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第三百六十章 這一年休養生息的土地

第三百六十章 這一年休養生息的土地(1 / 1)

推荐阅读:

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未出,並不代表著束手無策。

嘉禾手裡不缺武器。

大豆逆襲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僅進口大豆消失無影蹤,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日益增強。

六年前,國產大豆加工行業遭受重創,出現全行業虧損,民營企業資不抵債。

還有眾多企業在生死存亡邊緣痛苦煎熬。

大豆危機也蔓延向產業上遊,農戶紛紛棄豆種糧。

初步形成了‘南美種大豆、華夏用大豆、美利堅賣大豆並決定價格’的扭曲格局。

我國大豆轉向依賴從國際糧商進口。

但在危機之下,國產大豆卻從種子上開始脫胎換骨。

從濱海鹽堿地,到東北主產區,再到西北的全新產區,國產大豆在短短幾年內走出了一條逆襲之路!

大力發展大豆種業,改善大豆種植區土壤環境,隨之大豆產量大幅提高。

國產大豆的競爭力足以與進口大豆抗衡,農戶大豆種植熱情提高,讓國產大豆進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循環。

並在今年,徹底的將轉基因大豆趕出了國門。

甚至猶有餘力出口。

這是讓人驚歎的逆襲史。

有關大豆的逆襲史開始在各大平台和傳統媒體上迅速傳播。

沒人能否認這件事。

國產大豆去年的年產量就達到了5000萬噸。

今年大豆消費量繼續增長,但玉米改種大豆的麵積,不僅覆蓋了需求增長,還有餘力出口。

國內許多被采訪的糧油人士一度很尷尬,因為他們不少人在國產大豆逆襲前期選擇了擁抱進口大豆。

最終導致兩頭挨打。

隻有九三糧油的薛禮強,在記者麵前大談特談。

“一直以來,九三糧油都是國產大豆最堅定的守護者!

在最艱難的時候,隻有高寒地區的農戶因為沒得選,隻能種大豆,靠著國儲收購價勉強支撐。

但對加工國產大豆的企業而言這就是災難,當時,九三糧油加工一噸虧數百元。

好在,天禾在大豆育種上實現了技術突破,結合土地改良,讓國產大豆單產追上並大幅反超進口大豆!

如今,東北的黑土地上,大豆的種植麵積連年增長,單產記錄不斷提升,國產大豆產業已經振興!”

過去幾年國內的食用油價格一直偏低,但最近一年也上漲了不少啊!

是不是即將減產的緣故啊?

但大豆的逆襲讓人們看清了事實,大豆產業已不是吳下阿蒙,食用油漲價和糧食危機扯不上關係。

純粹就是前幾年國產大豆向洋大豆發起了反攻,同樣以價格戰的方式將洋大豆趕出了國門。

現在食用油漲價,隻是國產大豆已取得了全麵勝利,恢複正常價格罷了!

許多人一想,前兩年的食用油價格確實很低。

除了大豆,在小麥、水稻、玉米上,嘉禾也拿出了諸多案例,增產豐產的案例。

而且是以一個縣城,一座城市,乃至一個省一個地區為視角進行分析。

濱海鹽堿地的開發,不知不覺間又取得了不為人知的成績。

在魯省、蘇省等地,經過兩三年圍墾、種植苜蓿等綠肥降鹽堿等等工序,耕地麵積再次出現了上漲。

同時,原本很多板結的鹽堿地、低產田,也在一年年的被苜蓿、大豆、狼尾草所改良。

荒堿地開發、中低產改造……千萬畝鹽堿荒灘變良田。

來自東營墾利的一名鹽堿地研究員語氣中彰顯了滿滿的自信。

“給我一片鹽堿地,還你一片高產田!”

也有人以豫省的一位農民為視角,講述了豫省開封八年間的糧食產量‘四連躍’。

畫麵一展開,黃澄澄的玉米顆粒飽滿,七八輛大型玉米收割機在玉米地裡儘情馳騁,顆粒歸倉。

良種配良田,良田配良技,開封的玉米平均畝產已然衝向了2000斤的大關。

是為:

“從一塊田看豐收的底氣。”

最後,則是休耕。

休耕,指暫停土地上的耕作活動,讓土地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從而恢複並增強土壤肥力。

就像給土地一段睡眠期一樣,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撂荒,而是會生長自然草本植物。

這些草本植物會從土壤中汲取一定量的有機質,同時,也會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機質。

但這些有機質最後都會以腐殖質的形式將其積累的有機質全部返還給土壤。

仔細看,就會發現草本植物多返了一份有機質給土壤,實現了土壤肥力的自然恢複與增強。

這就是休耕增強土壤肥力的基層邏輯。

在大範圍的宣傳下,許多人認識到了休耕的好處。

如果糧食產量足夠,休耕確實才符合可持續發展觀。

然而,種子和農化企業不爽了。

幾個意思?

怎麼風向一下子變了。

魔都的一棟寫字樓裡,某個茶水間裡傳出來一聲

“臥艸,怎麼又開始跌了!”

“看股票啊,喲,還是種業股,還真是罕見,這年頭誰買種業股啊!”

錢惜文看著綠油油的股票,又回頭看了看圍觀的同事蘇安,說:“咋的,農業股就不能買啊!”

蘇安手裡抱著保溫杯,搖了搖頭,道:“農業股很難有大行情。”

“為什麼,國家不是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嗎?”錢惜文不解的問道,他也是最近才接觸的炒股。

看網上有關農業的話題熱度大,便選擇了農業股。

“行業地位日益突出,但是業績平平,自然股價平平,國內上市的農業股都這個吊樣。”蘇安笑道。

其語氣裡充滿了對農業股的不屑,農業股是a股市場裡幾乎被遺忘的一族。

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一般。

錢惜文不解的說道:“我看國內農業近年來發展的挺好的呀!

優良品種越來越多,糧食單產越來越高,玉米早就在出口,連最慘的大豆在今年也不僅實現了自給,還有餘力對外出口了一百多萬噸,業績應該會起來的吧!”

蘇安說:“這和種業股有什麼關係?”

“糧食增產和種業沒關係?”

錢惜文用狐疑的眼神打量著蘇安,“你到底懂不懂啊,這是常識好吧。”

“哎呀,怎麼給你說呢。”蘇安大感傷腦筋,得,又有新韭菜入市了。

想了會兒,他把保溫杯放在茶桌上,也坐了下來,說:“今兒就和你說道說道,想當年我也看好種業股,但,哎,連續幾年,大部分時間裡都是默默無聞。”

錢惜文訝然,“蘇哥,你也買過種業股?”

“嗯呐,登海種業、隆平高科都買過。”蘇安搖了搖頭,“但早就割肉離場了,哥給你說,及時止損離場吧,農業股碰不得。”

錢惜文不解,“怎麼會呢?業績總有好起來的時候吧?”

“難咯,炒股炒的就是預期,但農業股全都缺乏想象空間。

農業類上市公司,無論是種業,還是農業資料、動物疫苗、農業流通等子行業,至今沒有一個在國際上叫得響的。

唯一一個叫得響的企業,至今沒有上市的意願,反而壓得一眾上市企業喘不過氣來。”

蘇安娓娓道來,說出了近些年農業股尤其是種業股的辛酸。

他曾經也是一名抱有信仰的農業股股民,還特意學習了巴菲特的理念,信仰價值投資。

也相信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華夏,必然會誕生優質的農業股。

被稱為農業芯片的種子又首當其衝,所以他分散購買了當年的龍頭股隆平高科、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萬向德農等。

然而,等了幾年,隆平高科被爆出醜聞,又無心主業,反而在房地產上有聲有色,股價隻能說勉勉強強。

但沒有房地產拉業績的敦煌種業、登海種業等卻一步步走向了泥潭。

次次發業績公告,次次都是預減,公司股價一路下跌,綿綿無絕期。

但明明國內農業發展日新月異,捷報連連。

直到後來,在各大論壇混熟了,深入了解了農業後,他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國內農業快速發展和育種技術突破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可以說種子真正發揮了農業芯片的作用。

然而,這td和上市種企有什麼關係!

是天禾種業啊!

天禾種業它沒上市,而且多次明確表示天禾不會上市!

想買都沒處買。

從那以後,蘇安就醒悟了,含淚忍痛割肉。

但也偶有關注。

隻是有天禾種業在,上市種企雖偶有表現不錯的品種,但也無非是在搶天禾吃剩下的。

預期沒了,種業股受到冷落是很自然的事,農業股也大多如此。

“有天禾在,上市種企的業績就不可能好轉。”蘇安搖了搖頭,說:“何況現在還在宣傳休耕。”

“對對對。”錢惜文連連點頭,說:“最近論壇上都在談論休耕,爭議很大,有人說休耕會影響種企業績,但也有說休耕後糧食減產,有利於種企提價。”

蘇安不屑的說道:“提價了又如何?業績能大幅上漲嗎?”

錢惜文剛想反駁,隨即想到天禾種業,是啊,提價了又能怎樣,這就是上市種企邁不過去的檻。

沒有想象空間了。

“哎,看來還真買錯了。”

“買點其它的吧,現在市場上不缺好的機會。”蘇安高深莫測的說道。

錢惜文好奇道:“蘇哥買的什麼?”

“魔都家化。”蘇安微微一笑,“建議你也可以關注一二。”

聽聞,錢惜文在炒股軟件上找出了這隻股,“這股上漲得不錯啊,現在買入是不是正好高位接盤?”

蘇安嗬嗬的說道:“這才哪到哪,從被嘉禾收購以來,家化今年的業績就一直穩中有升,但並沒有爆發,對了,嘉禾你知道吧?”

錢惜文說:“知道,天禾種業的母公司嘛。”

蘇安點頭道:“嘉禾還有另一家子公司全王生物,在細分領域裡同樣是翹楚,在天然植物元素的種植提取和應用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家化旗下的玉澤就是和全王聯合研發的,在過去一年裡,銷量節節拔高,業績一路向好。

但全王生物一直收著力,但我估計明後年,家化就要全麵爆發了。”

錢惜文看著手機軟件上,魔都家化的股價約為48元股。

雖然每日或每周的漲幅較為均衡,但卻是穩步攀升的趨勢。

算下來,其實已經漲幅不小了。

“蘇哥,有什麼說道嗎?”

“近一年,家化的大股東嘉禾發起了多次邀約收購,持股比例已經超過50,接下來該用全力了!”

蘇安對此充滿了信心。

家化最近一年是表現不錯,然而,他也堅信家化還沒真正發力!

“從種業股退出後,其實我對投資農業股依然不甘心,尤其是嘉禾係。

隻有深入研究了國內的農業後,才知道嘉禾在國內種業、牧草、奶業等多個領域都是行業第一。

但嘉禾係又沒有上市公司。

一家都沒有!

想投資都沒門。

直到嘉禾收購魔都家化,才讓我眼前一亮,投資不了嘉禾,可以投資嘉禾產業鏈啊!

家化又是國產日化品牌的翹楚,於是就果斷上車家化,結果上車後就一路上漲,一年時間浮盈超30。

但隻有深入研究了全王生物之後,才知道家化的潛力有多高!

現在才哪到哪啊!

不瞞你說,兄弟,這就是我心中未來的10倍股!”

錢惜文咽了咽口水,天地良心,他隻是趁工作間隙來茶水間吃點點心,順便看了下股票。

結果卻鬨了這麼一出。但他心動了。

10倍股啊,買10萬以後是不是穩定變成100萬?

這一天,錢惜文上班時開始變得心不在焉,下班回家後,就開始查閱魔都家化、全王生物、嘉禾的信息。

他無視了網上有關休耕的談論。

當看到各大種企的總經理等管理層出來抨擊休耕政策時,他露出了嗤之以鼻的嘲諷,偶爾也評論幾句。

“說得好像沒了休耕,業績和股價就能漲起來似的。”

查的資料越多,對農業越了解,錢惜文心中的驚訝就越甚!

龐然大物。

他這才發現自己居然是嘉禾的忠實用戶。

不論是常喝的棘小白、河西牛奶等食品飲料,還是憧憬的無人機等科技產品,乃至於上網的蔚來微博、惠農網等。

居然都是嘉禾係!

但最厲害的是其在種子領域的統治地位,被網友戲稱為鎮壓一個時代!

一頭潛伏的巨鱷。

錢惜文心神震動,第二天就果斷把手中持有的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等企業的股票清倉了。

6=9+

還炒個球啊!

完全沒有預期了。

相反,被嘉禾收購的魔都家化,就像是插上翅膀的猛虎,即將刺破蒼穹。

“家化,我來了。”

錢惜文在心中呐喊一聲,隨即將清倉後剩下的10萬塊錢全數投入了家化。

此後,每月的工資除了生活費,其餘的錢也被他定投進了家化,做了一名光榮的月光族。

此時,大a的種子股、農化股悉數又又又進入了下跌趨勢。

隨著嘉禾的發力,大量的數據、資料通過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在各大平台廣為流傳。

這些資料的詳儘程度讓很多人驚歎。

許多人仿佛像是在看紀錄片一樣,簡單直白的畫麵展現了一年又一年的變化。

有媒體人驚歎:“全國恐怕也隻有嘉禾會做這樣的工作。”

這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同。

誰td沒事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記錄土地和糧食的變化的啊!

但也正是這樣的工作,讓糧食危機的謠言不攻自破。

尤其在惠農網上,還流傳著不少人逛兩鄰國超市的視頻。

各種物價讓人目瞪口呆,南韓大米均價10元斤,對比國內此時均價13元斤。

果蔬更誇張。

肉類更是奢侈品。

可以預見的,隨著新晉產糧大國華夏休耕,美利堅陷入危機陰影。

島國和南韓的牲畜飼料的進口將越發艱難。

想吃肉?

嗬嗬,還是吃草更符合發達國家的身份。

這時,很多人才明白,混雜在輿論裡的媒體,絕對有兩鄰國的嘴替。

也有網友翻舊賬。

在幾年前,兩鄰國曾強烈抵製國內農產品,尤其是肯定列表製度,曾對國內農產品出口造成了嚴重打擊。

“支持休耕!必須得休,餓死丫小鬼子和南韓棒子!”

“國內糧價也確實太低了點,可能就是糧食產糧太多了。”

“不知不覺間,國內竟然成了重要的糧食出口國,這不得狠狠拿捏小鬼子和南棒!”

“看那些視頻裡,很多休耕的土地都是鹽堿地、低產田、生態汙染田,確實該休耕啊!”

看到網上遍布著的支持休耕的言論,以及跌跌不休的股價,隆平高科的總經理劉石隻感覺心裡悶得慌。

“劉總,形勢不妙,董事會又在施壓了。”

劉石抽了一口煙,愁雲密布,“唉,股價不振,我們管理層也不想啊!”

和法國種業巨頭利馬格蘭的合作是他一手促成,期望進入玉米市場分一杯羹。

但推出的利合16等多個品種都隻能撿一些天禾不要的殘羹剩飯。

然而,殺人誅心的是,在網上的流傳資料裡,隆平、登海等種企對‘下沉市場’的開發,也是促進國內糧食單產大幅提高的重要因素。

雖然是誇獎,偏遠山區、產糧小縣等市場也確實不小,足夠養活一大票人,但想做大做強無異於癡人說夢。

股市俗稱:沒有業績想象空間。

除此之外,隆平的蔬菜種子也岌岌可危。

隻有水稻種子依然保持著領先地位,但天禾也在開拓這個市場。

休耕隻是他們給業績不好找的借口,不然能咋辦,直說打不過天禾,怕是不想乾了。

但這些年為了進入玉米種業市場,公司投入了太多資源,再沒起色恐怕也要換人了。

天禾種業就像一片巨大的陰影籠罩在上市種企的上空。

想到這裡,劉石說道:“唉,繼續往休耕上推吧,看這形勢,明年休耕是避免不了的。”

助理肖書蘭沉吟道:“要不要再做點什麼?”

“試試吧,不一定有用。”

嘉禾就是這麼的讓他絕望,他奶奶個熊,我就是往休耕上潑潑臟水,甩一下鍋,好給董事會有個交待。

然而,嘉禾卻為此大動乾戈,反擊如此犀利。

肉都被你吃了,背一口鍋又怎麼了?

劉石很無奈。

但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登海、敦煌、萬向德農等種企,以及農藥企業。

休耕就意味著市場總量減少了。

這些企業,不敢明麵上反對國家政策,但暗地裡肯定要折騰一下,不然隻會顯得管理層更加無能。

於是乎,又有人出來乾活了。

在某個知名地方電視台的晚間新聞上,一則關於耕地撂荒的新聞得到了大範圍傳播。

在這塊‘休耕’的地裡麵,長滿了雜樹雜草,有些雜樹直徑在3公分以上。

“這樣的休耕又有何用?”

“休耕隻會加劇農村的撂荒棄耕現象,長久以往,不僅浪費耕地資源,反而會導致農田荒廢和退化。”

一時,還真又引起了波瀾。

不過,很快又被壓了下去。

落地窗外寒風凜冽,戈壁灘上的沙棘樹葉早已落完,隻剩光杆杆一片。

辦公室裡,溫暖如常,郭陽在茶幾上悠哉悠哉的喝茶。

才坐下的秦立軍揶揄道:“嘉禾把工作做這麼細致,是何居心?”

“護身符啊!”郭陽笑道:“有句話說的好,工作不僅要做得好,還要讓人看得到,尤其是生態治理這種很難界定的事跡,隻有切實記錄下來,日後才會有人記得嘉禾的豐功偉績。

不然,嘉禾那麼多錢就為了賺那三瓜兩棗的,多沒意思。”

“還真是護身符,我算是知道嘉禾為什麼喜歡拍紀錄片了。”秦立軍說道。

麵對種企指出的撂荒質疑,五畝換大奔欄目以短篇紀錄片的形勢更新了一期內容:《農民老潘休耕記》。

好好的120畝水田不種水稻,卻投入一萬多元種“草”,這些草也不賣,還要翻扣到地裡去肥田?

以老潘為視角,講述了休耕並不是撂荒。

老潘在休耕的地上種植了苜蓿,秋後直接用機械將其翻耕到地裡,培肥地力。

僅此一項,潘樹寶就投入了一萬元左右。

此外,還額外投入了蚯蚓糞有機肥。

甚至購買了蚯蚓。

連續休耕了三年,也投入了三年,完美錯過國家的休耕試點補貼。

但老潘並不後悔。

因為在休耕三年後,他原本隻有些許板結的的田直接達到了種有機水稻的標準。

種出的有機稻米在今年賣出了優質優價,一畝產600斤大米,僅大米就能賣出3000多元的產值。

120畝,收入近40萬元。

三年的休耕,三年的辛苦,看似換回的收入和不休耕差彆不大。

但卻完成了有機轉化,意味著以後每年產出的大米都要高人一頭,每年也都有提價的空間。

這期節目廣受好評。

大米和國人的日常息息相關,而老潘用三年的匠心,休耕種草、翻耕綠肥、培肥地力,最終養成了一方好土,產出了優質有機大米。

不少人都認為老潘的大米賣便宜了,紛紛吼著上鏈接。

不過老潘的大米早賣光了。

讓一眾人直呼遺憾。

然而,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卻很好宣揚了休耕的好處,乃至於《農民日報》也用文字報道了老潘休耕記。

央視《致富經》也出了一期類似的節目,一名大戶在今年通過休耕改良了數千畝低產地。

更好的展示了休耕的成果。

從央媒下場透露出的態度來看,上層的戰略定力很足。

休耕,乃藏糧於地的善策!

也是因此,秦立軍出現在了郭陽的辦公室。

論休耕,酒泉才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城市。

境內的疏勒河、黨河、討賴河等主要河流也在這一年迸發出了新的生機!

對於秦立軍的想法,郭陽也大致清楚,無非上麵定性以後,又到了論功行賞的環節。

想了想,郭陽說道:“等敦煌濕地成型,也可以再出一部大型的流域治理紀錄片,休耕的作用更突出,你老秦也會被盯在功勞簿上。”

“哈哈哈,那我可等著了。”

“我也很期待那一天。”

聊了一會兒,秦立軍又問道:“糧食七連增真會在今年終結?”

郭陽疑惑道:“何必要去糾結這個呢?”

秦立軍說:“這終究是個榮譽嘛!”

郭陽搖了搖頭,從秦立軍的想法就可見一斑,上麵應該也有人背上了糧食增產的包袱。

“其實,大概率……”

“嘿,說話說一半可就沒意思了哈。”

郭陽笑了笑,“國內這幾年在玉米、大豆、小麥這三種作物的種植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數據變得難以掌握,但我的判斷依然是將會保持增產。”

秦立軍訝然,“真的?”

“說不準。”

“你……逗我好玩是吧?!”

郭陽突然問道:“你應該要升任了吧?”

秦立軍被問得有點措不及防,愣了一下,才端起茶杯品茗緩了一下。

“年底前吧。”

“那沒幾天了。”

“所以才想多來嘉禾看看。”

秦立軍起身來到了落地窗前,極目遠眺,祁連山麓下的戈壁數百台機器依然轟鳴。

大漠、峽穀、戈壁、雪山、濕地……

一條乾淨清澈的大河穿城而過,兩座生態旅遊城市栩栩生輝。

“還真有點舍不得。”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