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軍休整了十五日以後,各部兵馬都已經恢複了戰鬥力,也補充了足夠的物資。偏巧在這時候徐州方向傳來消息,說是邊軍騎兵組成的攔截網絡鬆動了許多。有小股遊騎滲透進去之後接近了徐州城,結果發現徐州城隻修建了兩個堡寨,完全不像是有重兵固守的樣子。
劉昊嘉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大為疑惑。徐州乃是軍事重鎮,按理說想要守城的話,必須得在城外有堡寨作為支撐,而兩個堡寨肯定是不夠用的。就連淮安城。城外都是兩裡地一個堡寨,徐州怎麼可能隻修兩個?
不過疑惑歸疑惑,打還是要打過去的!六留下守衛部隊之後繼續順著運河北上直撲徐州。同事大軍行進之中前麵不斷的傳來消息,說前麵的明軍騎兵確實依舊在繼續絞殺遊騎,但是力度要比以往鬆懈了許多。
隨後又有消息傳來說,邊軍騎兵基本上是且戰且退的樣子,不斷的縮小控製範圍,完全不符合全力作戰的樣子。這讓劉昊嘉疑惑更深了!不過他就認準了一件事,那就是任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我大隊人馬壓過去,什麼魑魅魍魎也藏不住!
等大隊人馬趕到徐州城下的時候,邊軍的騎兵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是數量大為減少。這時劉昊嘉有一個猜想,就是朝廷可能已經決定留下部分兵馬駐守徐州,大隊人馬北上濟南了,那裡才是下一次會戰的地方。
大軍已經到了地頭,自然要展開作戰的前期工作,其中就包括抓俘虜問口供。等抓到一部分明軍騎兵,還有幾個逃兵之後他得到了明確的消息,那就是明軍主力確實北上了,整個徐州城裡隻有不到八千人。不過他們接到了死命令,要死守徐州城。
同時他還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徐州城內的大小事務都是由一個文官來做決定的。這人原本隻是徐州城的縣令,可是剛剛被提拔成知府,負責全麵的守衛工作。而且朝廷大軍臨走的時候還給他留下了一隻標營,專門聽從他的安排。而且大軍車走的時候,還把縣令和幾個主要軍官的家眷也帶走了。
劉昊嘉聽到這個消息就斷了招降的心思。留下標營,就是擺明了讓這個文官有能力督促守城的武將。臨時給他升職,由知縣升為知府,就是告訴他名留青史的時候到了!帶走家眷,就是告訴他們,他們死了家人有朝廷照顧,要是不死的話,家人大概就要替他們死。
而在這個世上能舍得家人死,自己獨活的人恐怕還真不多!更何況還能名留青史的情況下就更少了!所以劉昊嘉紮下營盤之後照例進行勸降工作。
不過既然有了之前的猜測,所以他沒有派使者進城去,而是連續將三封勸降信用弓箭射進城去。之後他收到三封回信,信上全是知乎者也罵人的話。倒是第三封信寫了點兒東西,反而是勸他投降了,這有點兒讓他啞然失笑!
既然勸降這條路行不通了,那就準備硬碰硬的攻城吧!反正現在運河控製在他的手中,補給比以前方便了許多。
隨後攻城作戰展開,他在兩天之內就拔除了外圍的兩座寶堡,直接開始攻打城池。然後劉昊嘉拿出了自己的大殺器——十五門四十斤的重炮!顧名思義,這種火炮的炮彈就有四十斤重,火炮更是粗大無比!雖然運輸起來極為不便,但是用來攻城卻是極為有用的!
在連續轟擊七天城牆後,徐州城的城牆終於裂開了一個大口子!隨後火銃兵湧進城內同明軍展開了巷戰廝殺。經過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的鏖戰之後,徐州城落到了劉浩家手中!新任知府自儘,幾個主要軍官要麼戰死,要麼自儘,全部戰死了!
稍事休整之後大軍繼續北上,在連續攻克濟寧等幾座城市之後,大軍離開運河直逼濟南城下!這濟南城雖然不靠近運河,但也是必須要攻克的目標。因為若是大軍離開後,濟南城內的數萬守軍殺出來,會嚴重威脅龍華街道後路!而且隻要他占據濟南城,就能鎮守住山東。
在曆史上,濟南城曾被後軍金大肆擄掠過。城裡麵的文武官員幾乎沒有做出有效的抵抗。但是偏偏劉昊嘉來到這裡卻擺出一副壁壘森嚴的樣子,這讓他感到大為惱火!
這些朝廷官員內殘外忍,內厲外諂讓他傷透了腦筋。這又讓他想起“我大清”的老娘們兒的話:“寧予友邦,不予家奴!”所以幾次勸降之後沒有結果就隻能是攻城。
而一提到攻城劉昊嘉就一肚子的氣悶!因為自從攻打徐州之後,每次的攻城都不是特彆的順利。因為當地文武官員的家眷都被帶走了,還被升職了,這讓他們有了死戰的決心!
同時因為在徐州耽擱了一段時間,讓朝廷有了充分的布置,匆忙組建起了許多軍隊。這些軍隊的主要來源就是原來被裁撤衛所的軍戶,還有本地的丁壯。這些人的戰鬥力雖然不高,但畢竟也是個士兵,武器使用恰當的話也能殺死對手!
而且朝廷這次不知道聽了誰的建議,不再是悶頭死守城池。而是在城外布置了很多騎兵和當地的民團。他們不斷的騷擾劉昊嘉的補給,攪亂攻城作戰。雖然說作用不大,但就像一隻圍著你嗡嗡叫的蒼蠅,十分的讓人鬨心!
而且最令劉昊嘉生氣的是,這些士兵都是本地人。如果一旦把他們打死的話,本地的百姓家中就缺了一個壯勞力,很容易讓這個家庭走向覆滅!而且本地百姓家裡死了人之後不可能不仇視劉昊嘉!
這就等於他自己培養出了一批潛在的敵人。若是有人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擾亂他的後方,也會讓人頭疼!而這種情況遲早是會出現的,畢竟朝廷裡的人也不傻,看不到現在他是帶著一支人馬在孤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