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道一(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道一的臉也不自覺地紅起來。

“這樣啊......這麼久了還是第一回啊,唔,她怎麼忽然想起來這個?”

珂兒笑道:“你還不明白?你的傷好了。”

道一啊了一聲,又笑著說:“那她怎麼不自己來?”

珂兒更是臉紅。“小姐也害羞的嘛。”

道一心中一蕩,可還是歎了口氣。“我傷好了,可那本經書才練了一半,不能前功儘棄,你明白吧?”

珂兒使勁點頭。“原來是這樣。那我去對小姐說一聲。”

然後珂兒轉身走了,而道一又開始練功

......

次日一早,一行人離開廣寧府,踏上去金閣山的路。雲州金閣山地處燕山中部,離廣寧府的西邊有近千裡遠。

他們沿著去地母廟的那條路一直走到龍山,然後進入山中,又走了十多天,才進入雲州地界。一路上人煙稀少,隻偶爾見到山間有人在放牧牛羊。直到進入雲州後才開始有村鎮出現。

他們又走了一程,眼前的山穀中便坐落著一個小鎮。張誌仙告訴大家,齊真人所在的崇真觀就在鎮北二十多裡的山中,而往南一直走出燕山後,便是大都。

眾人十分高興,總算到了金閣山,而且這裡雖然地處偏僻,其實離大都還真不算遠。

在鎮上過夜後,第二天他們向北沿小道進山。中午時分,山間平地上出現幾座殿宇,崇真觀終於到了。

觀門口有一道童把守,張誌仙親自上前詢問,道童不認得他就是全真掌教,說齊真人在長春洞靜修,還要給他帶路。張誌仙說不必了,他親自帶領眾人前往長春洞。

張誌仙邊走邊介紹說,長春真人丘處機也曾在此洞中修行。後來齊真人年輕時遊曆到此,親自築祠供奉丘祖,並命名此洞為長春洞。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平地儘頭的山崖下,那裡有一個一丈多寬的洞口,頂上刻著“長春洞”三個字。

張誌仙上前幾步,站在洞外拱手施禮,一邊朗聲說道:“張誌仙拜見掌門師兄。”

他連喊三聲。過了一會兒,洞口人影閃現,出來一個年輕道人。道一乍一眼看去,以為自己眼花了。出來的人怎麼像是穿了道衣的自己?

年輕道人看到他,也是一呆,隨即脫口而出。“毛少俠?”

道一更是迷惑,此人還認得自己?

年輕道士見狀又說:“貧道姓苗,少俠可還記得濟源龍翔宮?”

道一心中一轉,恍然想起數年前他去龍翔宮調解太一教和全真教的爭端,在那裡遇見一位姓苗的道士,無論年紀還是身材長相都與自己相似。

苗道士說他一向仰慕齊真人,想去重陽宮拜見,自己還告訴他,齊真人已經回雲州金閣山清修去了。

“原來是苗道士!你真的來這裡拜見齊真人了!”道一上前一步,欣喜地說。

“正是正是。”苗道士見道一還記得他,也很高興。

第(1/3)頁

第(2/3)頁

道一連忙向他介紹張誌仙。”這位便是齊真人的師弟,全真現任掌教張真人。“

不等苗道士行禮,張誌仙便急切地問:”齊真人可在洞中?“

苗道士連連點頭。”在,在,師父正在洞中靜修。“

道一聽了心想,原來苗道士已經拜齊真人為師了。

張誌仙鬆了口氣。”我等從遼東趕來,有好消息告訴齊真人。“

”是這樣啊。“苗道士說,”洞中狹小......“

馬兮彤忙不迭在後麵接口:”我就不進去了。“

箐兒也說不進去。張清誌和劉真真正在躊躇,隻聽洞中傳來一聲。

”道一,怎麼回事?“

道一一愣,齊真人竟然還記得自己的聲音?

不等他感動,苗道士已經出聲應道:”師父,真是張真人來了,我這就帶他進來。“

於是,張誌仙,道一,張清誌和金歸燕四個男子跟著苗道士進了長春洞。

洞裡麵果然不大,正中的供桌上供奉著一尊丘處機的石像,前麵盤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是全真前掌教齊誌誠。道一不由心中感慨,八年不見,齊真人又老了許多。

張誌仙趕緊上前行禮道:”參見師兄。“

齊誌誠忙說:”免禮免禮......道一,快請掌門坐。“

聽到齊真人招呼自己,道一把手一伸。“師......”

“掌門師叔,請這裡坐。”苗道士已經開始招呼張誌仙。

道一心中頓時不滿,這個苗道士怎麼如此無禮,齊真人又沒叫你。

張誌仙卻不忙著坐上蒲團,而是轉身朝道一一指。

”師兄,你看我帶誰來了?“

齊誌誠轉臉看向道一,頓時呆住了。

”道......道一?“

道一立即上前行禮。”是我啊,師伯。“

”真......真是你啊。“齊誌誠說到這裡,眼圈裡閃出了淚光。

道一也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時,齊誌誠又看向苗道士:”道一,快......嗬嗬。“

第(2/3)頁

第(3/3)頁

齊誌誠忽然變得有些尷尬。

苗道士楞了一下,隨即對道一微笑著說:”毛少俠,自你離開全真教後,齊真人很是想念,我到這裡拜齊真人為師後。他見我長得又與你相似,便為我取了新道名,也叫道一。齊真人每次呼喚我,也像見到了少俠一般。“

”啊,啊......“道一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原來如此。”張誌仙也有些發愣,看來他也不知道這回事。

不過,他很快回過神來,開始向齊真人介紹張清誌和金歸燕。聽到張清誌的名字,齊真人顯然十分欣喜。張清誌的大名可不光隻在大道教眾。

對於金歸燕,張誌仙介紹說他是燕北巨賈,京城如歸閣的主人。齊真人聽了隻是禮貌地點點頭。

眾人在洞內都盤腿入座後,齊真人先開口問張誌仙從哪裡來。

張誌仙道:“去年師弟我奉皇帝旨意前往東北祭嶽瀆,因有事耽擱,此時才打算返回京城複命。”

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齊真人聽了大喜。

“皇上命我全真代祭嶽瀆?此事當真?師弟,你可不能騙我啊。”

張誌仙連忙表示自己沒說謊。齊真人哈哈大笑。

“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三清仙祖保佑,列位師祖保佑,太好了!我全真受朝廷打壓已有十年之久,看來終於要熬出頭了。”

眾人在一旁都臉上高興,隻有金歸燕拱了拱手說:“恕在下直言,事情未必如此。對於張真人奉旨祭瀆一事,還請齊真人看得不要太重。”

齊誌誠臉上不悅。苗道一連忙拱手說:”請金公子明言。“

金歸燕道:”按中原曆代習俗,遣使祭嶽瀆乃天子專利,象征天子代萬民祭祀天地,同時彰顯天使威儀。

然而國朝不但皇帝遣使祭嶽瀆,諸王,甚至後妃也時常遣使為之,因而此事已遠不如之前意義重大。“

眾人聽了,一時沉默下來。

苗道一也歎口氣說:”金公子言之有理,我在濟源龍翔宮時,北安王那木罕便曾兩次遣使祭瀆。如此僭越之事,皇上卻未責怪。“

金歸燕卻笑了。”那木罕又另當彆論,他是皇上的嫡幼子,一直有意上位,可他當年出鎮漠北時,正遇脫脫木兒叛亂,那木罕與丞相安童一起不慎被俘,交由海都處置。

那木罕當了八年囚徒才放歸。皇帝深以為恥,那木罕本已心灰意冷,直到真金太子去世,他才重燃希望,故而立即遣使去濟源祭瀆,以此試探父皇的心意。

皇帝果然未責怪,那木罕大喜,自以為太子之位有望,不料皇帝遲遲不另立太子,他又很失望。其實他不知道,當年他被俘一事,皇帝看得很重......“

聽到這裡,道一實在忍不住了,終於打斷了金歸燕。

”你一會兒說遣使祭瀆重要,一會兒又說不重要,到底重要不重要?“

第(3/3)頁

最新小说: