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話事人 > 第四百六十章 鴻門宴(上)

第四百六十章 鴻門宴(上)(1 / 1)

推荐阅读:

親眼觀察完塞外形勢,林欽差便從東、西太平山的山口邊牆退回了張家口堡。

當晚,林欽差接受了張指揮的款待,回到住處時,又和新上任的巡撫王某進行談話。

“小王啊,你覺得當今的和議國策如何?”林欽差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王象乾心裡真嚇了一跳!

難道小姑丈內心屬於絕對鷹派,對和議不滿?

還是說年輕人自恃勇武,野心勃勃,為了建功,又想重新挑起邊釁?

念及此處,王象乾連忙說:“當初到宣府之前,我曾經翻閱過近些年關於宣府的文牘。

數年前有位巡按禦史計算過,與北虜右翼和議十五年來,大同、宣府兩鎮比起之前十五年,費用節省了一千一百二十八萬銀兩,這就是和議之功效。

此外邊民安定,生齒繁庶,蓄積漸富,皆為和議款市之利也。”

林欽差輕笑幾聲,仿佛是挑刺說:“那和議就沒有弊端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結果在曆史上,另一支蠻夷遼東女直崛起後,衰落的北虜完全遏製不住新蠻族,反而被遼東女直所吞並,最後大明也一起完蛋,這就有點黑色幽默了。

“這個叫來三兀的人選甚好!”林欽差欣喜的拍案叫道,此人一看就是反派人設!

張指揮又道:“還有個傳聞,因為來三兀距離北虜左翼很近,所以曾經混在北虜左翼裡麵,參加過對薊遼的攻擊劫掠。”

張指揮則負責籌備款待諸部頭目的宴會,而王巡撫回宣府鎮城,調集人力物力,開始在張家口堡邊牆外搭建臨時營地。

又過數日,便到了林欽差與喀拉慎部約定會晤和款待的日子。

一個右翼部落的頭領既想通過馬市獲利,又參與左翼的劫掠,你不當反派誰當反派?

在林欽差眼裡,張指揮這樣的人就像是老黃牛,工作或許不會有什麼“創意”。

另一個就是這次受冊封的白忽台,他是老把都的長子長孫,當今領主青把都的大侄子。

你隻管將你所知的情報告訴我,其他就不用你管了。”

乃是俺答弟弟老把都的後人,與中部集團關係也最為密切。

聽完介紹後,林欽差默默記住了三個關鍵人物的名字:

年邁的二叔領主青把都,家族長子長孫白忽台,有大反派之姿的三叔來三兀。

王象乾還真怕膽大妄為的小姑丈又搞出大事來,國策大方向不是開玩笑的。

而白忽台之所以能獲襲爺爺老把都的都督同知,就是三娘子向朝廷奏請的,大概是為了拉攏白忽台。”

宣府北邊麵對的虜部以喀拉慎部為主,下官所熟悉的,當然就是喀拉慎部。”

敲定了至關重要的反派人選,林欽差心裡大半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而且在和議之後,就有了更多人力物力整修邊牆邊堡。你今日所見的堡、牆,都是和議後新修過的。”

“為何要精確到一百六十二斤?”王巡撫好奇的問道。

林欽差更滿意了,這個反派設定實在太完美了。

除了青把都之外,喀拉慎部還有兩大勢力,應該都在覬覦本部領主之位。

從全世界潮流來說,也是以“下海”為時髦,在內陸幾千裡邊防互相打爛仗確實沒啥意義。

根據我判斷,她肯定不會加害我大明邊臣的,上差不需要擔心安全。”

張指揮:“”

喀拉慎部大小頭領二三十人,嘻嘻哈哈、說說笑笑的出現在轅門,然後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

張指揮回過神來後,又稍加思索,這才答話說:“喀拉慎部各頭領中,對朝廷最不恭敬的人應該是來三兀。

眾所周知,大明隻和北虜右翼達成和議,但仍和北虜左翼維持戰爭。

說到這裡,張指揮又梳理了一下信息,才繼續說:“喀拉慎部的內部情況也很複雜,老領主老把都去世後,因為長子早夭,所以次子青把都繼承了領主位置。

林欽差將數十名家丁全都帶上了,這時候他隻信任這些家丁,此外還有二百護衛官軍。

林泰來又問道:“那麼喀拉慎部裡麵,可有什麼適合立威的頭領?”

負責準備宴席的張指揮稟報說:“朝廷定下的款待標準是,各部酋長每人牛肉一斤,粟米五合,麥麵一斤,時酒一瓶,另外小菜油鹽醬醋及馬草折銀七分,柴炭折銀二分”

林泰來歎口氣,小王說的確實不錯,與北虜右翼和議確實是正確的國策,對大明也很有好處。

但青把都如今年邁多病,對部族掌控力下降,內部也是各種不穩。

過了十餘日,林欽差返回張家口堡,開始專心處理外交事務。

眾人目測這把大刀,長度約莫一丈,通體鋼澆鐵鑄,氣勢上十分驚人,不知到底多少重量。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五八

他很想問問,到底什麼叫“適合立威”?

林欽差又隨口道:“不管什麼活動,總要有個反派啊,不然何以彰顯主角?”

但誰又能想到,曆史會開個大玩笑呢?

大明目前國策是對右翼和議,同時挑撥分化北虜右翼和左翼,導致了北虜整體戰鬥力的衰弱。

他是喀拉慎部已故老領主老把都的第三子,現任領主青把都的弟弟,他的牧地在最東邊,緊鄰北虜左翼的察哈爾。

然後就是對“不確定因素”的預估,以及應對方案的製定。

林欽差隻管做指示和決策,以及養精蓄銳,具體事務都有彆人去忙碌。

而東部就是宣府北邊這一帶,緊鄰著更東方的北虜左翼,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喀拉慎部。

便又苦苦勸道:“況且和議又不等同自廢武功,朝廷並未放棄守戰,和議是建立在守戰基礎上的。

張指揮更不明白了,欽差大佬的思路實在太過於跳躍了,時不時的讓他感到迷茫和不解。

但隻要能明白細致的給出指令,他也能按照指令把事情做好,這不果然幫忙找出了完美反派嗎?

做事就像是打仗,作戰方案要儘可能細致,要儘可能把所有問題都想在前麵。

宣府鎮區雖然總麵積不算大,但也有十一衛和三個獨立千戶所,大點的邊城邊堡十多個。

大概因為距離馬市較遠,獲利不如其他幾個大頭領,所以來三兀平常對朝廷多有毀謗之言。

而且來三兀與喀拉慎現領主青把都之間,也頗有嫌隙,還曾經發生過衝突。”

中部就是豐洲灘、大板升城、歸化城一帶,是老順義王俺答自領的本部,如今歸了俺答後人和三娘子,主要麵對的是大同、山西二鎮。

張家口堡山口的邊牆的牆門打開,林欽差騎著馬從門洞裡來到牆外,這是他首次出塞。

張指揮猶豫著說:“如果遇到三娘子縱兵來挾,上差不妨從了,陪她耍上幾日。

張指揮也不說虛的,答道:“馬市設在張家口堡,下官自然就有了探聽北虜情報的職責。

林欽差不耐煩這些細碎事務,揮了揮手說:“知道了,把賬單給王軍門就行了!

另外每人多加一瓶酒,以及果脯一盤,算是本欽差優賞的,不過還是讓王軍門付賬!”

林泰來是巡閱整個宣府鎮的欽差,不可能隻在宣府鎮城或者張家口堡停留。

此後林欽差就離開張家口堡,繼續去其他地方巡視。

林欽差答道:“八十一斤的雙倍,不就是一百六十二斤?”

邊牆外數裡,在已經搭建好的臨時營地上,二十八宿軍旗迎風飄揚,一座大帳矗立在營地的中央。

應該說,這個國策還是比較高明的。

另外王巡撫還接了一件差事,就是安排軍匠煉造一把一百六十二斤重的大刀。

所以在虜部各頭領裡麵,如果有那種對我大明朝廷不甚恭敬的人,就可以用來立威。

看在林欽差眼裡,忍不住就說:“有話就放,何必吞吞吐吐!”

王巡撫和張指揮一起將林欽差送出邊牆,但張指揮卻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所以林欽差對張指揮繼續問道:“三娘子最近為什麼總是在這邊活動?她和喀拉慎部之間是什麼情況?”

張指揮答道:“此事說來話長,北虜右翼目前可以粗略劃分為西、中、東三大集團,西部集團是俺答兄長老吉囊的後人,主要麵對三邊、甘肅各鎮。

因為在轅門的中央插著一把堪稱雄碩壯闊的大刀,擋住了去路。

三娘子從數百裡外歸化城來到宣府邊鎮,一是為了就近獲得大明邊臣的支持,二就是為了尋求喀拉慎部的支持。”

一個就是剛才所說的來三兀,被上差定為反派的那個,青把都的三弟。

眼見林欽差這邊已經沒事,張指揮正要離開,卻又聽到林欽差問道:“馬市設在你這裡,想必你對喀拉慎部內情頗為熟悉?”

雖然草原強者為尊,頭領們大都自恃武勇,但都沒有見過如此有壓迫感的兵器。

這些蠻夷人物可能並不知道“下馬威”這個漢詞,不過此刻卻都理解出了同樣的意思。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