惟忠營三千人也留下,負責保護金順嬪和順和君前往平壤。

而林大帥本人率領達雲營、葉邦榮營,急速南下,趕赴最前線。

穿越忠清道,就進入了位於半島最東南的慶尚道北部地方。

此時慶尚道北部都已經被倭寇放棄,北線的李大將本營駐在星州。

在後世,其實星州旁邊的大邱更出名,乃是南棒國的第四大城市。

聽聞大帥又又又來和第一兵團彙合,並且已經進入星州城,李大將便前往經略行轅拜見。

待李大將進入白虎堂中,便見正中掛著大地圖,林大帥麵朝地圖,麵無表情的負手而立,一動不動的仿佛陷入了沉思。

走得近些就能看出,大地圖乃是朝鮮國最南部慶尚道、全羅道的形勢圖。

這很正常,未來階段的戰爭不會超出這兩道的範圍。

見李如鬆過來,林大帥就先開口,不容置疑的說:“我決定了,第一,要在冬天之前結束戰爭!

第二,在保證這個時間的前提下,儘可能以最小代價獲取最終勝利!”

李如鬆完全讚同道:“確實應該如此!”然後又好奇的問道:“方才見軍門觀地圖入神,可有所得?”

林大帥指著地圖說:“如今倭寇收縮到南海岸一帶,我軍已經從北、東、西三線合圍倭寇。

有沒有可能在北線詐敗,誘使倭寇進占大邱?”

李大將疑惑不已,這想法是腦子有毛病嗎?

為什麼要莫名其妙的詐敗?為什麼要誘使倭寇來占領大邱?這有什麼意義?

再說倭寇現在總體戰略就是收縮死守,也未必樂意拉長戰線啊。

出於對林經略的尊重,李大將沒有說什麼,隻用沉默來對待。

林大帥手指頭換了個方向,又道:“不行麼?那麼在西線,有沒有可能在南原詐敗,誘使倭寇前進到全羅道占據光州?”

回應林大帥的還是沉默,李大將不想對這種依舊腦子有坑才能想出的方案表態。

林大帥滿臉都是遺憾,唉聲歎氣的說:“西線也不行?那就隻有東線的蔚山了。

這裡倒是不用詐敗,蔚山本就是倭寇占據的前線,直接去打就行。”

李大將忍無可忍的質問道:“軍門你的作戰意圖到底是什麼?為何一會兒北線大邱,一會兒西線光州,一會兒又是東線蔚山?”

林大帥解釋道:“為了尋找一個最好的第五次第五次第五次大會戰地點。”

李大將明顯不信,冷笑道:“第五次什麼?你確定說的是會戰?而不是那個老登什麼的?”

林大帥進一步解釋說:“前麵已經有平壤、鹹興、吉州、漢城四次大會戰,這次不就是第五次?

如果你非要把碧蹄館之戰算上,那說這次就是第六次也無妨。”

李大將:“”

絕交!絕交!必須絕交三天!

林大帥又看向地圖,目前就差一次先登,便能獨步古今了。這麼榮耀的時刻,當然儘可能要選個有紀念意義的地點啊。

在這張半島南部地圖上,有後世南棒國的第二大城市釜山、第四大城市大邱、第六大城市光州、第八大城市蔚山。

可以說,在後世略有知名度的地方就這四個。

最有名的釜山是倭寇在半島的老巢,目前並不處於前線,現在不可能觸及。

而大邱和光州在己方手裡,詐敗誘敵再奪回也不現實,那麼當前唯一有可能攻打的就是知名度最弱的蔚山了。

唉!林大帥心裡多少有些遺憾,蔚山還是不太配得上自己的赫赫武功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