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李文軍歎息:“那我就隻能養著他了。關鍵,就算我不讓他弄,他就能老老實實的麼?他要有那麼聽話,當年都不會到我這裡來。”
陶光明說:“我剛才接到好幾個電話,說今年年底的科技會議,各種行業會議想在‘文軍新城’來開,問我們能不能承辦。”
現在全國各行各業,科技前沿的研究實驗中心基本上都集中在這裡。
出成果最多的也是這裡,所以大家有朝聖心裡,他也能理解。
李文軍看透了他的心理,淡淡地說:“你不要把他們想得太好。其實他們隻是想讓我們出場地和住宿費。這種以後你一律回他們,我們可以冠名讚助,但是所有新聞通告上要能清晰看見我們企業的名字,而且不能有其他任何企業跟我們並排。省得有些人又想蹭熱度,又不想出廣告費。”
陶光明:“好,我知道了。放心。”
李文軍轉頭看向坡上,董慶軍他們這會兒正在擊掌相慶。
他喃喃自語:“這小子真是......”
-----
許久不曾聯係的蘇珊忽然給李文軍打電話:“李先生,有沒有興趣過來談談。”
李文軍:“不知道是什麼事情需要我專門過來一趟呢?”
他現在的咖位,蘇珊已經輕易請不動了。
蘇珊:“我們打算在歐元區全麵放開對李先生的所有產品進口限製。”
好大的誘餌......
看來想跟我要的東西也很大了。
李文軍嘴角勾了勾,說:“我的產品不愁賣,其實你放不放開限製,都無所謂呢。”
其實他大概猜到了蘇珊想乾嘛。
明年德意誌為主導的歐元區試水結束,歐元會正式成為歐洲大陸其中11個國家的貨幣開始流通。
德意誌肯定是想各方麵借力,把歐元給推上去。
第(1/3)頁
第(2/3)頁
現在李文軍在中亞的人民幣結算區越搞越紅火。
蘇珊應該是在為某些人牽線。
畢竟蘇珊和李文軍可以隨意往返兩國,上麵的人卻不能輕易動。
蘇珊:“李先生的產品太多,有些事情我也定不了,所以要跟更高層人士談很多次,所以隻能麻煩李先生過來一趟了。你也許久沒過來了。總要來見見老朋友。”
果然......
你連友情牌都拿出來了。
李文軍:“行吧,我看看行程安排,定好了就告訴你。”
蘇珊:“如果可以的話,請儘快過來呢。”
這一次會談,李文軍又把他的兄弟團叫上了。
在頭等艙裡,四個人打牌消磨時間。
贏了的在輸了的臉上貼白紙條。
唐兆年很不高興地,一邊吹著擋住他視線的白紙條,一邊說:“我釣魚釣得好好的,你非要把我弄來乾嘛呢?一對q。季老三,我說你變不變態,我這麼大一張臉,你非要把紙條貼在我眼睛上。”
“一對k管上。因為你隻有眉毛上那一片沒有皺紋,也沒有毛發。”季青韜衝唐兆年翻了個白眼,又對李文軍說,“就是。都說了我們要退休了。你明明有那麼多保鏢,要打架帶他們來啊。”
李文軍:“這個事關係到你們的商品,自然要你們都過來才行。”
唐兆年翻白眼:“嗬嗬。我覺得你就是怕你跟阿拙兩個人不好打牌。”
蘇珊這一次親自到機場來接,一起來的還有幾個重量級財閥的領袖,晚上還請李文軍他們吃飯,排場比任何一次都要大。
李文軍冷笑:果然野心很大呢。
蘇珊:“今晚上,諸位就好好休息。明天我們再來談。”
李文軍:“我這一次不僅僅是跟你談,還要去英吉利。”
第(2/3)頁
第(3/3)頁
英吉利找李文軍的目的其實跟蘇珊差不多。就是想讓李文軍幫助他們加強英鎊,壓製歐元帶來的衝擊。
英吉利明明是歐洲國家,卻不肯加入歐元區,主要是因為英鎊一直比歐洲其他國家貨幣要強,是本國金融業的支柱,不需要也不能在財政、金融和外彙上受製於歐盟。
而且它一直覺得自己是歐洲最強國家,不喜歡被彆人領導。
說白了,就是自己印錢自己花,自己說了算不爽嗎?
乾嘛要拖著這幫經濟增速緩慢且政策跟我們不合的拖油瓶?!!
蘇珊笑容有些勉強了:“李先生的行程安排得這麼緊湊的嗎?”
李文軍兩手一攤:“沒辦法,主要是過來路途太遙遠了。所以爭取來一次能多辦點事。”
回到酒店,李文軍他們坐在一起喝茶。
季青韜感歎說:“還是我們中國好,統一的大國家。人多齊心好辦事。你看這個歐洲,這麼屁大點的地方幾十個國家。還相互猜忌內鬥。”
李文軍:“是啊。不過他們這樣,對我們有好處。他們分裂,獨自抵抗我們的力量就小。德意誌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要搞歐盟。隻可惜,德意誌的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其他國家要不是看德意誌的經濟強勁,想揩油,壓根不會理他。”
季青韜:“其實我也有點覺得奇怪。德意誌自己發展得好好的乾嘛非要冒險拖十幾廢柴,搞個歐盟。”
李文軍:“其實德意誌自始至終的夢想都沒變過,那就是統一歐洲,成為歐洲領袖。並且曾多次嘗試,最後都失敗了。最近的一次失敗,你們都知道,就是二戰。二戰也讓他們明白兩件事,第一戰爭統一,不可行;第二,麵積和人口的限製擺在那裡。德意誌再強,被人圍攻的時候,也打不過。所以這一次他說搞歐盟,卻不把歐洲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烏克蘭這些拉進來。是因為這些國家太大了,太強勢,負擔太重。如果拉它們進來,德意誌就失去了對歐盟的控製權,還要背上沉重的負擔。”
“二戰之後德意誌一直被壓著打,現在隻能用經濟和政治方法來拉攏歐洲其他國家,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地位,輸出文化。”
“而且德意誌的市場太小,歐盟市場更大。與歐洲鄰國的零關稅貿易,對他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畢竟它出口的都是高科技產品,進口的都是原料和能源等低附加值的商品。經濟上用德國馬克擺脫美刀和英鎊的挾製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