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服役了幾年的豪客850像一道利劍一樣刺破蒼穹。
機艙內,郭陽拿著一本新鮮出爐的《農經》看了起來。
本期農企名門錄一共收錄了27家大型農企,其中一共有6家營收突破了千億級大關。
中化、國糧、嘉禾、北大荒、光明,其中有四家的掌門人都出現在了封麵上。
嘉禾由於排在第三位,所以郭陽剛好位於封麵人物的正中間,幾人中也屬他最年輕。
排在首位的是中化的劉德樹,其次是國糧的寧高寧,嘉禾的郭陽,另兩位則是五糧液的唐橋和光明食品集團的掌門人。
五糧液之所以能上榜,是因為它的利潤反而比中化、國糧、北大荒三個千億級企業還高。
北大荒是是20多家大型農企裡唯一虧損的企業。
郭陽翻閱著農經,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嘉禾所處的位置都很耀眼。
總營收排在農企第三。
淨利潤高居第一,相比07年的86億,08年增加了十幾億,也是僅有的利潤突破百億元的農企,將其它企業遠遠甩在身後。
郭陽思索了一下,利潤能增加,一方麵是投資減少了,能源林當時還沒啟動,沙海、獵鷹等也有了收入。
二是效率提高了,比如河西牧業的奶牛單產提高,苜禾的苜蓿產業集群。
無論怎樣,這個成績都有點耀眼。
且這份營收和利潤並沒有包含微光和藍星在海外的各種基金投資收入。
全加一起,將是一個更加龐大的數字。
今年的嘉禾,由於全王、青禾、德農、嘉禾超市等版塊的快速增長,營收還將上一個台階。
由於生物能源林、敦煌西湖等的投資加大,利潤增速不會太明顯。
但依然沒有其它企業能撼動嘉禾的地位。
如果有可能,郭陽並不想上榜,但現在無論是能源林,還是紅旗河工程,又都需要這份榜單彰顯實力。
隻有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讓人蜂擁而至。
《農經》上的各種表格、柱狀圖都很詳細,也有一些主要企業的分析。
一共涉及11個大農業領域,利潤最高的版塊是酒類,五糧液、稻香、茅台、瀘州老窖、青島啤酒。
這讓郭陽想起未來十年大a的兩大賽道,喝酒和吃藥。
但也有有實力但卻未上榜的大型農企,比如華夏農業發展集團,國儲糧總公司,以及各省的供銷社等。
這期雜誌不能說完全準確,但也確實涵蓋了國內各個農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隻是又再一次將嘉禾推上了風口。
…
桂省,南寧。
莊嚴雄偉的自治區政府大樓內的一間辦公室,兩道人影坐在一起交談。
兩人皆佩戴眼鏡,氣勢不凡。
其中一人偏瘦,名馬彪,桂省百色田陽人,頭發偏細,有略微斑白,曾曆任百色、南寧等多地的領導人。
此時馬彪坐在沙發上,手裡捧著茶水。
其對麵,則是一位天庭飽滿,和其年齡相仿的中年人,也是比他更高一級的領導,郭聲。
郭聲是贛省人,但也在桂省乾了有五六年時間,對省內的情況也摸熟了。
兩人在一些理念上是有些分歧的。
尤其是農林產業上,一個傾向於速豐桉,一個更傾向於麻風樹。
但近一年,雙方逐漸的走在了一起。
原因自然是平陸運河。
這是一條溝通西江航運乾線與北部灣的宏偉工程,是桂省最重要的工程。
從1915年,孫中山就提出了相關的設想,建國後,桂省多次進行了勘察,最近30年,桂省更是多次對平陸運河進行了研究。
可以說,這條運河是許多人的執念,各項前期工作也基本成熟了。
唯獨沒錢沒產業。
沒錢就開不了工,沒產業就回不了本。
速豐桉能讓百姓脫貧致富,但林木產業很難讓平陸運河在短時間內開工。
而圍繞麻風樹的能源林產業鏈卻漸漸地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這會兒,郭聲手裡正拿著一本農經在津津有味的看著。
“老馬,你提前邀請郭陽來桂省這步棋走得好啊,剛好比農經早兩天。”
“也是運氣。”
馬彪笑了笑,“嘉禾的營收和利潤也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郭聲大笑兩聲,“如果能在這屆任期內推動平陸運河開工,對你我都是好事。”
兩人都還有極大的進步可能。
平路運河一旦打通,也將是桂省內陸腹地水路出海最近的一條通道。
對省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如今,這個機會出現了。
“還有三年時間,完全來得及。”馬彪沉吟道:“最早的麻風樹已經在試掛果了,產量符合預期。”
“嗯。”郭聲點點頭,“生物柴油的試產驗證如果也符合預期,我認為有必要將平陸運河和西江沿線的速豐桉換成麻風樹。”
這相當於是郭聲的妥協。
馬彪也笑了。
他自認為,隻要兩人聯手,可以消滅省內的任何阻礙,也能平衡內部矛盾和利益。
“現在就差嘉禾點頭了。”
郭聲說:“放心,孫猴子再狡猾還能逃出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嗎?如果嘉禾真對能源林有信心,就不會拒絕我們拋出的橄欖枝”
馬彪大笑道:“嘉禾就差沒把信心刻臉上了。”
想到外界盛傳的嘉禾文冠果和麻風樹苗圃的點位選址,郭聲也笑了起來,隨即又揚了揚手裡的農經。
“一年淨利潤破百億,任誰都會有信心。”
…
臨近中午時分,桂省的陽光熾烈。
從機艙俯瞰桂省大地,像是走進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充足的光熱氣候讓這裡極其適合樹木的生長。
飛機降落,郭陽上了自治區派來的車,一路前往自治區政府大樓。
大樓雄偉壯麗。
車才停下,郭陽便聽到了一聲熱切的呼喊。
“郭總,歡迎,歡迎。”
郭陽轉頭看去,是曾經見過的領導馬彪,也是本地的實權人物,連忙三步並作兩步迎上去。
“領導,怎敢讓你親自來接啊!”
“這你就見外了。”馬彪握著郭陽的手,說:“郭總可是百色的財神爺,我在百色出生、學習,又在百色工作了近十年,代表百色人民來迎接一下郭總也是應該的。”
郭陽訝然道:“難怪嘉禾在百色的麻風樹基地建設這麼順利,原來還有馬領導這一層關係在。”
“哈哈。”馬彪這下笑得很誠心。
嘉禾在百色發展麻風樹基地,馬彪不說出了多大的力,但有他一層關係在,基層工作會好走很多。
兩人在門口寒暄了小會兒,又往樓裡走去,幾分鐘後,便到了郭聲的辦公室。
實際上,這也是郭陽和郭聲的第一次見麵,一個做農業的,一個則是做有色金屬出生的,但兩人仿佛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郭總,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平路運河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上報國家評審了,大概率能過,但要想開工,還缺錢缺產業。”
平陸運河至少需要投入幾百億,對於一個經濟不發達的省份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十分龐大的預算。
隻是提高西江各河流的通航能力或複航,就已經令桂省的財政捉襟見肘。
何況是這麼大的工程?
同時這條河的開建也隻方便了桂省,想從國家財政拿錢也基本不可能。
郭陽坐在沙發上,認真的聽完有關平陸運河的介紹,不時喝一口茶。
而郭聲和馬彪兩人就安靜的等他思考。
一盞茶的時間後,郭陽動了動,說:“直接投錢在大基建上,這不是嘉禾擅長的事。”
郭聲沉吟道:“隻需要嘉禾彌補一部分資金缺口。”
郭陽問:“這個資金缺口不小吧?”
“資金的大頭省裡來籌集。”郭聲說:“一旦平陸運河打通,對嘉禾的物流體係也是極大的完善。”
郭陽沉默的沒說話。
“可以徐徐圖之,功成不必在我!”坐在另一個沙發上的馬彪提醒道:“麻風樹的果實馬上要成熟了。”
“對!”郭聲沉吟道:“郭總,嘉禾肯定還想擴大麻風樹產業的規模吧?”
郭陽沒有遲疑,點了點頭,“當然。”
馬彪說:“相比西南橫斷山脈地區,桂省的地形和氣候條件都要好得多,平陸運河和西江沿線也更為靠近出海口。”
“除了基礎條件,桂省和嘉禾也有合作基礎。”郭聲也附和道:“這次嘉禾想要多少地,省裡都全力配合,不講條件。
另外,工廠用地、免稅政策、人才扶持等各種配套政策,一個都不會少。”
郭陽眼眉瞧了一眼兩位話事人,“這次不用再流傳土地了。”
“不用。”馬彪神情果決,“嘉禾在隴省怎麼弄,在桂省就怎麼弄!”
“速豐桉呢?”
“該砍就砍!該換就換!”
郭陽想了想,說:“平路運河的修建嘉禾可以參與,但出資和持股不會太多,不過,在沿線生物能源產業的打造上嘉禾可以加大力度。”
郭聲略微有點失望,平陸運河的資金缺口很大,嘉禾不願意完全彌補上,意味著在他的任期內最多隻能勉強開工。
但馬彪卻很滿意郭陽的表態。
“郭總,有大概的產業規模嗎?”
“再來一千萬畝,如何?”郭陽脫口而出,不用流轉土地,相當於解除了部分封印。
馬彪激動的拍了拍手,“好!”
“但也不夠。”郭聲潑了瓢冷水,“平陸運河需要的資金不會低於500億元。”
郭陽笑了笑,“一千萬畝並不是結束,隻是開始,其它企業也可以加入這場盛宴。”
馬彪歎道:“少有企業敢向嘉禾這麼篤定能源林產業一定能成功。”
“第一批麻風果果實要成熟了啊!”郭陽意味深長的說,“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桂省呢!”
馬彪和郭聲雙雙一愣,很快眼裡又仿若冒出了精光。
是啊,第一批成熟的麻風樹果子在桂省。“該邀請誰呢?”
“三桶油和中化都會有興趣。”郭陽笑道:“其它化工企業也會有興趣,不過最好不要找外資,嘉禾不賣苗給外資。”
兩人愕然,馬彪說:“這才是嘉禾的主要目的吧!”
郭陽笑道:“沒辦法,種子種苗才是嘉禾最專業的業務,能源隻是副業。”
“郭總這副業有點大啊!”郭聲站起了身,雙手背在身後,“郭總,賞個光,為你接風洗塵。”
“好啊!”郭陽欣然接受。
一上午的功夫,郭陽就和兩位當家人達成了初步意向。
吃了午飯後,郭陽便立馬給方曉章打去了電話。
有關在桂省加大投資的事宜讓其派人過來溝通商議細節。
下午,郭陽則去了田東的麻風樹基地。
第一批10萬畝麻風樹是前年春育苗,去年春移栽,如今也能算是兩年生的樹苗。
在光熱條件好的南方,麻風樹基本都能做到當年扡插,當年掛果。
不過那樣是揠苗助長,對於規模化果園,都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
所以,今年嘉禾在田東的麻風樹也隻是試掛果。
一方麵讓樹長得更高更壯,積攢樹勢,下一年的產量會更高。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煉油工藝需要實現工業化。
麻風樹的果實能榨油眾所周知,但工業化生產生物柴油在國內還隻有中石油曾有過嘗試。
工廠、設備、生產線、工藝調試等等至少需要一年時間的磨合。
田東的一處山頭上,右江從河穀穿梭而過,兩岸的丘陵坡地則被種滿了麻風樹。
行間距統一,一眼望去,感官極其舒適。
郭陽又回頭看向身邊的麻風樹,樹高已經超過了兩米,枝條上掛滿了一叢又一叢綠色的麻風果。
產量一看就很喜人。
基地的總經理丁壹陪在一旁,“期受了下雨影響,不然掛果量還能再高不少,麻風樹還是更適合西南的乾熱河穀地區種植。”
“已經夠好了。”郭陽稱讚道,仰頭試著數一數這一棵樹一共掛了多少果子。
但實在太多了。
連數了好幾次都沒數清。
郭陽猜了猜,“一棵樹至少得有大幾百個果子吧。”
“有。”丁壹笑道:“有些長勢突出的甚至能掛上千個果子,果子的大小在同類中也很突出,一個能達到20克。”
郭陽算了算,“一株結1000個,大約就是40斤的果實,畝產3000斤還是穩的。”
“但高產潛力很高。”丁壹說:“麻風樹最高能長到5米,那時一棵樹該能掛多少果?
如果是在乾熱河穀地區,我感覺高產甚至能達到四五千斤!”
郭陽揶揄道:“看來你對乾熱河穀念念不忘啊!”
他和丁壹的接觸不多,隻是認可其工作能力,但還沒想到其對高產還有一種執念。
“丁壹,要不我把你調楚雄去?”
“其實也可以,最好的品種就是要配最好的產區,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丁壹一臉認真,“這可是老板在五畝換大奔上說的。”
郭陽愣了愣,輕笑道:“算了,安心在桂省呆著,馬上又要多一千萬畝的任務。”
“一千萬畝!”丁壹極其訝然,“全在桂省?”
“是的。”郭陽說:“西南也會有,但應該會晚一步啟動。桂省雖然雨水多,產量不能達到最佳狀態,但能更快進入收獲期,回本更快,這也是一種優勢。
而且攀西、川西、雲貴、藏南等地區民族情況太複雜,去早了很可能掉坑裡,讓其它人探探路也好。”
丁壹說:“楚雄那邊基地的情況很不錯呀!”
“楚雄的政商環境要好點。”想了想,郭陽又補充道:“其實雲省大部分地區都還是不錯的。”
在基地走馬觀的看了會兒,大部分樹的長勢都起來了。
麻風樹本就簡單易活,嘉禾的規模雖然大,但大都集中在田東周邊,管理上比較簡單。
施足了基肥,後續就是除草、追肥等工序,唯一的難點可能就是用工量比較大。
郭陽特意找祁子文調了數據,百色100多萬畝的基地,單支付的人工費達到了5億元。
這還隻是一年半的時間。
不過這是流轉的模式,屆時果實的收益也全是嘉禾的。
但弊端也很明顯,與隴省和楚雄的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相比,不僅人工成本高出了近70,和農戶的利益綁定也不夠緊密,規模大了遲早會養出一堆蛀蟲。
有今年的試生產成功,接下來的一千萬畝基地,也必須得改變模式。
晚上,郭陽請百色的團隊一起到城裡聚了聚。
第二天,又直接去了位於田東城外幾公裡處的生物柴油提煉工廠。
文冠果可以用作高端食用油和生物柴油,而麻風樹果實則主要用於提煉生物柴油。
此外,醫藥價值也比較突出。
但目前,生物柴油的提煉才是重中之重。
到了工廠後,郭陽也沒問其它的,直接就問工藝的進展,以及在未來一兩個月能不能實現工業化生產。
得到的是一個肯定的答複。
即使麻風樹果實工業化提煉生物柴油的轉化率依然在三分之一左右,郭陽也基本認可了。
3噸麻風樹果實,出1噸原油,比文冠果的出油率低。
除了麻風樹果實的含油率比文冠果低外,也和麻風樹工藝更不成熟有關。
但這代表著巨大的成長空間,何況現有的果實產量,畝收益已經比大多數作物強了。
短期看,也和速豐桉相當;但從長期看,能甩速豐桉幾十條街。
麻風樹可是能連續采摘50年果實!
等確認工藝沒問題後,方曉章派來的談判團隊也來了。
領頭的是嘉禾生化種植部老總唐衛華,其次是分管行政和財務的寧小婧。
另外,還有其他負責輔助的人員。
人員到位後,嘉禾生化和桂省就後續的投資進行了多輪磋商。
郭陽也數次參與。
因為是桂省主動招商,嘉禾強勢的申請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
尤其是稅收,農產品有普惠性的免稅政策,但這次涉及到化工能源加工銷售,稅率是很重的。
嘉禾自然想多減免一點,時間儘可能長一點。
在這方麵,雙方屢屢爭得麵紅耳赤。
從麻風樹果實還是綠油油的,一直談判到果子都變成了灰黑的成熟色,才確定了一個大概框架。
這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快一個月。
國慶早已過去,桂省的麻風樹果實開始采摘,北方阿爾泰也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農企名門錄的發酵,也讓嘉禾在圈裡圈外聲名大噪!
上門招商引資的人絡繹不絕。
疆、蒙、青、晉、遼,冀紛紛前往河西走廊考察文冠果產業,連寧省也放下了麵子。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煤老板群體的轉型,煤礦改革的大棒終究還是落了下來。
這下,煤老板真就成了香餑餑,手裡有大把現金,也因此被不少人盯上。
但讓人詫異的是,大批的煤老板組團邁入了沙產業和能源林產業。
這兩大產業獲得的青睞旗鼓相當。
沙產業是因為肉蓯蓉在煤老板中的口碑一路向好,且第一批投資沙產業的人已見到了甜頭。
能源林產業則是有煤老板中的旗手李永才的搖旗呐喊,其成立的綠水青山公司已成了當地的標杆。
西南地區則是另一番景象。
楚雄的麻風樹能源林乾得熱火朝天,其餘地區不僅眼熱楚雄,同時也把目光放在了桂省百色。
第一批果實在采摘下樹。
一畝到底能產多少果子?
涼山會理李德明和老美貝克休斯公司合作的幾萬畝麻風樹園子,被嘉禾拒絕後,依舊沒找到接盤俠。
但也沒砍樹,也沒有投入管理,就這麼任其自然生產。
恰好今年有醫藥公司收購果實,他也就請了人采摘,結果一經測算,畝產隻有七八十斤。
“艸,請人采收的人工費都收不回來,那還采毛啊!”李德明忍不住在會理林業局關子禮辦公室破口大罵。
其對麵的關子禮一臉慍色,醫藥公司是他給推薦的。
“聽說嘉禾在桂省的麻風樹果實產量上了2000斤。”
“多少?2000斤?”李德明一點也不信,“糊弄人的吧!我當初賣苗的時候還給人吹能畝產3000斤呢!”
關子禮說:“微博上有圖片,惠農網上有視頻,那滿樹的果子做不了假!”
李德明這才有點訝然,隨後用關子禮的電腦查了查資料,更是瞪大了眼睛。
“這到底怎麼做到的?”
“不知道。”關子禮眼神中充滿了迷惘,“州裡和省裡都派了人去桂省,嘉禾可能要來攀西。”
李德明眼前一亮,“好事啊,這下可以再推一推讓嘉禾接手現在的園子。”
關子禮一個勁的搖頭。
李德明感覺到了不對勁,“怎麼了,老關?”
“沒機會了。”關子禮失望的搖頭,“有人實名舉報了你的園子,伱想辦法走吧!”
“誰td吃了熊心豹子膽?”李德明眼神凶狠。
“嘉禾的向天山。”
李德明想起了上次去昭覺被痛揍的經曆,又聽到是嘉禾,心裡頓時有點發毛。
“老關,關局長,那不是我的園子,那是我們的園子啊!”
…
在更南邊的楚雄,林業局的張世忠看著金沙江兩岸層巒疊翠的麻風樹,心裡也喜不自禁。
等想到桂省麻風果的測產數據,更是忍不住對著遠方光禿禿的群山長嘯一聲。
“喔!喔!喔!”
有人從林子裡鑽出,看了眼,“嘿,這老張,幾十年過去了,精力還這麼旺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