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知道嗎?旱了一夏天了?”
“是啊,才知道,我看西北乾旱在網絡上也沒什麼熱度。”丁磊感慨的說道。
最近社會上全民關注的熱點還是在股市,炒股成了人們生活中避之不及的話題。
走在路上的大爺大媽都要聊上幾句股票。
西北的旱情鮮有人關注,即使有了媒體報道,除了少數股民會關注,也沒多少人看這種新聞。
丁磊也隻是因為嘉禾在西北,又剛好有事,才找上門來。
沒那麼多的傷春懷秋,郭陽問道:“有什麼事嗎?”
“沒事就不能找你了嗎?”
這話怎麼聽著怪怪的?
“不能,我很忙。”
“……”丁磊說道:“你這人忒沒意思。”
“你如果不是要養豬,和我也不會有太多的交集,哦,不對,嘉禾的農產品也是你的心頭好,是不是又缺什麼了?”
丁磊沉默了會兒,感覺有被傷害到,但郭陽也確實說到了他的心頭上,不過不能就這麼承認了。
“西北的旱情,網易有什麼能幫上忙的?或者是缺什麼?”
“嗯?”郭陽有點意外,“你這樣說,我可就不客氣了。”
丁磊眉頭直跳。
感覺有點草率了。
“看把你緊張的。”郭陽笑道:“西北缺水,網易能搞來嗎?”
“呃……”
“沒和你開玩笑。”郭陽想了想,沉吟道:“無論是捐獻礦泉水解決山區群眾飲水困難,或者是給地方捐贈人工增雨的飛機,這些都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
“沒問題。”丁磊笑道:“我跟著就讓人去辦。”
“要搞慈善就隻搞慈善,彆和網易那些遊戲營銷捆綁在一起,會讓人很反感。”
“我是那種人嗎?”
可能不是,但網易是真能做出這種操作來,郭陽可是見識過的。
“行了,不扯這些,找我還有什麼事?沒事我可就掛了啊?”
“還真有兩件事…”
丁磊說道:“養豬廠選址已經考察了一段時間,結果越來越迷糊,想聽聽郭總的建議。”
從給媒體透露要養豬後,他丁磊就成了媒體眼中的預備豬倌。
連個正式豬倌的名頭都沒混上。
原本他是不在乎這些的,但嘉禾的出現,讓他嘗到了好農產品的甜頭。
心裡就急迫了些。
郭陽不客氣的說道:“依然是那句話,我的建議就是不要養豬。”
“話已經說出去了,現在媒體和同行見麵的第一句話都是:什麼時候能吃到網易養的豬?”
“你們傾向於在哪裡?”
“養豬考察團選定了48個備選地址,都在浙省。”
郭陽想了想,說道:
“浙省養豬的地理條件並不算好,夏季高溫高濕,冬季寒冷乾燥,遠離飼料主產區,生物環境複雜,土地承載量低……困難挺多的。”
丁磊說:“從難到易,越是攻克有困難的地方,越具有全國推廣的價值。”
郭陽不怎麼能理解,“嗯…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丁磊笑道:“如果在浙江這樣條件苛刻的地方能夠獲得成功,其他地方就更易推廣。”
“你這麼一說,我也想早點吃上丁家豬了。”
郭陽開了句玩笑:“如果真要建議,嗯…結合網易的互聯網,最好再加上區域配套、循環共生飼養模式。”
“區域配套,循環共生。”丁磊嘴裡呢喃道,八個字就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他將這幾個字記下來,準備回頭就讓人研究研究。
“郭總準備在哪兒養豬?”
“沙漠裡試試吧。”
“沙漠?”丁磊瞳孔不由張大,問道:“沙漠還能養豬?”
“不知道,但想試一試,養豬就不會成為嘉禾的主業,既然要做,就要做不一樣的。”
“英雄所見略同。”
雖然這樣說,丁磊卻突然感覺不是很自信。沙漠裡養出來的豬,肉好吃嗎?
郭陽:“沒事我掛了啊。”
“還有件事呢,你那蜂蜜再給我搞點,要品質好的。。”
“嘉禾超市有賣啊,我這給你弄過來,多麻煩!”
丁磊說道:“郭總你還有理了,浙省就杭城有一家嘉禾超市,蜂蜜又是緊俏貨,很難買的!”
上次郭總送的蜂蜜,他給了家裡人,沒想到反饋異常的好。
這次還是家裡老人專程托他買的,這讓他很不可思議。
家裡啥好東西沒有啊!
這蜂蜜有那麼好嗎?
“郭總,你們的嘉禾超市開店速度太慢了,這種好東西就應該快速的推廣開來。”
“你都知道貨緊俏,店再開多了,豈不是更難買?”
話是這樣說,郭陽還真考慮了一番,嘉禾超市的擴張確實有點慢了。
一方麵是主打的產品供應受限,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這玩意確實費錢。
“沙棘蜜應該沒有了,但紅麻蜜出來了,這次我讓人給你送這。”
“紅麻不是茶嗎?還有采蜜的?”
“當然。”郭陽笑道:“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紅麻蜜比沙棘蜜強多了。”
對此,郭陽很有信心。
畢竟,瀚海紅麻的品種特性裡可是特彆提了一條:其花粉對蜜蜂有異常的吸引力。
所以,紅麻蜜的效果差不了。
丁磊沉默了少頃,說到:“等哪天空了,一定要來西北看看。”
“行啊,釣魚、騎馬、露營、馴鷹,你想玩哪樣,我都可以安排。”
“你乾脆再搞個旅行社得了。”
“咋的,我辦旅行社,網易要組織團建來西北啊?”
“這想法不錯誒!”
……
網易的速度很快。
當天捐贈信息就傳出來了。
網易向陝北的乾旱農村捐贈了一筆價值100多萬元的礦泉水,以解決山區群眾的臨時用水困難。
丁磊還親自出來站了台。
有不少的地方媒體跟進報道。
網友們也紛紛覺得這是好事,一家做遊戲的公司,做點慈善,捐點礦泉水給乾旱地區……
等等,乾旱?
西北旱情進入了更多人視線。
農田河流乾涸、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乾旱枯萎、病蟲害高發、蝗災風險……
西北的旱情終於有了點熱度。
丁磊也不隻是想當豬倌,還是有點……嗯?網易什麼時候和西北扯上關係了?
這事原本沒什麼熱度吧?
營銷效果並不好。
一些媒體感覺不對勁,一些人感覺也不對勁。
尤其是互聯網圈子裡的人,經常聚在一起,都感覺這段時間的丁磊有點異常。
當郭陽接到小馬哥電話時,也不是很意外。
簡單的解釋了下。
就又幫旱區獲得了一筆物資捐贈。
蚊子腿也是肉,有就拿著吧。
同時郭陽也準備給小馬哥送點紅麻蜜過去,不能厚此薄彼。
隨著網易和騰訊的捐贈,更多的企業也做了一些類似的舉動。
其它省份也關注著旱情變化。
嘉禾的員工依然堅守在西北各地,各種抗旱減災的方法都用上了。
終於,八月初,西北各地都陸續迎來了降雨,旱情相繼得到緩解。
但,受災已經不可避免。
官方的數據還沒出來,金融市場上倒是率先做出了反應,有分析師給出了糧食和種子減產的預期。
“受高溫乾旱影響,今年病蟲害也頻發,玉米製種普遍會減產,是受高溫影響較嚴重的一年。”
“甘肅製種約160萬畝,預計減產約20%~30%。”
“登海種業、德農、隆平、墾豐等上市種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玉米製種減產後,是否會改變玉米種子供大於求的現狀?”
“在製種成本連年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減產導致成本上升,種子即將漲價?”
旱災對種企的影響很難判定,資本市場在考慮登海、德農等種企時,往往會參考天禾的情況。
這就很難不用腳投票。
在這種災害裡,如果要給種企的表現評個分,天禾無疑是班上鶴立雞群的尖子生。
春節出國前,郭陽有過一次回鄉之旅。
從酒泉,張掖,金昌,武威,一路繞行回到民勤,期間對沿途的玉米製種基地進行了巡查。
在高台時,發現了連作多年的玉米製種地秋收後的秸稈清理、深埋燒毀、碎茬深翻、耙平冬灌……
等等工作做的不到位。
當時就預想到了土裡的蟲卵可能凍不死,立即下令整改。
這一係列舉動不僅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也讓地裡的有機養分、墒情等等基礎情況更好。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所以,下鄉巡田是很有意義的。
何況,天禾的航拍植保無人機和天敵昆蟲組成的空軍部隊,在這次病蟲害中,也表現亮眼,受到了多部門的青睞。
全王的生物農藥也發揮出了作用。
所以,種企損失不小,但在一些人的調查之中,天禾的製種基地受到的影響要好上許多。
尤其是金塔那二十萬畝製種地,不像是受到了乾旱影響的樣子。
單單這二十萬畝生產的種子,就足夠其它占據最多的市場份額了。
股市紅紅火火,
但和種企有什麼關係呢?
還是不要碰了。
在A股形勢一片火熱的時候,李燈海等人看著那跌跌不休的市值,有苦難言。
“有這座大山壓著,今年股價還是難有起色。”
“想套現都沒轍。”
“業績,業績,還是要業績,此前的品種落後太多,隻能看今年登海10號的效果了。”
今年玉米種子銷售已成定局,天禾一家獨大的局麵已經形成。
隻是除了天禾,沒人清楚天玉1號的實際播種麵積。
但自家業績慘淡,其它種企的玉米業務也不景氣,鄭單958更是不要命似的打價格戰。
隻有天玉1號能給人這麼大的壓力。
有媒體推測天玉1號的播種麵積在1.2億畝左右。
但李燈海推測,至少達到了1.5億畝以上,隻有這樣才能讓其它人喘不過氣。
好在今年要過了。
與登海不同,隆平高科從去年涉足玉米種業,引入了利馬格蘭,推出了利合16。
再加上在雜交水稻上的領先優勢,隆平高科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看好。
在06~07年這波趨勢中,隆平高科的股價從6元附近,直接翻倍來到了18~20元的區間。
總裁劉石可謂是春風得意。
“利合16的大田表現很好,明年將為隆平高科帶來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