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話事人 > 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雲再起

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雲再起(1 / 1)

推荐阅读:

(因劇情需要,某些曆史事件發生時間微調幾年,問就是蝴蝶效應)

反正林修撰覺得自己的臉都被打腫了,剛才他還裝逼說,沒人能攔得住他講課。

結果轉眼就被皇帝教做人了,莫非這就是皇權社會的殘酷性?

剛才一直在訓斥林泰來的翰林院掌院陳學士,這時候又站了出來。

他攔在了錦衣衛官校麵前,高聲喝問道:“先說明白,究竟為何事?即便到天子麵前,也容我分辨!”

那錦衣衛千戶陪著笑說:“好叫學士公得知,皇上點了林九元為今年武會試的文場考試官,必須要進入貢院鎖住。”

眾人:“”

敢情錦衣衛來捉拿林九元,是為了帶進貢院當考官隔離起來,而不是關進詔獄小黑屋?

不知怎得,有點很可惜的感覺。

一般武會試時間在文科結束後的次月,比如三月份放了文科金榜,那麼現在四月份確實也到了武試時間。

武會試分文場和武場,其中文場考官是臨時點選翰林官去充任考試官。

林翰林畢竟是上屆武試第一名,皇上想林翰林為本屆武試的文場考官,也是很合理的。

無所謂了,反正武試一直也不怎麼被看重,各種不規範

等眾人回過神來,忽然一道巨大的身影閃現了出去,按住了那錦衣衛千戶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林翰林暴怒起來時,誰也攔不住,一邊打一邊罵道:“傳旨就好好傳旨,膽敢詐唬灑家!莫非是想嚇死你爹?”

陳學士無奈喊了聲:“林九元!若打死傳旨天使,當誅三族!”

林修撰這才悻悻的收了拳腳,他敢確定,剛才錦衣衛千戶故意那麼喊話嚇人,肯定是報複心作祟。

畢竟自己打過的錦衣衛官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半個時辰後,鼻青臉腫的錦衣衛官校將林泰來帶入貢院,鎖進了內院,與外界隔離。

沒錯,這個貢院就是林泰來二月份來過的那個貢院。

隻不過上次是來參加考試,這次則是進了內院當判卷考試官。

還好武試文場不會像文科會試那樣,前前後後折騰一個月,大概幾天就夠了。

一是因為參加武會試的考生本來人數就少,一般額定數量在五百人左右,而文會試考生是幾千人。

二是因為武試文場的考試,隻有策論各一道,不像文科那樣總共要寫十幾篇文章。

而且來參加考試的武舉人們,也隻怕寫不了多長的文章,內容格式也不會太複雜。

所以判卷工作量小得多,據林考官個人估計,也就是文科會試的百分之一。

而且還不用特彆上心仔細,幾個考官勤快點,兩天就能判完,定出幾十個一等二等就完事!

幾天下來,輕輕鬆鬆混點補貼,增加些考官資曆,也是比較美滋滋的工作。

也幸虧還有其他考官,林泰來看了看彆人,不容置疑的說:“以後送進來的酒食,你們先吃。”

其他考官:“?”

傳聞中林九元眼高於頂,事實上這麼謙讓?

然後林泰來又補充說:“我怕有人給我下毒。”

其他考官:“”

難道進來判卷,還有這種風險嗎?

等到文場考試當天,今年武試的主要組織者、兵部尚書王一鶚坐在貢院龍門,開始對考生進行點名和搜檢。

不過王大司馬才點過並搜檢了幾十人,突然發現,剩下的考生都好奇的望向自己背後。

王大司馬轉過頭去,卻見不知何時,有個巨大的身影像是幽靈一般,不聲不響的出現在了自己身後。

臥槽!王大司馬嚇了一跳,站起來喝道:“林翰林!你為何會在這裡?”

如果他沒記錯,林泰來的身份是判卷考官,這時候應該被鎖在貢院的內院,與外界徹底隔離,以防止舞弊。

所以在理論上,林泰來根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林翰林“嘿嘿”的笑道:“院牆太矮了,我找了桌椅搭起來墊腳,就翻了過來。

而牆外巡邏的官校眼神不太好,也沒敢發現我。”

王一鶚:“”

雖說朝廷對武試完全不重視,但總要講究個表麵形式,你林泰來能不能尊重一下考試製度?

等這次考試結束後,就該向朝廷奏請,增高貢院的院牆!

林泰來趁機對考生們招呼說:“誰是從宣府來的?站出來走兩步!”

武會試解額都是有固定數目的,每個省或者邊鎮都能分到一定名額,尤其邊鎮優先度更高,所以宣府鎮必定有人參加考試。

林泰來喊了一嗓子後,見沒人肯站出來。他心裡便猜測,可能是對方不明白自己目的,所以有顧忌。

所以林泰來又喊了一聲:“從這裡出去後,本翰林即將奉旨巡閱宣府!但人生地不熟,急需本地老人帶路!”

這下瞬間就有四個考生跳了出來,紛紛叫道:“翰林老爺!在下來自宣府鎮!”

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來考個試還能巴結到未來的欽差,再不出聲就是傻子了!

林泰來便吩咐說:“你們今天考完出去後,各自吩咐一名熟識風土和道路的家丁仆役,去林府等候待命!

我看完卷後出差時,自然會帶上他們一起,你們先安心繼續武試!”

“老恩師但請放心!”有個考生連稱呼都提前喊出來了。

兵部尚書王一鶚忍無可忍,連忙催促道:“你差不多就行了!趕緊回內院去吧,彆再出來了!”

於是林泰來就這麼在貢院裡消磨日子,但是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就在這幾天,宣府鎮已經風雲際會,曆史的車輪就快碾到他臉上了!

聽到林泰來被鎖進貢院的消息,戶部尚書王之垣歎口氣,對好大兒王象乾說:

“看來是等不到你那小姑丈打頭陣了,伱也無法再繼續等了,且先去宣府上任吧,一切小心行事就是。”

雖然從技術角度來說,王象乾最穩妥道路仍然是在欽差林泰來後麵上任,但他真的無法再等了。

按照大明朝廷和北虜老順義王俺答汗當年議定的規矩,每年年初,北虜諸部首領要到邊牆外進貢。

等大明朝廷接受進貢並進行核實,確定沒有去年犯邊者後,才會對“遵紀守法”的部落開放邊市,也叫馬市。

一年一清查,哪個部落有犯邊,那麼邊市就沒他的份了!

一般來說,馬市開放時間是從四月份到十月份,北虜各部落輪流進市交易。

隆慶議和後,朝廷在三邊、山西、大同、宣府各鎮都開了馬市,而宣府鎮的馬市地點在張家口堡,尤其熱鬨繁華。

畢竟宣府鎮距離京師太近了,京師本身就是巨大的馬匹消費市場,從京師再往南又是廣袤的平原腹地,所以張家口堡馬市比彆處更火爆。

這個馬市由相關副將或者參將帶兵數百負責警戒,再由分守口北道的參政負責經理馬市。

而目前分守口北道右參政就是林九元的大侄兒王象乾,而現在又已經是四月了。

所以說王象乾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連馬市都耽誤,那就成了破壞邊事的罪人。

王象乾膽略才能都不缺,覺得即便沒有林姑丈去開路也無所謂,自己也能打出一片天。

在旁邊聽的資深禦史王象蒙感慨說:“小姑丈也太跳了,沈尚書有意辭官關他何事,非要陰陽怪氣的說沈尚書,結果被閣老們聯手送進了貢院關禁閉。”

王司徒目光忽然深邃起來,“俺琢磨著,林九元是不是正在下一盤大棋?”

王象蒙:“”

中低層人士迷信下大棋也就罷了,怎麼你這貴為大司徒的朝廷高層也迷信下大棋?

王司徒繼續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林九元是不是故意刺激沈尚書走人,等以後天雷劈下來時,讓閣老們都直接挨一挨雷劈。

說不定哪位閣老被劈倒了,他就有機會漁利了。”

王象蒙:“”

無力吐槽,這是裡才能有的“作者想當然型”謀略吧?現實裡誰會這麼玩啊?

一個官場菜雞算無遺策運籌帷幄,通過操縱閣老們進退漁利,還是三流才會這麼寫!

宣府鎮城距離京師隻有三百五十裡,放在幾百年後,上了高速公路就是一個多小時的事。

兩天後,分守口北道右參政、宣府地區民政官、張家口堡馬市經理王象乾抵達了宣府城。

但是剛進城,王象乾就聽到了一個震動邊牆內外的消息!

今年官方貢賞結束後,年近七十的北虜當代順義王辛愛黃台吉去世了!

黃台吉的長子扯力克,按道理說可以繼承順義王。

但黃台吉的“王後”、當世草原第一女尊、直接掌控數萬部眾的實力派、北虜內部最大的親漢派、大明最知名異族美少婦三娘子又又想作妖了!

她又又想扶持自己的親兒子布塔施裡上位順義王!

黃台吉的長子扯力克也想繼承順義王,就得先根據北虜風俗繼娶三娘子,可三娘子並不樂意!

聽起來這關係有點亂,不熟悉北虜情況的人隻會感到雲山霧罩,這就需要從頭解釋。

在二十幾年前,三娘子隻有九歲時,就嫁給了老順義王、一代梟雄霸主俺答。

憑借聰慧美貌,三娘子深受老年俺答的寵愛,逐漸發展成為草原上的實權人物,邊市的北虜方麵實際主持者。

布塔施裡就是三娘子和俺答所生的兒子。

隆慶和議成功,讓俺答完成了開邊市的終生夢想,打了一輩子仗,終於能享受十來年後,在前幾年去世了。

這個時候兩邊情況是,大明朝廷最信任的人就是三娘子,誰想當順義王,就要先娶三娘子。

俺答長子黃台吉想按照草原收繼婚風俗,先娶了三娘子,然後繼位順義王。

而此時此刻,黃台吉已經六十了,三娘子還是個三十出頭的小少婦,根本不想嫁給一個六十歲的糟老頭子。

所以三娘子想的是,扶持才十幾歲的親兒子布塔施裡上位。

當時北虜在陷入內訌時,經過大明這個掌握經濟利益的外人的極力斡旋,三娘子終於肯嫁給六十歲的黃台吉,而黃台吉則繼位順義王,繼續與大明維持和議。

王象乾雖然是新來的右參政,但他是仔細做過功課的,對北虜信息有所掌握,自然熟知上麵這些往年舊事。

而眼下這個情況,又仿佛是舊事重演。

黃台吉沒了,他五十歲的長子扯力克想按照草原風俗,繼續娶三娘子,然後繼承順義王。

而熬死了兩任老頭的三娘子從小少婦變成了少婦,還是不想第三次嫁給糟老頭子,連續伺候俺答、黃台吉、扯力克祖孫三代。

反正長子扯力克和未亡人三娘子各有想法,關鍵是扯力克的實力也不足以壓製三娘子。

而且兩邊都想尋求大明朝廷支持,畢竟大明掌握著經濟利益上的絕對主動權。

聽說三娘子已經進入邊牆之內,準備拜訪邊鎮各路官員尋求政治支持了。

王象乾弄清楚發生了什麼後,連忙喊來一個家丁,吩咐說:“帶兩匹馬趕回京城,將北虜消息儘快通報給小姑爺!”

王象乾的政治敏感性還是很強的,北虜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放在大明就相當於換皇帝,尤其是主角三娘子還跑到宣府來了。

所以即將巡視宣府鎮的林泰來需要知道這個信息,然後做出決策。

如果林泰來不想趟渾水,就要想法取消差遣;如果林泰來想趟渾水,那也需要提前有所準備。

王象乾派出的家丁先把消息稟報給了王司徒,然後讓王司徒繼續安排。

此時林泰來被鎖在貢院裡,王司徒也不好明目張膽的傳遞消息。

根據時間來判斷,武會試的文場判卷就快結束了,王司徒就先派人守在貢院門口。

如果一天內結束不了,再想辦法向貢院裡麵傳遞消息。

還好第二天,林考官就解除了隔離,從貢院裡出來了,第一時間就聽到了王象乾傳回來的北虜消息。

臥槽!林泰來大吃一驚,還有這種功勞等著自己去撿?

那位大名鼎鼎的三娘子在曆史上,從俺答一直嫁到俺答孫子的孫子,總共嫁了四代人(中間有一代早亡),這才剛過半啊。

這次不就是北虜兩邊又內訌麼,隨便斡旋一下,這功勞就到手了!

眾所周知,他林九元最擅長斡旋!

現在的最大問題是,彆人還讓不讓自己去斡旋?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