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勢要一舉打掉種業蛀蟲

第一百五十二章 勢要一舉打掉種業蛀蟲(1 / 1)

推荐阅读:

從蔬菜種業的產值來看,多年來的總體數據排名最高是黃瓜,其次是辣椒。

甜椒、茄子和白菜相較於其它蔬菜品種的種業產值也較高。

產值最小的是蘿卜。

主要原因是蘿卜種子的需求量較小,而白菜、番茄和黃瓜的市場需求量較大,價格也不便宜。

從種子單價上來說,種子價格最貴的是番茄,其次是甜椒。

思索了一陣。

郭陽還是決定再培育一個番茄品種。

此前培育的品種是加工種,在商品外觀、風味品質上還差點意思。

番茄也是洋品種泛濫的重災區。

為了讓國產蔬菜種子的聲音不再‘微弱’,郭陽決定弄培育一個綜合性能抗打的品種出來。

二十幾點自然能量也足夠了。

經過一番嘗試後,一個新的番茄品種很快誕生。

【品類】:番茄

【品種】:未命名

【特性】:風味型番茄品種,風味濃鬱、酸甜可口、口感豐富有層次,適於鮮食…番茄紅素**,Vc含量**,糖酸比**。

培育完成。

一些數據指標郭陽也不是很懂,但想來還可以。

高產、抗病、耐儲運等商品性品種應該也不會太差,因為親本之一就是郭陽此前培育的加工種。

自然能量也剛好用完。

不過就在郭陽盯著種子商店的這一會兒功夫,自然能量又向上跳動了一點。

這種直觀的變化,仿佛又給他的身體注入了能量。

工作,工作!

成就使我快樂。

他卻沒著急離開育種實驗室,而是計劃借著這個心態,在天禾種業科學院多學習充電一會兒。

後續也才好把品種拿出來。

接下來幾天,和科研人員一起篩選鑒定種質資源、進行分子實驗研究,便成了郭陽的日常。

――

地處河套地區的五原,農業機械正在加速春播,播種機械有序作業。

楊小兵的身上充滿了汙漬。

但他卻一邊指揮農機手,一邊告訴來訪的XH社記者。

“我們種的品種是國產品種天麥1號,預計每畝畝產量能達到450公斤左右,綜合種植補貼、訂單銷售、麥後複種等收益,每畝地純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沒問題。”

記者滿意的點了點頭,攝像機也轉而拍向農業機械。

10多台平地機、播種機往來穿梭,依次完成土地平整、播種等作業,播種進度很快。

記者李雲平不由感慨:“現代化的農業園區啊!”

新民鎮的副書記劉軍跟在一旁,雙手交叉放在身前,微笑著說道:

“當初縣裡組織搞農田大會戰,僅這個村子日出勞力就達到了3000人,清淤、修渠、整地,一直忙活了一兩個月才算是有了雛形。”

“原來鎮上近10萬畝的中低產田,經過近兩年的改造,如今都變成了高產田。”

李雲平好奇的問:“老百姓增收了多少,有具體的統計數據嗎?”

“200元有嗎?”

劉軍的思緒頓時就拉回了一年半前。

那時他也是和楊小兵一起,現在在村裡神氣無比的楊小兵,彼時還隻是一個顫巍巍的農戶。

但有個年輕人卻在不斷的給他打氣。

劉軍當時也預測了增收收入,100~200元/畝,就是他預測的中低產田增收數據。

當時就遭到了郭陽的反對。

每畝至少增收500元是嘉禾的底氣。

但事實上卻遠超這個數據。

劉軍笑著麵對鏡頭,“現在最低的每畝增收都接近上千元。”

“今年,全鎮計劃種植小麥3.2萬畝,玉米14.7萬畝,在增收和糧補政策的鼓勵下,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很高。”

“搶抓農時種植小麥、玉米,確保按計劃完成種糧任務,力爭糧食產量繼續高位爭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

距離這裡不遠的一場展田間播種示範會上,天禾種業的銷售場景依然熱鬨。

天玉1號作為名牌種子,用種季真正來臨之時,種子的銷售工作早已提前結束。

不過嘉禾雪花麵粉熱銷,讓天麥1號品種今年也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尤其是在五原。

播種會現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到場的農民興致勃勃,學習播種要點的同時,也不忘了下單買種子。

在這情緒激動的現場,卻有兩個人冷靜得格格不入。

瞿陽和其一手力薦提拔上來的銷售副總程力明。

與瞿陽又淺又稀疏的發型相比,程力明就要顯得年輕多了,行事也更為的儒雅。

程力明說道:“天麥1號今年的訂單價格依然在1.2元/斤,小麥的畝收益達到1080元,比普通玉米的收益高。

很多往年沒種今年想改種天玉1號的農戶,前期沒有買到種子,現在技服人員都在趁機推廣天麥1號。”

瞿陽笑道:“東方亮了西方也亮,這還真是意外驚喜啊。”

“哈哈哈…這下今年的玉米種子銷售更難了。”

今年的玉米種子結構性過剩,最好的種子天玉1號已經結束銷售,占據了最肥美的市場。

剩下的又分成幾個梯隊,競爭剩下的存量市場。

登海-先鋒的先玉335在放任套牌,讓正在艱難打假的鄭單958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套牌種子成本低、賣價就低。

麵對大量低價種子的競爭,德農的經銷商扛不住了,紛紛降價銷售,‘增量不增利’的現象很普遍。

隻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原以為和天禾沒什麼關係,隻需要看戲就行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天麥1號。

這時候播種的都是春小麥。

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

主產省區有黑省、疆省、隴省和蒙省。

這幾年全國春小麥的播種麵積在3000萬畝左右,因為效益比不過玉米、棉花等作物,種植麵積一直是在逐年減少的。

這時候突然蹦出來個天麥1號。

讓所有玉米種子企業措手不及。

瞿陽一想到天麥1號和玉米爭奪種子市場,就感覺十分舒爽。

同時也會改變農戶原有的用種習慣。

和玉米的高商品率不同,小麥是可以自留種的,農民也有自留種的習慣。

而且許多省份對小麥種子有政府指導價,所以小麥種子價格空間有限。

天麥1號頂著上限,定價也才2.5元/斤。

每畝用種量26~28斤,種子成本65~70元,農民簡單的一算,性價比不比天玉1號差多少。

具備春小麥種植條件的區域,沒買到天玉1號種子的農戶於是紛紛改種天麥1號。

原本競爭激烈的玉米種子就更加慘了。

程力明也感覺今年的銷售工作特彆好做,農戶聞著味兒就來了。

這就是天禾的品牌價值了。

隻要在廣大種植戶那裡打響了名氣,接下來的推廣工作就容易多了。

不過也存在隱患沒有解決。

程力明說道:“玉米種子的套牌情況不容樂觀,衛關前兩天說很多地方又有冒頭的趨向。”

“天玉1號的利潤太過豐厚了,永遠不會缺少鋌而走險的人。”

瞿陽說:“這些人可能想著夏播季節的時候,天禾可能會放鬆打假的警惕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