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在電話邊臉熱了又熱說:“這一點,我也要商量一下。”
李文軍氣笑了:嗬嗬,瞧見沒。這些人真是臉皮厚到極致。
一點本錢都不想出啊。
“壁爐”那邊商量了幾天,最後抵擋不住壓力,答應了李文軍的要求。
先把支付災後重建的費用的銀礦交付給李文軍派去的人。
李文軍的船很順利靠岸。
整個港口好像個從沉睡中驚醒的巨人,一下活躍了起來。
燈火通明,各種機器有序地運轉。
仿佛之前的死氣沉沉隻是假象。
無人機械把銀礦都裝上了船。
船順利出港。
船上的“文軍海運”四個大字帶著幾分諷刺的意味。
部長看到這一幕,打電話給內閣,要不要再試一次。
內閣說:“先不要輕舉妄動,讓一艘沒有報備的船靠岸看看行不行。”
於是一艘小貨船從彆的港口朝這邊駛來,然後毫無懸念的在離港口五十海裡處又自己掉頭跑了。
部長被嚇得直冒冷汗:“我去,真是邪門。跟鬼打牆一樣。”
他睡了一覺起來,發現自己濃密的卷發全部掉落。
他的頭成了個巨大的,閃亮的茶葉蛋。
掉下的頭發在床邊擺了壁爐神話裡的死亡符號“印加十字架”。
他自己嚇得腿軟,尖叫,然後氣急敗壞叫特工部門去調查。
官邸周圍是有衛兵日夜值守的,而且還有監控攝像頭,卻什麼異樣都沒拍到。
其實是李文軍的微型機器人完成的又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它們從雨水管溜進室內,像做手術一樣,把部長的頭發一根一根從根部剪斷,還把全程拍下來發給李文軍看。
“神明的怒火。這就是神明的怒火!!”
所有人都這麼說。
於是壁爐國內再沒有人敢亂動。
那個部長給李文軍打了電話,進行誠摯的道歉,還保證以後再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李文軍歎息:“我跟你們講人情,講道德,講法律,講利益都沒用,結果玩了點迷信,你們就屈服了。”
部長請求李文軍幫忙進行災後重建,所有費用一樣可以用銀礦進行結算。
楊守拙聽得興奮地直搓手:之前那次救援,還是人和少量機器協同。
嚴重自然災害後大量機器人協同救援,他們還沒有實操過。
沒有想到有人願意出錢提供機會讓他們測試。
真是太好了。
董慶軍也很興奮。因為最近他們又新研發了好幾款機器人,這一次統統都能檢測。
所以他申請前往指導救援,李文軍也批準了。
臨行前,李文軍給他帶了個手環:“這個隻有我能取下來。是你的身份標誌。”
他這麼做讓所有人都很緊張:“你要是怕他出事,就彆讓他去啊。”
李文軍:“不是怕他出事,而是給他一定權限。”
他不再解釋,大家也不好再問。
董慶軍跟機器人和設備一起乘李文軍的專機到了“壁爐”。
“壁爐”的官員和技術人員都來圍觀。
李文軍這一次派出的救援機器人分了四大類。
第一類是廢墟搜索機器人,又分為蛇形機器人和微型機器人。
蛇形機器人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像蛇,並且可以跟蛇一樣匍匐前進。微型型機器人就是之前那種。
這兩種機器人都可鑽入狹窄縫隙,通過攝像頭和傳感器定位幸存者,並把周邊情況傳送給救援人員。
如果暫時無法讓被困者脫困,還能用這兩種機器人送去氧氣、水、食物和藥品。
這樣既可以避免救援人員受傷,科學合理製定救援計劃,又可以爭取時間。
第二種是醫療輔助機器人。
這種又分三種,包紮治療和搬送傷員,減少救援人員體力消耗。
讓人員脫困後能夠儘快得到治療。
治療機器人還兼有心理治療能力,通過語音交互安撫受災兒童情緒,協助心理乾預。
第三類是破拆與清障機器人
配備機械臂和鑽頭,快速清理混凝土塊,打通生命通道,把壓在幸存者身上的重物移開。
第四類,是空中機器人。
也就是無人機係統,可以快速繪製災區三維地圖,評估建築物損毀程度。還可以空投急救包、食物和通訊設備至被困區域。攜帶消毒液對臨時安置點進行無死角消殺,防止疫情擴散。
李文軍還同時在空地裡搭建了臨時房屋安置災民,這個區域同時也是為機器人檢修和充電的基地。
基地裡還有醫療直升機把傷員運到附近的大醫院。
有了這些機器人的加入,救援工作的進展就快了很多。
李文軍允諾參與救援一周。
其實一周後,被困住還能活下來的人已經很少了。
一周救援結束後,董慶軍對著清單清點機器人的時候,發現每種機器人都少了一些。
加起來丟失的總數就很驚人了。
他們的機器人全部都有定位。
可是現在一查看發現全部被關機,有些連定位都被關掉了,明顯是內行人。
明顯是有人故意偷盜藏匿。
對方是算準了他們是外國人,沒有搜查尋找機器人的權限。
董慶軍好無奈給李文軍打電話。
坐在李文軍旁邊的唐兆年一聽就炸了,罵罵咧咧:“這幫壁爐人真是不要臉,一而再再而三。騙不到就搶,搶不著就偷。”
李文軍對董慶軍說:“沒關係,你先回來吧。為了防止他們在機場又出什麼幺蛾子,你們和機器設備都跟著那一船銀礦回來吧。反正回來,不趕時間了。”
董慶軍:“行。”
董慶軍帶著所有設備和人員一起撤回了港口。
如今壁爐人也形成了默契。
隻要進了港口的東西,那就絕對不能惦記了。
其實這些機器人是被不同的人偷走藏在了地下室,倉庫,集裝箱,等各種地方。
那些被關掉定位的機器人更是被某些發達國家的特工拿走的。
入夜後,那些機器人忽然自己開機。
大機器人給小機器人們發定位和求救信號。
小的機器人,比如蛇形機器人和微型機器人都從各種縫隙下水道裡鑽了出去,跑到關了大型機器人的地方,幫它們開門。
然後借著夜色的掩護回到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