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清楚牧草機械的重要性。
在國內,種草的效益常年不佳,商品牧草的生產量自然很少,大都是牧場自產自用。
這也導致了畜牧機械的發展很落後,多是一些老舊的機型。
在大規模牧草種植生產中更是毫無作用。
早該淘汰了,
國內的畜牧機械研發和生產也沒跟上,隻有幾家小廠在小打小鬨。
苜禾的20萬畝草場,明年5月就將迎來大麵積的收獲,機器明顯不夠用了。
郭陽直接說道:“東和的工作重心需要調整,以後的作業服務以集團內部業務為主,對外的作業服務減少。”
油價的上漲,影響到了農機服務的獲利能力,從而影響農機銷量。
“我問,你對各地的農機戶了解不,他們的主要機型,經營規模,年營收,購買意願……”
“那你賺到了嗎?”
但郭陽能咋辦呢?
向下壓唄。
郭陽認為市場容量還不夠大,
還有的合作社是組織規模小,就兩三戶人,作業機械門類少,覆蓋麵窄。”
“火了,火了,賣得太火了,銷量破500台了。”
獵豹上市以來就有口皆碑,甚至有圈內人喊出了國產拖拉機之光的稱號。
改變現在各自為戰的狀況,整合農機服務資源,集中優勢力量,實行跨區聯合作業,開拓農機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拉長服務鏈條。”
“加上五原的,集團直接控製的麵積就超過了40萬畝,還不滿足?”
又有農機補貼和廠家的金融政策,不就貸款嗎?
而且隨著土地經營規模的擴大,西北這邊的農戶其實更傾向於購買7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尤其是進口具備先進技術水平的國外大功率拖拉機。
東和農機搞社會化服務也有兩年時間了,累計作業麵積也超過了百萬畝。
想要擴大拖拉機普通用戶的市場占有率,還得再下點翻功夫。
“說了半天,其實老板你還是想賣農機唄。”
緊隨其後的是農機大戶,
張偉說道:“了解啊,東和此前做過農機戶的收入調查。
你獵豹品質好?
餘洪海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隔三岔五的就給郭陽打給電話。
反正郭扒皮的名聲早有了。
經銷商就像是聞著味的狗一樣,動則就是十幾二十台,甚至幾十台的訂單。
而超長三包期則是打消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銷量破100台了!”
農機經營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農戶隻占2%,1萬元以下的占比超過了80%,5000元以下占比超過50%。
車間裡忙得熱火朝天,裝配線幾乎是全天都在運轉,銷售部的電話也一刻都閒不下來。
郭陽感覺自己台機器,什麼事都想親自管一管。
耐操又省油,活夠的話,兩年就回本!
“不行,四月農民已經開始備耕備種了,哪有那麼多時間給你,三月必須完成。”
願意買單的師團真不少!
一個電話打給了張偉。
但農戶的購買力又有限,有購買的意願,如果沒有補貼和銀行貸款扶持,也隻能望機興歎。”
兩年多時間的成長,張偉整個人都精乾了不少。
張偉撇了撇嘴,“總感覺賺其它子公司的錢就是走了下賬,沒有意思,還是對外賺錢更有成就感。”
比如說去年某師就利用芬蘭政府貸款,購置了四十多台維美德大馬力拖拉機,加上配套的農具總金額超過四千萬元。
“少得意,集團需要東和農機向中介服務組織轉變,將一家一戶的機械和分散的合作組織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