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話事人 > 第五百三十章 不斷升級

第五百三十章 不斷升級(1 / 1)

推荐阅读:

以徐璠在本地的名望,開口招呼一聲,自然就有一批人站了出來。

而且還都是具備一定地位的有力人士,一般人根本沒資格與徐璠一起去府衙施壓。

徐璠正準備走時,看到馮時可站著不動,詫異的問:“馮老弟!為何不與我同去府衙?”

雖然你馮時可剛才一直在指責林太仆,但這屬於本地內部矛盾。

可是你馮時可如果不願意付出實際行動,一起向府衙施壓,那可就等於是自絕於本地人了!

馮時可興趣缺缺的答道:“你們之前沒有與林九元直接打過交道我敢肯定,去府衙也是白費工夫,所以還去乾什麼?”

眾人:“”

雖然林太仆可能犯了左傾盲動主義錯誤,但老馮你這右傾投降主義也要不得好不好?

馮時可無奈的長歎道:“罷了罷了!雖然明知是無用功,但還是跟著你們走一遭吧!”

此後這些鄉宦縉紳離開府學前往府衙,很快就見到了知府徐貞明。

對地方官而言,這種一堆本地士紳上門施壓算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之一了。

徐璠對徐知府痛心疾首的說:“一名農婦辛苦織布,每年積累所得不過三十匹。

全仰仗秋冬出售,改善家用,此為關係全境百姓之生計也!

如今強鄰在側,斷絕我郡交通,外地客商不得入,本地船隻不得出。

致使上千萬布匹積壓在境內,百姓一年辛苦付諸東流,府君無動於衷否?”

徐貞明像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一樣問道:“為什麼蘇州人會截斷航道?”

徐璠儘力解釋說:“隻是發生了一點誤會但不能因為些許誤會,就影響百萬百姓的福祉啊。”

“太常公所言極是!”徐知府非常讚同徐璠的話,然後非常有行動力的說:“本官立即移文函告蘇州府,請蘇州府衙著力解決這個問題!”

徐璠也不吝嗇溢美之詞,“府君待百姓慈惠如父母,為本郡鄉親多謝府君了!”

徐知府再次讓仆役上茶,然後率先端起茶盅,這是想結束談話的意思了。

眾人:“?”

這就完事了?隻給蘇州發個文就結束了?下麵呢?

大家都是做過官的,誰不知道隻說“發文”那就是糊弄人!

徐知府看著大家,莫名其妙的問道:“還要本官做什麼?”

徐璠不得不說:“隻發文給蘇州,遠遠不足以解決問題,還需要多拿出些舉措。”

徐知府忍俊不禁的輕笑道:“你們說的這個事情,是商業方麵的事情,那不妨在商言商。

本官就問一句,如此繁庶的鬆江府所繳納的商稅全加起來,能有二萬兩嗎?

本就是區區末業,又隻交這麼點銀子,還指望府衙能為末業做多少事情?”

麵對知府的歪理,眾人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全府每年幾百萬的商業流水,衙門商業稅還不到兩萬,玩什麼命啊!

在大明,商業稅收就是這麼可憐!不說比例很低,那也是可有可無吧。

然後徐知府又適當的表示出了為難說:“就算是一群強梁盜匪占據水路,截斷航道,那也是在蘇州府境內啊。

我們鬆江府組織了民壯又怎樣,也無權跨境剿滅,這是體製問題,本官也毫無辦法。”

徐璠答話說:“那就上告給巡撫”

徐知府拍案道:“說得對!本官同時也給巡撫發文!等待上官處置吧!”

麵對一個官僚的輾轉騰挪連消帶打,眾鄉紳居然沒有更好辦法。

從府衙出來後,有人憤然道:“我就不信,蘇州那邊真敢一直封鎖水路!耗下去誰也討不了好!”

馮時可幽幽的說:“你彆不信,他們真敢。如果耗下去,也是我們鬆江府先熬不住。”

那人便不滿的說:“你怎麼又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馮時可選擇用事實說話:“伱難道沒聽說,蘇州府的棉布價格漲了一倍?

雖然蘇州府棉布產量遠不如鬆江府,但也有幾百萬匹外銷,售價翻倍他們肯定高興壞了。

聽說連蘇州府主打產品絲綢的價格,也莫名其妙的被帶動上漲。

那些攜款來鬆江府采購棉布的外地客商,如果不想白跑一趟,就隻能在蘇州府花錢采購了!

所以你說他們和我們之間,到底誰先熬不住?”

眾人:“”

鬆江府天下雄郡,經濟上傲視海內!

男耕女織,每年產糧一千五百萬石!棉布四千萬匹!

總量吊打老三常州!人均超過老大蘇州!他們對此發自內心的引以自豪!

怎麼今天才發現,還能被人隨隨便便就拿捏製裁了?

徐璠對其他人說:“看來正如馮時可所言,最簡單省事的法子,確實就是讓林太仆低頭了。

讓全郡百姓陪著林太仆死磕到底,似乎也不妥當。”

就像他爹徐階當年遇到嚴嵩時,該服軟就服軟。

看彆人沉默著不說話,徐璠又對馮時可問道:“林九元可曾有什麼條件?”

馮時可答道:“林九元說,新吳會社剛開張,計劃主營的吳淞江航運業務還開展不了,所以目前什麼業務都沒有,急需打開局麵的業務。

所以林太仆家所有佃戶產出的棉布,從今年開始,全部歸新吳會社統購統銷。”

這時代的棉布生產和絲織品生產看似都是紡織業,其實完全是兩種模式。

絲織品是工場模式,一台大絲織機往往需要人操作。

而棉布生產則是地地道道的“小農經濟”,一台紡車單人就能操作,織布都是家庭婦女在家乾。

所以棉布生產某種程度上,仍然是依附於土地,算是農戶的主要副業。

林泰來這個“統購統銷”條件,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眾人便又來到城郊素園,對林太仆進行勸說。

此時林太仆比剛受傷那時還憔悴了許多,大概是這幾天完全睡不好的緣故。

因為林太仆無法理事,所以林家的事務就暫時由弟弟主持。

“不可能!”林二爺想也不想的拒絕了談和的條件。

他們林家名下佃戶一年出產二十萬匹棉布,這麼大的生意怎能白給彆人?

徐璠問道:“那你說此事怎麼解決?”

林二爺咬牙道:“你們不用管了!我們林家自然有老辦法!”

徐璠沒有再細問,起身就走。彆的人同樣裝著什麼都不知道,紛紛準備離開。

林太仆你要是能擺平林九元,大家樂見其成,你要是擺不平,那就再說。

對於林二爺所說的“老辦法”,大家都能猜出幾分,畢竟都是地方大戶豪強,有很多共同思維。

現在可是農閒時候,聚集起一兩千、兩三千依附於本家的佃戶莊丁,並不是什麼難事。

砸個衙門,攻打縣獄,也不是什麼不能做的事情。

激起民憤引發民變,這不是新鮮事,隔壁蘇州府近幾年都發生過很多次了!

隻有宅心仁厚的馮時可勸了幾句,但林二爺並沒有領情,反而對馮時可說:

“知道馮兄你與那林九元交情好,但我們的動作並不怕被林九元知曉!

如果林九元不想失控,就主動從縣獄離開,彆在那裝著受委屈了,回蘇州府去!”

林二爺的算盤大致就是這樣,如果林九元害怕,主動跑了,那就戳破了受屈坐牢的謊言。

如果林九元膽子大還不走,那就直接綁了當人質。

被激怒的亂民什麼事都乾得出來,連巡撫都敢圍攻,更彆說一個林九元了!

畢竟這裡是鬆江府,不是蘇州府,利用主場優勢是每一個豪強都必備的素養!

馮時可並不願意看到林泰來和本地鄉親衝突升級,便把林太仆家召集人手的消息告知了林泰來。

他本意是想著,勸林泰來“暫避鋒芒”,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但他沒想到,林泰來依然住在縣獄裡不出來,仿佛完全不認為縣獄是客場死地。

熟悉江南地區的都知道,由於人口太稠密,很多地方城裡城外連為一體,城防變得幾乎沒有。

數日後,出現了兩三千人聚集在縣衙左近的街道上,高喊著驅逐九元賊的口號。

不知道是誰發了號令,這兩三千人一起衝向了縣衙西邊的縣獄。

在大明的地方生態中,一般情況下那些隸屬於官府的衙役、民壯,亦或是本地的衛所駐兵,是不敢當場對這樣的“亂民”動手的。

除非得到了來自上級的死命令,必須嚴厲鎮壓。

亂民並不可怕,能組織起起亂民的人才讓衙役、民壯、駐兵害怕的。

這次也沒例外,兩三千亂民一口氣衝過了縣衙前院,來到了西邊縣獄大門外。

因為性質的特殊,縣獄的外牆比普通牆壁更高更堅韌,防禦力更強。

亂民衝過來後,一時間無法翻牆,也沒能破開大門,攻勢出現了短暫的停滯。

隨即在有心人的指揮下,開始有人抬著準備好的梯子,往外牆上架起。

就在這時候,隻聽到縣獄裡麵一通鼓響,然後牆頭上出現了一排身穿紅胖襖的軍士。

每名軍士手裡都舉著弓弩,然後毫不留情的射向外麵。

因為外麵人群太密集了,根本不用瞄準,一時間亂箭飛舞,中箭人此起彼伏。

這些亂民本就是由農閒的農民聚集起來的,對這種情況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在大多數人心裡,就是跟著大夥過來鬨一鬨,真沒想到會被毫不留情的痛下殺手。

當第一批人中箭後,雖然也就十幾個人受傷或者倒地,但人群瞬間就炸窩了!

在這時候,又從縣衙外麵傳來了大喊聲,“官軍在此”的聲音隱約傳了過來。

於是亂民全部消失,就地變成了良民,所有人都扭頭奪路而逃。

已經在縣衙裡麵的,急忙往外跑;在縣衙外麵的,更能看清巷口來了大批官軍,直接從另一端巷口往城外跑!

縣衙外聚集的官軍卻沒有著急動手,隻是不遠不近的跟在亂民的後麵。

有一批主力亂民下意識的想去尋找主心骨,結果跑到了城牆外不遠處林家的素園。

而後大約有數百到一千名官軍也追著過來了,然後尾隨著亂民衝進了素園

今天這場亂民以及鎮壓鬨劇,直接震驚了所有抱著看熱鬨心態的人。

最糟糕的是,鎮壓亂民的官軍居然衝進了林家素園!

這讓所有本地大戶縉紳都感到了巨大的驚恐,失去了安全感!

所有人都在追問,怎麼會有這樣的官軍?這還是太平盛世麼?

幾位本地頭麵人物知道關鍵人物在哪裡,得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齊齊來到了縣獄。

林大官人摟著個美人,對眾人解釋說:“巡撫聽說兩府之間發生了糾紛,擔心我在鬆江府受害,會引發更不可測的後果。

所以特意從蘇州衛調了一千五百名官軍,以及從蘇州府征發了三百名民壯,前兩日來到鬆江府這裡保護我。

本來我以為這是多此一舉,沒想到竟然真會有人想要加害我,連攻打縣獄的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所幸有官軍保護,還能通過追擊亂民找到老巢,抓住元凶!

這可真是善莫大焉!我若遇害,兩府之間的血海深仇就很難化解了!”

鬆江府眾人:“”

從未如此深刻體會到成王敗寇的道理,誰贏了誰說話聲音就大。

本來大家有很多話想指責林泰來,但這時候說不出口了,因為沒有意義了!

在旁邊的徐知府似乎心有餘悸的說:“虧得巡撫有先見之明,否則本府罪過就大了!

我看鬆江府城這裡的守衛力量實在欠缺,應該向巡撫申請,仿照蘇州設置守備職務,並組建守備營。”

林泰來答道:“確實應該加強守備了,隨便就能讓人聚集兩三千人攻打衙門,實在不應該。

正好現在有蘇州衛一千五百軍兵在這裡,可以暫時借給鬆江府,充當守備力量。”

鬆江府眾人:“”

鬆江府的府城讓蘇州衛官軍來駐守,這是什麼展開?以後本地還有主權可言嗎!

難道從你林泰來打人開始,就籌劃這些了?

你是不是一直在故意挑逗著彆人,故意把事態不斷升級?

仿佛有無數信息衝擊著鬆江府眾縉紳的大腦,讓他們的思維運轉不過來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